我們要搞清楚一戶一宅制到底是什麼意思?那麼針對於我們這邊來說,一戶一宅制,每一個戶口名下能夠分得,的260多平方米的宅基地。那也就是說,在這260平方多的宅基地上面,我們可以蓋兩套房子。
這樣的情況,他也是屬於一戶一宅制,而不是一個戶口,名下只有一個房子的意思。
因為我們這邊很多農村裡面,都蓋了新房子,那老房子還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哪一個名下,他擁有兩個房子,但是在宅基地上面就沒有超出規定的面積。
農村的居民戶,戶數及人口由公安部門登記的戶籍為準,但對於村民分戶建房和『』一戶一宅『』的認定,國土管理部門對『』戶『』的認定另外又有所規定。
一、農戶只有一個子女,在村只有一處合法住宅的,不得另行立戶,認定為一戶。
二、農戶有兩個以上的子女,已達到法定結婚年齡,可以單獨立戶。子女均已成年的,父母應隨成年子女,不得單獨立戶。
三、農戶有兩個以上子女,但只有一個兒子,父母和兒子不能另行分戶。
四、一戶村民雖然有兩處或兩處以上宅基地,但面積總和沒有超過規定宅基地面積標準的,認定為一戶。
五、離婚三年以上的未共同生活或離婚後一方又另行結婚的可以分戶。
六、夫妻關係存續期間分戶的只能認定為一戶。
七、農村住房困難戶的認定,戶內人均建築面積的計算,不單獨持土地使用證的,雖分戶,如建房仍按照祖孫三代為一戶計算房屋面積。
那麼,如果夫妻雙方不在同一戶口,而是各有一本戶口本,那麼他們家能申請兩處宅基地嗎?答案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分情況討論。
夫妻雙方結婚以前,屬於不同的家庭單位,他們可以各自申請一處宅基地;
夫妻雙方結婚以後,雖然戶口沒有遷到一處,但如果已有的宅基地能夠滿足家庭成員的基本生活需求,那麼也不能再以另一戶口的名義申請宅基地;
夫妻雙方結婚以後,雖然共同居住在一處住宅,但如果其家庭成員太多,該處宅基地的核定面積不能滿足他們的基本生後需求,那麼可以用另一戶口的名義申請宅基地。
當然,因為我們國家宅基地具有公益性質,是為了保障農民生存的福利政策,而不像商品房那樣要花巨額房價才能買到。所以,「一戶一宅」的基本原則是不容突破的,「一戶多宅」和一處宅基地面積面積遠遠超出核定面積都是不允許的。
單個村民對宅基地只擁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由於農村土地和附屬物的不可分割性,地上房屋就屬於不完全產權,即在合法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以及其他附屬設施所有權歸該村民戶私有。如果進行房屋拆遷補償的話,主要補償宅基地的使用權和土地上房屋的重置權。按照《土地管理法》規定,房屋拆遷補償由具有該合法宅基地使用權的戶內成員享受。
由於全國沒有統一的集體土地房屋徵收補償辦法,各地方政府出臺的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政策,都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為依據,參照國務院出臺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辦法》制定的,徵收補償內容規定差異較大。如果任何單位非法侵佔村民補償款,可以通過向上級部門申訴或者通過法律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