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兩年隨著政策推崇的力度越來越大,不少的農村已經開始了宅基地確權這個問題,宅基地一戶一宅,後面出來的政策慢慢就會完善了。
農村的房子和城市的房子完全是兩碼事,城市裡的房子基本上都叫商品房和農村的房子,都是為自建房,所以互不幹涉,也不屬於違法。
一戶一宅是什麼樣的原則?
一戶一宅從表面上的意思是一個戶口本,無論裡面有多少個人都只能擁有一處的宅基地,這就是一戶一宅的表面概述。
不同的家庭,他們的戶口人數也不一樣,有的三人也有的是6~7人一個戶口,不可能都只能按一戶的宅基地來進行處理吧。
對於這個一戶一宅的事情,在2020年12月份的時候,我們村進行這個開始數據調查的情況,還特意問了一下村長,他們給出來的情況是。
例如一個戶口本家庭裡面不得超過165平方的房子,如果家裡面有兩塊宅基地都是80平方的,那麼還沒有超過165平方,也是統稱為一宅居。
至於有部分家庭,現在居住的面積已經超出165平方,每人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徵收費用和徵收費用,現在還沒有出來這個政策有參考,別的地方超出50平方內按5元一平方計算,超出100平方按20元一平方計算,是每年都需要繳費的。
所以一戶一宅指的是宅基地,不是說的房子問題,所以農村的房子和城市的房子完全不相關,至於一戶一宅,現在也沒有說違法這個事情產生。
農村的戶口似乎變得越來越稀缺,越來越值錢。
隨著我國的城鎮化率越來越高,也就說明了我國農村的人口變得越來越少,至於農村的戶口變得越來越值錢的說法是由幾方面傳出來的。
現在農村似乎慢慢地也受到國家重視了,在福利這方面農村變得越來越高,現在有部分村隨這發展的進步,每年村子裡面的分紅已經可以媲美外面打拼大半年的收入,我們鎮上有幾個村的分紅越來越多了,從一開始每人幾百元到現在每人已經達到了2萬元。
農村的土地變得越來越值錢了,越來越多的土地面臨著發展,不得不被政府引資回來的公司徵收或者是被開發商徵收,土地不是過去一樣只種植農作物了,更多的是未來的一塊資產放在那裡等著別人來開發。
2019年我們村子裡面分配了宅基地,全部都是按照村裡面的戶口人員來進行分配,已經遷出去的人員一律不進行分配。
按照目前的法規觀看,如果沒有農村戶口,現在戶口上也沒有房子確權到以後就沒有資格在農村建築新的住宅。
所以理解為未來農村戶口變得更值錢,這就是關鍵點所在。
我們縣城的農村戶口似乎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
2020年購買車子,廣東農村戶口是有5000元的補貼,但是在購買車子的時候一查發現我的朋友他的戶口已經不是農村戶口了,是屬於城鎮戶口,但他們的戶口本上面還是寫著農村戶口。
後面經過一番了解之後,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好,他們村是屬於城鎮居民管轄範圍內,現在已經全部變成城鎮戶口,即便是我們比較偏僻的地方,雖然戶口還是農村戶口,但是無論娶媳婦還是生兒子出來,只要戶口本上面添加名字,都是按城鎮戶口來進行添加。
對於農村戶口這一點改變未來有什麼看法?
是進一步地提高城鎮化率數據,還是農村戶口儘可能地減少走向於小康社會生活水平呢?
城市購買商品房沒有跟農村產生任何的關係。
對於商品房的購買國家是更願意的,推崇在過去這麼多年的房地產政策,都一直鼓勵大家去城市裡購買房子,而購買房子對國家的經濟推動是非常的大的一套房子,基本上有60%都屬於財政收入。
根據國家的新規,現在城鎮化率越來越高也說明了未來農村的土地將會變得越來越讀很多都是屬於三無的狀態,國家都可以統一收回進行管理。
重點提醒:
戶口如果現在還在跟爸媽一個本子上,儘早地把它分開,只要本子分開了,那麼就有機會獲得更多的宅基地。
村長說過只要吩咐了家裡結婚生子去申報,說現在所居住的面積不夠就會重新安排新的宅基地進行分配。
有人說他們村子裡面已經沒有土地可以分配了,其實一戶一宅,很多破舊的房子都不在統計範圍內,這些範圍的房子最終都回收到村裡面,甚至是政府裡面,所以回收的土地就是新土地了。
在我們廣東這邊,整體的思想觀念也是非常的強烈的,無論在城市混得再好,老家總有一個窩是能讓自己回去的。
出生的地方也是落葉歸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