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構建多元人民調解工作格局

2021-02-15 南方法治報

作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人民調解有著自身便捷、高效、免費、公開的優勢。

在做好傳統的村(居)調解工作的同時,廣州市南沙區結合轄區實際情況,以南沙商事調解中心為平臺構建南沙特色的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機制。近日,記者來到南沙區跨境電商行業人民調解委員會(下稱「調委會」),一窺南沙商事調解工作。

2014年,南沙開始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業務。自2016年1月廣州獲批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試點城市以來,南沙跨境電商業務實現跨越式增長。

跨境電商是新事物,因不了解或是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容易衍生一系列糾紛。為化解跨境電商行業矛盾糾紛,南沙區跨境行業協會成立了調委會

2018年4月,消費者陳某在廣州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購物平臺上購買了一國外品牌面膜。因該面膜沒有中文標籤介紹,其認為是假冒或是走私商品,於是要求商家退貨並給予一定賠償。

商家認為,平臺上所出售的商品均有相關資料,且為正規渠道商品,拒絕退貨、賠償。幾經協商未果後,商家向調委會救助。

在徵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後,調委會會長魏炎祥開展調解工作。「所有跨境商品均有在網站上備案,每件商品都有海關的放行章,單號均可查詢;跨境商品是從南沙的保稅倉庫發貨,所以最快一兩天就能收到貨物。」魏炎祥詳細講解跨境商品與一般商品的區別後,消費者陳某撤回了退貨、賠償請求。

「這是一起典型的因不了解跨境電商而產生的糾紛。」魏炎祥介紹,對於跨境電商銷售的產品,很多消費者都有疑問:為何沒中文標籤,為何下單一兩天就收到貨物?魏炎祥說,因中文標籤或是發貨時間有疑問產生的諮詢和投訴佔8成左右,真正形成糾紛案件的很少。

為從源頭減少糾紛,調委會積極排查矛盾糾紛隱患,組織專家指導會員商家依法依規經營,減少甚至杜絕海外採購、倉儲、智慧財產權領域的糾紛,同時對可能產生糾紛的環節如消費者購買環節等,在各大商家平臺做好跨境電商知識宣傳。

除了因不了解跨境電商而產生的糾紛外,調委會還經常遭遇如一些跨境電商商品滯銷導致的複雜利益糾紛。

2015年,電商剛剛興起,風靡一時,國外供貨商澳洲某紐公司看到商機,主動將1.8萬罐奶粉發送到保稅倉,委託風信子平臺代為銷售,然而收貨人卻是一家物流綜合平臺。2018年3月,奶粉馬上到期,可仍然有大批量滯銷。

物流綜合平臺早在去年就已經歇業,三方就進口到保稅區的一批奶粉如何處理、相關貨款及費用等由誰來承擔等問題產生糾紛。供貨商一紙訴狀把風信子平臺和物流綜合平臺告上南沙法院,卻因材料不完善等問題被退回。此時,物流綜合平臺的收貨老闆已經因病去世,公司歇業,沒有開展業務。供貨商的律師找到調委會,希望其介入協助處理糾紛。

魏炎詳接到案件後,諮詢了律師鄭賢春的專業意見。「澳洲某紐公司不僅和風信子平臺有糾紛,和另一家公司也面臨同樣問題,現在最重要的是提出合理方案,將損失降到最低。」魏炎詳和專家庫律師通過電郵等方式,不斷溝通解釋法律法規和處理即將過期奶粉的成本問題。最終,澳洲某紐公司和中國的兩大合作夥伴達成和解協議,共同承擔此次交易的虧損,並決定繼續合作,尋求發展機會,一場跨國經濟糾紛就此化解。

南沙區跨境電商行業人民調解委員會只是廣東行業調解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廣東省在鞏固醫療衛生、婚姻家庭、道路交通、勞動爭議等領域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基礎上,重點向物業管理、智慧財產權、環境保護、金融、消費等5個領域拓展,構建了多元化的人民調解工作格局,有效解決了大量糾紛與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相關焦點

  • 引入人民調解機制 構建智慧財產權大保護格局——新都區智慧財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
    為進一步完善新都區智慧財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深入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提升新都區智慧財產權保護的社會共治能力,構建智慧財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9月18日上午,新都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區司法局組織召開了「新都區智慧財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大會」。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李先春主持會議,區市場監管局局長劉傳銀、區司法局副局長鍾寧出席會議並講話。
  • 鐘山區人民法院召開調解工作會議,促成多元化解新局面
    為切實推動多元化解糾紛工作,進一步鞏固和發揮人民調解在訴前調解工作中的作用,總結2020年調解工作經驗,部署下一年調解工作計劃,11月下旬,鐘山區人民法院召開了2020年度調解工作會議。會議由鐘山區人民法院主辦,貴州屋脊律師事務所調解工作室、貴州矩墨律師事務所調解工作室等七家律師調解工作室以及區人民法院新聘的人民調解員及家事調查員參加會議。
  • ...速調速裁的「廣州速度」——廣州仲裁委構建大調解格局的成功實踐
    積極創新調解方式 構建大調解格局調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居於重要地位。仲裁由於強調當事人意思自治,講求機制靈活高效,因而和調解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銜接性。
  • 黑龍江積極打造大調解工作格局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董凡超 張衝連續3年召開由省委政法委書記出席的高規格調解工作會議,出臺構建全省大調解工作格局指導性文件,開展調解地方立法,人民調解化解糾紛87.1萬件,行政調解化解糾紛11.2萬件……近年來,黑龍江充分發揮調解在預防風險、化解矛盾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了黨委政府領導
  • 線上線下一站式化解矛盾 上海構建大調解格局
    2020年12月17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法律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來自律師、仲裁、金融、調解、公證等多個領域的18家單位集體入駐,為轄區群眾和各企事業單位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務和一站式爭議解決服務。這種集成統籌的工作模式正是上海創新構建集成統籌的大調解格局的一個縮影。
  • 盤州法院全力構建多元解紛體系 有效增強多元解紛合力
    為實現讓人民群眾參與訴訟、解決糾紛更加便利的目標,盤州市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建機制、定規則、搭平臺、推運用」四個環節為重點,深入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提升新時代人民法院化解矛盾糾紛、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構建中國特色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模式。
  • 警民聯調+多元調解 廈門同安適應新常態探索人民調解新機制
    同安區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在這些重點工業區成立調解委員會,前者試行警民聯調機制,後者試行涉企糾紛多元調解機制,走出一條人民調解新路子,把各種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  人民調解機制引入治安管理 警民聯調使民事糾紛快速解決  同安區洪塘鎮是廈門市最早試行警民聯調的街(鎮)之一。
  • 海南高院與十家境內外仲裁、調解機構集中簽約 構建海南自貿港多元化解糾紛機制
    10月16日上午,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與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等十家境內外仲裁、調解機構舉行隆重的籤約儀式,構建海南自貿港公正、高效、便捷的多元化解糾紛機制,充分發揮人民法院與仲裁調解機構的工作合力,高效率低成本化解民商事糾紛。省高院黨組書記、院長陳鳳超出席儀式並講話。
  • 【一站式服務多元化解紛】青岡法院:人民調解與司法確認緊密銜接...
    11月4日,當事人孫某到青岡法院立案,欲起訴楊某,賠償自己的人身損失,且同意通過訴前調解的方式解決糾紛。為減少當事人訴累,青岡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及時與青岡縣西城街道新建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取得聯繫,將案件委派給該人民調解委員會。經該調解委員會人民調解員與當事人電話溝通,初步達成了調解方案。
  • 滎經縣人民法院:金融調解工作室進駐法院 推進縣域金融糾紛多元化解
    四川新聞網消息(何濤)為進一步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建設,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和金融要求,防範和化解本地區金融風險,優化滎經營商環境,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和金融管理部門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的職能作用,8月18日,滎經縣金融糾紛調解工作室在滎經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 廣東高院發布多元解紛改革案例
    8月24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六個多元解紛專題改革案例。案例包括整合各方資源促進糾紛分類化解;深化科技引領優化司法確認程序;創建和解中心提升專業調解水平;分類精細管理培育高水平調解員;打造跨境平臺創新爭議多元化解;源頭減少訴訟增量助力市域社會治理。
  • 吉林法院著力構建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化解大格局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徐家新在會上匯報了吉林法院圍繞實現「案件拐點」的工作目標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最高人民法院點評指出,吉林法院堅持目標導向,突出考核指揮棒作用,全面加強線上線下多元調解工作,發揮基層解紛作用,實現案件量大幅下降、群眾滿意率明顯提升的良好局面。
  • 我市人民調解工作群眾滿意度全省第一
    運城市人民政府今天我市人民調解工作群眾滿意度全省第一近日,從山西省人民調解協會了解到,2020年度我市人民調解工作群眾滿意度評價名列全省第一。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工作,把建立市縣鄉村四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列為年度民生實事。全市司法行政系統順勢而為、借勢發力,通過搭平臺、建機制、豐載體、提質效,紮實推進以人民調解為基礎的多元解紛大調解工作格局。
  • 柳江區法院踐行「楓橋經驗」 構建多元化解柳江模式
    加強對人民調解委員會、人民調解員、村委幹部的法律知道,從源頭上促進訴前調解工作的規範化、法治化。高標準建成功能齊全、布局合理的新型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和訴調對接窗口,讓群眾在家門口也能享受到完備的訴訟服務,儘可能實現矛盾糾紛化解一站式解決。
  • 「人民調解+司法確認」讓糾紛「就地」解決
    ,切實發揮人民法院在訴源治理中的參與、推動、規範和保障作用,創新訴源治理工作,強化人民法庭就地預防、化解矛盾糾紛功能。加強宣傳培訓,夯實工作基礎今年1月初,懷集法院在全縣 19個鎮、鄉(街道)綜治維穩中心設立訴前調解工作室,採用「法院+」模式開展訴前多元調解工作,在五個中心鎮集中對「訴源治理」工作進行宣傳和部署,同時舉行網上立案、調解工作培訓班,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標。
  • 圍繞實現「案件拐點」目標 著力構建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化解大格局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徐家新在會上匯報了吉林法院圍繞實現「案件拐點」的工作目標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最高人民法院點評指出,吉林法院堅持目標導向,突出考核指揮棒作用,全面加強線上線下多元調解工作,發揮基層解紛作用,實現案件量大幅下降、群眾滿意率明顯提升的良好局面。
  • 「一站式」融入社會治理大格局 ——高臺法院走出多元解紛新路子
    ,簡化訴訟程序,充分利用智慧手段提升矛盾化解效率,將「一站式」融入社會治理大格局,走出高效、快捷、便民的多元解紛新路子。整合資源解紛機制多元化面對案多人少的矛盾和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高臺縣法院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暢通司法調解、人民調解、行政調解相銜接的工作機制,緊密結合訴源治理
  • 多元解紛改革案例——東莞中院:構建「1+2+3」多元解紛新模式
    「1+2+3」多元解紛新模式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司法引領、推動和保障作用,堅決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構建訴調對接「1+2+3」模式,積極融入市域社會治理,推動從源頭上化解矛盾糾紛。強化律師調解,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入29家律師事務所共172名律師參與調解,2019年以來成功調解案件13657件。強化特邀調解,引入市金消協、各行業協會、各大商會等74家特邀調解組織和428名特邀調解員,成功化解金融借款、物業合同等類型化糾紛28485件。同時,發揮聯動優勢,促進類型糾紛一體化處理。與市總工會、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構建勞動人事爭議調裁審一體化工作機制。
  • 沂源交警構建交通事故糾紛化解大格局——打通化解交通事故糾紛...
    一個中心五種力量N個調解方式部門聯動,多元共治構建交通事故糾紛化解大格局。警察+法官+司法工作者+人民調解員+保險調解員,五種力量共同打造交通事故聯動調處、快速化解的工作新機制,構建起集「人民調解、訴前調解和輕微道路交通事故快速處理」於一體的多元化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機制,循法而行、依法而治,推進社會治理系統化、科學化、智能化、法治化,為公安交通管理事業夯基固本。自訴調服務中心成立以來,共受理各類交通事故民事賠償案件358起。
  • 河南新密米村法庭:「四快+黨建+多元調解」構建審判新格局
    近年來,米村法庭堅持「以黨建帶隊建,以隊建促審判」現代化人民法庭建設新思路,以基層黨組織陣地建設為統領,錘鍊幹警黨性修養,培養忠誠擔當法庭隊伍,強化司法為民宗旨,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優勢,紮根基層,創新「四快+黨建+多元調解」工作新模式,構建審判工作新格局,為鄉鎮群眾就近便利解決糾紛提供及時高效的司法服務,成為新密法院司法為民的窗口和一道靚麗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