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載《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8年第4期)
作者簡介:
趙宋光(1931- ),男,星海音樂學院教授,上海音樂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摘要:調性親緣關係是和聲學理論中的重要概念,以往重視不夠。文章指出:(1)漢譯用詞欠妥,以往僅有「關係」概念,未譯成「親緣關係」;(2)和聲學教程把「大調的同主音小調」「小調的同主音大調」都列入「三等親緣關係」,不妥;(3)僅從十二平均律摹擬體視角來梳理分等方案,對於貌似的調性功能域僅有部分說明,大多數未予分辨;(4)梳理工作缺乏理論律學支持,使調性功能域的本質內涵隱而未顯。本文運用「和聲功能方位布局圖像」配合自然數理解讀分等方案,重新梳理調性親緣關係全局。
關鍵詞:親緣關係;分等方案;親疏近遠等第;調性功能域;貌似功能域數理分辨
調性親緣關係是和聲學理論中的重要概念。斯波索賓等合著的《和聲學教程》把調性親緣關係分為四個等第,逐等講解。以往由於漢譯欠妥,我國和聲學教學界至今未能建立「調性親緣關係」這一概念,對此重視不夠。
「親緣關係」這詞在德語中稱為Verwandschaft,在俄語中若用拉丁字母拼寫詞語,可寫成rodstvo,譯成英語可以寫成kinsfolkship。這一詞語譯成漢語,以往翻譯成「關係」,沒有傳達出原文的「親緣關係」語義。至於親緣關係的分等方案,以往用「級」取代「等」,譯成了「一級關係」「二級關係」「三級關係」「四級關係」,這「級」字跟音階的級混淆,衝淡了親疏近遠等第差異這一重要內涵。這項學術缺漏持續了半個世紀,今天有必要補漏校正,在和聲學理論與教學中明確樹立「調性親緣關係」這一論域。
按照斯波索賓的親緣關係分等方案,大調的同主音小調功能域與小調的同主音大調的功能域都被歸入「三等親緣關係」,顯然不妥。眾所共知,同主音的和聲大小調只有一音之差,關係最為親密。既然斯波索賓教程已經把「大調的下屬小調」「小調的屬大調」(調號相差4個)歸入「一等親緣關係」,有什麼理由反而把同主音大小調排斥在一等之外而列入三等之內呢?
梳理調性親緣關係的親疏近遠等第固然可以藉助十二平均律的音位來分辨各調性,但須清醒地意識到,平均律音位的視角是粗陋浮淺的,各調性的功能域本質必須從律學數理視角方能認清。因此,梳理工作應當分兩步走:第一步,藉助十二平均律音位初步劃分等第;第二步,從律學數理視角認清各調性功能域的審美本質。
第一步可列出如下劃分等第的表格:
表1
一、一等親緣關係的調性功能域
以大調主功能為中心的7個最親近的調性功能域:
半圈圍牆,一崗一配
圖1
在中心主大右左有2大
表2
在中心主大上方有3小
表3
在中心主大左下、下方有2小
表4
以小調主功能為中心的7個最親近的調性功能域:
半圈圍牆,一崗一配
圖2
在中心主小右左有2小
表5
在中心主小下方有3大
表6
在中心主小右上、上方有2大
表7
二、二等親緣關係的調性功能域
以大調主功能為中心的8個二等親緣關係的調性功能域:
圖3
大調的二等親緣關係諸調性,倘若從十二平均律視角來看,可以用一句話來表述:跟中心大調調號數目相差2個的大小調。但是深究這些調性的功能域的律學數理內涵卻會發現並非這麼簡單。
最容易理解的功能域是「重屬大」與「重下屬大」,各自有自己的平行小調。
在「重屬大」功能域左上方有「呂底亞調式的導音小和弦」,簡稱「呂導」。互為平行大小調的兩個調性功能域組成一組:
表8
可是觀察功能方位布局圖像,我們發現,「重屬大」貌似「弱下外亮」,它的平行小調是「弱下外之弱下中」,兩者結成互為平行大小調的一組:
表9
在「重下屬大」那邊,它的左上方平行小調是「重下屬大之弱下中」,即「弱下外之下屬小」,兩者結成互為平行大小調的一組:
表10
功能方位布局圖象又告訴我們,這一組功能域貌似「屬小」與「弱外」,我們早在以小調為中心的一等親緣關係調性功能域裡認知了它們。
表11
以小調主功能為中心的8個二等親緣關係的調性功能域:
圖4
小調的二等親緣關係諸調性,倘若從十二平均律視角來看,可以用一句話來表述:跟中心小調調號數目相差2個的大小調。但是深究這些調性功能域的律學內涵卻會發現並非這麼簡單。
最容易理解的功能域是「重下屬小」與「重屬小」,各有自己的平行大調。
在「重下屬小」功能域右下方有「弗慮幾亞調式的II級大和弦」,簡稱「那波裡」。互為平行大小調的兩個調性功能域組成一組:
表12
可是觀察功能方位布局圖象,我們發現「重下屬小」貌似「弱外暗」,他的平行大調是「弱外之弱中」,兩者結成互為平行大小調的一組:
表13
在「重屬小」那邊,它的右下方平行大調是「重屬小之弱中」即「弱外之屬大」,兩者結成互為平行大小調的一組:
表14
功能方位布局圖像又告訴我們,這一組功能域貌似「弱下外」與「下屬大」,我們早在以大調為中心的一等親緣關係功能域裡認知了他們。
表15
三、三等親緣關係的調性功能域
以大調主功能為中心的三等親緣關係諸調性,倘若從十二平均律視角來看,可以在添#號範圍內有3個大調,在添b號範圍內有3大1小,共計6大1小。但是深究這些調性功能域的律學數值內涵卻會發現,每個調性都有自己的「移音差貌似體」,共計12大2小。
回顧一等親緣關係調性功能域,記得我們曾借用建築布局的詞語概括為「半圈圍牆,一崗一配」。當以大調主功能為中心時,「半圈圍牆」指主大右左的屬大、下屬大以及上方的平行小和弦,「一座崗樓」指下屬小調主和弦,「一座配樓」指同主音小調主和弦。當以小調主功能為中心時,「半圈圍牆」指主小左右的下屬小、屬小以及下方的平行大和弦,「一座崗樓」指屬大調主和弦,「一座配樓」指同主音大調主和弦。
現在聚焦於以大調主功能為中心的一等親緣關係調性,思考如何由這些建築布局衍生出三等親緣關係調性的建築布局。
向著添「#」號範圍的衍生方式是「圍牆外設崗樓」,衍生出:
(1)弱下外之屬大,即弱下中亮ST 。
(2)弱下中之屬大,即強中亮TD 。
(3)強中之屬大,即呂導亮D λ 。
這三個大調功能域各自有移高一個普通音差的貌似體:
三重屬大D3、四重屬大D4、五重屬大D5
圖5
表16
圖6
表17
現在聚焦於以小調主功能為中心的一等親緣關係調性,思考如何由這些建築布局衍生出三等親緣關係的建築布局。
向著添「b」號範圍的衍生方式是「圍牆外設崗樓」,衍生出:
這三個小調功能域各自有移低一個普通音差的貌似體:
三重下屬小s3、四重下屬小s4、五重下屬小s5
圖7
表18
向著添「#」號範圍的衍生方式是「崗樓外設圍牆」,衍生出:
這4小1大功能域各自有移高一個普通音差的貌似體:
三重屬小d3、四重屬小d4、五重屬小d5、五重屬小之弱中
圖8
表19
四、等親緣的關係調性功能域
從十二平均律的視角看來,四等親緣關係的調性不多,在大調中心周圍只有1大4小五個調性。在小調中心周圍只有1小4大五個調性。
但是著眼於功能親緣關係仔細考察,我們發現,那大調中心周圍的「1大」,他的主音跟中心大調主音相距三全音,既可以在大調範圍內轉調到達,又可以在小調範圍內轉調到達;既可以向屬功能轉調到達,又可以向下屬功能轉調到達,實際上呈現為4個不同的調性功能域。那大調中心周圍的「4小」,它們的調號數目跟主大調的調號數目相差3、4、5、6個(可做等音變換),它們既可以在大調範圍內轉調到達,又可以在小調範圍內轉調到達,彼此「等音貌似」,實際上有8個不同的功能域。因此,在「1小4大」表面的深處,實際存在「4大8小」12個不同的調性功能域。
以小調為中心,情況相仿而對稱,在「1小4大」表面的深處,實際存在「4小8大」12個不同的調性功能域。
下文用和聲功能方位圖象配合自然數理解讀分組展示。
第一組,以大主為中心的大調範圍6個四等親緣關係調性功能域
圖9
表20
第二組,以大主為中心的小調範圍6個四等親緣關係調性功能域
圖10
表21
第三組,以小主為中心的小調範圍6個四等親緣關係調性功能域
圖11
表22
第四組,以小主為中心的大調範圍6個四等親緣關係調性功能域
圖12
表23
在四等親緣關係調性功能域中,第一、第二兩組彼此有等音關係;第三、第四兩組彼此有等音關係。
圖文編輯:王 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