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 月11日,由中央電化教育館、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中國電化教育雜誌社、訊飛教育技術研究院承辦的第三屆智能教育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
智能教育主題論壇已連續舉辦三屆,本屆的主題為「人工智慧助力因材施教」,旨在面對新時代個性化教育發展面臨的新挑戰、新要求的背景下,探索如何利用智能技術賦能教育教學,實現規模化因材施教落地應用,促進智能教育深入發展。
中央電化教育館副館長楊非、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陳麗教授、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輪值總裁吳曉如博士、上海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系黎加厚教授、清華大學信息技術中心副總工程師鍾曉流教授、北京大學數位化學習研究中心主任汪瓊教授、北京大學教育信息化國際研究中心主任賈積有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未來教育學院副院長孫波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系主任顧小清教授、東北師範大學傳媒科學學院副院長張海教授、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副院長胡小勇教授、首都師範大學教育技術係數字化學習實驗室主任方海光教授、北京師範大學遠程教育研究中心鄭勤華教授、青島西海岸教育和體育局副局長宋雲宏、中國教育報信息化主編黃蔚、現代教育技術雜誌社副主編宋述強、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編輯室主任郭翔、訊飛教育技術研究院院長劉邦奇教授,還有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校長、老師、新聞媒體代表等出席本屆論壇,本屆論壇由西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院長郭紹青教授、中國電化教育雜誌社社長許林主持。
論壇開幕
中央電化教育館副館長楊非為論壇做了精彩致辭,他表示因材施教和人工智慧是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新命題和重大課題,並提出人工智慧助力因材施教的兩個重要意義:一是促進教育教學的變革;二是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發現學生潛能,促進學生發展。中央電教館作為教育部直屬單位,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加強與社會各界的合作,共同開展人工智慧助力因材施教的相關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陳麗教授在論壇致辭中認為,人工智慧在助力因材施教方面,有了原來的信息技術所沒有的一些潛能和優勢。並分享了自己對人工智慧助力因材施教的理解,表示當下絕對不是只用人工智慧提高分數,如何運用好豐富的資源和智能化手段,實現因材施教,助力學生未來的生存和發展,需要我們去思考。為了更好的認識因材施教的意義,陳麗教授在現場向觀眾推介了2020智能教育發展藍皮書,並預祝論壇圓滿成功。
科大訊飛執行總裁吳曉如博士表示當前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技術還在迅猛的發展和不斷的突破,專家和老師也在信息化的應用中不斷的解決問題和開闢新的應用模式。目前的應用的成果也在逐步湧現,雖然面臨非常大的挑戰,但是科大訊飛一直在堅持「用人工智慧助力因材施教」的夢想,研發因材施教相關產品,進行個性化學習研究與服務,並表達了對智能技術破解教育個性化難題的美好祝願。
主旨報告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現代教育技術中心主任汪瓊教授做了《人工智慧助力因材施教的幾點認識》的報告,她表示因材施教是一種教育原則,AI可助力實現。人工智慧技術可以減輕教師的一些工作量,實現一定程度的因材施教,使得教師有更多機會做更高級的因材施教。圍繞因材施教的實踐,在論壇上,汪瓊教授總結了幾點「雷區」和設計思路。
藍皮書發布
2020智能教育發展藍皮書在論壇上隆重亮相!《2020智能教育發展藍皮書——人工智慧助力因材施教》是在科大訊飛智能教育專家委員會指導下,由訊飛教育技術研究院/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智能教育研究中心負責組織與實施,該報告是「智能教育發展藍皮書」系列研究之2020年度報告,聚焦於智能教育深入發展中——「人工智慧助力因材施教」這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討,是繼「2019年智能教育發展藍皮書」發布以來智能教育行業研究的又一重大成果。
該報告系統探討了智能時代因材施教的政策與理論、技術與模式、應用案例與行業趨勢等,為智能技術與因材施教的融合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為深入推進智能教育創新發展和規模化因材施教實施提供了對策與建議。訊飛教育技術研究院院長劉邦奇教授從定位、框架、場景、展望四個方面對該報告做了深度解讀和分享。
論壇中,在科大訊飛智能教育專家委員會成員和在場領導、嘉賓共同見證下,由楊非副館長、陳麗教授、吳曉如總裁、劉邦奇教授共同啟動了2020智能教育發展藍皮書發布儀式。
專題報告
隨後,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鄭勤華教授在論壇上做了「人機增強智能支持下的敏捷教育建模」的主題報告,提出教育、心理、腦科學、系統科學等多學科協同探索, 建立清晰的評量、匹配、幹預規則,整合領域知識與機器學習以構建模型體系。建模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應用於教育場景的基本單位,教育的複雜性、動態性、全領域性和不確定性有必要強化教育領域知識在建模中的結合。
青島西海岸新區教育局宋雲宏副局長分享了 「智引未來、賦能生慧——青島西海岸新區『人工智慧+教育因材施教示範區』實踐報告」。新區結合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於2019年啟動「『因材施教』人工智慧+教育創新應用行動」項目,開展「一升級二建設三提升」智慧教育建設六大行動,推進了新區教育信息化建設升級發展,以實現新區由傳統教育體系向智能化教育體系全面轉型。
圓桌論壇
論壇上,黎加厚教授、顧小清教授、鍾曉流教授、賈積有教授、張海教授、胡小勇教授、方海光教授7位嘉賓做客圓桌論壇,由胡小勇教授主持,共同圍繞「智能技術賦能下的因材施教」主題展開了精彩的討論,分別從資源建設與應用、大數據分析、精準教學、學習分析、智能評價、智慧課堂構建等方面多維度的探討了智能技術在因材施教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優勢,以及智能技術助力大規模因材施教,將對未來的教育形態產生的影響。
總結髮言
許林社長為論壇做了最後的總結髮言。他表示人工智慧等技術為因材施教的實施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此次疫情期間,我國乃至世界許多國家的大中小學全面開展超大規模在線教育,基於網際網路的居家個性化學習受到社會普遍關注。在後疫情及疫情後時代,要抓住機遇謀劃教育的未來發展,更加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創新能力培養為重點、以問題為導向的差異化教學和個性化學習,達成規模化培養與個性化教育的有機統一。
第三屆智能教育論壇圓滿舉辦。本次論壇本著和各位專家學者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和探討的目的,希望聚合各方力量,推動人工智慧技術賦能因材施教,推進人才培養模式與教學方式的變革,共創智能教育的新未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