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玩過爬樓梯比賽嗎?爬樓梯我想城裡人肯定都經歷過,這個時候反倒羨慕鄉村的別墅生活,特別接地氣。城裡人只能因地制宜,用爬樓梯比賽的方式來接地氣。
爬樓梯比賽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垂直馬拉松(Vertical Marathon)。它的起源是在1978年擁有玩樂精神的一群人在美國帝國大廈(共有86層,1576級臺階)上進行了一次爬樓比賽。從此便風靡流行起來,後來成了廣泛參與的大眾體育運動,算算運動至今已經有40個年頭,和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竟然同齡。
如今垂馬已有全球數百萬人參與,運動的特點就在於,參與的年齡範圍廣,沒有交通限制,時間和天氣也限制不了。國外甚至把垂直馬拉松稱為「運動之王」,到底算不算運動之王暫且不討論,至少國外的賽事組織和賽事IP已經非常成熟。
垂馬的比賽規則也有自己的特點,一般採用每隔 30 秒,依次發五名選手跑進樓道,而不是像下餃子一樣魚貫而入。這也是為了保障安全防止擁擠,所以第一名登上樓頂的並不一定是冠軍呦,有懸念才會更加有意思。
近幾年的垂直馬拉松一直都在健康快速發展。早在2015年,就已經有45個國家舉辦了超過250場垂馬賽事。連世界冠軍博爾特也說爬樓梯是訓練的必修課。對於國內來說,垂直馬拉松運動起步得晚,這跟經濟有直接關係,近10年房地產的巨量成長,也使得國內超高層建築得以迅猛發展,發達的一二線城市將超高層地標作為了城市發展水平的重要象徵,現在看看國內的超高層建築數量,就明白為什麼垂馬會發展如此迅速。
我們現在來全面Get一下,垂直馬拉松的國際、國內賽事組織的知識點
TWA,英文全名Towerrunning World Association,世界高塔競速協會。這是目前國際最權威的垂直馬拉松運動管理推廣機構,TWA授權的比賽涵蓋了絕大多數著名的地標建築,比如帝國大廈、艾菲爾鐵塔、雪梨塔、臺北101等。TWA組織了大型的洲際錦標賽。賽事有自己的全球成績認證體系,通過官網可以查到每年優秀運動員的成績排名。
ISF,英文名International Skyrunning Federation,國際競速聯盟。這個組織主要運作了四個領域的競速運動,分別是天空跑、垂直跑、超級跑、極限跑。垂直馬拉松至今已經發展到18個國家和二百多場比賽,每年有來自65個國家超過5萬名選手,參與ISF官方賽事。最著名的品牌賽事是Vertical World Circuit垂直馬拉松世界巡迴賽,2018年Vertical World Circuit全球有九站巡迴賽。我統計了一下國內選手在今年的前100位排名情況,中國竟然有15名選手位列其中。證明了國內競賽水平正在快速提升期。
WFGT,英文名World Federation of Great Tower,世界高塔聯合會。同樣也在做自己的賽事IP,和TWA一樣做世界範圍內的授權賽事。WFGT是為了展示世界上偉大的高塔,也旨在幫助和促進各國高塔之間的國際發展水平。使得高塔的建築維護運營者能相互促進和發展。
剛才提到國內選手在國際賽事上取得了不俗的戰績,發展之所以迅速也在於國內對於垂直馬拉松賽事的推廣。
我們是在2013年,通過ISF(國際競速聯盟)首次引入了國際垂直馬拉松賽事。首戰設在了北京國貿大廈,全國至今已經發展到了上百場的賽事規模,而且隨著各個城市的高樓簡稱投入運營,規模還會進一步擴大。國內主要賽事有:
垂直馬拉松系列賽,它是在2014年開創了國內第一個垂馬系列賽,並且獲得了TWA和WFGT雙授權。廣州垂馬體育發展公司是這個賽事的組織者,隨著亞太地區垂直馬拉松協會(AVA)在2016成立,垂馬體育獲得了AVA國內獨家運營權。
VMA,Vertical Marathon Alliance,垂馬大聯盟。是由國內的賽事組織孵化的項目。它聯合了一二線及省會城市建立了自己的垂馬賽事品牌資源。並且獲得了TWA的支持,打造極致的賽事體驗和運動生態。VMA廣州站還升級為了TWA200大獎賽,成為TWA賽事體系中亞洲地區的最高級別垂馬賽事。
向上馬拉松公開賽,它是在2015年由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主辦的賽事。賽事陸續在全國七座主要城市的地標性建築進行。國家體育局社會指導中心去年與湖南體運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籤署了垂直馬拉松賽事合作協議,正式創立了中國垂直馬拉松聯賽。
新地公益垂直跑,是在2012年香港發起成立的,旨在通過此項體育賽事來推動當地市民關注健康生活,並且成為了一項具有公益內容的活動,主要為舉辦地的兒童及青少年提供慈善公益服務。
國際垂直登高大獎賽,是在上海奇歡體育發起的垂直登高賽事,從2013年開發,2015年籌劃,2016年正式落地執行,至2018年已有5年歷史。該賽事已經連續舉辦12場。
在2019年,我們將會看到更多和垂直馬拉松活動有關的內容。也希望我們能在城市之巔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