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別人對待你的態度,其實是你教的,三種人容易被傷害

2021-01-15 史味兒

別人對待你的態度,其實是你教的,也就是說想要改變一段關係,先要改變自己,用你的態度改變別人。健康的關係往往是相互滋養,彼此成就。心理學:別人對待你的態度,其實是你教的,三種人容易被傷害。

1、懦弱無能的人

大家要清楚兩個概念的不同,就是示弱和懦弱的區別。適當的示弱會給自己和他人留有一份餘地,凡事不要步步緊逼,適當的示弱不代表無能,反而是一種以退為進的攻守方式。

而懦弱是完全相反的概念,如果是天生的性格如此,不善言辭,沉默是金,絕對是好事,但不代表不敢對峙理論,不敢為自己爭取。

這是一種自卑的心理,非但不能促進雙方關係,反倒會讓對方變本加厲,最後受傷害的只有你自己,啞巴吃黃蓮,有口難辯。

2、控制欲強的人

控制欲強的人,要麼過於自負,要麼就是過於自卑。自負的人往往會將自己的欲望強加於一些軟弱的人身上,自以為是地誇大自己,貶低別人。

這種人尤其善於給別人洗腦,控制別人的思想和行為,只要別人按照他的想法去做就是對的,不然就是錯的。

但是被人控制的一方不管是否懦弱,其內心還是會持有排斥和極其反感的態度,久而久之要麼會厭倦,要麼會反抗,最後更會選擇遠離。

不管對方是不是你所在乎的人,你的控制力沒有讓你得到,反而會讓你失去一段關係。

3、缺乏安全感的人

大多缺乏安全感的人都有童年的陰影或是原生家庭中父母留下的各種不適的回憶。多麼的不堪回首也好,都不影響你展望未來。

但是奇妙的安全感往往會讓你無所適從,你越是怕失去,你越是不曾擁有;你越是強求,越是得不到。

為了所謂的安全感,你會在一段關係中不斷掙扎,奮力強求,也許會讓自己遍體鱗傷,對方疲憊不堪,但卻仍然一無所有。

這種人會讓對方非常疲憊和恐懼,而對方更多的是可憐你、同情你,但最後傷害的也是你。

一段關係是否健康,雙方是否舒適,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桿秤。如果能夠享受一段人際關係,會對自己的各方面都有加持的作用。

如果一段人際關係中的兩個人互相傷害,負能量滿滿,長期處於壓抑或是排斥的狀態,那不如早些遠離,等到雙方關係破裂,拉下臉皮的時候反倒讓所有走到了盡頭。

任何人的相處之道都是以和為貴,在關係中你始終處於下風,那麼你就會間接地將對方推向上風,你懦弱,對方必然強勢,這都是因你而異的,因此要將自己擺正,希望對方怎樣對自己,就要先認識自己。

歡迎關注「史味兒」,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文字原創,禁止未經許可的轉載,歡迎轉發到時尚圈、名流圈、朋友圈、馬桶圈、謝謝!

相關焦點

  • 心理學:三種草莓,你最想吃哪一種?測你內心對異地戀的態度
    心理學:三種草莓,你最想吃哪一種?測你內心對異地戀的態度 A、 選擇A 你認為異地戀是一場不負責任的戀愛,是彼此之間鬧著玩的,根本就不認為是認真的,彼此之間沒有一點聯繫,見不到面壓力很大,看著別人出雙入對,生活過得很難,一個人很難承受,所以,你反感異地戀,特別抗拒,一旦遇到這種問題,會變得很堅決,一定會心狠手辣,解決自己的愛情,不會讓自己吃苦,不會受傷。
  • 心理學:不要和這4種人打交道,因為他遲早會傷害你
    不直接溝通,就會迂迴表達,這其實是很傷害關係的,傷害了關係,很自然就會傷害到關係中的個人。好了,以上就是我們今天論述的,不要和這4種人打交道,因為他遲早會傷害你,這四種人分別是:1、第一種人是沒有興趣愛好,或者興趣愛好很少的人。興趣愛好是一個人對這個世界的態度,興趣愛好越是廣泛,越說明這個人熱愛生活,願意敞開自己的內心。
  • 心理學:你對待焦慮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焦慮,是現代社會人的通病,沒有人可以無憂無慮地生活,除非他沒心沒肺。只要是人,不適應所處的環境,便會引起內心的焦慮。對待焦慮的態度很重要所以從這一層面來說,我們對待焦慮的態度就要清晰很多。當一個人在面對焦慮時,會將其無限放大化。結果只會如墨菲定律所描述的那樣,越擔心的事情,便越會發生。因為我們一開始就做了心理暗示,行為也不斷朝著結果去行動,結果當然會如你所想。
  • 心理學:你對待焦慮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焦慮,是現代社會人的通病,沒有人可以無憂無慮地生活,除非他沒心沒肺。只要是人,不適應所處的環境,便會引起內心的焦慮。但是,我們在生活中也可以很明顯看出,有些人不管發生什麼事,都可以雲淡風輕,而有些人,一點小事就可以寢食難安。
  • 心理學測試:三種顏色,哪一種適合臥室?測你最容易相信哪一種人?
    心理學測試:三種顏色,哪一種適合臥室?測你最容易相信哪一種人? A、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謝謝~ 你最容易相信朋友 你的心眼一直都特別小,一直是一個特別自私,不相信別人,很冷漠的人,
  • 心理學;非常嫉妒你的人,多半會跟你說這三種話,大家要留意了
    每個人其實都有嫉妒的心理,尤其是關係越近的人,他就越見不得別人好,這也是很正常的事,而且有可能隨著嫉妒心理不斷擴張,最後變成了因妒生恨,甚至有可能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出來。尤其是優秀的人,肯定會被別人所嫉妒,我們也沒有辦法控制別人的思想,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對這種人加倍的小心,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如果一個人說出下面這三種話的時候,其實他已經對你起嫉妒之心了,一定要加倍小心。
  • 心理學:你怎樣對待生活,生活就會怎麼回應你
    就像生活一樣,你怎麼對待生活,生活就會怎麼回應你。 在生活的細枝末節裡,就已經藏著你對人生的一個態度。 你很容易因為一件小事影響自己的情緒,自然生活也會被你影響。要知道一個人心理的力量是很強大的,你的心態就決定了你未來的狀態。 那些被情緒而影響的事物,真的是事物本身帶來的嗎?
  • 心理學:三種錯誤的安慰方式,正深深地傷害著你身邊的人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安慰是人與人之間發生情感聯繫的過程,是一顆心靠近另一顆心的過程,安慰的魔力使得兩個人的關係迅速拉近,兩個原本的陌生人由此成為彼此的重要存在。在個體的身心發展過程中,安慰承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 心理學:自信,從來不是和別人比出來的,而是擁有三種態度和底氣
    事實上自信從不是和別人比較出來的,自信是一種生活的底氣和態度,自信更來自我們對自己的欣賞。不要拿我們與別人去比較,人與人是不同的,尤其是當我們拿自己的短板與別人的長板去比較的時候,我們更會喪失自信。如果你在某個領域有所專長,對社會有多奉獻,需要你的人更多,你的幸福感就越強。真正意義上的幸福不是讓自己不斷索取,也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多麼優秀。君不見現代很多人都有「空心病」,「空心病」是孩子對待自己的人生沒有多少歸屬感,而懂得與激發讓孩子去付出,往往會更容易找到自己的歸屬感。
  • 心理學:被差別對待時,情商高的人這樣回應
    的確,因為一束花,這個老師,敗壞了教師形象,在學生心中地位一落千丈,傷害了孩子心靈;讓教師形象在公眾面前大打折扣,給老師隊伍抹黑,真的枉為人師。被差別對待,是一種不舒服體驗心理學認為,人人都有趨同心理,希望與群體中多數人保持一致,避免孤立。不得不承認,面對差別對待,的確尷尬、不舒服。
  • 這三種性格的人往往是最容易受傷的人,希望沒有你
    我講這個事情就是說,有些人,其實,屢屢受傷害並不是別人的問題。就像我婆婆,她根本不覺得是自己的魯莽笨拙導致了狐狸的死亡,她只覺得自己付出了,就應該被回報,沒有回報就是不公平。為什麼受傷害的總是你?你想過嗎?也許問題出自你本身,是你自己的方式方法出現了問題。
  • 為什麼你對待家人,沒有好態度?
    這像極了很多子女對待自己父母的態度,覺得自己的父母跟不上時代了,我們很多一看就懂的東西,在他們眼裡像高科技一樣,怎麼都弄不懂。因此我們就會在不經意間,說出一些嫌棄他們笨的話語。有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凡事都愛發脾氣,他們總是教育孩子要有教養、有涵養、有修養,其實他們自己是做不到的,就連他們自己都像一枚不定時炸彈,又怎能要求孩子遇事時處亂不驚,沉著鎮定呢?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感嘆,把好的一面都留給了別人,而傷害,總是留給了自己親密的家人,為什麼會這樣呢?
  • 心理學教你真誠道歉的技巧
    世界上一些「最偉大的道歉」在事隔800年後才姍姍來遲,但一些研究表明道歉時間的心理學專家相信,在表達自己歉意的時間選擇上應該有一個最佳時機。他們將這個時刻稱之為「道歉成熟期 」。道歉太早別人會認為你在採取防禦措施以防止你的「受害人」生你的氣而對你實施報復;如果時間太晚別人又以為你事後追悔。下面心理學教你真誠道歉的技巧。
  • 心理學測試:你想吃下面哪碗湯圓,測你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子?
    心理學測試:你想吃下面哪碗湯圓,測你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子? A、 你總是誠實正直。你很容易變得軟弱,只要別人對你苦苦要求你就不能夠控制自己可憐的心,就會很快答應他們。許多人認為你仍然是一個謙虛的人,你真誠地對待別人。你對生活的態度也像平平淡淡的,你不像有些人那樣追求刺激的生活,你認為刺激會讓自己變得疲憊,但你也有自己的自信,這種自信也是被周圍的人看在眼裡的,別人也為你的自信對你另眼相看。
  • 心理學:男人心裡有了別人,才會對你有這些「冷漠」
    從心理學上來說,男人是很不會隱藏的動物,他們不會拐彎抹角,一般你看到的他,就是他的真實面目。劉同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中說了一句真心話:冷漠和淡薄,是對不喜歡的人和事,最有力的反擊。如果他在下面這三種情況下,還會對你很冷漠的話,那麼他的心裡,就已經有別人了。女人要相信自己的第六感。
  • 心理學:在精神醫生眼裡有三種人,你是哪一種?
    在精神科醫生眼裡,一共有三種人。第一種是精神病譜系,包括精神病人和精神病性人格的人。第二種叫做邊緣譜系,即介於精神病譜系和神經症之間的人。第三種是神經症,即正常人。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論,以上三種人格是由生命早期不同的養育方式決定的。
  • 這樣對待感情的人,其實是迴避型人格的戀愛
    一般來說,迴避型的人都很矛盾。渴望被對方喜歡、被對方關注,卻又想躲得遠遠的,總覺得自己不值得,配不上被別人的好好對待,總是如此的搖擺不定。然後裝作一副對愛情無所謂的輕佻態度,其實那是他們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
  • 你總是容易被人操縱?這一本心理學的書很實用,助你抵抗操縱
    當一個新的心理學詞彙在大眾傳播領域流傳開來時,就有無數人跟著大呼「中槍」,忙不迭地對號入座,比如前幾年的「拖延症」,再到近期的「討好型人格」,等等,似乎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能習得一個新的心理學詞彙。伴隨而來的,就是心理類書籍的暢銷。最近就有一本在美國各大排行榜排得上號的心理類暢銷書《操縱心理學》出版了中譯本。
  • 心理學:經常對你說這三句話的人,其實是不懷好意,你要當心
    從心理學角度上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防禦體系,這屬於人的本能,只是每個人的成長環境和成長經歷不同,構建起的心理防禦體系有一定的差異。對於那些我們能輕易分辨的不懷好意的言語,會觸發內心的防禦體系,我們會排斥、會反擊,這類言語其實無法對我們內心造成實質性傷害。
  • 心理學測試:你拿手機的姿勢,看穿你的性格,超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謝謝~ B、你的內心也是特別缺乏安全感的,希望能有一個人能夠在你身邊保護你,也渴望自己的身邊的朋友能夠真誠對待自己,希望自己的看法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