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開國君主鄭信曾留下「十世詛咒」?其實只是抗議者傳的謠言!

2020-12-09 照理讀史

列位,歡迎來到照理讀史。

最近一段時間,泰國不太太平,泰國針對泰王的遊行已經長達幾個月了,很多都是青年學生,咱們這麼講,泰王也確實有點不太著調。

你說當此大難之時,全球疫情泛濫,泰國旅遊業顆粒無收,去年1000多萬人去泰國,今年幾乎沒有了,在這樣一個狀態下很多泰國老百姓生活是很困難的。

結果泰王自己在前幾個月這個德國躲起來了,根本不理會老百姓痛苦,所以很多青年學生憤慨了,哪怕泰國國內對於國王是非常尊敬的,他們也要上街遊行。

甚至有人提出了要廢掉泰王,結果最近就有一則傳言,說泰國古代有一個詛咒,什麼呢?說泰國國王將十世而亡,就是說傳十代那一代你就會完蛋。

今天的泰國國王剛好是拉瑪十世,所以很多人說有沒有可能泰國真的要變天了,咱們這麼講吧,我們首先跟大家聊一下這則傳言,有沒有這則傳言呢?有。

但是以前這個傳言可不是十世而亡,而是九世而亡,只不過可能人家泰國沒亡在九世,現在已經有了第十世國王了,所以傳播者就把九世改成了十世,這是怎麼回一回事呢?

大家知道嗎?今天的泰國王朝可以稱之為卻克裡王朝,它的創始人也就是拉瑪一世,是卻克裡大帝。

在卻克裡王朝之前,泰國曾經被一個華人統一過,他的名字叫鄭信,鄭信當年建立的是吞武裡王朝。

鄭信建立泰國王朝之後還上表給大清的乾隆皇帝,跟他講你看我是中華子民,我在海外盤下來一塊好地方。

我當了國王了,但是我大清,我希望大清皇帝能給我冊封成泰國國王,我願意成為大清的一個藩屬。

說實話,一開始乾隆並不希望這個中華子民遠赴他鄉,甚至在他鄉建國,但看到既然泰國已經統一了,已經成為一個王朝了,還願意納表進貢,那我就同意吧,所以乾隆冊封了鄭信為泰國國王。

鄭信成為泰國國王之後,感覺到地盤不夠用,東西進一步徵討,一直在打仗,結果打著打著遇到危難了,讓他手下的大臣卻克裡發現了機會。

卻克裡打著這個回師擒王的名義,把這個鄭信驅逐了,自己自立為泰國的新國王,而且自立之後還給大清皇帝寫了封信。

說我們上一代國王叫這個鄭信,這個病死了,我是他兒子我叫鄭華,為了當國王,這個卻克裡把自己姓都改了,起了一個漢人的姓。

說我叫鄭華,我是鄭信的兒子,我爸死了,我希望大清皇帝繼續冊封我來繼承泰國國王的位子,那個時候交通不便,大清也不知道泰國發生了什麼事。

既然鄭信的兒子來寫奏摺了,那我就同意吧,所以鄭華也就是卻克裡,得到了大清的冊封,開創了泰國的卻克裡王朝。

但是講到這,鄭信挺冤,我這個王位被他人給奪走了,所以相傳鄭信臨死的時候留下一句話,奪我王位者九世而亡,這就是鄭信對於泰國王室的詛咒。

大家看到當時詛咒的可是九世,現在人家已經十世了,所以說你現在說泰國十世而亡,這確實是一個謠言。

但反過來講九世而亡這個說不定也是謠言,為什麼?我們給大家分析一下,大清總共十二帝,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入關之前就死了,所以入關之後的清王朝總共10個皇帝。

這10個皇帝實際也是九世,為什麼?同治和光緒那是一輩人,也就是說大清快300年的基業,也不過是九世,那對於鄭信而言,他如果說奪我位者九世而亡,這是詛咒嗎?

這簡直是褒揚是許願,如果真的被人把王位奪了,還什么九世而亡,應該詛咒他當天就死才對。

所以我們可以斷言,泰國九世而亡這個詛咒並不是鄭信發出的,而是後世對泰王不滿的人牽強附會傳播出來的。

這也得給泰國國王提個醒了,你好好幹人民當然不反你,就不存在十世而亡的謠言,你不好好幹,沒有謠言也一樣完蛋。

原作者:李承偉

相關焦點

  • 泰國王室十世而亡的詛咒,究竟是謠傳?還是確有其事?
    泰國王室即曼谷王朝、卻克裡王朝,是從1782年起延續至今的泰國王室,曼谷王朝的君主在1932年前是擁有專制權力的統治者。1932年,泰國成為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此後歷代國王都只是國家的象徵性元首。但因為鄭信在泰國的名望一直比較高,泰國民間一直有個傳說,說鄭信死前,曾留下詛咒:奪我王位者,十世而亡,意思就是卻克裡王朝到第十代就會結束。
  • 泰國的華裔國王死於非命,留下「十世而亡」詛咒,讓皇室不安至今
    泰國是亞洲為數不多的幾個還保留王室的國家,如今的泰國王室自1782年起統治泰國,曼谷王朝統治泰國已經幾個世紀,政權穩定,但是鮮為人知的泰國王室卻十分擔憂一個華人的詛咒,在泰國國王拉瑪十世即位時,泰國上下都憂心惶惶,害怕這個華人的詛咒會實現。這個華人名叫鄭信,他是泰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大帝之一。
  • 泰國王室「十世詛咒」應驗?資產高達4000億,卻引發民憤
    在清朝時期,廣東潮州一個鄭姓華人跑到泰國生活,生下一個叫鄭信的男孩,這人在泰國建立了吞武裡王朝,成為了泰國的國王。可是好景不長,他的髮小推翻了鄭信,重新建立起了曼谷王朝,自稱拉瑪一世,而這個就是現任泰王的祖先。
  • 略顯尷尬,拉瑪十世以個人名義致敬鄭信,一舉動展現情商
    ,而對於拉瑪十世來說,當初鄭信詛咒的拉瑪王朝十世而亡一直是他無法迴避的問題,而他信因為名字和表現一直被很多人認為是鄭信轉世,這也是泰國王室難容他信的一個原因。拉瑪十世雖然有些紈絝,但是他對權力的渴望讓他不得不避免當初的詛咒,對於拉瑪王朝來說,鄭信始終是無法繞過的存在,如果沒有鄭信,泰國不會從緬甸的入侵下走向獨立,而拉瑪為了展現自己繼位的合法性更是給自己取了一個中文名字,此後的國王和王儲也都是如此,拉瑪十世和詩琳通公主也不意外。
  • 拉瑪一世建國時就被詛咒,拉瑪十世知道咒語,為何還很荒唐
    「國王傳不過十世」的說法已經在泰國民間流傳了200多年,這也是泰國王室和官方最諱莫如深的一句話,那麼這句話究竟是謠傳還是真有出處呢?通鑾和鄭信做同學的時候,曾在一個中國算命先生那裡看過手相。當時算命先生說,他們倆都將成為國王。不過,年輕的通鑾和鄭信壓根不相信算命先生的話,因此兩人都沒有當回事。鄭信和通鑾成年後,按規定還俗併入宮擔任職務。
  • 發布禁令也沒用,數萬民眾包圍皇宮,「十世而亡」詛咒真這麼靈?
    前陣子泰國也掀起了一場群眾抗議活動,但民眾這樣做並不是因為疫情,而是因為國王的生活現狀,即便國王發布禁令也沒用,數萬民眾包圍皇宮。這一現象讓很多人想到了早期泰國「十世而亡」的詛咒,許多人對這個詛咒產生興趣,難道真的這麼靈嗎?
  • 拉瑪一世時期就被詛咒過,拉瑪十世明明知道,為何還如此荒唐?
    200多年來,泰國一直有這樣的說法,國王不可能傳十代。這是泰國皇室和官員最謹慎的措辭之一。這到底是謠言還是真有其根源? 說到這個,我們必須得提到這樣一位人物,拉瑪一世通鑾。此時的曼普鑾王朝,國家動蕩不安,雖然鄭信多次率兵抗擊鄰國緬甸軍隊,但由於士兵缺乏戰鬥的意志,武器裝備又十分缺乏,因此戰爭多為敗局,1767年,經過幾番準備,鄭信重整旗鼓,趕走了駐守京城的緬軍。他還打敗了周圍的貴族,從而實現了統一。此時此刻的泰國,已經沒有了國王,所以鄭信建立了吞武裡王朝,自封為王。作為國王,鄭信繼續在國外徵戰,在國內實行仁政,使泰國的經濟得以恢復。
  • 民眾憤怒,浪蕩泰王驚慌回國,王室搖搖欲墜真跟「詛咒」有關?
    老話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古老的預言落到王朝中,就成了可怕的王朝詛咒。比如清代葉赫那拉氏的首領就曾流下了「滅建州者葉赫」的詛咒,鬧得愛新覺羅氏縱使君臨天下,富有四海,依然不得開心顏。時空流轉下,同樣的王朝詛咒在泰國王室再次上演。
  • 泰國曼谷王朝開國國王,先王提拔他做軍隊統帥,他卻起兵搶走王位
    但是無論曼谷王朝對泰國歷史的貢獻有多大,如果沒有建立曼谷王朝的那位君主,就不會有曼谷王朝的歷史貢獻,所以曼谷王朝開國國王不得不提,他是拉瑪一世。 拉瑪一世從小就習文練武,是個文武雙全的貴族子弟,年輕時結識了鄭信,並且結為異姓兄弟,鄭信即泰國吞武裡王朝開國國王,泰國姓名達信。後來,拉瑪一世娶了鄭信的妹妹,兩人的關係更為密切。
  • 泰王駕崩與神秘的詛咒 旅遊的朋友要小心了
    文/端宏斌   昨天下午,全球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泰王蒲美蓬駕崩,享年88歲,在位時間長達70年。現在泰國舉國悲痛,所有電視臺都是黑白畫面,據說要全國哀悼一個月。可是在泰國的民間,大家都在等待一個古老的詛咒能否應驗,這個詛咒關係到曼谷王朝還能不能繼續延續下去。  本文就來揭秘其中的故事。  故事還要從鄭和下西洋開始講起。
  • 不顧病毒上街遊行:泰國人把矛頭對準王室,鄭信的預言要成真?
    泰國王室攤上大事了!8月16日,泰國民眾潮水般湧上街頭,進行大規模抗議遊行。在泰國,遊行示威並不是什麼稀奇事。然而,這次遊行卻大有玄機。憤怒的抗議者,把矛頭對準了泰國王室和現任國王。這在泰國簡直是史無前例。王室是泰國最尊貴的存在,泰王更是神聖不可侵犯。按照法律,誹謗王室是要被丟進監獄的!這些抗議者難道吃了熊心豹子膽?泰國王室,是怎麼在短短幾年內聲望大降?王室將何去何從?
  • 泰國王室為什麼能屹立不倒?看看曼谷王朝對泰國歷史的偉大貢獻
    由於泰國現任國王拉瑪十世的很多做法引起熱議,所以有人認為拉瑪十世很有可能嚴重影響君主制在泰國的穩定,甚至有人認為拉瑪十世有可能直接促使泰國廢除君主制,導致延續兩百多年的曼谷王朝至此結束。
  • 泰國曼谷王朝歷代君主御像,拉瑪十世之後,誰能繼承泰國王位
    曼谷王朝是泰國歷史繼素可泰王朝、阿瑜陀耶王朝、吞武裡王朝之後的第四個朝代,至今仍然統治泰國,因定都曼谷而得名,又因開國君主拉瑪一世的姓氏卻克裡,得名卻克裡王朝。拉瑪一世(1737年—1809年),曼谷王朝開國君主(1782年—1809年),出身泰國貴族家庭,有華人血統,華人姓名鄭華,原本是吞武裡王朝開國君主達信的心腹部下兼妹夫,與達信同心協力打敗侵佔泰國的緬甸貢榜王朝,是吞武裡王朝的開國功臣,1782年發動宮廷政變弒殺達信,登基稱王建立曼谷王朝,並遣使朝貢成為中國大清王朝藩屬國,在位期間文治武功出色,算是一代明君,1809年去世,由兒子拉瑪二世繼位
  • 在泰國也許就是皇親國戚
    泰國地處東南亞地區,是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泰國和中國的外交關係很好,而且兩國的文化因為詩琳通公主也進行了很多友好的交流。但是你知道嗎?泰國和中國的文化淵源其實很深。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泰國國王都姓鄭。而在這裡面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而關於泰王陛下的中文名,我們還是要先從泰國王室的華人血統說起。
  • 泰皇:地球村特殊的王者,領導下的泰國從沒被列強徵服過
    素可泰王朝第四位君主黎汰王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曾一度出家為僧,開創了泰國國王必須在一定時期內出家為僧的先例。此君在泰國佛教發展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如同阿育王在印度推廣佛教。這些史實闡明了一個問題:泰王對佛教推廣有大貢獻,這就是為什麼信仰佛教的泰國人並不排斥泰王,而且還把佛教的跪拜大禮用於王室。
  • 泰王拉瑪十世加冕在即:你需要知道這6件事
    5月份的一件泰國大喜事來襲:泰王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的加冕典禮將在5月4日至6日舉行。泰國,很熟悉而又很神秘的一個國度。除了《泰囧》你還對泰國文化有哪些了解?泰王拉瑪十世加冕在即:你需要知道這6件事。一、泰王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他姓鄭,叫鄭冕曼谷王朝的建立者拉瑪一世曾是泰國鄭信大帝的義子(他們只差4歲),所以拉瑪一世名為鄭華。因為拉瑪一世是殺了鄭信弒君奪位,他害怕乾隆南下怪罪,因此拉瑪一世自稱鄭信之子鄭華,遣使赴清朝朝貢。乾隆不知道鄭信被政變所殺,所以冊封其為暹羅國王。此後,曼谷王朝王室在出生時都有漢姓。
  • 泰國王室認這位中國人為祖先,列五大帝之首,歷代國王都有中文名
    其實這樣的認知確實適用於絕大多數的國家和民族,然而這在泰國卻並不成立。一個鮮為人知的冷知識是:泰國王室有一個私姓——鄭,整個王室都有以鄭姓的名字。這起源在千百年前,他們曾任一位中國人為祖先,並由於這位祖先的榮耀功績將其列為泰國歷史上的五大帝之首,此後泰國的歷代國王皆繼承下來並有了中文名。
  • 至今統治泰國的朝代——曼谷王朝九代先王登基畫像,全是明君英主
    拉瑪一世,曼谷王朝開國國王,泰文姓名通鑾·卻克裡,中文姓名鄭華,1737年生於泰國的世家大族,是泰國吞武裡王朝的開國功臣,1782年發動宮廷政變弒殺吞武裡王朝開國國王鄭信,隨即登基稱國王,因定都曼谷而稱曼谷王朝,又因他姓氏卻克裡而稱卻克裡王朝,在位期間加強中央集權,穩定曼谷王朝對泰國的統治,並成為中國大清王朝藩屬國
  • 泰國歷經四個王朝,其中有一個王朝國王竟是中國人
    素可泰是泰國歷史上第一個獨立王朝。素可泰在泰語中意為「幸福的黎明」,原來只是柬埔寨吳哥王朝下轄的一個城市;後來當地泰族人起義,奪城掠地,在這裡創建起泰國的開國王朝。歷史記載,素可泰王朝時期的泰國繁榮昌盛,疆域遠遠超過現版圖,尤其是蘭甘杏大帝在位時首創泰國文字和暹羅最早的宋加洛陶瓷業,開創了泰國歷史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