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亞瓷磚 | 以「遊」與「學」之命,探尋臺灣的設計之道

2020-12-23 中國陶瓷網

    中國陶瓷網訊 2019年6月28日,由加西亞瓷磚與十間坊共同主辦、網易家居全程報導的「世界,就在你眼前——2019年加西亞瓷磚全球遊學之旅臺灣站」完美結束。

    在本次「遊」與「學」的臺灣設計修行中,加西亞瓷磚攜手隨團導師曾麒麟資深媒體人廖瑋女士,帶領2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設計師與何武賢、袁世賢、王正行、虞國綸、李東燦、李羽芝&黃翊峰、廖韋強等多位設計大咖進行深入交流、感受食養山房的設計之道、參觀多處知名建築、入住名師設計酒店,體驗濃鬱的臺灣人文等等......

食養山房實拍

何武賢老師現場講解分享

品嘗食養山房的時令佳餚

餐桌上的互動交流

    初抵臺灣,加西亞瓷磚遊學團便與何武賢老師相聚於一個超塵脫俗的隱世茶空間「食養山房」,聽老師現場講解分享,感悟茶室的設計美學,品山房時令佳餚與體驗自然而生的禪意。

    來臺灣,肯定要登上臺北101摩天大樓俯瞰整座臺北夜晚的模樣,這也是臺灣的重要地標之一

陶朱隱園

農禪寺水月道場

臺中歌劇院

德立莊打狗霸

BODA伯達行旅

    除此之外,加西亞瓷磚遊學團還參觀了超級豪宅陶朱隱園、清雅簡樸的農禪寺水月道場、「世界上最難建的建築」臺中歌劇院,到德立莊打狗霸就餐感受用餐環境,以及入住臺灣名師設計的BODA伯達行旅酒店等等,體驗其中的設計精髓。

何武賢老師講解設計理念

加西亞瓷磚遊學團有幸成為第一批參觀成員

袁世賢老師分享

在呈境設計前的合影留念

王正行先生分享

    「遊」與「學」的過程當然少了學習,學員們表示最大的收穫之處,就是走訪了多個名師工作室,深入其創作落地的項目;如山隱建築創辦人 何武賢、呈境設計設計總監 袁世賢、工一設計主持設計師 王正行、格綸設計設計總監 虞國綸、9 STUDIO DESIGN GROUP集團創始人 李東燦、豐聚室內設計設計總監 黃翊峰&李羽芝,及唐林建築室內設計設計總監暨創辦人 廖韋強等多位設計大咖現場為學員們進行實地教學及分享。

虞國綸老師分享

李東燦老師分享

李東燦老師分享

李東燦老師分享

    同時,設計師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紛紛就存在的疑問請教老師,感嘆設計裡的每一個細節不僅在於美學上的追求,更需要探索空間的情緒、賦予空間設計理念與用戶的超級體驗

    在本次臺灣遊學中,加西亞瓷磚遊學團滿載而歸,各位學員遊有所得,學有所成。加西亞瓷磚作為本次遊學之旅的主辦方,意在藉助品牌的力量促進兩岸設計的交流與合作,從而為消費者帶來更有質感的時尚家居。未來,希望可以看見更多的中國優秀設計走向世界舞臺

(本文為企業供稿)

相關焦點

  • 加西亞瓷磚家裝商業場所現代室內搭配
    加西亞瓷磚 阿爾法原石 西班牙梵客雅灰色CD803002加西亞瓷磚 蒙德裡安Ⅱ代義大利卡拉拉白1CM1263050F加西亞瓷磚 義大利佛羅倫斯灰1CMF1263070Y加西亞瓷磚 英國路易斯灰1CM1263071加西亞瓷磚 莫蘭迪水泥藍灰
  • 雅致風向標 加西亞瓷磚率先推出業內首款全瓷牆磚
    加西亞順應現代雅致主義風格,國內首推蒙德裡安•鉑瓷牆磚,正如20世紀荷蘭風格派大師蒙德裡安(Mondrian)所開創的新造型主義風格藝術一樣,簡約靈動的幾何構圖,抽象立體的造型設計,成為被永久流傳和銘記的經典。
  • 資訊| 探尋設計與城市共融之旅:中國設計公開課北京站正式開啟
    北京所擁有的包容性造就了它海納百川的城市性格,也見證了一座座形態各異的建築的延展與生長,在建築層面,我們尋到了北京每一座建築隨著城市生長的脈絡,在城市高度,我們看到了設計與人、與生活共融的思考。9月20日,中國設計公開課第五站即將走進北京,探尋北京新地標,並以亞細亞瓷磚與新浪家居為名,誠邀北京設計師共聚諾金酒店,以「與城市共融」為題,共話中國設計未來。
  • 成都-臺灣:探尋日常生活設計
    2016年11月10日-11月15日(周四-周三),由《設計家》傳媒出版機構主辦,簡一大理石瓷磚承辦的「中國設計精英之旅(成都站)——2016臺灣日常生活設計考察之旅」將於臺灣舉行。22年專業施工經驗結合留日細膩簡化思維,創造新生代未來永續性空間之理想,造就工程兼具設計之多樣性全面專業。多次榮獲媒體採訪邀約,跨足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各領域,並榮獲跨國國際肯定。2015年榮獲日本gooddesign大獎殊榮。
  • 探尋阿里山茶之道(行走臺灣)
    同時,這裡也是享譽兩岸的茶產區,所產的阿里山高山茶可說是臺灣高山茶的代表作。近日,阿里山高山茶冬茶競賽在阿里山區梅山鄉舉行,頭等獎和優良獎茶葉有四成已被大陸臺商和茶商預購,每斤售價甚至比以往高出兩三倍……得天獨厚的茶區之道沿著阿里山公路進入阿里山區,用不了多久,就能看到大片大片的茶園,主要茶園分布在阿里山鄉、番路鄉、竹崎鄉、梅山鄉、大埔鄉。
  • 孔子之道|學而第一,學「道」以致用
    孔子說他的「道」是一以貫之。他已經明悟了本源,所以才能夠一以貫之。雖然個人是在學習道家,以《道德經》為根本經典,但個人認為老子的「道」是兼容並包的。從「道」來看,老子、孔子、釋迦摩尼、惠能都是得道之人。《道德經》、《論語》、《金剛經》、《六祖壇經》都是教人悟道的經典。
  • 臺灣著名設計大師大師蒞臨通利大理石瓷磚總部參觀指導!
    近日,通利大理石瓷磚總部展廳迎來了重量級嘉賓,臺灣著名設計大師朱伯仰老師蒞臨通利大理石瓷磚總部參觀交流,通利大理石瓷磚董事總經理張念超熱情接待,並與朱伯仰老師積極探討瓷磚應用技巧與色彩流行趨勢。
  • 發現中藥之美 探尋中藥之奇
    趣味比賽辨認中藥藥植    四川自古以來就有「中醫之鄉,中藥之庫」的美譽,在中醫藥界更有「無川藥不成方」之說,可見川藥應用之廣泛。據悉,四川現有中藥資源近5000種,道地藥材40餘種。為了讓同學們更加深入地認識川藥,了解川藥,活動開展了多個趣味比賽,讓同學們動手動腦又動心。
  • 臺灣必遊景點之南投縣日月潭(圖)
    日月潭是臺灣的「天池」,湖周35公裡,水域9平方公裡多,為全臺灣最大的天然湖泊,也是少數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其地環湖皆山,湖水澄碧,湖中有天然小島浮現,圓若明珠,形成「青山擁碧水,明潭抱綠珠」的美麗景觀。清人曾作霖說它是「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閒」;陳書遊湖,也說是「但覺水環山以外,居然山在水之中」。
  • 大學之道 學「生」之道
    臺灣著名教育家、「忠信教育法」創建人高震東先生對「學生」之本意的詮釋可謂透徹,明了。  他認為,「顧名思義,『學』就是來求學。學什麼呢?答之曰,學『生』。學什麼『生』呢?第一就是學『生活的常識』,第二就是學『生存的技能』,第三就是學『生命的意義』,由淺至深,階段分明。」
  • 「環島之星」包列旅遊團力推臺灣品質遊
    國內最大的在線旅行社攜程旅行網近日宣布,繼在上海、北京、廣州、成都獲得赴臺遊組團社資質後,該公司近日又攜手臺灣的航空公司、酒店、旅行社等,推出了上千種臺灣深度跟團遊、個人遊以及當地的玩樂產品。    攜程主打赴臺旅遊的高品質和深度遊產品,行程設計方面強調「純玩」,嚴格要求酒店位置,方便客人搭公交自由活動,還特別安排一些私房景點,首家推出臺灣「環島之星」包列旅遊團已經上線並持續熱賣。    「『環島之星』包列環島8日遊」線路亮點頗多,許多安排都是第一次出現在團隊遊的行程中。
  • 遊不完,學不盡 2015臺灣考察季
    參訪新潤建設:通過與島內知名的房地產開發企業零距離接觸,深入了解臺灣房地產業開發與經營之道。考察知名住宅項目(竹北之星、明日苑):通過借鑑臺灣房地產經典案例,借鑑經驗,規避風險,探尋自身的地產開發之道。參觀文創園區:精選臺灣文創類案例典範,感受臺灣創意產業的魅力,領略其特色設計及經營管理的決勝之道。
  • 高清:寶島騎行遊之體驗宜蘭舊草嶺隧道自行車道
    高清:寶島騎行遊之體驗宜蘭舊草嶺隧道自行車道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2013年07月18日19:08 宜蘭舊草嶺隧道自行車道入口 圖 李小煒 「舊草嶺隧道自行車道」位在新北市貢寮區,是一條北臺灣以鐵路隧道改建而成的鐵馬隧道,全長2167米。
  • 生活設計之美丨點亮廈門,邂逅亞細亞瓷磚
    2018年7月21日晚由亞細亞瓷磚、福建海天集團、廈門保時捷車友會、三方聯合舉辦的「生活設計之美暨亞細亞瓷磚開業典禮」在紅星美凱龍(廈門五緣灣商場)外廣場『海天廣場』盛大舉行。本次活動提供更多的設計師互相交流機會,讓更多的設計師了解亞細亞瓷磚的設計應用與行業領先水平,讓更多的保時捷車友們享受設計融入生活帶來的便捷時尚。
  • 東鵬與聯想企業網盤攜手把信送給「加西亞」
    (原標題:東鵬與聯想企業網盤攜手把信送給「加西亞」)
  • 川臺學生中醫藥文化體驗營發現中藥之美 探尋中藥之奇
    (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中國臺灣網7月25日成都訊  7月17日至24日,「發現中藥『川字號』川臺學生中醫藥文化體驗營」活動在四川舉行,來自臺灣7所大學的10名大學生和來自四川4所大學的10名大學生參加。作為活動主要內容之一,川臺兩地學生圍繞「藥」,開展了一系列精彩的活動。
  • 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老屋再生與旅居再造」穿越時空認識臺灣
    簡一大理石瓷磚「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2018建築走讀」將於12月16日至21日舉辦,本次走讀的行程由欣建築以「老屋再生與旅居再造」為主軸進行參訪點的策劃安排,將參觀多項老屋翻新重建的作品,不僅保留了珍貴的昔日歷史人文記憶,也重新為空間創造新的意義,又活絡了周邊的地域。
  • 【看見】探尋情色日本之源
    因為通常的做法是,男人只是對所愛之女發生關係,而這位在原業平卻對誰都有發生性關係的好心情。就是這樣一位好色之徒,在後世日本人的觀念裡,演變成了具有「新文明教養」的一種表現。並有了對此加以賞讚的心相。因為這是新的性道德——「好色」道德的開始。那麼,這個好色道德的根在哪裡呢?請看55歲的在原業平留下的辭世歌:「生死如朝露,此語早樂聞。命在今明日,想來令人驚。」原來如此。
  • 學道之人都命不好?
    五弊指的是"鰥、寡、孤、獨、殘",三缺指"錢、命、權"。這種說法是真的麼?學易之人難道會因此招來禍事麼?其實不然,當仔細去推敲這個說法,就會發現這完全是無稽之談。「五弊三缺」這個說法,是網絡小說之中流傳出來的,其原型是「缺一門」,指的也是命中要缺損些東西,但卻不是說學易或者學道的人,而是學習《魯班書》的人。《魯班書》是古代一本關於土木建築類的奇書,據傳為魯班所著,其中還包括道術、解法、醫療法術以及咒語符籙。據說學習《魯班書》要"缺一門",即從鰥、寡、孤、獨、殘中任選一樣。
  • 「捷運之旅」品味臺灣別樣文化 成必遊景點(圖)
    在臺灣駐點期間到高雄採訪,高雄市觀光局局長許傳盛表示,希望陸客不要只是「途經」,歡迎更多的「個人遊」陸客在高雄停留。「深度遊有沒有推薦的線路呢?」記者提問。許傳盛的回答有些意外——「捷運之旅吧!」  捷運,大陸民眾或許會有些陌生。可是如果換一種說法——地鐵,就再熟悉不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