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8月21日電(記者 李華錫 實習生 楊晴 潘曉文)工作找到了,但是專業不對口。對於2019屆畢業生來說,這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或許是根據興趣找到的,或許是為了就業而臨時找的,或許是由熟人介紹的,與專業不對口的這份工作,讓不少應屆畢業生從零出發,重新學習,在摸索中尋找適合自己發展的職場道路。
中南大學畢業生劉萬。受訪者供圖
不斷學習完善自己,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畢業時拿了5個offer,但我心中只對一個比較滿意。」中南大學劉萬是2019年應屆畢業生,但他並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反而對網際網路市場運營有著濃烈的興趣。他認為,網際網路行業工作氛圍比較好,行業發展前景好,機會更多,經過深思熟慮後,「運營」列入了他的職場表單。
劉萬在確定好目標後閱讀了許多與行業相關的書籍,並與前輩們進行交流,對崗位有了初步認知。他說:「入職之前要提前對崗位有所認知,要知道崗位的工作內容以及強度,並接受它,工作後儘量迅速找到自己在工作中的定位和價值。」
談及本專業,劉萬認為大學專業的知識對工作幫助不大,但是學習工科訓練的工科思維讓工作時思考問題和處理事情更有邏輯性,「現在的工作強度較大,但這是我自己的選擇,總體來說不會覺得不適應。」
從信陽師範學院畢業後,李瑤進入了四川廣元市某縣委政法委,從事和專業不對口的新媒體工作。她的本專業是播音與主持,不是新媒體,「要運營好一個公眾號,肯定要不斷學習相關知識,無論是排版還是內容撰寫。」
李瑤表示,雖然播音與新媒體有所差別,但自己在大學學習的攝影技巧和圖片後期處理技術仍可以派上用場,因此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也沒有太大壓力。
「剛工作,一定不能認為自己以前沒有做過就肯定做不好,可以試著多請教一下前輩,查下資料,保持謙虛的態度,少說話多做事。」李瑤總結了自己的工作經驗,在她看來,即使剛工作時面對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但能將興趣作為自己的工作,是自己的選擇,也最適合自己。
信陽師範學院畢業生李瑤。受訪者供圖
從學生工作中獲得自信,從零出發,儘快適應
「大學的學生和工作經歷給我最直接的幫助,就是讓我有自信,相信自己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做好。」攀枝花學院產品設計專業應屆畢業生陳苗目前是一名考研機構諮詢師。她表示,大學的專業知識雖然沒能應用到工作中去,但自己擔任過學院外聯部副部長、校友工作志願者協會副會長,這些經歷有助於自己「能去幹,並且能幹成一件事」。
從最開始社團面試都感到緊張,到自己獨立完成任務,再到自己去面試小幹事,陳苗經歷了很多,也學到很多。她向記者談起自己大學的收穫,「如何與人溝通交往,自己怎樣去策劃,以及在工作中相信自己,這些都對我影響比較大。」
陳苗認為,每個工作都有特性,求職時一定要明確自身的想法,自己是否願意做、對其有無興趣是檢驗工作是否適合自己的重要標準。
趙曉鵬作為桂林理工大學日語專業的畢業生,目前就職於廣東某食品公司,做營銷推廣。談及專業不對口對工作的影響,趙曉鵬認為,實踐性的事務看的更多是個人綜合能力,進入一家公司後很多東西都是歸零的,即使專業掛鈎也不一定會與公司業務完全對口,加之實踐能力的積累和公司的針對性培訓,只要肯學、努力學,專業不對口的人也可以勝任。
趙曉鵬大學期間曾擔任院學生會新聞部部長一職,在日語協會和攝影協會也有過工作經歷,他說:「大學時的工作經歷對我幫助很大,在公司進行業務針對性培訓期間,我的表現受到了HR關注,得到了較好評級,公司所給予我的東西,讓我看到了未來前景。」
豐富的學生工作經歷讓趙曉鵬思考問題更加全面,人際關係處理更完善,能靈活應變突發狀況,對不同工作和環境都能儘快適應,「現在在公司遇到某些的活動時,因為我有過大學做活動策劃的經驗,籌備時才不至於手足無措。」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高子旺。受訪者供圖
把興趣變成工作是一種快樂
葉彤從四川農業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畢業後,來到了北京某護膚品有限公司從事新媒體工作。大學期間她對運營公眾號產生興趣,之後便開始學習如何進行註冊、排版和運營。
記者了解到,葉彤工作後從未停下學習的腳步,她關注各大護膚品的官微官博,不斷借鑑他人經驗。她說:「其實所有崗位都是一樣的,對於初入職場的新人,多學、多看、多聽、多做、多記是通用的。」
對於葉彤來說,四年專業知識給她最大的幫助,是在工作面試上,「比其他人更了解職場禮儀和面試技巧,使我在一些面試細節上處理地比他人更好。」她表示,由於專業知識的積累,她懂得HR在面試上更關注的部分,並為此做更充分準備。
由於工作原因,葉彤參加了上海美博會和中國化妝品大會,在參會過程中不斷了解和學習,「大學學習的知識最終不能在工作中去實踐和體會,其實我也覺得挺可惜的,也會有點遺憾,但是新的工作也會給我很多新的學習機會,能讓我抵消一些心理落差。」
有這樣想法的畢業生不止葉彤一個,畢業於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汽車服務與營銷專業的高子旺也有類似的想法。他目前是江蘇一家戶外拓展公司的拓展培訓師,「每次活動做完之後看到學員興奮的表情,我會莫名激動。」在很多工作互相比較後,他發現了自己願意做這一行,並且願意一直做。
在高子旺看來,先認識自己的工作,再了解自己的工作性質,才會去接受和接納工作。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除了向前輩們請教,他還會查閱資料,學習相關的專業課等,他提到自己的技巧便是「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一點一點積累,一遍一遍練習」。
「什麼是有用的東西,只是剛好需要它了。什麼是沒用的東西,只是剛好沒用到而已。」高子旺一直將老師的忠告記在心裡,並且他認為選擇職業時興趣很重要,「把興趣變成工作是一種快樂,把工作只當做是生存工具,那就只是生存。」(應受訪者要求,以上受訪者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