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萌娃自己寫春聯

2020-12-24 中國江蘇網

  記者 宮燕敏 採訪地點: 江蘇南京

  中國江蘇網訊 「快看!今年春聯是我寫的,『雞鳴昌盛世,犬守太平年』。我還寫了外婆和奶奶家的『福』字呢!媽媽說,家裡的春聯被我承包了……」這幾天,7歲的南京萌娃張宮子瞻向來家裡玩的親戚朋友自豪地介紹著。

  「自己寫春聯,太有意義了」

  正上二年級的子瞻年紀雖小,但學習國畫已經有一年半了,去年拿過南京市少兒才藝比賽國畫類二等獎,還考過了國畫三級。因為喜歡中國傳統文化,他去年年底又報了書法興趣班。「班主任許老師說過,書法是中國文化的根,寫出一手漂亮的字很重要。我這次寒假上書法課時,看到好多哥哥姐姐都能寫出一手漂亮的春聯,好羨慕呀!我就問老師,今年能不能自己也來寫春聯掛春聯,這樣太有意義了!」

  全家幫著挑春聯

  小傢伙這個想法得到了全家人和書法劉老師的支持,大家認真幫他挑選合適寫的春聯,最終大家幫他選了「雞鳴昌盛世,犬守太平年」這副春聯和「新年大吉」四字橫批。

  小傢伙告訴記者,「劉老師指導我反覆練這些字,做到下筆緩、有力道。一開始我覺得很枯燥,但是看到每練一次,字更好看了,我就更有信心。」正式寫春聯時,小傢伙特別小心,「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慢慢寫,落筆不要慌。」下聯筆畫簡單,先寫下聯,他用了3分鐘就寫好了;上聯筆畫多,但花了5分鐘也寫好了。子瞻興奮地告訴親戚:「看著自己寫的春聯好開心!當時寫完我就盼著大年三十快點到,這樣我就能把春聯貼到大門上了。」

  邊玩邊學,親近傳統文化

  子瞻的爸爸張先生介紹:「今年孩子學了書法後很有興趣,願意自己寫春聯,很有意義,傳統文化應該好好傳下去。我聽說班上幾位同學今年也是自己寫自己掛,周圍很多家長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的培養。邊玩邊學,孩子們會更容易親近傳統文化,願意傳承下去。」

  ◇ 延伸閱讀

  南京清涼山藏著許多楹聯故事

  南京清涼山古名石頭山,踞於南京城西隅。這裡名勝古蹟隨處可尋,有著豐富的對聯文化。

  竹林夾道的御萃坊,上有一副楹聯:「一徑風聲飛落葉,六朝山色擁重樓。」這是袁曉園所書。袁先生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曾是我國第一位女外交官,其書法雋逸灑脫。

相關焦點

  • 春節到還有誰自己寫春聯?單元樓住戶僅20%貼春聯
    自寫春聯越磨越有味兒  今年65歲的劉先生來北京已經50年了。昨天下午,他開始揮毫書寫2013年的春聯。  「玉龍騰飛駕雲去,銀蛇起舞上崗來。」「龍孫出世聲振寰宇,四世同堂喜迎蛇年。」兩副對聯都是老人自己想出來的。因為剛滿月的孫子在家譜上排「玉」字輩,他特地將與「銀蛇」對仗的「金龍」改寫成了「玉龍」。
  • 甘肅一女高中生用化學元素寫春聯,網友:為創意點讚!
    近日,甘肅一名高中女生用化學元素周期表寫了一幅諧音對聯上聯:Ag Zn Na F Ga Hf Mg下聯:Re Sg Tc Au As Sc Ti一女生用化學元素寫春聯引路人圍觀上聯:Ag Zn Na F Ga Hf Mg
  • 春聯自己寫,更加有情懷!
    第一、能動手寫春聯,就值得鼓勵 貼春聯是很好的一個文化傳統,既喜慶又有書法美,可是這些年來印刷春聯大行其道,越來越少有人動筆寫春聯了。 所以能動手去寫,就值得鼓勵。
  • 今年你家的春聯是買,還是自己寫?
    小時候天天盼著過年,過年就會有各種好吃的好玩的,更重要的事可以寫春聯了。每當年關臨近,就會聽到媽媽說著各種俗語,「臘八、祭灶,年下來到」、「過了十五,天天都是年」、「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寫大字;二十五,掃塵土;二十六,烀豬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帖倒酉(意即貼春聯);三十夜,守一宿。」
  • 「彤嫿為你寫春聯」又到揮毫春聯時
    一、迎春寫春聯示範春聯,就是迎春的對聯。是我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形式。也稱「桃符」。據說,起源於五代蜀後主孟昶,就是那個頗有風骨的美女花蕊夫人的老公。以下是19副新韻合律春聯。有我寫的,也有古今常用的春聯,應節。
  • 雲學堂·直播|福字春聯自己寫!
    半島老友樂獻禮廣大老友,助興農曆新年,特邀中國書法家協會考級高級註冊教師、半島老友大學堂籤約教師郭建宇先生,在老友直播間為您奉上一堂書法公益課,共同探討如何把福字、春聯寫好!「幾十年前,春聯福字都是自備紅紙,求鄉裡鄰間字寫得最好的先生給寫,現在都批量印製的,感覺『味道』差了一些。」臨近春節,許多老友向本報諮詢年前是否還有活動。
  • 春聯的來歷20字_寫春聯的具體要求
    這就成了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寫對聯,已經相當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戶戶掛桃符的盛況。同時,隨著門神的出現和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來書寫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負的驅邪避災的使命逐漸轉移給門神,而桃符的內容則演化成用來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降臨和五穀豐登的美好心願。
  • 寫春聯 高三學生為自己打氣
    楚天都市報訊(見習記者李碗容 通訊員餘少芹)「伢們都想金榜題名,今天寫得最多的就是這個了。」昨日,武漢蔡甸區漢陽一中教學樓大廳年味十足,高三全體師生在15個書寫臺前俯首寫春聯(如圖),共創作50餘副,將高三每間教室和辦公室都裝扮得喜氣洋洋。  記者在高三(1)班展臺前看到,一名女同學寫下,上聯「辭舊迎新留將銳氣衝霄漢」,下聯「發憤圖強題得金榜照塵寰」。
  • 大學生寫春聯咋玩都沒事,他寫了副春聯,為何被西泠印社通報批評
    本文由長篇名家傳記《徐芒耀的油畫世界》作者陳洪標撰寫大學生寫春聯怎麼玩都沒事,他寫了副春聯,為何被西泠印社通報批評?▲圖為大學生宿舍門上的春聯。上聯:朝朝暮暮都有錢;下聯:年年歲歲不掛科。橫批:要啥有啥。▲圖為大學生宿舍門上的春聯。上聯:大魚大肉天天有;下聯:學術財路兩開花。橫批:章口就來。
  • 寫一副春聯 扎一盞花燈自己動手細細品味年的味道
    「一到年三十,家家戶戶的大門上要換春聯,院子裡要掛紅燈籠,屋子裡要貼各種窗花、年畫。」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研究館員李雙向記者描繪了一派「熱騰騰」的老底子寧波的春節景象。而如今,這些原始的裝飾早已「改朝換代」,變成了精美的印刷品。當我們在抱怨年味越來越淡,也在著急我們的情感無處安放。那麼,不如放慢生活的節奏,花一點時間,自己動動雙手,細細品味年的味道。
  • 收藏這些好春聯,自寫春聯不花錢
    看了我們的春聯作品,很多朋友紛紛提出想要一副我們主編親手寫的新年春聯。其實這一點我們是樂意的,也是榮幸的。有這麼多朋友喜歡我們的作品,這是對我們的莫大鼓勵。由於時間精力有限,加之物流已停,我們只兌現了部分朋友的「求字」,對於沒有收到春聯的朋友,我們真誠地向您說聲「致歉」!感謝你們的理解和支持!(注*所有春聯都是免費發放。)國學師兄說:我們協會推出「新年春聯」文章,旨在弘揚國學文化,讓傳統書法深入人心,希望能為喜歡書法的朋友們書寫新年春聯略作參考。
  • 關於春聯的事:原來寫春聯還有這些講究
    按傳統習俗,臘月二十三過後,家家戶戶開始寫春聯,以此來寄託對新年的美好心願。「新年新月共新春,花紅對聯貼滿門」。在爆竹聲聲中,家家戶戶的人兒喜笑顏開地相互簇擁著,把大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到門框上或門心裡。春聯,又稱「春貼」、「門對」、「對聯」、「桃符」,是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年紅」中一個種類。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是華人們過年的重要習俗。春聯家家戶戶過年都會貼,也有不少書友每年都要露一手,親自裁紙寫上一幅好對聯。但對聯中一些講究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有注意到呢?
  • 90後如何寫春聯?年輕人的春聯讓人不敢恭維,笑噴了!
    在前些年,會寫書法的前輩在這段兒時間一定是忙得不可開交,仿佛日理萬機,幫鄉裡鄉親書寫春聯。但如今的90後長大了,最大的已經有著29歲,最小的也20歲了,對傳統書法並不熟悉的90後是如何寫春聯的呢?一部分幽默的90後寫出來的春聯看完讓人笑噴了!如今的90後大多喜歡比較幽默的事物,因此很多年輕人自己也動手寫春聯,他們其中不乏一些網絡用語。
  • 畢節大方:愛心小小書法家 義寫春聯上萬幅
    畢節大方:愛心小小書法家 義寫春聯上萬幅 2015-02-16 09:08:00 導讀:在大方縣,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非常喜歡和擅長書法,並且熱心公益活動,這個群體是來自大方縣書法家協會和益夏書法工作室的一群「小小書法家」。
  • 7歲萌娃"報警":爸媽都不在家 我自己怎麼睡覺呀
    【7歲萌娃「報警」:爸爸媽媽都不在家我自己怎麼睡覺呀】近日,江蘇南京棲霞警方接到報警電話,一7歲萌娃可憐地說:「媽媽回老家了,爸爸不知道跑哪兒去了,那我怎麼睡覺呀!」
  • 8歲孩子寫春聯:用金墨汁潤筆,卻被吐槽是模板教育的產物
    但家長並不這麼覺得,只是一味的想要給孩子們灌輸自己想要讓他們學習的東西,比如說我們今天要分享的這個故事,一個孩子寫春聯的背後,卻被大家吐槽是模板教育的產物,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寫春聯的往事(散文)
    1967年春節,父親要我寫家裡的春聯,這麼一來,我給家裡寫春聯有55年。即使是1978年底,我患病也是自己寫家裡春聯。親屬本房過春節,請我到他們家裡寫春聯,打幾個活包蛋感謝我。1981年起,我的家裡缺錢,毛筆字可以賣錢,大膽書寫春聯,上市銷售。1982年就開始盈利上百元,相當於幾個月的教書工資。      春聯上市賣錢,0.15元一副。
  • 新蒲蝦子鎮:寫春聯 送春聯 喜氣洋洋迎春節
    「老師,幫我寫『綠竹別其三分景,紅梅正報萬家春』這幅對聯可以不?」 「老師,可以給我寫兩副對聯嗎?」1月17日,正值趕集日子,蝦子鎮在集鎮中心花園開展以「春到人間福滿園、家家戶戶貼春聯」為主題的2020年迎新春「寫春聯·送春聯」送文化下鄉活動。當天早晨,天氣雖然寒冷,但書贈春聯活動現場卻氣氛活躍,熱鬧非凡,趕集的群眾蜂擁而至來到現場,圍觀等待老師們的書法作品。
  • 小區有個「春聯爺爺」 除了寫春聯還免費教大家書法
    冬天到了,春節近了,又到了寫春聯的時候。因為書法,54歲的蒲劍鋒與春聯結緣,從高中時一個春節寫幾千副春聯開始,到後來走上書法之路,到現在用書法做公益,他最近還有了個新職務,是重慶兩江新區天宮殿街道天龍路社區書法協會的會長,也是居民口中的"春聯爺爺」。
  • 王喚柳​│我為村民寫春聯
    單說語文,除了課本,他還增加了百家姓,農村雜字,寫毛筆大字丶小字。算術,增加了珠算,教珠算口訣。到我讀四年級上學期期末,村裡百姓請馮老師寫春聯,馮老師有時忙不過來,就讓我寫小條幅,如:開門大吉、出方大利、不禁童言、六畜興旺、雞鴨成群。馮老師幫別人寫祖宗:中間大字「天地君親師位」,兩旁小字「九天東廚可命」「某氏堂上宗祖」,祖宗兩旁「金爐不斷千年火」「玉盞常明萬歲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