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喚柳​│我為村民寫春聯

2021-03-01 黃梅文史哲

我上小學時,在本村私立民辦小學馮立臣老師的民辦小學裡讀書,時間是1955年秋季到1958年夏季。

馮老師解放前在九江教會學校高中畢業,後到國民黨部隊當兵,再後來參加解放軍,任文員。轉業回鄉,隻身一人。在老家馮家墩上蓋了三間茅屋。他對農業一竅不通,村裡人建議他辦個小學,他欣然答應,後來距學校方圓2裡的村莊適齡兒童,都來這裡上學。辦到第四年,就有四個年級4個班,每個年級都有語文算術兩門課,真是虧了他。

單說語文,除了課本,他還增加了百家姓,農村雜字,寫毛筆大字丶小字。算術,增加了珠算,教珠算口訣。

到我讀四年級上學期期末,村裡百姓請馮老師寫春聯,馮老師有時忙不過來,就讓我寫小條幅,如:開門大吉、出方大利、不禁童言、六畜興旺、雞鴨成群。馮老師幫別人寫祖宗:中間大字「天地君親師位」,兩旁小字「九天東廚可命」「某氏堂上宗祖」,祖宗兩旁「金爐不斷千年火」「玉盞常明萬歲燈」。

還有大門聯,房門聯,後門聯。我一邊看,一邊記在心裡。

放假回家,父親買回了紅紙,讓我寫自己家的春聯。於是,四年級小學生11歲的我,磨墨,裁紅紙,折格子,照樣學樣寫了起來。

村裡有人到我家有事,看到我寫的春聯,都給我戴高帽子,說這伢毛筆字寫得還像模像樣。我心裡高興,我父親也覺得臉有光。

然後,有左鄰右舍送紅紙過來,讓我為他們寫春聯,並且客氣地拆開按分配供應的煙票買回的香菸,遞給我一支,表示感謝。那時春節分配供應的香菸,發煙票,從9分1包經濟牌,到1角1分紅花牌,1角6分一包的大公雞,到2角一包的圓球。2角4分的新華,2角7分的遊泳,普通農家則買得少。當時順口溜說:縣裡幹部金紙包(永光),區裡幹部水上漂(遊泳),公社幹部繞球轉(圓球),生產隊幹部尾巴蹺(大公雞),普遍民眾腳上敲(用旱菸筒抽黃煙)。

一次,一位外號「狗潑」的同姓村民,請我到他家寫春聯。他倒了一碗糖水讓我喝。寫完之後,送給我一包大公雞香菸,我推辭堅決不受。他非要我收下不可,不收不讓我出他的大門。

回到家裡,我把這包大公雞香菸交到父親手裡,父親一愣,有點出於意外,面露喜色,說:「狗潑這多的禮性!」

此後,我升入胡世柏中心小學,讀五年級六年級,當上班長,少先隊中隊長、大隊長。再後來,於1960年升入黃梅一中,讀初中、高中。

因為在馮老師民辦小學四年紮實的學習,所以五年級起,學習成績一路領先。

至今回憶這些陳年舊事,也藉此紀念我的啟蒙老師馮立臣先生。

馮先生於文革後因糖尿病,不久仙逝,一生未結婚,沒有子女,無依無靠。好在我們王猷先墩村民念他一生教書育人,讓他遷到我們村居住,村民們或多或少給他提供一點生活上的幫助。

聽說蔡山區文教組因他文化水平高,教學質量過硬,動員他轉為公辦老師,他說他不喜歡開會,當個民辦老師,自由自在,最好。

【作者簡介】王喚柳,大學本科學歷,國家二級編劇,省作協會員,退休後被縣誌辦聘修縣誌,2017年開始整理《民國檔案》。

相關焦點

  • 新蒲蝦子鎮:寫春聯 送春聯 喜氣洋洋迎春節
    「老師,幫我寫『綠竹別其三分景,紅梅正報萬家春』這幅對聯可以不?」 「老師,可以給我寫兩副對聯嗎?」1月17日,正值趕集日子,蝦子鎮在集鎮中心花園開展以「春到人間福滿園、家家戶戶貼春聯」為主題的2020年迎新春「寫春聯·送春聯」送文化下鄉活動。當天早晨,天氣雖然寒冷,但書贈春聯活動現場卻氣氛活躍,熱鬧非凡,趕集的群眾蜂擁而至來到現場,圍觀等待老師們的書法作品。
  • 文化下鄉送春聯,禹州西崔莊村村民心裡暖烘烘!
    「給我寫一副,給我寫一副。」1月16日,農曆臘月二十二,禹州市火龍鎮西崔莊村村委會大院一大早就擠滿了村民。原來,團市委、市青聯組織的「瑞鼠迎新春、歡樂過大年」活動在這裡舉辦。聞訊來領取春聯的村民將現場圍得水洩不通。
  • 春聯寄寓美好 書法拉近情感——阜南縣張寨中心學校為農民寫春聯
    運營總監:鮑安常LJ007春聯寄寓美好 書法拉近情感——張寨中心學校組織書法教師為農民義務寫春聯2020年1元15日,農曆臘月二十一,隨著務工返鄉人員增多,年味越來越足,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張寨鎮中心學校組織我鎮知名書法家、書法教師為農民義務寫春聯。
  • 鞏義魯莊鎮農民書法家手寫萬幅春聯送村民
    鞏義市魯莊鎮農民書法愛好者正在寫春聯。  映象網訊(記者 王寬 通訊員 李叔亭 文/圖)「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為村民義務寫春聯,既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又鍛鍊了身體,群眾也得到了實惠,希望明年政府能繼續組織。」鞏義市後林村村民楊恩龍說。  2月3日下午,鞏義市後林村文化大院一棟兩屋的辦公樓被改造成創作室內,後林村的農民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正認真地進行春聯創作,在他們身後,已寫好的春聯鋪滿了整個屋子。
  • 山東曲阜農村集市上唯一一家手寫春聯,看看這春聯字寫得怎麼樣
    春節了,大傢伙都忙忙碌碌辦年貨、買春聯。小編最近趕了不少農村大集,可是集市上都是齊刷刷的印刷春聯,手寫春聯很稀罕。還算運氣不錯,昨天在山東曲阜陵城農村大集上我見到唯一一家手寫春聯,大家看看這書法水平怎麼樣,小編覺得相當不錯。
  • 春節到還有誰自己寫春聯?單元樓住戶僅20%貼春聯
    學文科的他有時興致來了,也想自己作個對子,但一想到還要專門找人寫,「太麻煩,只好算了」。  潘家農介紹,每年春節前的一個月,學成的楹聯愛好者會特意安排20多場送春聯下基層活動。現場一個楹聯專家、一個書法家為一組,一個編對聯、一個寫對聯。「20場活動總共要送出5000多副對聯,非常受歡迎。」
  • 寫春聯 高三學生為自己打氣
    楚天都市報訊(見習記者李碗容 通訊員餘少芹)「伢們都想金榜題名,今天寫得最多的就是這個了。」昨日,武漢蔡甸區漢陽一中教學樓大廳年味十足,高三全體師生在15個書寫臺前俯首寫春聯(如圖),共創作50餘副,將高三每間教室和辦公室都裝扮得喜氣洋洋。  記者在高三(1)班展臺前看到,一名女同學寫下,上聯「辭舊迎新留將銳氣衝霄漢」,下聯「發憤圖強題得金榜照塵寰」。
  • 湄潭縣興隆鎮:免費「寫春聯 送祝福」,你收到了嗎?
    近日,為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營造吉祥如意、歡樂祥和的春節氛圍,湄潭興隆鎮組織大家「迎新春贈春聯」。   過大年,貼春聯,一直是中華民族喜迎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無聯不成春,有聯春更濃,筆尖上的墨香,寄託著人們對新年的深深祝福。
  • 「彤嫿為你寫春聯」又到揮毫春聯時
    一、迎春寫春聯示範春聯,就是迎春的對聯。是我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形式。也稱「桃符」。據說,起源於五代蜀後主孟昶,就是那個頗有風骨的美女花蕊夫人的老公。以下是19副新韻合律春聯。有我寫的,也有古今常用的春聯,應節。
  • 寫春聯的往事(散文)
    1967年春節,父親要我寫家裡的春聯,這麼一來,我給家裡寫春聯有55年。即使是1978年底,我患病也是自己寫家裡春聯。親屬本房過春節,請我到他們家裡寫春聯,打幾個活包蛋感謝我。1981年起,我的家裡缺錢,毛筆字可以賣錢,大膽書寫春聯,上市銷售。1982年就開始盈利上百元,相當於幾個月的教書工資。      春聯上市賣錢,0.15元一副。
  • 騰訊AI書法,免費為你寫春聯
    大家可以看到,左邊紅色字為顏真卿真跡,右邊黑色為AI書法學習的全過程。在鑑定學徒一次次的鑑定下,AI書法一步步完善模仿能力,直到鑑定學徒滿意,AI書法就正式出師了!但,依葫蘆畫瓢不是真本事,AI書法學成以後,形成的是自己風格的字體,可以用它寫任何字。掌握了這個學習方法,再去學習別的字體也是非常容易的。這不,春節馬上就要來了~家家戶戶過年最不能少的就是春聯。為了趕上給大家寫春聯,這一次AI書法就特地學習了行書。
  • 寫春聯、貼春聯,這些常識要熟記
    寫春聯、貼春聯,是迎新春、過大年非常熱鬧的一種文化活動。春聯起源於何時?據說起源於周朝時的桃符,直到後蜀國才有了第一副對聯。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據傳這就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
  • 他鄉多寶地,此處是金山,百位書法名家寫春聯迎新年
    作為「年文化」的代表,寫春聯、貼春聯,是寄託老百姓美好願望最重要的載體,是老百姓最喜聞樂見的節慶習俗。2018年「首屆上海春聯大會」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體育館召開,百位書法家身著紅色唐裝一同揮毫。而本屆「上海春聯大會」六字從北宋書法家米芾的書法作品中集字而成,百位書法名家以詩詞賀新年,以翰墨傳真情,營造出濃濃年味。
  • 春聯的來歷20字_寫春聯的具體要求
    下面是中公教師網為大家整理的:春聯的來歷20字,僅供參考,歡迎閱讀!更多相關內容請繼續關注中公教師網zgjsks.com春聯的來歷20字據說五代時的後蜀國國君孟昶是個喜歡標新立異的國君,在公元964年歲尾的除夕,他突發奇想,讓他手下的一個叫辛寅遜的學士,在桃木板上寫了兩句話,作為桃符掛在他的住室的門框上。
  • 寫春聯、剪窗花、捏麵人……河南登封西窯村年味十足
    原標題:寫春聯、剪窗花、捏麵人……登封西窯村年味十足  「老鄉,你想寫副什麼內容的春聯?」「今年搬新家了,心裡頭高興,您看著給寫吧!」不一會兒,一副「五風十雨皆為瑞,萬紫千紅總是春」的春聯就寫好了。拿到春聯的西窯村貧困戶郭黑高興得合不攏嘴,一連說了三個「好」。「沒想到老了還能住上樓房,正尋思著這兩天去買對春聯貼上呢,這志願者可給送來了,多虧了黨的好政策啊。」
  • 周其鑑紅軍中學開展「我家春聯我來寫」揮毫活動
    周其鑑紅軍中學開展「我家春聯我來寫」揮毫活動 2021-01-14 2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7歲萌娃自己寫春聯
    今年春聯是我寫的,『雞鳴昌盛世,犬守太平年』。我還寫了外婆和奶奶家的『福』字呢!媽媽說,家裡的春聯被我承包了……」這幾天,7歲的南京萌娃張宮子瞻向來家裡玩的親戚朋友自豪地介紹著。  「自己寫春聯,太有意義了」  正上二年級的子瞻年紀雖小,但學習國畫已經有一年半了,去年拿過南京市少兒才藝比賽國畫類二等獎,還考過了國畫三級。因為喜歡中國傳統文化,他去年年底又報了書法興趣班。
  • 關於春聯的事:原來寫春聯還有這些講究
    按傳統習俗,臘月二十三過後,家家戶戶開始寫春聯,以此來寄託對新年的美好心願。「新年新月共新春,花紅對聯貼滿門」。在爆竹聲聲中,家家戶戶的人兒喜笑顏開地相互簇擁著,把大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到門框上或門心裡。春聯,又稱「春貼」、「門對」、「對聯」、「桃符」,是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年紅」中一個種類。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是華人們過年的重要習俗。春聯家家戶戶過年都會貼,也有不少書友每年都要露一手,親自裁紙寫上一幅好對聯。但對聯中一些講究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有注意到呢?
  • 除塵、剪窗花、寫春聯、奘糕……上海鄉村的宅基上,「年味」越來越...
    1月29日,是農曆臘月二十四,也是傳統民俗上的「掃塵日」、「迎春日」。  為了讓傳統年味回歸,感受濃濃鄉愁文化,上海金山區高樓村今天在村民宅基頭開展「回家過年——宅基上的年味」迎新活動,通過除塵、剪窗花、寫春聯、奘糕、包湯圓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村民與市民一起尋年味,品民俗,憶鄉愁,感受年文化
  • 2021年雲浮市文明實踐之道德春聯進萬家活動來了!
    「陳老師,請您給我寫個『福』字。」「麻煩給我寫副1.8米的大門對聯。」群眾熱情高漲,書法家揮毫潑墨,一句句祝福躍然紙上,一副副春聯蒼勁有力。群眾拿到「心水」春聯,喜悅之情溢於言表。1月5日上午,在雲城區河口街紅陽村委六元村文化中心的籃球場上,李阿姨帶著孫子前來領取免費春聯,兩婆孫拿著一隻大大的「福」字,開心得合不攏嘴。對於道德春聯進萬家活動,她更是拍手叫好,這樣不但方便村民免於奔走市集,而且還為村民們送來喜氣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