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學英語的時代,我們的年代是初中開始學,後來是小學三年級,現在是幼兒園都開始學英語,在全民學英語的時代,早就了李陽、俞敏洪等因為英語而發財致富的人,也有眾多因為英語從而改變人生的人,但是更多的是學了英語也沒用多少的人!我們的英語學習到底是為了逢迎國際還是扼殺了人才呢?
第一,這是時代問題
首先我覺得這是一個歷史問題,當年的情況是要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
為什麼要學習英語?因為客觀講,從世界很多的角度來說,英語是目前是全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很多的重要會議,很多的學術文件都使用的是英語,同時當時沒有很多的同聲翻譯,像現在這麼多的先進的技術等,當時是比較需要大量的人才加入,所以學習英語是有必要的。
第二,對個人而言
對個人而言肯定是有人佔便宜,有人吃虧的,以我個人為例的話,我是家是農村的,從小學沒有學,從初中才開始學習英語,這樣的話我的英語還是很臭的,主要就是啞巴英語,高考和大學裡面主要得分點就是閱讀理解、完形填空這些分數,而口語和聽力,我就是一塌糊塗,在英語四級考試當中也是這樣的。
最終個人認為有些方面我是因為英語受到了限制的,在當年的高考過程當中,英語只有拖了我的後腿,其他科目能達到80%優秀的水平,但是英語只得到了及格分數。而現在生活中也基本上用不到英語,更談不上用英語思維的了!
而高中同學,因為喜歡英語,在大學期間選擇商務英語,現在在上海混得風生水起。
第三,從教育角度
從我們的教育角度來看,隨著我們時代的發展,對外開放的腳步不斷加快,英語是否有必要去,是否有全民學英語的必要呢?
我覺得是沒有的,我們的英語應該是和物理化學這些一樣作為選修。讓有天賦的、喜歡的這些人去學習英語,最終可以從事相關的的工作,我覺得這樣就夠了。
或者說可以降低它的分值,由未來的高考150分降到現在的120或者說180這樣一個位置,要不然給家庭的負擔太重了。
第四,全民學英語的負擔太重
相較於我們當年學習英語大多是從初中開始,但是現在所有的孩子都是從小學甚至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英語,全民學英語。甚至導致現在的語文老師沒有所謂的外教重要,眾多的外國人渣冒充外教可以在中國坑蒙拐騙,即使是在國外是逃犯、嫌疑犯、高中畢業生到國內搖身一變就變成了知名外交,拿著高薪在國內無所欲為。
這樣的一個結局不是也是一種悲哀嗎?花了大量的金錢,引進的卻是人渣;花了大量的金錢,學的卻是大學之後,畢業之後基本上用不著的語言。
想想每年的英語學習負擔到底有多重吧,我們的英語浪費了多少人才和金錢呢?又讓多少外國人渣在國內坑蒙拐騙呢?
最終,你們認為你學的英語有用嗎?
我是百家號原創作者「一線教師論教育」,專注於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歡迎各位點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