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高考必考小專題之中外對比內容

2020-12-14 新東方網

西周分封制&秦朝郡縣制相同點:

(1)性質:都是中國古代社會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2)目的:都是為了鞏固統治不同點:實行條件:與宗法制相連,以血緣關係為基礎(西)在國家大一統的條件下實行,按地域劃分(秦)傳承制度:世襲(西)官吏由皇帝任免、調遷,不得世襲(秦)官吏權力:擁有封地和相應的爵位(西)官吏只有俸祿,無封地(秦)與中央的關係:諸侯國有很強的地方獨立性(西)郡縣是地方行政機構,地方絕對服從中央(秦)官員職責範圍:封地內有行政權,擁有對土地的管理權(西)轄區內只行使管理權,對土地無管理權(秦)歷史作用:有利於鞏固當時的統治秩序;但容易發展為割據勢力(西)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統一(秦)選官制度的變化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相同點:①都是我國古代重要的中央行政制度②從結構上看都具有分工明晰、職責分明,既相互配合又互相牽制的特點③機構設置呈現以皇帝為中心、由內而外放射性分布的特點④對後世都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不同點:應用朝代:確立於秦,盛行於漢、確立於隋,盛行於唐內部結構:綜合性的中央機構,其中行政、軍事、監察等權力融為一體,皇帝家政、國政混為一談,集決策、審議、行政為一體的中央行政機構丞相職權和地位:丞相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有相對獨立的決策權、審議權和行政權,三省長官都是宰相,相權一分為三,從而加強了皇權作用和地位: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建立並趨向鞏固,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完善。

  古代東西方政治制度比較

認識:人類文明史上沒有完美無缺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時代、階級的局限性。比較明清時期的中國和同時期西方國家

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過程

公元前8—前3世紀中西方文明的比較

古希臘羅馬文明的區別

古希臘民主政治與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區別和聯繫

兩者關係:古希臘民主政治在國家政治原則、國家權力的組織形式、決策方式和公職選舉、任期等方面都對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主義由理論到實踐:馬克思主義、誕生巴黎公社、十月革命

比較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總統制共和制、法國議會制共和制、德國君主立憲制

十月革命道路與中國革命道路的比較相同點:①都發生在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都打破了馬克思主義的傳統觀點,都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②都採用暴力革命的方式③都由無產階級政黨領導④都有科學理論的指導

《天朝田畝制度》與《資政新篇》的比較區別:

  聯繫:

  ①《資政新篇》繼承了《天朝田畝制度》反封建的一面

  ②《資政新篇》彌補了《天朝田畝制度》在社會改革方面的空想性、落後性

  ③兩者在社會發展趨勢和社會經濟的主張方面是相反的,矛盾的

比較近代列強侵華的階段特徵與影響

  影響:

  19世紀40—60年代:

  (1)政治: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經濟:自然經濟逐步解體,開始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3)思想:出現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

  (4)外交:清王朝被迫打開國門

  19世紀末20世紀初:

  (1)政治:民族危機加深,民主革命運動高漲

  (2)經濟:嚴重摧殘了中國的民族經濟,自然經濟進一步瓦解

  (3)思想:維新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對封建思想形成了巨大衝擊,新文化運動更是動搖了封建思想的正統地位

  (4)外交:中外反動勢力勾結,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20世紀三四十年代:

  (1)政治: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促成國共合作抗日

  (2)經濟:民族工業發展陷入困境

近代列強主要侵略方式

  主要方式

  ●軍事侵略:近代西方列強主要發動五次大規模的侵華戰爭,即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日本全面侵華戰爭

  ●政治侵略:

●經濟侵略

鎮壓革命: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破壞辛亥革命思想滲透:利用傳教士、傳教特權,進行思想文化滲透;日本全面侵華時的奴化教育近代三大革命運動的對比

中國革命道路與俄國十月革命道路的比較不同點:

  ●相同點

  都發生在資本主義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突破了馬克思主義傳統觀念,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都採取暴力革命的方式;都有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

新中國成立後中美關係發展的階段特徵

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

  ●認識

  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隨著經濟發展,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完善

  ②社會主義建設是嶄新的事業,需要再探索中發展完善

  ③堅持黨的正確領導,警惕右傾,更要防止「左」傾思想

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資本主義國家議會制度的比較

  ●相同點

  ①都是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 ②都是由定期選舉產生的代表或議員組成③都是屬於一種間接民主,即代議制民主

  ●不同點

近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及認識

  ●認識

  ①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的衝突是兩極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②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的根源在於世界經濟力量結構的多極化發展趨勢

  ③新的國際格局的形成需要一個長期複雜的過程,但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

  ④多極化趨勢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

明清時期,中國和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的不同狀況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

  重大作用:

  ①促進了世界各國生產力的發展;

  ②推動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客觀上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新的社會經濟因素髮展壯大;

  ③加強了世界各國社會經濟的相互聯繫,促使世界經濟體系形成,是今天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早期表現

比較兩次工業革命不同點:

  啟示: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要加快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發展生產力。

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闢的比較

  相同點:

  都是在國力強盛、中央集權加強、國王支持下進行的;造船業的發展、指南針的運用等提供了條件;航行都經過了太平洋和印度洋;其航海壯舉對後世影響深遠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階段性特徵

近現代以來我國四次大的社會生活變遷

西方與中國近代化起步的差異

1956-1976年社會主義探索過程中的成功與失誤正確的措施:

探索中的大失誤:

建國後農村生產關係的四次調整

近代中國對外開放與現代中國對外開放的區別

20世紀50至70年代,蘇、美、中三國經濟發展對比

  啟示:

  ①必須依據歷史條件的變化,適時進行經濟改革和調整

  ②計劃和市場都是發展經濟的手段,不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根本區別

比較世界歷史上三大經濟發展模式

布雷特森林體系與關貿總協定不同點:

相同點:

近現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的歷程

中國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關係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同處和不同處

諸子百家思想主張的比較

明清之際的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及主張

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異同點

儒家思想的演變歷程、地位及原因

智者學派與蘇格拉底的思想的異同不同點:

相同點:同屬於一個時代;都是以人和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肯定人的價值,重視人的作用;都強調知識的作用;都體現了人文主義的精神孔子和蘇格拉底思想的比較不同點:

相同點:強調道德和知識的作用;都主張追求個人的善;追求個人品性的修養古希臘人文主義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張

啟蒙運動思想家及其思想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異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西歐資本主義發展的結果,都是成長中的資產階級進行的反封建鬥爭,都波及西歐的廣大地區,都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的發展,都是資產階級反封建、反教會的鬥爭,都體現了濃鬱的人文主義色彩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發展的三個重要階段及其內涵

  認識:

  ①人文主義者崇尚人性,重視人的價值,對於破除封建主義和神權的束縛有積極作用

  ②人文主義也有局限性,過分地強調人性而掩蓋了階級社會中人的階級性,造成了人的私慾膨脹

古希臘先哲的人文精神與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比較

明清之際的思想批判與歐洲啟蒙運動的比較

古代中國四大發明

新中國科技發展的背景、重點和成就

中西方繪畫的比較

從整體上把握現代中國的科技、教育與文藝

洋務思想與維新思想的比較

毛澤東思想的形成過程

鄧小平理論的發展過程

新舊三民主義的比較

近代前期先進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內容、指導思想、特點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

歐洲啟蒙運動與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異同

蒸汽機的發明與電氣技術應用的比較

近代自然科學發展的四個階段

中國古代科技與西方近代科技的比較

16—18世紀中國和歐洲科技的結局及其原因

一對一課程!

相關焦點

  • 2020高考:文科生必看的高中歷史複習攻略!
    2020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複習方法,供大家參考閱讀!  1、自己整理歷史大事年表  比如第一個時間段是「歷史開始至公元前221年」,然後把筆記本一分為二,左邊寫中國,右邊寫外國,然後按照時間順序把重要事件列出來,然後補充選修書目中的內容。
  • 北京:新歷史教材中外混編 世界大戰退出必修課
    本報訊改版後,高中歷史將不再按照編年體的方式書寫,過去學生和老師們所熟悉的按朝代等時間順序編寫的歷史教材,變成了按政治、經濟、文化等不同專題編寫的教材,歷史的古今貫通、中外對比更加明顯。歷史新教材中,世界大戰的內容也被單獨從必修課本中提了出來,成為學生自主選修的內容。
  • 20年特級教師力薦:2020高考人物傳記專題,今年必考(後附答案)
    2020高考人物傳記專題人物傳記類文本閱讀作為高考選考實用類閱讀文本形式一種,也是一種熱門文體。因為人物傳記對當前青少年的影響程度遠遠超過了傳統小說和詩歌,因而高中語文教材在必修中單列1個人物傳記單元,並單獨編輯了選修《傳記選讀》,所選內容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科學、文學、藝術等名人,包括項羽、蘇武、文天祥、徐霞客、譚嗣同、孫中山、華羅庚、鄧小平、袁隆平、梁思成、富蘭克林、愛因斯坦、羅曼羅蘭、貝多芬、蓋茨等世界級名人的生平事跡或人生觀、價值觀的文篇。
  • 清晰版~高中歷史時間軸!中外歷史大事件一目了然@建議高中生列印
    同學們晚上好哇,高考和期末將至,學姐今天打算帶來一份所有高中生都能用上的歷史資料高中歷史,作為高考的一大科目,無論是選擇題還是大題都會感覺,看什麼都對,看什麼也不會,不知道寫什麼>不要句子,要詞…………………………………………所以學姐為泥萌總結了清晰版~高中歷史時間軸!
  • 2021高考歷史必考「十大專題」!全部掌握歷史輕鬆90+
    ❤近幾年,高考歷史試題的題型趨於穩定,選擇題、簡釋題、問答題和材料分析論證題成為基本的考試題型。一般來說,每個題型都有考察的範圍,選擇題相對其他題型來說比較容易一點,因為有選項來提示,但是問答題材料題就需要靠自己真才實幹了,如果你沒有掌握,那麼在做這類習題的時候就很容易丟分。
  • 2020年高考最後十天,歷史該複習一些什麼內容?
    有網友私信我,問:最後十天,感覺有些茫然,歷史我該複習一些什麼?想來這應該是很多同學都存在的問題。最後十天,歷史該複習一些什麼呢?小編簡單的給各位同學來擼一擼吧。二、階段特徵知識高考歷史往往考查學生對歷史階段特徵的了解
  • 高中歷史複習手冊:全球化歷程知識專題複習,等你收藏哦
    橫向發展指的是歷史由各地區間的相互閉塞到逐步開放, 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聯繫密切, 終於發展成為整體的世界歷史的客觀過程。為了能夠更好的複習高中歷史全球化的問題,學長給大家整理了全球化歷程知識專題複習手冊!
  • 備戰高考,高中數學13個專題,易錯題型整理解析
    高中數學是高考路上一大塊絆腳石,解決掉高中數學,你的高考能邁上一個新臺階!數學學霸對試題都有著超乎尋常的敏感,他們的「備考」計劃,也多圍繞題目訓練展開。今天老師就為正在備考的高三同學,整理出了13個專題的易錯題型,許多知識點,在各類試卷中均有出現,通過複習,整理出它們共同方法,減少以後碰到相同題型時的思考時間。全內容共13個專題,每個專題的例題都帶有詳細的解題過程講解,家長或同學們可以列印出來做一做。
  • 成人高考:複習歷史杜絕「炒舊飯」,揭示5種短期提分法
    對比與歸納是複習好歷史最常用的兩把歷史「思維之劍」,古今對比、中外對比、背景對比、特徵對比、時 間對比、事件對比、人物對比、演變對比、民族對比、……,正是在這一連串史實對比中才能比較歷史進程的異同,歸納總結歷史規律,評論分析歷史史實。史實對比就是歷史事件的相互碰撞,在碰撞中才能產生歷史思維火花。
  • 高中歷史教材大變革,怎樣上好高中歷史課
    ◎高中歷史新教材真面目高中歷史新課標提出歷史學科必備的五大核心素養: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以此為依據新編制的高中歷史教材分為必修和選擇性必修兩部分,必修教材包括《中外歷史綱要》上、下兩冊,提綱挈領講述了古今中外通史,選擇性必修教材包括《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經濟與社會生活》《文化交流與傳播》。
  • 高中化學高考必考知識點全解
    馬上迎來2020高考,今年疫情影響,高三的學子們複習壓力都比較大,我今天抽空把整個高中的化學框架,方程式以及反應現象總結出來,希望能幫助到每一個正在備考的學子們!電解質溶液這一部分內容首先要知道,電解質不一定導電,而只有溶於水或者熔融狀態是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後才能導電,千萬不能進入這個誤區,在這裡重點說一下,離子方程式和離子共存問題一直是歷年高考的命題點
  • 歷史園地高中歷史統編教材大講堂——《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系統解讀與教學實踐
    【教師簡介】1.劉慶亮,山東省鄒平一中師訓處主任、歷史教研室主任、梁漱溟紀念館館長,現為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山東省遠程研修課程專家、山東省正高級教師、省特級教師、省教學能手、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齊魯文化之星、山東省兼職歷史教研員,近年來在全國28個省份作課程改革、高考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等專題講座
  • 【教材解析】部編版高中歷史新教材的新變化、新特點
    新教科書部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教材解析】部編版高中歷史2020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省份,從2020年或2022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起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全套書共5冊。通史即《中外歷史綱要》上下兩冊,上冊為中國通史,下冊為世界通史,規定為必修課。此外,還有選擇性必修三冊,分別為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供高中學生根據個人興趣、升學需求選擇使用。
  • 高中生物專題十三——免疫調節,課本重點!最適合複習備考!
    你們的學姐又來嘍~最近學姐更新的很勤,收到了大家不少留言,說想要生物專題!學姐就堅持每天更新一個專題,爭取在這個暑假幫你們,重新捋一遍生物的課本重點!需要其他專題,可以看看學姐前幾天的文章內容,相信可以幫你查漏補缺哦~由於排版有限,學姐只能上傳到這裡,需要整套電子版,可以私信【生物滿分】,領取整套專題!
  • 高中歷史會考必考知識點大全
    高中歷史會考必考知識點大全高中不但學科多,而且功課繁重,此外迎接同學們的還有會考的考試,為了幫助同學們順利通過會考,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中歷史會考必考知識點。1、反法同盟(1)1793年春,英國糾合普、奧、意、西等國以法國處死路易十六為藉口,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武裝幹涉法國革命。
  • 2020高考歷史一輪複習!必考知識點填空題匯總,啃透輕鬆拿高分
    2020高考歷史一輪複習!必考知識點填空題匯總,啃透輕鬆拿高分隨著近年來高校的一個擴招制度實行,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也是在極速地增加,不少同學為了考入理想中的大學,也是發奮圖強努力的學習。可是要知道每年高考的人數有上千萬人,並不是說每個人最後的高考成績就能如自己所願,十分優秀的。特別是對於不少文科生來講更是難上加難,因為他們會面臨歷史這個讓他們頭疼的一門學科。而且高中歷史有很多的歷史大事件,歷史典故、和不少文學作品等。很多同學對此非常地難受,因為將這些必考知識全部準確無誤地記下來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牛頓第一二三定律公式內容是什麼,高中物理必考
    很多高中學生對牛頓第一第二第三定律公式內容是什麼都不太清楚,當然這是高考物理必考內容,而且每年考試佔的比重都非常大。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 新高考改革之選科專題三:影響選科的因素分析
    新高考改革之選科專題三:影響選科的因素分析上一篇文章《新高考改革之選科專題二:選科原則》中提到,選科的建議是:了解自己的性格和氣質特點——初步的職業規劃——尊重自己的興趣——結合學習能力——選擇專業的大概範圍——最後的選科。
  • 十二節課|2021新高考相較於2020高考歷史學科會有哪些變化?
    在這裡小小的推薦一下十二節課出品的《走出歷史迷宮·高中歷史思維導圖》,最新版思維導圖綜合了全國各個版本教材的內容,包括尚未出版使用的高中部編版教材,更全面地囊括了高中歷史內容,適用於全國各個考區。(溫馨提示:關注「十二節課」公眾號,回復「新高考」可獲取2020年山東卷歷史新高考帶解析的試卷)2020年山東卷15道選擇題中,從時段劃分上,1-5題考察中國古代史的內容,6-9題考察中國近現代史的內容,第10題考察世界古代史的內容,11-15題考察世界近現代史的內容。
  • 2021屆新高考數學丨高考熱點核心突破專題——數列知識點匯總
    備戰新高考專題突破系列,以高考6大知識塊為主線,融會貫通知識,鎖定高考熱點,研析命題角度,點撥方法技巧,強化解題範圍。通過真題感悟考點整合,讓備考的同學們明確備考方向,整合知識要點;並配套專題訓練,對接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