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記憶之——一王兩國公,徐達這一家子

2020-12-16 不惹塵埃

徐達,字天德,漢族,明朝開國軍事統帥,淮西二十四將之一,民族英雄,濠州鍾離人。徐達農民出身,後來官至右丞相,封魏國公。他為人謹慎,善於治軍,戎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勳。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死後大明帝國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追封其為中山王。

元朝末年,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跟隨朱元璋在潘陽湖大敗陳友諒。公元1364年,朱元璋任他為左相國。公元1367年,徐達率軍消滅張士誠地方割據勢力。同年任徵虜大將軍,與副將軍常遇春一起揮師北伐中原,推翻元朝殘暴黑暗的統治。公元1368年,徐達率大軍攻入京城,至此元朝滅亡,蒙古在中原九十八年的統治結束,此後多年,徐達繼續率軍打擊元朝殘餘勢力。

縱觀徐達這一生,驍勇有謀,戰功及築邊皆功勞顯赫。手下將領遵奉其令都凜然畏懼,但在太祖面前則又恭敬謹慎小心翼翼。善於安撫將士,與下級同甘共苦,將士無不感激他的恩德願意報效盡力,因此,兵鋒所向無不克敵制勝。

徐達一生有4子4女。長子徐輝祖、次子徐添福(早卒)、三子徐膺緒、四子徐增壽。四女中長女徐妙雲嫁給了皇四子、燕王朱棣,後來朱棣靖難稱帝,徐妙雲被立為皇后,以賢德著稱於世;次女徐妙清嫁給了皇十三子、代王朱桂;三女徐妙錦終生未嫁,後出家為尼;四女嫁給了皇二十二子、安王朱楹。

明成祖朱棣起義靖難後,徐家跟隨大明皇室之間也發生了分歧。長子徐輝祖是建文帝的鐵桿支持者,而徐達的四子徐增壽堅決支持姐夫朱棣。

一次建文帝因懷疑朱棣造反,便向徐增壽詢問。徐增壽以頭觸地,言道:「燕王先帝同氣,富貴已極,何故反!」朱棣正式起兵後,徐增壽則將朝中虛實動靜一一密報於朱棣。朱棣大軍渡過長江,兵臨南京城下。建文帝才得知徐增壽是個內奸,親手用劍將徐增壽斬殺於右順門廡下。幾天後朱棣即位,他下令追封徐增壽為定國公,賜予丹書鐵券,由徐增壽之子徐景昌繼承。

朱棣入京後,徐輝祖留在父祠,不肯迎接朱棣,被關進監獄。朱棣親自召見詢問,徐輝祖一言不發,拒絕推戴。不久,朱棣勒令他返回私宅,革去俸祿和爵位。五年後,徐輝祖去世。徐輝祖死後一個多月,朱棣以「中山王(徐達)不可無後」為理由,由其長子徐欽繼承魏國公。

至此徐達家族同時出現兩位國公。朱棣遷都北京後,定國公系隨之北上,魏國公系留守南京,子孫分居兩京。

  除了上述兩人,徐達次子早逝,還有三子徐膺緒,他應該為庶出,曾擔任尚寶司卿,後升至中軍都督僉事,世襲指揮使。

相關焦點

  • 明朝開國六王,徐達、常遇春皆在列
    徐達,明朝開國名將,元朝末年出身農家的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並屢立戰功:大敗陳友諒、消滅張士誠、北伐推翻元朝統治等等,明朝建立後官拜太傅、中書右丞相,封魏國公,歲祿五千石,賜世襲文券。洪武十七年,徐達因病去世,死後被朱元璋列為開國第一功臣,追封中山王,諡號武寧常遇春,明朝開國名將,元順帝至正十五年投靠朱元璋,在徵討四方割據勢力、滅亡元朝的諸多戰爭立下了不世奇功。
  • 明朝開國六王,每一個都深受朱元璋信任,晚年得以善終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對於朱元璋這個人,我們對他的印象就是生性多疑,非常殘忍。他當了皇帝之後,很多有功之臣都被他處死了。而且對待大臣非常殘忍。其實,也並不都是這樣。朱元璋對有些大臣還是非常好的,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朝六王,他們是明朝的六大異姓王,每一個都深受朱元璋信任,晚年得以善終。我們看一下這六個人分別是誰。第一個是徐達,徐達由於戰功顯著,被譽為明朝第一功臣。明朝建立後,徐達繼續北伐攻入大都,滅亡元朝。此後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餘勢力,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
  • 肥東千餘戶徐姓村民系明朝開國功臣徐達後人
    徐承業拿出一套外表已經泛黃的家譜告訴記者,「敦本堂是我們的堂號,我們是從徐達的長子徐輝祖一支發脈而來的。」翻開徐氏家譜,記者發現譜書中的字體多為繁體字,較難辨認。經肥東縣博物館副館長彭餘江解讀其家譜,這才揭曉了山徐村人都是名將徐達的後代。在徐承業的記憶中,《徐氏宗譜》前後大修過三次,分別為1886年、1920年及1997年,而他則是徐達第20世後人。
  •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中山王徐達子女的結局如何?
    徐達身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可謂是滿門榮耀。徐達有四子四女,兒子中出個兩個國公,四個女兒出了一位皇后,兩位王妃,相當成功。可以說是僅次於皇族的顯赫家族了。徐達的四子四女的結局基本上都是善終,算是子孫有福了,比之明朝開國第二功臣常遇春後代強太多太多了。徐達長子是徐輝祖,襲其魏國公爵位。靖難時選擇支持了建文帝,態度堅決出力頗多。朱棣進入南京以後並沒有轉變態度支持,朱棣要治他的罪,他只是寫下了父親徐達是開國功臣,子孫免死。
  • 朱元璋摯友,明朝開國六王之首,為何最後被毒死
    朱元璋見他們難成大事,帶著徐達等二十四將離開,這也就是後世所說的淮西二十四將。離開郭子興部後,朱元璋帶領徐達等人攻下滁州,又攻打和州,徐達在這兩場戰爭中初露鋒芒,一代名將就此登上歷史舞臺。朱元璋攻取應天后,身處四面包圍之中,北有元軍,南有陳友定、方國珍,西遊陳友諒,東有張士誠『。
  • 明朝開國功臣徐達、常遇春這些草根出身的人,為什麼會精通兵法?
    他在打天下的時候,身邊聚集了一大堆能人,並且這群能人裡很多都是朱元璋兒時的玩伴,這也就意味著跟隨朱元璋徵戰四方的將軍,很多也都是草根出身。所以在明朝建立之時,草根皇帝、草根將軍、草根文臣匯聚一堂,簡直是個「草根王朝」,不過它卻擁有著276年的國祚,讓人不服都不行。
  • 西漢開國八王與明朝開國六王下場分別如何,不比不知道
    每個朝代的開國皇帝身邊必定都有一幫得力的大將和出眾的謀士,一旦時局穩定必定要大肆封賞功臣,西漢時劉邦分封了八個異姓王,明朝時朱元璋追封了六個異姓王,他們的下場到底如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然而,當劉邦坐穩了皇帝位後,面對著這些曾經為掃秦之暴政而立下功勳的諸侯王們,劉邦的做法很明確,他舉起了手中的大棒,在漢初的這八位異性諸侯王中,除了趙王張耳因病而亡,長沙王吳芮傳國五世外,餘下的六位都不得善終。
  • 明朝名將,位列明朝開國六公爵之五,同時又是明朝開國六王之一
    在明朝的開國功臣中,他是一位特殊的人物,不但是開國六王之一,同時位列明朝開國六公爵之一,也是少數沒有收到朱元璋清洗的明朝功臣之一,他就是明朝的衛國公-鄧俞。鄧俞,原名鄧友德。元軍聞訊迅速派大將蠻子海牙率領元朝精銳水師聚集采石磯,準備進攻太平府,鄧俞率軍偷襲敵營,抓住了地方的很多將領,並利用火攻之術大破元朝水師,和其他將領乘勢進攻金陵,佔領了金陵,並乘勢佔領了江南重鎮徽州。鄧俞因功先後被升為廣興翼元帥和徵南將軍。
  • 徐達去世的原因:是朱元璋讓他吃「蒸鵝」,還是因病而亡?
    徐達自從追隨朱元璋以來,攻克集慶,鄱陽湖大戰,擊敗陳友諒;圍困平江,消滅張士誠;北伐中原,攻克元大都等,明朝來過前後重大的軍事行動,徐達幾乎全程參與。毫不誇張地說,朱元璋得天下,一大半的地盤是徐達打下來的。在明朝開國功臣中,論功行賞,沒有一個可以與徐達相媲美,他是明王朝的擎天一柱。
  • 徐達兩次放走元順帝,常遇春大發脾氣,朱元璋卻說:放得好!
    1368年,徐達北伐大軍一路攻破山東、河南、甘肅等地,大軍直指元大都。同年七月份,徐達駐軍在離元大都只有二三十裡外的通州。當時常遇春提議,乘勝追擊,一舉攻破都城,俘虜元順帝。徐達聽後並沒有接納,反倒下令大軍駐紮通州,這一待就是七天。
  • 伴君如伴虎,徐達夫人一句無心之語,卻招致殺身之禍
    徐達咱們都知道,明朝開國六公爵之首,一代名將。甚至於徐達和朱元璋還是髮小,從小一塊光屁股長大,私交甚好。朱元璋因生計所迫,四處流浪,誤打誤撞投在了郭子興帳下。後來朱元璋回鄉募兵,他的一眾發小包括徐達都跟隨了朱元璋。徐達從小習武,練得一身好武藝。打仗又有勇有謀,深得朱元璋的器重,很快就成了朱元璋的左膀右臂,軍中大將。
  • 朱元璋賞徐達吃鵝,徐達淚流滿面吃完,後毒發身亡!
    朱元璋賞徐達吃鵝,徐達淚流滿面吃完,後毒發身亡! 據明朝徐禎卿所著的筆記小說《翦勝野聞》記載,徐達患有背疽,朱元璋命許多醫師來治療,病好了不少。結果朱元璋突然派遣使者帶著食物來賜給徐達,徐達在使者監視下,哭著吃完,並暗中叫醫師們逃跑。
  • 朱元璋為何殺徐達?
    徐達直到吃蒸鵝必死,但不得不吃,他淚流滿面,當著使者的面把蒸鵝吃得乾乾淨淨,當夜即毒發身亡。背疽在古代確實是一種可怕的疾病,得了之後往往致命。三國時劉表、曹休、唐朝詩人孟浩然、南宋宗澤的等都死於背疽。背疽如此致命,如果朱元璋想要徐達死,大可不必送什麼蒸鵝,反正這已經算是絕症治不好了,何必多此一舉呢?
  • 明朝大將軍徐達修建的大同古城牆,比西安城牆還高2米
    作為一處戰略要地,城牆是必不可少的。今天看到的大同古城牆,是明初大將軍徐達修建的。公元1372年,徐達在元故城牆舊土城上修建了今天的大同古城牆,這一處城牆的牆體用三合土夯築而成,城牆表面包磚。大同古城的城牆,高14米,比西安古城牆還要高兩米,周長7.24公裡,大體呈正方形。
  • 朱元璋將徐達灌醉,放在龍床上,徐達醒後的做法竟救了自己一命!
    但是,鹹魚總有翻身之日,朱元璋當時參加了起義,被當時郭大帥的女兒馬秀英看上,朱元璋的人生從此走上高速公路,這可能就是所謂的少奮鬥20年吧。後來在嶽父的幫助之下,以及朱元璋自身的能力和努力,在短短的時間之內,朱元璋就坐上了農民起義軍的老大。
  • 他率領明朝大軍深入大漠一舉滅亡元朝,堪稱明朝的衛青!
    藍玉的發跡是相對較晚的,他是常遇春的妻弟,和其姐夫常遇春一起投靠朱元璋,姐夫常遇春聲名鵲起之後,隸屬於其帳下,藍玉作戰勇敢,姐夫常遇春也常常在朱元璋面前稱讚這位小舅子,於是在明朝剛剛建立之時,由管軍鎮撫積功至大都督府僉事。
  • 建文帝到底渣不渣,看到這個決定,就知他簡直就是明朝的罪人了
    洪武五年(1372),明朝執行了「肅清沙漠」的戰略,大將馮勝率軍掃蕩河西。是年三月中下旬,馮勝大軍從蘭州出發、攻克涼州,三四月之交進軍永昌、山丹,四月三日攻佔甘州,十五日兵抵肅州,五月間佔領亦集乃,又抵達瓜州、沙州。 不過進軍甘肅不是主要目的,馮勝的西路軍不過是為了掩護徐達的中路軍北徵蒙古大漠。西路軍馮勝兵力有限,戰事結束之後,依然沒有真正控制河西地區。
  • 朱元璋宴請群臣,劉伯溫看到上的菜心涼,對徐達說:你我死期將至
    朱元璋宴請群臣,劉伯溫看到上的菜心涼,對徐達說:你我死期將至本文由【兩壺酒的歷史課】獨家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本人允許,禁止抄襲轉發,侵權必究。本文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說到朱元璋我們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是非常有能力的,要知道當時皇帝夢人人有但是卻沒人敢真的揭竿而起,可見朱元璋是膽有識的。他當過乞丐做過和尚,最後帶領著起義成功奪得天下。在朱元璋打理的大明王朝,也是不亞於李世民的開元盛世的,明朝的百姓們也是安居樂業的,這也足以證明朱元璋是農民出身,他對百姓們的包容和善待。
  • 朱棣孫子朱瞻基開創了仁宣之治,為何只活了36歲?徐達的基因傳承
    很多人提到朱瞻基,那都是要豎起大拇指的,因為這是一位基本沒什麼瑕疵的皇帝。任用賢臣管理朝政,國家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開創了仁宣之治這一盛世,的確是一個好皇帝。永樂七年,從幸北京,令觀農具及田家衣食,作《務本訓》授之。八年,成祖徵沙漠,命留守北京。九年十一月,立為皇太孫,始冠。自是,巡幸徵討皆從。
  • 朱元璋冊封開國六大公爵,獨有徐達魏國公延續百年,多虧了女兒!
    明朝皇帝朱元璋作為歷史上有名的傳奇皇帝,除了他的人生故事之外,他在朝政上的事情也被人們津津樂道,不過有些事情卻反映出了他多疑和殘暴的一面,很多曾經跟他一起浴血奮戰的兄弟基本上都被他故意牽扯到一些案件上處死了,明朝開國後的三年,他冊封了六位有功之臣為公爵,皆因他們了立下汗馬功勞,只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