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幹擾家長的原因居然是這樣

2020-08-21 無名小卒就是我

上一篇文章寫過,孩子幹擾家長,是因為想獲得家長的關注,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原因。

有很多家長會感到疑惑,因為平時孩子在家並不這樣,並且家裡人並沒有不關注他,為什麼在家長打電話或者和旁人談事情的時候孩子還想要尋找存在感?為什麼孩子在人多的時候就總喜歡幹擾呢?


主要原因有兩點,首先孩子其實是在爭奪父母的關注和愛,在家裡,孩子和父母的交流時間比較多,但是在外面,家長在打電話也好,和別人交談也好,關注點自然不在孩子身上。那正在和父母交談的人或者事就成為了孩子心裡的潛在的競爭者。對於孩子來說,看著父母在自己身邊卻沒有關注自己是令自己不舒服的事情。

並且小孩子還沒有一定的延遲滿足能力,所以當自己在尋求父母關注的時候,如果沒有收到及時的反饋,孩子內心就可能會出現強烈的失落感,將自己和其他事情比較,並且得出結論:「自己並不重要「。


其次,孩子的是非觀並沒有完全建立,對於事情的對與錯也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概念,孩子幹擾父母做事情,其實只是想中斷家長原本做的事情,把家長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有的孩子可能還會故意去觸碰危險物品,他並不知道這個東西到底有多危險,但是他知道當自己這麼做了,爸媽就會過來,所以對於你的疾言厲色孩子感受到的可能只是家長的強烈的關注,甚至他們可能會重複去操作以尋求家長的反饋。



所以下次遇到這種情況爸媽們也就明白為什麼在家裡很聽話的孩子一到外界就會不停地尋求家長的關注。

那麼,如果遇到以上的這種情況,我們家長要如何做呢?我們下節見分曉

相關焦點

  • 孩子這樣也就算了,家長居然也這樣
    「(家長):老師,你放心,天天這孩子,我一定好好管教,居然搶別人孩子的東西,直接一點數也沒有!以後不許這樣!聽到了沒?小孩點了點頭。(老師):天天家長,孩子這樣做,和你們一定有很大的關係,希望你能重視這件事,不要讓這種事阻礙了孩子的發展。(家長):我知道了,老師,我一定好好管教。(老師):好了時間不早了,先回去,真的希望你能真的重視這件事!(家長):老師,別著急啊,來都來了,再坐坐。
  • 為什麼孩子總是幹擾家長做事情?
    最近在小區的廣場遛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一個孩子的家長在打電話,面部表情很嚴肅,不停地點頭回應電話的內容,並且還用另外一件手機來記錄,看樣子應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而他的孩子在一邊喊:「爸爸,你看,你看我的玩具!爸爸,你看,你看天上有飛機!」此處省去若干段話……最終,孩子的爸爸終於壓制不住怒火,衝孩子吼道:「跟你說了多少次,爸爸打電話的時候不要搗亂,跟我到一邊玩去!!!不要煩我!!!」
  • 家長必讀:幹擾孩子注意力的四大因素(圖)
    在生活中,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家長[微博]很多。注意力不集中,有很多原因。在孩子的生活環境中,有沒有充滿幹擾注意力的因素呢?請看以下的場景,在你的育兒生活中,有沒有發生過類似的呢?媽媽沒好氣地說:「也不能這樣玩呀!」  啪啪啪,小屁股挨打了。「哇……」跑跑一陣嚎啕大哭。  評析:哪個媽媽看到孩子如此淘氣都會來氣,但是,比物品更重要的是好奇心,它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動力。孩子在探索玩耍中,正是運用專注力的時候。  正解:孩子專注玩耍時,不要幹擾他。
  • 孩子為什麼要自己帶?原來原因是這樣,這個家長的回答我給滿分
    長輩們給帶孩子,這樣自己能空出來更多的時間去在事業上努力打拼。但是從心理上講,每個家長是不是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會和自己不親近呢?相信這個問題都困擾著很多家長們。但是有一個家長的回答至今讓我難忘。真的說的特別好,我相信她的想法會說到很多家長的心裡去。這個家長認為,無論如何,自己的孩子要自己帶。至於他說這樣的話,能看得出他是從很多方面考慮並做出的回答。今天把這個家長想法分享給大家。為什麼自己的孩子要自己帶?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 家長如何應對夜裡愛哭的孩子?大唐母嬰這樣說
    半夜的時候總是遇到孩子啼哭,常常把家長惹得十分厭煩,夜哭相當的折磨人,導致不少家長上班都十分萎靡不振。就這個問題,大唐母嬰講師這樣說,希望能夠幫助各位家長來應對夜裡愛哭鬧的孩子,對各位家長有所幫助。首先是生理上的哭鬧,這樣的哭鬧必須在孩子吃飽喝足的情況下,沒有別的問題就是生理上。還有一種是病理上的哭鬧,因為孩子生病,家長不知道該如何安撫,家長一定要仔細觀察,要及時帶孩子就醫。
  • 美吉爾親子教育 | 孩子「粗心」,家長可以這樣應對
    孩子為什麼會粗心?導致孩子「粗心」的原因很多,注意力不集中、視知覺能力發展失衡、缺乏精加工、思維能力問題造成的審題不明、概念模糊、生活習慣失等等。需要根據情況具體分析:家長和老師應多多追問孩子犯錯誤背後的理由,別讓粗心的幌子掩蓋了問題的真相,錯失教育的良機。
  • 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家長首先要弄明白是什麼原因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小孩不吃飯?李蓮:由於孩子的好奇心比較強,注意力比較容易受到幹擾,建議家長減少吃飯時的幹擾,吃飯時不做其他的事。(檔案照)李蓮指出,從營養角度說,「現在大多數家庭的孩子營養都是充足的,孩子們不只從正餐中攝取營養,餐間增加的水果,睡前的牛奶等等,也都在補充孩子的營養。身體會有一個自然的反應,知道營養已經夠了,正餐的量就會自然減少。」
  • 孩子有厭學情緒,多半是這4個原因,家長不要忽略
    孩子在上學後產生厭學情緒,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會出現的一種普遍現象。當家長面臨這樣的問題,打罵是沒有用的,不僅不能讓孩子有所好轉,還會引起孩子的逆反,要想解決問題,家長首先喲啊了解清楚原因。孩子有厭學情緒,這多半是由這4個原因引起的,家長不要忽略。
  • 孩子專注力差,這幾個原因不能忽視,家長們注意了!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對事物的專注力是不一樣的,低齡兒童的注意力時間比較短,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專注力會慢慢提升,到了入學階段,孩子的專注力逐漸提高,讓孩子在課堂學習時可以專心聽完一節課,這是正常孩子都能做到的,如果孩子的專注力不夠一定是有什麼外界因素影響,家長應該幫孩子查找到影響專注力的原因
  • 孩子缺乏專注力,原因可能在家長身上,可用「心流狀態」多方助力
    父母的過度幹擾,也容易讓孩子專注不了現在的活動。1、 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物木村久曾經說過,&34;如果想讓孩子專注從事一件事情,首先得讓孩子對這件事情感興趣。比如很多家長都想讓孩子取得好成績,首先得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多在平時誇獎和鼓勵孩子,讓孩子對知識的獲取建立正向聯結,這樣孩子會變得熱帶知識、熱愛學習。
  • 原因居然是這個!
    原因居然是這個!上一次有個小夥伴給換屏哥留言說自己的手機信號特別不穩定,有的時候特別差,簡訊都沒辦法收到。可能日常我們有很多人都有過這樣類似的抱怨。那麼問題來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其實,手機信號差的原因有很多,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乾貨。
  • 幹擾孩子快速做作業的13種負面行為
    下面這13種行為屬於負面行為,基本上都是家長出於本能的反應,卻無形中會干擾孩子的注意力。負面的回應是去靜止孩子,他會把精力放在跟家長的對抗上,這樣做也是不可取的。家長經常喜歡說「字寫好點兒,動作快點」,對於孩子來說這樣的要求沒有操作性,家長可以示範一個標準讓孩子照著做,還有些時候孩子剛開始做事按時按照標準的,但是在做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忘掉,字就開始潦草,家長也沒有留意,等到孩子寫完了再讓他擦掉重寫,他肯定不願意,所以家長要在過程當中關注孩子的狀態,及時發現情況,立刻糾正。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原因在這裡,家長的陪伴方式影響著孩子的未來
    「這個搭得不太好,媽媽教你,這樣搭……」……面對寶寶的不會、不懂,身為家長也跟著著急。只恨不能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一股腦兒的裝進孩子的小腦袋裡。不僅如此,還處處幫著孩子,不斷的告訴孩子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如果可以,家長都願意替孩子成長!這種看似貼心的陪伴,正在破壞著孩子的專注力。
  • 初二分化,原因:青春期、個性與人際關係、家庭幹擾、社會的影響
    初二分化,原因:青春期、個性與人際關係、家庭幹擾、社會的影響教育界有句諺語: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很多孩子在小學、甚至在初一都是「好學生」,怎麼一到初二就滑落下去了呢?以下四個因素需要特別關注。
  • 家長關注丨孩子寫作業慢,從這5個方面找原因
    其實孩子寫作業慢的主要歸咎於以下5個原因,家長們真的了解嗎?1、 注意力不集中  有注意力缺陷的孩子很難保持專注,他們不能在較長時間的去從事某一活動,這些孩子寫作業最多專心5~10分鐘就堅持不下去了,其表現就是做題磨蹭、寫字慢等。
  • 怕孩子聽力考試受幹擾,家長們排隊堵路 考生:聽不見外面聲音
    在7月5日的時候,西安正在舉行中考;而一處的考點正在進行英語的聽力考試,而陪同前來的家長怕外邊的噪音幹擾孩子的聽力從而影響成績;所以直接形成了一堵「人牆」在路上,堵住了馬路以此讓來往的車輛讓路而根據周圍的環衛工人所說這些家長起碼站了得半個多小時;最後還是交警前來維持秩序讓他們散開;不過隨後在對於考生的詢問當中,我們不禁覺得應該是家長對於孩子過於緊張了;考生:在裡邊聽不見外面的聲音,外邊那些喧囂的雜音比如車喇叭什麼的都是聽不見的;
  • 孩子為什麼會說「累」?原因很心酸,家長這樣和孩子溝通少叛逆
    李平(化名)的兒子最近放學回家總是說「累」,每次聽到兒子這樣說,媽媽免不了要挖苦幾句「你就讀個書,有什麼可累的啊!媽媽這每天不光要上班,還得做家務伺候都沒說累,你還好意思說累」。當媽媽說出這樣的話時,你可以設想一下此時孩子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呢?孩子肯定會覺得特別不舒服,覺得自己不光得不到家長的關心和理解,反而還要被諷刺挖苦一頓。
  • 孩子抗拒做作業?這2點原因家長不可忽視,試試這樣做
    從孩子上學第一天,她就已經在考慮培養孩子的習慣,可現實並不像她所想的那樣美好。孩子回到家之後,總是這裡看一看那裡看一看,即使7點之後準備寫作業,還是控制不住自己。有一次她還看到自家孩子在切橡皮,讓她恨不得上去扇孩子幾巴掌。後來和其他寶媽聊天,都說到了孩子寫作業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關於孩子寫作業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法。
  • 家長別自責,這些才是孩子患自閉症的原因
    1943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兒童精神科醫Leo Kanner首先提出「嬰兒孤獨症」的概念,那時他便對孤獨症形成的原因進行了研究,並提出觀點:先天生物學原因/家長特點。但在1949年他從生物學轉向了心理學詳細描述了家長們的行為,提出「冰箱媽媽」理論,指出該病來源於父母親在情感方面的冷漠,這在當時給自閉症兒童的父母造成很大的精神壓力,使他們產生內疚感和負罪感。
  • 芭比娃娃太「高級」遭家長投訴,網友:這樣的家長最阻礙孩子成長
    芭比娃娃相信大多數家長都知道,尤其是家有女孩子的家長往往都給自己的孩子買過,但最近卻有一位家長舉報了一家芭比娃娃廠家,而原因居然是因為這個芭比娃娃太「高級」了。原來這位媽媽某一天在女兒的嘴裡聽到「生孩子就是孩子從媽媽的肚子裡出來」這樣的話,而媽媽很明顯是沒有教過孩子這樣的話的。而經過對孩子的詢問,原來孩子對小孩是如何出生的這一過程的了解,居然是來自於一個芭比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