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時代,智慧家庭學習環境如何建構?

2020-08-28 周洲先生

作者:江蘇師範大學智慧教育學院 王運武等。來源:《未來與發展》,《家庭教育何以可能:從書齋、私塾到智慧家庭學習環境》,原文有刪減,不代表作者觀點。


在人類的教育史上,先後出現了五次教育革命。如今正在邁向第六次教育革命——智能教育。

家庭學習環境的演進,與人類教育史的發展密切相關,每一次教育革命的來臨,必將引發家庭學習環境的變革!



家庭學習環境的內涵和類型


家庭學習環境是家庭成員開展學習活動的外部條件。廣義的家庭學習環境是指發生廣義學習活動和行為的家庭環境;狹義的家庭學習環境是指發生狹義學習活動和行為的家庭環境。家庭學習環境構成的7要素:家庭教育理念、家庭學習空間、家庭學習資源、家庭學習媒體、家庭學習氛圍、家庭成員和家庭學習共同體。家庭學習環境與學校學習環境、社會學習環境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如圖1),共同構築人類學習環境。家庭學習環境是實施家庭教育的重要場所,對於家庭教育的效果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圖1 家庭學習環境與學校學習環境、社會學習環境關係


按照家庭學習環境的形態,家庭學習環境可以分為3類:實體家庭學習環境、虛擬家庭學習環境和混合家庭學習環境。實體家庭學習環境,又稱為現實家庭學習環境、傳統家庭學習環境、線下家庭學習環境。虛擬家庭學習環境是指藉助虛擬實境技術、網際網路技術、仿真技術、3D 技術等建設的線上家庭學習環境、仿真家庭學習環境。混合家庭學習環境是實體家庭學習環境和虛擬家庭學習環境的混合體。


家庭學習環境演進的5個階段


家庭學習環境的演進受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媒體、家庭教育資源、家庭教育技術,以及社會生產力、教育力、學習力、家具發展史的影響。


縱覽人類家庭教育史,依據家庭學習環境所處的時代可以家庭學習環境分為5個階段:史前家庭學習環境、 古代家庭學習環境、近代家庭學習環境、現代家庭學習環境、智慧家庭學習環境。家庭學習環境演進的5個階段在教育發展階段、學習形態、學習媒介、學習資源等方面的比較(如表1)。



總體來說,目前家庭學習環境普遍重視硬體設置,對軟體條件、學習資源、學習氛圍等關注不夠,尤其缺乏家庭學習環境的創意規劃設計。智慧書房的規劃與設計具有廣闊的市場需求,亟待設計開發智慧化的家庭教育設施、家庭教育媒體、家庭教育資源等家庭教育產品。多數家庭缺乏獨立的書房,家庭成員終身學習意識薄弱,家庭學習氛圍不夠濃厚,尚未形成家庭學習共同體,尚未建成學習型家庭。家庭學習環境不僅僅是從事文教、科技、藝術工作者必備的家庭活動空間,而應該是所有人都應該擁有的家庭活動空間。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家家戶戶有書房,掀起「書房革命」,既是建設家庭學習環境的基本要求,也是建成學習型家庭、學習型社會的必然選擇。


智慧家庭學習環境的構建


01、智慧家庭學習環境規劃與設計


智慧家庭學習環境是家庭學習環境發展的新形態,必將取代傳統書房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場所。智慧家庭學習環境,又可稱為智慧書房,是以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家文化、踐行終身教育為宗旨,以智能家居為基礎,利用智能電視、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家教機器人等智能終端,以及家庭教育資源、學校教育資源、社區教育資源等構建的家庭學習空間。


智慧家庭學習環境規劃與設計,應該遵循5大原則:經濟性原則、舒適性原則、簡約性原則、創意性原則、智慧型原則。通過精心規劃與設計,以最小的經濟投入,建成舒適、簡約,富有創意,充滿智慧的書房。智慧家庭學習環境設計需要突出知識創新的理念, 促進家庭學習從知識傳播向知識創造的轉型發展,以建立學習型家庭和創新型家庭。書房不僅是閱讀、書寫的場所,更是學習、研究和創新的空間,還是家庭教育文化的載體。書房是工作環境的延伸,又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兼有家庭辦公、家庭教育、休閒娛樂等多重屬性。


書房設計主要有5種風格:現代風格、古典風格、DIY 風格、創意風格、智慧風格。這 5 種風格的書房通過書架、書桌、椅子、教育媒體,以及環境搭配、掛飾、顏色等,分別突出現代元素、古典元素、DIY 元素、創意元素、 智慧元素特點,以滿足不同人士的個性化需求。為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和創新氛圍,還需要綜合考慮採光、通風、安靜等綜合因素,給書房取一個雅名或齋號。齋號的名稱往往表達著書房的意境,例如:述世類、述志類、述理類、述事類、述趣類、述情類、述心類、述景類等。巧妙運用繪畫、 雕塑、工藝品等可以勾勒出文化和藝術氣息,凸顯優雅高貴的氣質。在色彩搭配方面,宜選擇明亮的色調為主,例如黑白經典搭配等。


從布局來看,書房一般設有收藏展示區、學習創作區、休閒交流區。別墅適合獨立設立書房,即封閉式書房。多居室住宅,可以考慮家庭人口數量的情況,獨立設立書房,或巧用空間與客廳、臥室、陽臺等共享書房,即開放式書房。開放式書房具有佔用空間少、優化利用空間、設計精巧的特點。開放式書房與外界客廳、臥室、陽臺等沒有隔斷,容易受到噪音幹擾。目前,城市房價較高,多數家庭的人均居住面積還有待提升,書房設計具有多功能需求的價值取向。開放式書房具有多功能的特點,可以最大化利用空間,起到空間復用的效果。封閉式書房佔用空間較多,不易受到外界幹擾,利於提高學習工作效果。


02、FAMILY-SMART概念模型


家庭智慧學習環境的構建理念應遵循四大理念:即得理念、共享理念、集成理念和生成理念。家庭智慧學習環境構建應遵循四大原則:實用性原則、先進性原則、高效性原則、擴展性原則。智慧家庭學習環境環境具有六大功能:學習資源智能推送、學習情境智能感知、無縫銜接智能處理、環境設備智能管控、全面交互智能反饋、實用監控智能可視。家庭智慧學習環境應該能夠支持終身學習、舒適學習、深度學習、意義學習和趣味學習。


智慧家庭學習環境有智慧家具、智慧媒體、智慧技術、智慧家教資源、家庭人文環境等要素構成。綜合分析智慧學習環境、家庭基礎設施和家居環境,借鑑黃榮懷等提出的智慧教室 「SMART」 概念模型 等,構建了「FAMILY-SMART」概念模型(見圖 2)。



「FAMILY-SMART」概念模型由「S.M.A.R.T概念模 型」和「F.A.M.I.L.Y」概念模型」組成。家庭環境與智慧學習環境的融合創新,構成智慧家庭學習環境。家庭環境從家庭教育文化創新引領智慧學習環境,智慧學習環境以智慧技術促進家庭環境智慧化。人格教育、知識和技能教育、創新和創造力的教育共同構成了家庭教育文化。從技術視野看, 智慧家庭學習環境具有智慧呈現(smart showing)、情境感知(context awareness)、智能管理(intelligent management)、 及 時 互 動(real -timeinteractive)、泛在技術 (ubiquitous technology)5 個緯度的特徵(簡稱 S.M.A.R.T)。從學習者視角看,智慧家庭學習環境呈現舒服的(comfortable)、獨立的(autocephalous)、專 心 的 (concentrative)、 熱情的 (impassioned)、 放鬆的 (relaxed)、年輕的(young)5個緯度的心理體驗(簡稱 F.A.M.I.L.Y)。


家庭教育無論是對人類個體的成長,還是對家庭教育文化的傳承、人類文明的繼承與發揚,都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未來的家庭教育,需要掀起「書房革命」,實現家家戶戶有書房。以 FAMILY-SMART概念模型為基礎,規劃與設計智慧家庭學習環境,為家庭成員營造智慧、舒適、便捷、個性的家庭學習空間,形成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


家庭教育相對於學前教育、基礎教育、高等教育、 職業教育、特殊教育的研究而言還非常薄弱,期待更多的專家學者關心與支持家庭教育研究,共同促進家庭教育未來發展,讓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課」,讓終身教育沁入每一個家庭成員的生活。

相關焦點

  • 新時代下父母如何讓愛與智慧同行?"新家庭•智慧愛"給你答案
    本次論壇以"新家庭•智慧愛"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專家共同探討新時代下父母如何讓愛與智慧同行,交流分享世界各國家庭教育的理念、經驗。杭州市娃哈哈幼兒園、杭州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小學、杭州市金都天長小學與杭州市時代小學分別從自身辦學特色展示了不同的育兒方法。娃哈哈幼兒園園長張群提出慧育·智愛的觀點,介紹了幼兒園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家園合力的新路徑。首都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北京師範大學發展心理學博士李文道作了《家庭教育專業化的建議》的發言,並對2017年家庭教育國際論壇徵文獲獎作者黃文軍、劉暢、王佔郡的論文交流做了精彩點評。
  • 直播預告 | 智慧學習空間構建職業教育信息化新體驗
    移動互聯在改變著教育資源的傳播方式和速度的同時,也變革了教育本身。加快建構數位化智能化學校形態,教育信息化已儼然成為教育行業發展的重頭戲。「網際網路+教育」成為當下最熱的風口。作為教育產業的重要分支,職業教育的「廣」度超乎你的想像。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共計1.01萬所,年招生600.37萬人,在校生1576.47萬人。
  • 網絡環境下知識建構學習的四種模式
    現在還沒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可以解決相關的教育平等問題,但是知識建構可以提供符號學的優勢,實現所有活動過程的價值,而不僅僅是所謂上遊的知識才有價值。[2]因此,基於知識建構的視角,網絡化時代的學習更加凸顯「創新能力民主化」。[3]通過知識建構的學習可以培植知識創新這一觀念,將更加符合當代學習革新追求的價值取向與發展趨勢。
  • 智慧學習環境中的認知負荷問題
    任何教學材料和教學策略都需要適應學習者的認知加工規律,認知負荷的相關原則可以為智慧學習環境中工具、資源等元素的設計提供有效指導,這一理論應該引起教育者和研究者更多的關注。關鍵詞:認知負荷;智慧學習環境;技術;策略;學習者 一、智慧學習環境發展與潛在問題 學習環境是支撐學習發生的重要場所。
  • OK智慧教育重磅發布新書《智慧學習》,提出AI時代全新學習模式
    當沿用了388年,標準化、系統化培養人才的班級授課制教育模式,碰上智能化時代的個性化教育需求,教育變革一觸即發。尤其是在2020年後疫情時期,傳統的學習模式已經難以滿足教育的發展需要,如何融合新技術真正提升線上線下教學質量,如何讓科技真正幫助家長幫助孩子,是教育需要回答的時代命題。
  • 科技如何改變教育?《智慧學習》全面系統演繹智能時代的教育解法
    當以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為主的技術革新,再一次引領人類進入信息化時代,諸多行業實現了轟轟烈烈的信息化升級躍遷,而教育卻沒有像其他行業一樣在新技術下發生那樣驚人的變化。就連蘋果之父賈伯斯那樣站在技術浪尖的人,在目睹了技術在各個領域高歌猛進之後,依然提出了時代發問:「為什麼IT業改變了幾乎所有領域,卻唯獨對教育的影響小得令人吃驚?」
  • 智慧家教思維—讓《中國智慧家庭》教育思維,成績更多幸福家庭!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隨著我國全球化經濟戰略「一帶一路」的全面快速的推進,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導致我國的教育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同時傳統的教育受到了挑戰。特別是作為教育基礎保障的家庭教育更是處於風口,如果改變?如何應對?如何創新?如何重塑?如何變革?直接決定了我國教育的成敗!因為家庭是提高國民素質的基礎組織;因為全球化使民族國家必須立足於全球勞動分工來規劃自己的發展方向。
  • 擁抱教育技術 新時代教師如何更智慧?
    圖/視覺中國多地學生在線實時共上一堂課,掃碼答題即時生成課堂測驗結果,通過仿真軟體學習電路實驗,觀看微課解決個性化學習問題……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逐漸深入,課堂教學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今年4月,教育部接連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小學數字校園建設規範(試行)》,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發展,推動智慧教育創新;各省市也在加快智慧校園建設的步伐。面對環境的變化,中小學教師如何應對?如何成為一名適應信息化時代的「智慧教師」?在教師節來臨之際,記者走訪北京多所中小學,了解老師們的努力、思考與困惑。
  • 充滿挑戰與變數的時代,如何從雲到端推進智慧教育創新?
    一場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導致全球90%以上約15.8億在校學生被迫停課,居家在線學習的方式堪稱史上最大規模的教學方式變革。後疫情時代,教育教學的形態、教育者的應急管理水平和應對能力都正面臨嚴峻考驗。面對這個充滿挑戰和變數的時代,技術是教育創新、形態變革最重要的抓手。
  • 學習空間的「變革」正在到來 智慧教育的核心是創造性的教育智慧
    教育行業的全面「觸網」,在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甚至於AR/VR、MR等科技技術賦能智慧教育的條件下,教的智慧、學的智慧、評的智慧以及未來在智慧教育生態建設過程當中如何著力?王教授有自己的認知觀點:後2020時代,尤其依託於5G時代的背景,智慧教育進入「進行時」和「現在時」,也從「順勢應變」到「主動創變」。
  • 譜寫新時代勞動教育新篇章
    一年多來,西安市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六進兩融入」,針對當代青少年重智輕勞的問題,積極探索新時代勞動教育實踐路徑,從去年起便在西安高新區採取「試點示範先行,家庭、學校、社區合力推進」的方法,推動勞動教育實踐日常化、規範化、多樣化。
  • 張軍院士:「五維教育」將推動新時代教育生產力的變革
    人民網北京8月24日電(孫競 瀋陽)「建設智慧社會,智慧教育的發展不可或缺。我們需要審視從『有學上』向『上好學』轉變的教育新矛盾,體驗智能技術重構的教學新環境和新方式,從智慧社會發展整體視角和框架出發,思考未來教育。」 張軍院士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 學習者本位的未來學習場域形態及其建構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全面資訊時代已然到來。資訊時代背景下,知識的表徵與習得以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都催生著學習場域的重構。針對未來學習可能面臨的更大困境和挑戰,為幫助學生在智慧多元的技術支撐下的學習場域中成功學習與生活,學界有必要對未來學習的本質、價值、特徵表現、學習場域形態及其建構進行研究,以期為學習者未來學習提供實際意義上的素材與信息,培養其成為終身學習者。
  • 淺談如何為青少年建構良好的網絡文化環境
    王文山    內容提要:    △青少年已成為網絡使用的重要主體    △「網絡公害」對青少年產生的影響不容忽視    △建構網絡文明工程刻不容緩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經濟時代,但它更是網絡經濟時代。
  • 吳朝暉:新時代中國一流大學精神建構研究
    關鍵詞:新時代;中國一流大學;大學精神;精神建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作為國家和民族精神大廈的重要基石,大學精神既是大學自身發展最深沉最持久的內在動力。在民族復興徵程中,如何肩負起高水平大學的歷史使命,建構符合時代要求、中國特色的一流大學精神,引領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進程,成為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之一。
  • 建構論視野下的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探析
    皮亞傑認為,「同化和順應是個體智慧發展的機制,二者同時存在,相互補充。但順應與同化不同。同化是將外部刺激納入主體圖式,引起圖式變量的過程;順應是當主體圖式不能同化外部環境時,主體改變原有的圖式去適應環境的變化過程,順應引起圖式的質變。」
  • 全場景賦能,愛普生開啟智慧教育新時代
    教育始終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命題,高水平的教育發展則離不開科技的助力。愛普生緊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政策願景,促進教育資源生態建設,以加快信息化、數位化的教育改革,讓智慧教育成為可能,共創美好未來。進博會期間,愛普生作為全球領先的投影、文印設備供應商,在智慧教育展區,展示了多款產品以及多種 「科技+本地化+環境」的智慧教育創新解決方案。
  • 新技術催生教育新常態,當前教育的學習環境、教學流程、評價模式都...
    基於當前的技術環境和全球化背景,俞立中認為對孩子全球勝任力、信息技術能力、持續學習能力等方面能力的培養是當今時代給教育提出的重要要求。從教育發展變遷的歷程來看,上海市電化教育館館長張治表示,當前的技術已經讓我們看到了教育正在發生的變化。
  • 智慧學習環境中精準學習者模型要素與結構研究
    關鍵詞:智慧學習環境;個性化學習;學習者模型;ABP學習者模型;前概念一、問題提出當前,大數據、「網際網路+」、可穿戴設備等信息技術新概念的出現,不斷促進學習理念、教與學方式的革新,教育信息化的推進逐步從宏觀建設走向微觀設計,相應的智慧學習環境研究成為熱點(黃榮懷等,2012)。
  • 工業革命4.0時代下,智慧教育如何拉開發展新格局
    對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他用「四個必將」加以闡明,即教育信息化必將帶來教育理念的創新和教學模式的深刻革命,必將成為促進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手段,必將成為泛在學習環境和全民終身學習的有力支撐,必將帶來教育科學決策和綜合治理能力的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