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指尖瀋陽小編!
3月1日,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家通用手語方案》(GF0024-2020)和《通用規範漢字筆順規範》(GF0023-2020)正式實施。
其中《筆順規範》將代替1997年國家語委發布的《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範》。
借著這條新聞,今天小編和大家聊聊漢字吧。
非但一點不枯燥,還有點熱血。
之前,小編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
「你何時感受到與日韓等國人民同為「東亞人」的一體感?」
點讚最高的答案,
說到「什麼時候感受到了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和越南人的一體感」,當然是看到漢字的時候啊。
從前我只知道漢字所承載的是中國從古至今的文化與傳統,現在覺得漢字更是聯繫了東亞各民族先祖共有的審美、習俗、禮樂等的紐帶;歷史雖然滾滾向前,以漢字為代表的東亞文化卻熠熠生輝,在各地區人民的交流中,漢字日漸形成所謂東亞地區的通用文字,直到今日仍有域外影響力。
這兩句回答,使小編記憶猶新。
關於漢字文化,在歷史及語言學界,有個名詞叫「漢字文化圈」。
指曾用漢字書寫歷史並在文字上受漢字影響的國家(民族),
主要包括越南、朝鮮、韓國、新加坡、日本、蒙古以及東南亞部分地區。
據說,越南語、朝鮮語和日本語三語的書寫字有六成源於漢字。
時至今日,
日語中仍使用大量的漢字作為書寫符號。
舉個例子:
例如:
地下において深発地震が発生する地帯は、緩やかなカーブを描いた面狀に分布している。これを深発地震面という。深発地震面は、斷面図上に震源分布をプロットしていくと現れる。これを1927年に初めて発見したのが和達清夫であった。1930年代には日本の地震學研究者の間では広く認知されていた。
是不是模稜兩可的,可以看懂一點,甚至有幾個字,完全和漢字是一樣的。
可以轉譯成:
地下於有的,深發地震者,發生做的地帶者,平緩的那轉坡麼,描述了的表面上於,分布做的有.此個麼,深發地震面的說.深發地震面者,截面圖上於,震源分布麼,細節做的有來與出現.此個麼,1927年於,最初的發現做了的者,和達清夫在有了.1930年代於者,日本的地震學研究者之間在者,廣泛的認知使的有了。
實際意思:
在地下發生深發地震的地帶,分布著呈緩慢曲線的面狀。這就是所謂的深發地震面。深度發生的地震面,在截面圖上出現了震源分布。在1927年第一次發現這個的是和達清夫。1930年代在日本的地震學研究者中被廣泛地認知著。
還有日本街上隨處可見的中文
韓國一般的高中畢業生也能認識1800個左右的漢字。
韓國人幾乎都可以熟練的寫出自己的漢字名字。
韓國憲法法院的logo上也是寫著大大的「憲」
還有今生傳統儀式上的祭文
地名以及歷史名著中
書法鑑賞,掛牆上給人看的
說到越南,
如果你去過越南旅遊,
就會有種夢回上世紀80年代前後的感覺。
到處都是中國式建築,
到處都是中國漢字,唯獨不同的是,他們不說中文。
在漢語輸入以前,
越南人用的語言是古越語但是沒有文字。
之後,古越語受到了漢語很大的影響而形成現代越語。
現在的越語,源自漢語的詞語在60%以上。
(鐘上有些好像漢字又很眼生的字就是喃字)
在越南的一些名勝古蹟,也常常可以看見漢字的身影。
(越南文廟)
(河內鎮國寺)
越南後黎王朝第五代君主黎思誠(後黎朝黎聖宗,1442—1497)喜愛作詩,成立「騷壇會」,該會成員寫下不少詩篇,主要以漢文或字喃創作。
神錐鬼鑿萬重山,虛室高窗宇宙寬。
世上功名都是夢,壺中日月不勝閒。
華陽龍去玄珠墜,碧落泉流白玉寒。
我興乘風凌絕頂,望窮雲海有無間。
——黎思誠《遊壺公洞》
如不說國籍,誰又能想到,這竟是它國詩人所寫呢?
古代的日本僧人也有很多擅長作詩,
例如
北固高樓擁梵宮,樓前風物古今同。
千年城塹孫劉後,萬裡鹽麻吳蜀通。
京口雲開春樹綠,海門潮落夕陽空。
英雄一去江山在,白髮殘僧立晚風。
——絕海中津《多景樓》
男兒不用哭途窮,一笑何妨發麵紅。
世事蝸牛雙角上,人生蝶夢一場中。
北山寒雨仍含雪,南浦春波已拍空。
欲買扁舟還自罷,乾坤是處亂蛇蟲。
——義堂周信《遣悶》
作詩的兩位皆是日本佛教禪宗僧人,他們所寫下的詩句別與咱們古人的詩句可謂是別無二致。
朝鮮詩人白光勳(1537—1582)的詩,也值得品鑑:
手持一卷蕊珠篇,讀罷松壇伴鶴眠。
驚起中宵滿身影,冷霞飛盡月流天。
——白光勳《松月》
試問這些詩句,哪一句是你我讀來所面生的?
這些詩文,早已超越了國別的界限和語言的隔閡,以東亞民族特有的審美情趣抒發了時人胸臆。
這邊是漢字的魅力吧!
一個方塊字就是一方天地。
漢字歷史發展悠久,影響深遠。
每個漢字都有獨特的形態美,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小時候,我每次寫字筆順不對時,
我媽常說,蓋房子都有個先後順序,跟寫字一個道理,順序不好就影響結構。
筆順,是學習寫漢字的重要的基礎。
正確的書寫順序也保證書寫的流暢性,
並且有助於漢字結構的理解和傳播。
而且,目前絕大多數的信息設備(手機,電腦)上都有筆劃漢字輸入法以及手寫。
這些輸入法的算法裡對漢字的識別都基於國家的筆順規範。
很多我們常寫常見的字,你的筆順或許寫的就是錯的。
人民日報就曾經盤點過「最容易寫錯筆順的漢字」,看看你寫的對嗎?
況且,我們不僅要寫好漢字,
還要了解每個漢字傳遞出的文化和精神內涵,
追溯漢字的根與源,
把漢字文化傳承並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