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枯燥的「漢字文化圈」

2021-03-05 指尖瀋陽APP

大家好,

我是指尖瀋陽小編!

3月1日,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家通用手語方案》(GF0024-2020)和《通用規範漢字筆順規範》(GF0023-2020)正式實施。

其中《筆順規範》將代替1997年國家語委發布的《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範》。

借著這條新聞,今天小編和大家聊聊漢字吧。

非但一點不枯燥,還有點熱血。

之前,小編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

「你何時感受到與日韓等國人民同為「東亞人」的一體感?」

點讚最高的答案,

說到「什麼時候感受到了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和越南人的一體感」,當然是看到漢字的時候啊。

從前我只知道漢字所承載的是中國從古至今的文化與傳統,現在覺得漢字更是聯繫了東亞各民族先祖共有的審美、習俗、禮樂等的紐帶;歷史雖然滾滾向前,以漢字為代表的東亞文化卻熠熠生輝,在各地區人民的交流中,漢字日漸形成所謂東亞地區的通用文字,直到今日仍有域外影響力。

這兩句回答,使小編記憶猶新。

關於漢字文化,在歷史及語言學界,有個名詞叫「漢字文化圈」。

指曾用漢字書寫歷史並在文字上受漢字影響的國家(民族),

主要包括越南、朝鮮、韓國、新加坡、日本、蒙古以及東南亞部分地區。

據說,越南語、朝鮮語和日本語三語的書寫字有六成源於漢字。

時至今日,

日語中仍使用大量的漢字作為書寫符號。

舉個例子:

例如:

地下において深発地震が発生する地帯は、緩やかなカーブを描いた面狀に分布している。これを深発地震面という。深発地震面は、斷面図上に震源分布をプロットしていくと現れる。これを1927年に初めて発見したのが和達清夫であった。1930年代には日本の地震學研究者の間では広く認知されていた。

是不是模稜兩可的,可以看懂一點,甚至有幾個字,完全和漢字是一樣的。

可以轉譯成:

地下於有的,深發地震者,發生做的地帶者,平緩的那轉坡麼,描述了的表面上於,分布做的有.此個麼,深發地震面的說.深發地震面者,截面圖上於,震源分布麼,細節做的有來與出現.此個麼,1927年於,最初的發現做了的者,和達清夫在有了.1930年代於者,日本的地震學研究者之間在者,廣泛的認知使的有了。

實際意思:

在地下發生深發地震的地帶,分布著呈緩慢曲線的面狀。這就是所謂的深發地震面。深度發生的地震面,在截面圖上出現了震源分布。在1927年第一次發現這個的是和達清夫。1930年代在日本的地震學研究者中被廣泛地認知著。

還有日本街上隨處可見的中文

韓國一般的高中畢業生也能認識1800個左右的漢字。

韓國人幾乎都可以熟練的寫出自己的漢字名字。

韓國憲法法院的logo上也是寫著大大的「憲」

還有今生傳統儀式上的祭文

地名以及歷史名著中

書法鑑賞,掛牆上給人看的

說到越南,

如果你去過越南旅遊,

就會有種夢回上世紀80年代前後的感覺。

到處都是中國式建築,

到處都是中國漢字,唯獨不同的是,他們不說中文。

在漢語輸入以前,

越南人用的語言是古越語但是沒有文字。

之後,古越語受到了漢語很大的影響而形成現代越語。

現在的越語,源自漢語的詞語在60%以上。

(鐘上有些好像漢字又很眼生的字就是喃字)

在越南的一些名勝古蹟,也常常可以看見漢字的身影。

(越南文廟)

(河內鎮國寺)

越南後黎王朝第五代君主黎思誠(後黎朝黎聖宗,1442—1497)喜愛作詩,成立「騷壇會」,該會成員寫下不少詩篇,主要以漢文或字喃創作。

神錐鬼鑿萬重山,虛室高窗宇宙寬。 

世上功名都是夢,壺中日月不勝閒。

 華陽龍去玄珠墜,碧落泉流白玉寒。 

我興乘風凌絕頂,望窮雲海有無間。

 ——黎思誠《遊壺公洞》

如不說國籍,誰又能想到,這竟是它國詩人所寫呢?

古代的日本僧人也有很多擅長作詩,

例如

北固高樓擁梵宮,樓前風物古今同。

千年城塹孫劉後,萬裡鹽麻吳蜀通。

京口雲開春樹綠,海門潮落夕陽空。

英雄一去江山在,白髮殘僧立晚風。

 ——絕海中津《多景樓》

男兒不用哭途窮,一笑何妨發麵紅。 

世事蝸牛雙角上,人生蝶夢一場中。 

北山寒雨仍含雪,南浦春波已拍空。 

欲買扁舟還自罷,乾坤是處亂蛇蟲。 

——義堂周信《遣悶》

作詩的兩位皆是日本佛教禪宗僧人,他們所寫下的詩句別與咱們古人的詩句可謂是別無二致。

朝鮮詩人白光勳(1537—1582)的詩,也值得品鑑:

手持一卷蕊珠篇,讀罷松壇伴鶴眠。

驚起中宵滿身影,冷霞飛盡月流天。

 ——白光勳《松月》

試問這些詩句,哪一句是你我讀來所面生的?

這些詩文,早已超越了國別的界限和語言的隔閡,以東亞民族特有的審美情趣抒發了時人胸臆。

這邊是漢字的魅力吧!

 一個方塊字就是一方天地。

漢字歷史發展悠久,影響深遠。

每個漢字都有獨特的形態美,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小時候,我每次寫字筆順不對時,

我媽常說,蓋房子都有個先後順序,跟寫字一個道理,順序不好就影響結構。

筆順,是學習寫漢字的重要的基礎。

正確的書寫順序也保證書寫的流暢性,

並且有助於漢字結構的理解和傳播。

而且,目前絕大多數的信息設備(手機,電腦)上都有筆劃漢字輸入法以及手寫。

這些輸入法的算法裡對漢字的識別都基於國家的筆順規範。

很多我們常寫常見的字,你的筆順或許寫的就是錯的。

人民日報就曾經盤點過「最容易寫錯筆順的漢字」,看看你寫的對嗎?

況且,我們不僅要寫好漢字,

還要了解每個漢字傳遞出的文化和精神內涵,

追溯漢字的根與源,

把漢字文化傳承並發揚光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以英語為母語的五國很團結,漢字文化圈卻很不團結?
    世界上有很多文明和文化圈,比如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組成的英語文化圈,曾經使用漢字的國家組成漢字文化圈,以阿拉伯人為主體民族的阿拉伯國家,以西班牙語為紐帶的西語文化圈等。其中最強大的兩個文化圈是英語文化圈和漢字文化圈。前者由美英加澳新五國組成,後者由中日韓越四國組成。
  • 曾經屬於「漢字文化圈」的越南,如今為何不認可漢字文化了?
    曾經屬於「漢字文化圈」的越南,如今為何不認可漢字文化了? 而且大部分的越南人還都有中國的血統,常年和我國都有著貿易往來,但是在此前有一個來自於越南的青年學者,他表示自己曾因為越南是漢字文化圈中的一員而感到羞恥,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言論引發了不少的爭議
  • 解碼人類書寫起源與漢字文化圈
    講座分「書寫」與文明、人類書寫系統的起源、視覺人類學的意義、漢字文化圈和它對東亞文明的影響等幾個話題進行講解,並以大量的事實材料和實證分析來呈現人類學對人類文明解碼的操作規程和意義,從而試圖將對這個課題的研究引向更加深入的探討和思辨。
  • 越南青年:我曾因為越南是「漢字文化圈」的一員而感到羞愧
    一、垂之久遠:漢字文化圈的歷史積澱1.日本人定義漢字文化圈漢字文化圈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階段,因而至今也積澱了上千年的歷史內涵,漢字文化圈的核心在於漢字本體,自然就是圍繞著古代中國傳統漢字和文化形成的。
  • 為何漢字文化圈裡無弱國?學者:這就是中華文明的底蘊!
    近代社會以來,中華文明陷入低潮,由此帶來的是文化不自信,甚至連「漢字不滅,中國必亡」和「中華文明西來說」等極端不自信的觀點,也都大行其道。然而,縱觀傳統的漢字文化圈,卻又令人費解,原因很簡單,漢字文化圈裡的五個國家,為何無一弱國,甚至可以說全是強國?
  • 越南青年:我曾因為越南是漢字文化圈的一員而感到羞愧
    從此,漢字的地位一落千丈,承載著兩個國家的衰落。十九世紀末期,越南還能說漢語、寫漢字的人屈指可數,1945年,越南九成以上的人民都是文盲,既不認識漢字,也不認識法文或者羅馬字。擺脫漢字圈之後的越南,可謂是文化實力大不如前,國家經濟發展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
  • 越南曾是「漢字文化圈」的一員,為何越南大學生卻聲稱:感到慚愧
    01眾多漢字文化圈的成員中國與越南之間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作為中國的周邊國家之一,它曾經隸屬於中國的一部分不過越南也一直將漢字作為自己的官方語言,由此可見漢語對越南文化的影響,千年的文化底蘊使得中華傳統文化有著獨一無二的魅力,周邊諸多國家被這種魅力深深吸引,除了越南,日本,韓國也都是傳統文化的被影響者,同時也是漢字文化圈的成員之一,從這諸多的國家當中,隨處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的影子,即便是經過了數百年的發展
  • 漢字文化圈主要國家漢化現狀,一窺中國歷史的強大
    古代中國的影響力主要體現在周邊的附屬國和小國的身上,即使到了現在,在這些國家的身上還或多或少的保留有中華文化的影子,也就形成了如今的「漢字文化圈」!現如今的漢字文化圈中,最發達的莫過於日本了,雖說歷史上與日本有過不共戴天之仇,但不能否認的是如今的日本,的確是強。
  • 漢字文化圈的國家有哪些,這些國家都是,歷史上和我國交流密切
    1898年,德國人利奧·維克託·費羅貝尼烏斯提出了文化圈的概念。簡單的來說,就是受一種文化影響的地區。之後有人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漢字文化圈,這個圈子就是指那些受漢字影響的國家。確切的說是受中華文明影響的國家。可以說有很多國家受中華文明的影響,而且這些國家在歷史上和我國交流都非常密切。
  • 韓國「廢漢字」72年了,現在卻拿漢字「申遺」?聯合國直接拒絕
    文化圈,是由一位德國的文化人類學家萊奧·弗羅貝紐斯提出來的概念,指的是在一個空間範圍內,分布著一批彼此相關的文化叢或者文化群,世界上主要有5個文化圈,拉丁文化圈,漢字文化圈,伊斯蘭文化圈,印度文化圈,東正文化圈。
  • 漢字被賦予了怎樣的意義?看似枯燥卻是神聖的禮物!
    中國最大的字典約有50000個漢字,一個完全識字的人需要知道大約3-4000個漢字。漢字的書寫系統似乎是在大約3200年前商代時期發展起來的。中國現存最早的文本可以追溯到那個時代,而且這些文字比我們後來看到的文字更原始、更不規範。[來源:Robert Eno,印第安納大學印第安納]「學習漢字可能是一件枯燥乏味的工作,但學習它們是有趣的。
  • 老外:越南屬於東亞文化圈嗎?越南網友:看情況定
    首先這三個國家,都是使用筷子吃飯,並且都吃米飯,並且都是使用或者用過漢字,所以在他們的古蹟和塔樓中國是可以看到漢字的,儘管現在這三個國除了日本都已經不在使用漢字,但是也改變不了他們曾經使用漢字的歷史。另外,這三個國家都神獸中國儒家、道家和佛家的影響,在他們國家仍舊根據農曆節日安排假期。
  • 年度漢字評選:漢字文化新民俗 內核是傳統文化
    年度漢字評選:漢字文化新民俗  【語言論壇】  又到了評選年度漢字的歲末時節,這項活動久已成為漢字文化圈的一項文化盛事。我們可藉此來觀察年度漢字評選,挖掘其民俗特徵。  關注度高,參與性強。年度漢字評選有比較固定的舉辦時間,大體在每年11月啟動,12月中下旬揭曉,同時覆蓋漢字文化圈的多個國家、地區、行業,參與人數眾多,是一種全民性文化現象,社會認同度非常高。2019年國內「漢語盤點」共收到網友推薦字詞數千條,總關注量超過3.5億。  傳統深厚,多年傳承。
  • 年度漢字評選:漢字文化新民俗-光明日報-光明網
    【語言論壇】    又到了評選年度漢字的歲末時節,這項活動久已成為漢字文化圈的一項文化盛事。漢字文化圈其他國家的活動有聲有色,我國國內的評選更是如火如荼,並且隨著活動以比較固定的形式向不同行業、地區擴散,漢字評選也逐漸演化為一種文化新民俗,帶有濃重的總結過去、展望來年、自我激勵的象徵意義。
  • 三分鐘教你寫出一手漂亮的漢字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擁有4500年以上的歷史。狹義地說,它是漢族的文字;廣義地言,它是漢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作為一個中國人,寫一手漂亮的漢字是每個人的理 想,但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的朋友對自己寫的漢字都不滿意,同時也很羨慕那些能寫一手好字的人,如何才能寫一手漂亮的漢字,難道只有枯燥的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 描紅、臨摹嗎?有沒有什麼捷徑,可以不用枯燥的描紅臨摹,不用花費大量的時間,輕鬆寫出一手漂亮的漢字呢?
  • 《日本的漢字》:日語中的漢字,也是日本文化一部分
    而在日文中,這些詞的含義則如下:「非常口」是緊急出口的意思;「激安」是非常便宜的意思;「老婆」是老年女性的意思;「放題」是自由不受限制的意思;「人參」是胡蘿蔔的意思;「注文」是預定、點菜的意思。基督教文化圈用羅馬字、希臘正教用希臘文字、俄羅斯正教地區用西裡爾文字、猶太教文化圈用希伯來文字、伊斯蘭教文化圈用阿拉伯文字、儒家文化圈用漢字,可見世俗世界多有套用「聖典」文字的意識。自戰國時代起,漢字逐漸傳播到境外。有調查顯示直到今天,越南語約90%的詞彙、韓語約70%的詞彙來自漢語。在越南和朝鮮半島,漢字均已經先後被取代,甚至漢字20世紀在中國的遭遇也是一波三折。
  • 漢字為何比英文強?淺析漢字發展
    毫無疑問,漢字比英文更先進!理由如下: 漢字其實分為很多種,包括但不限於廣義上的漢字和狹義上的漢字,廣義上的漢字包括但不限於以甲骨文、隸書、草書、楷書等各種引領時代潮流的文字,而狹義上的漢字則指以正楷作為標準寫法衍生出來的漢字包括,但不限於咱們現階段使用的簡體漢字。
  • 除了華夏在用漢字,這幾個國家也在用漢字,你知道嗎?
    漢字是漢語的書寫文字,是世界上唯一仍在廣泛使用的高度發達的表意文字。漢字對周邊國家的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形成了一個漢字共同使用的漢字文化圈。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在使用漢字?一、日本漢字於3世紀通過朝鮮半島傳入日本。長期以來,中國人以漢字為載體,傳播思想,表達感情,稱漢字為「真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開始限制漢字的數量和使用,頒布了《當用漢字表》和《人名用字表》。除了從文本中引入漢字外,日本還創造和簡化了一些漢字。今天,日本漢字仍然有1000多個簡體字。
  • 王晴佳:筷子的起源和「筷子文化圈」的形成
    如一位學者所言:筷子和漢字一樣,對於東亞文明有著重要的標誌性作用。筷子最早是什麼時候作為一種進食工具被廣泛使用的?在周潤發主演的電影《孔子》中,季桓子(陳建斌飾)以刀割肉吃,孔子流落荒野喝馬肉湯時只用一根竹節撥湯喝,而電影中有列席吃飯的場景中人以手直接食飯而未出現筷子。
  • 為何要了解漢字
    編者按:《細說漢字:1000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是一本介紹漢字基本知識的普及讀物。原書曾在上世紀80年代以《漢字例話》《漢字例話續編》刊行於世,深受讀者喜愛。後來出版社將兩冊合於一本,改為現書名再次修訂出版,並選配了與內容相關的460餘副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