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今冬將迎「千年極寒」 中國恐難倖免(圖)

2020-12-13 搜狐網
紐約近日氣溫驟降,最低只有12攝氏度,一名行人冒雨走在時代廣場上。
  

  北半球拉響極端寒冬警報 「拉尼娜」擾亂暖流活動,歐洲或現千年一遇寒冬,中國也需警惕低溫天氣

  宋世鋒

  今年夏天,罕見的高溫襲擊北半球,從美東、歐洲到亞洲,都經歷了有氣象記錄130年來最熱的夏天,但入冬後氣溫開始驟降,北半球氣溫可能要比往年偏低。氣象專家警告說,歐洲可能將面臨「千年一遇」的新低溫,中國等亞洲地區也可能難以倖免。這種異常氣候與幹擾大洋暖流活動的「拉尼娜」現象有關。

  加拿大

  寒流襲小麥減產

  受今年入秋後天氣比正常年份寒冷的影響,加拿大已發出警告,指出今年小麥和用於生產食用油的油菜籽產量會顯著下跌20%。

  加拿大艾伯塔省近日大部分地區出現嚴重霜凍,氣溫低至零下4到9度,導致部分農作物質量受損。加拿大的統計數據顯示,寒冷天氣和雨水也推遲了西部草原省份的播種時間,今年小麥和油菜籽產量會顯著下降。加拿大統計局預測,馬尼託巴省、薩斯喀徹溫省和艾伯塔省的小麥產量將為2000萬噸,較去年降18.5%;油菜籽產量會減少16.3%。

  由於許多小麥出口國今年都因天災而歉收,如俄羅斯受山林大火影響導致小麥大減產,澳大利亞也減少出口量,使人關注嚴寒天氣會不會進一步影響糧食供應,刺激全球糧價。

  墨西哥灣

  暖流縮小


  今年夏天美國、歐洲和亞洲都頻頻頻創下歷史新高溫,尤其是歐洲地區,但是這個冬天可能正好反過來,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即將來臨的冬天,歐洲地區恐怕會出現超低溫的極端天氣,歐洲民眾可能面臨千年以來最冷的寒冬。

  波蘭科學家指出,之所以出現這種極端天氣形態,是因為在「拉尼娜」現象的影響下,來自北大西洋的墨西哥灣暖流活動速度減緩所致。這股洋流是維持地球氣候平衡的要角之一,但近幾年來規模縮小到只剩過去的一半,無法發揮其中和極地南下冷空氣的效用,而且一旦墨西哥灣暖流完全停止活動,歐洲將進入新的冰河世紀。

  在太平洋地區,澳大利亞氣象局5日表示,「拉尼娜」現象已經有進一步增強的態勢,並且可能持續到2011年初。

  英國

  9月底氣溫30年最低


  去年英國遇到31年來最冷的冬天,《每日郵報》5日又指出,英國可能要再次面臨一個儼如北極氣候般的寒冬。該報引述曾準確預測今年酷暑夏季的英國獨立氣候預測機構「積極天氣解決方案」的預報說,英國今年冬天會出現猛烈暴風雪,情況將持續到明年1到2月,低溫將接近去年蘇格蘭冬天測得的零下22.3度的紀錄,暴風雪也隨時將癱瘓當地交通。該組織高級氣象預報專家喬納森·鮑威爾4日預報說:「大多數人覺得不會接連遇到兩個極端嚴寒的冬季,因此他們覺得今年入冬之後天氣會比較溫暖。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今年冬季將會和去年冬季一樣冷。」

  英國氣象局也表示,蘇格蘭9月25日測得攝氏零下4.4度,是英國近30年來最寒冷的9月夜晚,未來恐怕要再面臨一個類似北極的寒冬。

  俄羅斯

  預測明年1月酷寒

  俄羅斯電視臺Fobos氣象播報專家瓦迪姆·扎沃琴科夫6日表示,「一般預報下一個月的氣候準確率僅有70%,不過寒冷的氣候肯定將無法避免,特別在11月之後,結果會更明朗。」

  目前俄羅斯中部部分地區已有低於過去同一季節均溫的氣溫出現。俄羅斯水文氣象中心稍早前預測,當地冬天最冷的月份將出現在2011年1月,到時候將會出現攝氏零下25度的低溫。

  俄羅斯政府現在已經未雨綢繆制定緊急計劃,在異常寒冬到來時對幼兒園、學校、醫院等設施加強保護。

  俄羅斯政府由於擔心流浪人員可能無法度過如此嚴寒的冬季氣候,已經下令要求社會工作人員和警方隨時待命,必要時進行強制介入,對流浪人員進行安置,防止出現有人凍死街頭的現象。

  中國

  東北華北大風降溫

  中國的氣象部門也曾警告,今年要預防秋汛及寒冬。中國華北、東北地區近期的天氣也較正常偏冷。上月中,中央氣象臺曾發出預報,指出9月底影響中國的冷空氣活動較頻繁,西北地區東部、華北、東北等地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1至2℃,其中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北部的局部地區氣溫偏低幅度更達3℃。

  中央氣象臺5日又指出,新一股冷空氣襲擊中國北方地區,東北、華北地區會迎來大風及降溫,未來3天局部地區氣溫將下降8℃以上,一些地區更會有大暴雨。

  中國海洋學家認為,中國在1998年遭受的特大洪澇災害是由「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和長江流域生態惡化兩大成因共同引起的。2008年年初中國南方雪災也與拉尼娜現象密切相關。今年「拉尼娜」活動強烈,值得密切關注。

  小資料:

  什麼是「拉尼娜」現象

  「拉尼娜」和「厄爾尼諾」都是自然現象,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都會出現,卻截然相反。「厄爾尼諾」是西班牙文「聖嬰」的譯音,是指熱帶海洋溫度異常和持續變暖。「拉尼娜」就連名字也與其相反,是西班牙文「聖女」的譯音,指的是熱帶海洋溫度異常和持續變冷。

  「厄爾尼諾」出現的周期並不規則,平均每4年一次。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第二年,都會出現「拉尼娜」現象,有時「拉尼娜」現象會持續兩三年。

  「拉尼娜」現象的影響包括使美國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變得異常乾燥,並使澳大利亞、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有異常多的降水量,以及使非洲西岸及東南岸、日本和朝鮮半島等東北亞地區異常寒冷。

  在中國,一般來說,「拉尼娜」現象在秋冬季會使華南的東北季候風較強,使冬季氣溫比正常情況低。

  宋世鋒 中新

  南京今年冬天可能比較冷

  於丹丹 不少市民感覺到,今年南京的秋天似乎在一夜之間就到來了,幾乎沒有任何的過渡。今年9月22日,南京正式入秋,是本世紀以來入秋最早的一年。而氣象專家表示,這其實和今年冷空氣來得早且頻率高有關。今年中秋前後,我國就迎來了一場強冷空氣,局部降溫10-15℃,國慶期間冷空氣也頻頻造訪我國北方地區。秋天冷空氣就來勢洶洶,會不會導致今年入冬也會提前,而南京今年會不會是個冷冬?

  對此南京的一位氣象專家告訴記者,從秋季冷空氣的強度無法來具體預測冬季的冷暖,南京的冬季平均長達123天,其對於冷暖的評估要等到冬季結束。中央氣象臺會對氣候中長期變化進行預測,但這要從大氣環流的整個系統來考慮,秋季冷空氣的強弱僅僅是其中一個方面。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個「拉尼娜」年,拉尼娜現象很有可能於10月份開始,在冬季加強並持續。「拉尼娜」現象的徵兆是颶風、暴雨和嚴寒。那麼如果出現拉尼娜現象,對於我國的影響就是容易出現冷冬熱夏,即冬季氣溫較常年偏低,夏季偏高。所以中國氣象局曾經提醒過,要注意今年冬天可能出現低溫現象。因為2008年初,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就在「拉尼娜」氣候的影響下,遭遇了歷史罕見的持續大範圍低溫、暴雪、冰凍襲擊。所以並不排除今年冬季會比較寒冷,而且概率較高。

  本報記者 於丹丹

(責任編輯:廖恆)

相關焦點

  • 北半球拉響極端寒冬警報 中國或難以倖免
    揚子晚報10月7日報導 今年夏天,罕見的高溫襲擊北半球,從美東、歐洲到亞洲,都經歷了有氣象記錄130年來最熱的夏天,但入冬後氣溫開始驟降,北半球氣溫可能要比往年偏低。氣象專家警告說,歐洲可能將面臨「千年一遇」的新低溫,中國等亞洲地區也可能難以倖免。這種異常氣候與幹擾大洋暖流活動的「拉尼娜」現象有關。
  • 預計今冬用電最大負荷315萬千瓦,國網信陽供電備戰「迎峰度冬」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鑫通訊員楊帆汪星晨文圖    「全體供電人嚴陣以待,確保今冬信陽市民用電無憂。」12月6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國網信陽供電公司獲悉,綜合歷史負荷、地區電量、考慮今冬大概率極寒天氣,預計2020年信陽電網度冬最大負荷315萬千瓦。
  • 今冬首場寒潮來襲 全國多地迎初雪
    受強冷空氣影響,預計,12月14日8時至15日8時,江南大部、西南地區東部、華南大部等地將先後降溫6~8℃,其中,湖南西南部、貴州東南部、廣西大部等地的部分地區降溫可達10℃。降溫過後,最低氣溫0℃線將南壓至貴州南部至浙江西北部一線。極寒!漠河最低氣溫降至-44.3℃ 13日早晨,黑龍江漠河市阿木爾鎮最低氣溫為零下44.3攝氏度,為漠河入冬以來的最低溫。
  • 歐亞局地氣溫回暖寒流漸退 英國多地迎春天(圖)
    歐亞局地氣溫回暖寒流漸退 英國多地迎春天(圖)   英國氣溫回暖 氣溫升至17攝氏度  英國氣象部門預計,在未來三天,英國將逐漸走出嚴寒,大部分地區溫度將升至13至16攝氏度,英國南部和東部會首先感受到春天帶來的溫暖。  在上周,英國多地氣溫一度低至零下13攝氏度,寒冷天氣觸發物資搶購潮,顧客到超巿及商店搶購糧食、防寒用品及除雪工具,多家超巿貨架被一掃而空。
  • 東歐寒流源於西伯利亞氣團 非千年極寒不會影響我國
    中廣網北京2月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一些氣候變化的風吹草動總會讓人們不安地展開聯想的翅膀。2010、2011年盛行一時的「千年極寒」就被認為是一個誤解。波蘭氣候學家科瓦爾沃斯基就曾出面澄清,表示對媒體的這種斷章取義行為的不滿。但多次闢謠未果,部分媒體還是在用千年極寒代指今年這個冬天。
  • 浙江浦江千年抬閣迎會亮相 18個娃娃凌空飛舞(圖)
    浙江浦江千年抬閣迎會亮相 18個娃娃凌空飛舞(圖) 2015-06-02 16:32:3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浙江浦江千年抬閣迎會亮相
  • 今冬首個寒潮來襲!17省區市將迎「斷崖式」降溫!浙江或...
    交通102.7海寧皮革城嗨購之旅免費報名 11日18時,中央氣象臺發布 今冬首個寒潮藍色預警 這股寒潮來!勢!洶!洶!
  • 周末將迎今冬首場寒潮天氣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斌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瘧疾防控,2017年至今已連續近4年無本地原發感染瘧疾病例報告,2020年11月已正式向世衛組織申請國家消除瘧疾認證。 詳情>>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將於12月13日在南京舉行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上午10時將舉行國家公祭儀式活動。
  • 美國遭遇極寒天氣,出現破紀錄低溫,源於強大的「北極渦旋」來襲
    地球南北半球的季節剛好相反,此時北半球正值寒冷的冬季,而南半球正值炎熱的夏季,現在我國正是「數九寒天」的寒冷季節,位於地球另一面的美國,最近也遭遇了極度嚴寒天氣,我們來看如下新聞:美國遭遇極寒天氣2019年1月下旬以來,美國中西部地區遭遇了罕見的極寒天氣,截止2019年2月1日,此次惡劣天氣已經造成了至少21
  • 今冬河南電網供需整體基本平衡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宋敏 通訊員 代小龍「今冬我省電力供應基本夠用,但豫中東南地區處於相對緊張,局部電網特殊情況下可能存在供電缺口。」隨著氣溫持續走低,河南電網全面進入迎峰度冬時期。今冬受拉尼娜事件發生影響,我省全省氣溫較常年偏低。結合氣象情況,省電力公司調度部門分析,綜合考慮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煤改電」工程投運帶來的負荷釋放、清潔取暖負荷增長等多重因素影響,預計2020年冬季河南電網最大統調負荷將達到5800萬千瓦,與去年冬季最大負荷5310萬千瓦相比,同比增長490萬千瓦,增幅為9.2%。
  • 最近中國冷透了!那麼其他國家呢?答案是……|極寒天氣|寒潮|歐亞|...
    例如北京最低氣溫達-19.6℃為1952年以來1月氣溫最低值1967年以來氣溫的最低值你或許想問——除了我國,北半球緯度相近的其他地區是否也遭受了寒潮影響呢一般來說影響歐亞地區的冷空氣最初源頭都來自北極盤踞在北極上空的極地渦旋會將冷空氣「圈」在極地2013年11月中旬的極渦穩定在北冰洋上空,只有一個中心。北美、歐洲、東亞天氣都較為平靜。羊圈是極地渦旋,羊是冷空氣。
  • 北半球多國遭極端天氣 惡劣天氣頻發是否有關聯?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6日電 (記者 張尼)近日,中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入冬以來最強雨雪天氣過程,有地區日降水量甚至突破當地月極值。此輪「最強降雪」成因何在?與北半球多國遭遇的極端天氣有無關聯因素?就上述問題,中新網記者日前採訪了氣象部門專家。
  • 「拉尼娜」作怪,湖南今冬只剩「冷冷冷」?
    「壞妹妹」作怪,今冬只剩「冷冷冷」?「拉尼娜」來襲,這個冬天冷空氣勢力偏強,但不會出現極寒現象12月7日,大雪節氣將至。天氣變冷,湖南的冬意愈濃。記者王珏何佳潔攝12月7日,我們將迎來大雪節氣。此前中國氣象局指出網傳「今冬60年來最冷」消息為謠言,但也表示,隆冬時節,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可能較常年偏冷。今冬有多冷?真與「拉尼娜」有關?為什麼「最冷冬天」傳言頻出?一個叫「拉尼娜」的「壞妹妹」作怪這段時間,「拉尼娜」成了最熱的天氣話題。
  • 國網信陽供電公司 多管齊下 全力備戰迎峰度冬 - 東方今報數字報刊...
    這只是國網信陽供電公司備戰迎峰度冬工程施工中的一個縮影。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章繼軍 張亮/文圖    為最小影響居民用電    原六天的工程量壓縮至一天    城市在發展,人口在增加,原本能夠滿足正常供電的線路,就會因負荷過大難以正常工作。為了解決這部分「卡脖子」線路的問題,信陽供電公司持續進行電網升級改造。
  • 拉尼娜造訪,極寒天氣要來?
    「今冬將遭遇60年來極寒天氣。」「低溫冰凍雨雪災害可能再現。」……這段時間,你的朋友圈有沒有被這些有關天氣的預言刷屏?很多人對「極寒天氣」的說法深信不疑,甚至帶動了暖寶、羽絨服、棉鞋等產品的銷售熱潮。事實上,影響天氣變化的因素複雜。那麼,極寒天氣真的要來了嗎?我們先從了解拉尼娜開始。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厄爾尼諾與拉尼娜是當前預報全球氣候系統異常的最強信號。
  • 【地理常識】中國極寒「三子」
    那中國哪裡有極寒呢?1951-2019年間出現的「極寒」日數,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圖裡河、漠河和根河,日數分別達到了1058天、1029天和950天。從以上的統計結果來看,我國最冷的站點大多集中在內蒙古東北部 - 大興安嶺地區一帶。這些地點為何極寒呢?
  • 今冬南方用電迎「大考」 跨省送電能否解決「缺電」難題?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向貝殼財經記者分析稱,廣東有不少燃機發電,供電能力較強,一般不會出現電力短缺,此次停電與其他省份限電不同。回溯過去兩周,南方三省不少居民都在限電中度過。家住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的小芳最初因限電停電,不得不到親戚家煮飯;浙江有城市因限電而關閉了城區主幹道路燈、部分商場關閉戶外指示牌燈光、部分工廠停電;江西啟動有序用電。
  • 美國迎-52℃極寒天氣:有人凍死在車庫 川普都在推特發問
    近日,美國中西部地區迎來了史無前例的極寒天氣,部分州甚至氣溫低到零下52度!新華社/美聯 資料圖密西根湖凍成了冰海……尼亞加拉大瀑布都被凍住了…芝加哥的渡輪生生走成了破冰船……明尼蘇達州的雞蛋,拿到室外五秒就能被凍在鍋上……不知是調侃還是出於激動,川普竟然在推特發問,天氣這麼冷,說好的全球變暖呢?
  • 【學點科學】拉尼娜造訪,極寒天氣要來?
    「今冬將遭遇60年來極寒天氣。」「低溫冰凍雨雪災害可能再現。」……這段時間,你的朋友圈有沒有被這些有關天氣的預言刷屏?今年9月初,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發出「官宣」,太平洋赤道中東部海域出現了持續數月的「藍帶」現象,這也預示著拉尼娜的形成,並且他們還預計拉尼娜將會大概率貫穿今年整個冬季。從那時候起,有關冷冬的說法就開始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