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極初學者如何練好楊式太極拳?
二是王公宗嶽的《太極拳論》和《十三勢行功心解》,這三篇是太極拳的總綱總論,重中之重。三是楊公班侯的《班侯九訣》。其中第一訣《全體大用訣》,對拳架一招一式的用意都做了概括總結,非常好(還有第八訣對拳架也有指導作用)。四是楊氏太極拳老譜32目。五是楊公澄甫《太極拳體用全書》對每一招的說明要在行拳架時仔細體會揣摩。六是楊公澄甫的《太極拳術十要》。
-
如何從太極操走向真正的太極拳?
如何遠離「太極操」?關鍵是在明拳理。我師爺楊禹廷生前常說:「練拳就是練的一個理」。太極拳之所以取名太極拳,是由於太極哲理是編撰太極拳的理論根據。太極哲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太極圖像。我的恩師王培生常說,為了練好太極拳,就必須深入探討太極哲理,譬如,什麼是無極、太極?太極與無極是什麼關係?什麼是陰和陽?什麼是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的相互轉化?什麼是動,什麼是靜?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又是怎麼回事?等等。總之,太極拳是圓的運動,體現了物質運動的對立統一和相互轉化規律。引用武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郝少如的話:「何謂太極拳?
-
太極拳論解析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王宗嶽《太極拳論》)這是太極拳論開宗明義解釋「太極」的含義,以及太極拳名的由來。練太極拳不可不知「太極」,這裡說明了把握太極拳健身的兩大要點,一是整體觀,二是平衡和諧。
-
如何訓練太極拳的「鬆緊」
練太極者眾,能技擊者少,實是因為練操者眾,練拳者少;練操易而練拳難;教操者眾而教拳者少。練太極欲求技擊,必須先求形正。各家太極拳招式都不盡相同,難道只有一家形正,其餘都不正?不是的。形正並非指每一招式的運行路線標準不變,而是指身法要領正確。身正形順,則內勁自出。
-
【音頻】練太極拳如何眉宇放鬆?
點擊「傳統楊氏太極拳班侯直系」關注我們☀ 河北邯鄲,太極之鄉,楊武氏太極拳發源地。
-
陳式太極拳基本功|太極拳系統化訓練
使自己初學套路就有一個良好的開端,為以後打下基礎。「學拳容易改拳難」如初學時形成不良的動作定型,以後再去糾正就難了。甚至會使你越練越不感興趣,越練越彆扭,最後使自己失去信心,直至放棄練拳。古人講:欲速則不達。練拳和小學生寫字一樣,要一筆一划,認認真真地去寫。初學就要將字寫規矩,字的結構寫好了,再去寫行書、草書。所以練拳也要認認真真,一招一式地去練,不可急於求成。
-
初學者練太極的正確打開方式!
如今太極拳練習的人很多,太極拳不僅是老年人在練太極,很多年輕人也加入到了太極的隊伍中來。但對於很多初學者來說卻不知道如何入門,怎樣的練習方法最好,自然就無從下手。套路從簡單的太極拳套路學起,比如陳氏太極拳精要十八式太極拳就很好。它動作不多,時間短,式子較全面。
-
四節太極拳課程,都是講了什麼,讓年輕學子重新認識太極拳?
在以前聽到練太極拳,都會認為這是老年人的運動,經常會出現在公園裡,或是電視劇出現的武打項目。覺得與我們這個年齡段不太相符合,離得很遠。但是經過四節太極拳課程,讓我重新認識了何為太極拳?如何練習太極拳?太極拳對於我們身心健康有哪些益處?
-
初學者如何練好楊式太極拳
這是習練拳架的較高階段。在第一階段按死規矩學練,至第二階段把拳理拳法融進拳架,行拳架以意相領,走拳鬆柔彈活,舉手投足契合八法五門,僵緊漸去,松活已生的基礎上,繼續向內求,知進退、懂虛實、用意不用力。說通俗些就是用心用腦子行拳,而不是單純的用手腳等肢體走拳。而且逐漸形成良好的太極條件反射,一舉手一投足處處都是太極。
-
陳照丕《太極拳見解》(手抄本)
年老站立於千百人群之中,無論如何推旋,擁擠,凡近其身者, 如水衝石,不抗自退。腳步絲毫不動,人稱為牌位先生。教有名弟子河北省楊露蟬,數百年來,我們村練太極拳的很多,出現不少名手,現在練拳的人仍很多。楊式太極拳就是指楊露蟬教授的太極拳。楊在陳家溝學拳一住七年,晝夜無間,待拳學成後到北京傳授太極拳,徒眾甚多,就自立一派——名為楊式太極拳。
-
太極神韻如何體現?讀懂,你就入門了!
拳是人格的表現,人格的再現。 神韻如何表現 如打掌時怒目、皺眉、張口、緊閉口、吐舌、緊張、慌張、呆相、低頭都是不自然的心態。打拳時拋棄惡性興奮,換來良性興奮,儘量做到情緒好時打拳,打拳又換來好情緒,這樣一種良性循環。 講究節奏 節奏,就是打拳的韻律。音樂有韻律、舞蹈有韻律,打拳也有韻律。
-
練太極拳戒不掉這幾種行為,想出功夫難上加難
在長期的太極拳練習中編者注意到,在陳楊武吳孫五大流派的傳承中,除了拳經拳論拳譜中所述的練功方法行拳規則略有不同外,師承中的練習方法也大同小異,編者此文僅就練習者在練功中最忌的幾種行為加以說明,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
方法不對,努力白費!練太極拳快速入門的6個方法
方法不對,努力白費。由於太極拳的運動規律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運動方式不同,初學者一時無法適應,加上又不能有效地放鬆肢體,因此總因記不住動作而著急。初學者如何快速掌握動作呢?現以陳式太極拳為例,有幾種小方法,現提供給廣大初學者參考:一、通過基本功練習了解運動規律基本功包括手上的各種纏絲動作和左右前後的步法練習。通過這些基本動作的練習來初步了解陳氏太極拳對手法、步法、手型、步型的基本要求,明確陳氏太極拳的基本特點和風格。
-
楊澄甫是如何解釋《太極拳十要》的?
《天下太極》徵稿啟事《天下太極》雜誌是為全世界太極拳愛好者和研究人員服務的專業性大型國際期刊,現長期徵集太極拳理論研究、太極拳人文活動、太極拳代表人物、太極拳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新聞稿件、學術論文、習練太極拳指導性教學等稿件,望大家踴躍投稿。
-
[康康解惑]太極拳內功修練入門的九級練功法是什麼?
所謂拳理通則拳架通,拳理不通拳架亦不通。內體通外體,能通則無所不通。一般人多求速成重外形外練,斷斷續續或半途而廢,一知半解後再求正確,則比初學者更難。拳祖曰:"道為本,技為未,不學吾道者非吾徒也"。拳由有形練到無形,有手練到無手,有力練到無力,不松練到全松。
-
『太極道』楊澄甫(楊露蟬之孫)解王宗嶽太極拳論
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隱者藏也,現者露也,隱現之法,與人對敵,猶神明難測之妙,如敵來擊至我身,我身收朿為忽隱使敵不能施其力,如敵手往回抽時,我隨跟進為忽現,敵不知我式高低上下,無法敵當我手,練太極如何中小船人步臨其上,必略偏忽隱,又裹步必隨起,忽視,猶龍之變化,能升能降,降則隱藏藏形,現能飛升太虛興雲吐露,此理言太極能高低
-
在陳家溝,感受太極拳文化
陳長興著有《太極拳十大要論》《太極拳用武要言》《太極拳戰鬥篇》等多部武學著作,將太極拳從理論到實踐都提升到一個新高度。陳王廷之後的百餘年間,太極拳始終是陳氏家拳,不傳外姓,即使本姓也是傳男不傳女,這樣的封閉傳承制度制約了太極拳的推廣與發展。而陳長興眼界開闊,不墨守成規,在「陳家拳不外傳」的大背景下,摒棄門戶之見,將拳術傳授給河北人楊露禪。
-
練太極拳之前,先放鬆接著就是這六件事了
歌謠曰:「松松松,太極功,太極頭條要放鬆;學太極,先學松,不松難得太極功。」 它充分說明,放鬆是演練太極拳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演練太極拳的必然所向和最高要求,這是太極拳難練的一點,也是衡量一個太極拳愛好者功底如何的重要方面。
-
【文化】為什麼要練太極拳?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學員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的一個拳館內練拳(無人機照片,12月14日攝)。人本身懶惰,不願意活動,坐的時間長,會傷害腎,造成腎虛,腎炎,腎結石,腎功能退縮。因此,腎供血不足,肝血就不足;肝血不足,心血就不足,就開始生病了。為了治病吃藥,增加腎的負擔,練太極就是練腰,練習後能減少吃藥,從而增強腎的功能。 15. 大腦清晰。
-
太極拳從陳家溝走向全世界
此後,因多年戰事,不少人為了生計背井離鄉,太極拳幾乎走到滅絕的邊 【國際化】 眾多習練者中,有人為了學太極拳背井離鄉多年,有人已把教授太極拳作為職業,也有人將太極拳作為「貴族文化」來學習並會自豪地向別人講「:我會打中國太極拳」……法國骨科醫生Matthieu就是其中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