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每天必吃這兩道菜,大帥府上下沒人愛吃,張學良看見就想跑

2021-01-12 網易

2019-03-26 15:10:26 來源: 女足9號

舉報

  張作霖,字雨亭,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的父親,喜歡別人叫他「張大帥」。張作霖自幼出身貧苦農家,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後來經過一步步的發展,在東北當上了軍閥。張作霖成為東北王后,東北發展得很快,而且張作霖堅持抗日,不讓日本沾一點便宜,群眾對張大帥是讚賞有加。

  

  民國的各大軍閥,在飲食上都有自己十分鐘愛的幾道菜,身為東北王的張作霖,自然也有兩道基本上餐餐都吃的菜餚。當時大帥府裡的廚子多達70個,人才濟濟、味兼南北,可以燒制400多種全國各地的美食佳餚。但張作霖每頓飯必吃的這兩樣菜,卻不是熊掌、燕窩、鮑魚這類山珍海味,而是全府上下很多人都難以下咽的蠶蛹和鹹鴨蛋,張學良曾說自己看見這兩個菜就想跑。

  

  在《張學良口述歷史》中記載了張學良對父親吃飯的回憶:「我最怕我父親的就是吃飯,有兩件事兒。第一件事,他喜歡吃的菜,他就給你夾,哎呀,要說他吃的那玩意兒,我可真不能吃!蠶蛹,吃過沒?他最喜歡吃那個。給我,我簡直不能吃,沒法吃!還有,他喜歡吃那個鹹鴨蛋;第二件事,吃飯你可不能掉東西,飯粒掉桌子上,得撿起來吃了。掉地下,你也得撿起來吃了。這是最怕的!」

  

  從張學良的回憶中,不僅可以看出張作霖最喜歡的吃的兩道菜是蠶蛹和鹹鴨蛋。還能看出張大帥確實很節儉,按說張作霖肯定是想吃什麼就能吃什麼,但其實張作霖蠶蛹和鹹鴨蛋這兩道菜以外,對飲食的要求非常低。張作霖還會以身作則,將掉在桌子上的糧食撿起來吃了,所以也嚴格要求家裡人。

  

  而且張作霖還有一個規定:無論是誰,如果要加餐或者過了飯點要吃飯,都得自己掏錢;而且晚上八點以後,誰都不能私自讓廚子做飯。有一次夏天,大帥在院子裡乘涼時,聽到有廚師做菜的動靜,便問是在給誰做飯。士兵遲疑後說是給大太太做的,沒想到大帥立馬強調,以後不管是誰,八點以後都不能做飯,哪怕你是天王老子也不行。

  

  張作霖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張作霖打進北京,任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其在位期間不怕得罪日本人,也不給日本人面子,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攏,拒絕籤訂賣國條約。而且還經常利用日本,所以日本人對他恨之入骨,最後策劃了刺殺張作霖的事件。1928年6月4日,張作霖乘火車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藥炸成重傷,當日送回瀋陽官邸後即逝世,一代梟雄張大帥就此謝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張作霖有一個特別愛好,讓子女們痛苦不已,張學良遇到扭頭就想跑
    他撐死了在南滿有13000人,要想收拾他,我把遼寧各縣的縣長、公安局長召集起來開個會,三天就把他的鐵路扒了。東北軍先打重鎮大連旅順,他13000人怎麼跟我打?我怕什麼日本鬼子?」在那個東北局勢非常複雜的時代,張作霖能成為「東北王」,著實不簡單。1924年8月,第二次直奉大戰前夕,軍官們提出讓張作霖來訓話提升士氣。
  • 張學良每次和他爹吃飯就想吐,只因為在飯局裡張作霖有這兩大習慣
    張學良每次和他爹吃飯就想吐,只因為在飯局裡張作霖有這兩大習慣1932年,日本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皇姑屯事件炸死了東北王張作霖,深知日本人要佔領東北陰謀的張作霖愣是撐到了他兒子張學良回國繼承家業後才斷氣,而他在主政東北這段時期
  • 張學良回憶帥府到底多有錢?家中廚師70人,可他自己卻害怕吃飯
    大帥府分好幾個院子,在東院和西院各有一個廚房,其中西院廚房是專門做秘書、司機、衛士等人的飯菜,東院廚房則是做張家人自己的飯菜。 據張學良在採訪中親口所說,當時家中養著的廚師就有70個人,如此可見其規模之大,還有人說當時大帥府能燒400多道菜,天南地北的才幾乎都能做出來。
  • 暢遊盛京|張作霖張學良的官邸私宅,瀋陽張氏帥府攻略
    張氏帥府博物館是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帥府遺址上建立起來的,是北洋政府末代國家元首、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及其長子 、偉大愛國者張學良將軍主政東北時期的官邸和私宅,為東北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名人故居,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張氏帥府博物館探秘,張大帥過年吃什麼
    東北王張作霖飲食也很講究,家廚都是手藝高超的名廚,廚師長趙連壁是老廚家創始人、哈爾濱道臺府膳長鄭興文的高徒之一。張作霖對東北的影響是深遠的,從他1918年任東三省巡閱使到1928年皇姑屯被炸,這十年東三省經濟實力位於全國前列。走進張氏帥府博物館帥府,看看他們過年的各種豐盛美食。
  • 瀋陽與張作霖和張學良有關的景點,不僅僅只有大帥府,還有……
    在瀋陽,提起與老帥張作霖和少帥張學良有關的景點,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非大帥府(張氏帥府)莫屬。的確,大帥府將明清時期的傳統建築風格與北歐、羅馬等建築風格融匯於一體,這種中西合璧的建築群全國罕見。同時,大帥府還是東北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名人故居,在國內也是屈指可數。其實在瀋陽還有另外兩個地方同樣講述著老帥與少帥的歷史。
  • 張作霖皇姑屯被炸而亡,大帥府是如何做到讓日本人不知道其生死的
    日本人暗殺的謠言早已存在,而張作霖也聽說過。張作霖原本計劃乘汽車出發返回奉天,但由於路途遙遠且一路顛簸於是就改換成火車了。張作霖在離開北京前還與張學良等人討論了此事,最後決定坐火車返回奉天。奉天憲兵司令部指揮官齊恩銘注意到日本駐軍在皇姑屯站附近行動異常活躍。齊恩銘立即給張作霖打了個電話報告這異常行動,但張作霖並沒有覺察到異動背後的陰謀。
  • 張作霖被炸而亡,大帥府是如何瞞過日本人的?多虧五姨太張壽懿
    這就是「皇姑屯事件」,對當時的局勢影響非常大,用一句「震驚中外」來形容,並不為過。關東軍之所以處心積慮弄死張作霖,是因為張作霖的存在,阻礙了他們擴張蠶食滿蒙的計劃。當初進駐東北時,張作霖和日本人有過合作,但他並不想受日本人的控制,一直警惕防備著,後來還和英美有接觸。
  • 初秋途徑瀋陽,匆匆走過大帥府和清昭陵
    城區南部有一條渾河穿流而過,河水緩緩地流淌著,春夏兩季河兩岸翠綠的山葡萄給渾河增添了俏麗的色彩。 無論是盛京還是奉天,瀋陽無疑比其他城市多了一份厚重的歷史底蘊,這讓它看起來更加迷人……
  • 張學良說大帥府正月天天吃餃子,東北人對餃子的熱愛,不是騙人的
    餃子是東北人的日常主食,也是從古至今就流傳下來的一種食物,吃餃子不用吃菜,因為餃子裡面既有面又有菜,非常的省事,再早東北人的生活十分的貧窮,很多人甚至都吃不上飯,按照如今很多東北老人的說法,他們年輕的時候,頓頓吃大碴子,過年過節的時候能吃上一頓麵食就不錯了,所以, 在過年的時候,能吃上一頓餃子
  • 她竟是張氏帥府沉默的主宰,張作霖最愛的女人,死前以大事相託!
    張氏帥府是一座近代建築,坐落在瀋陽市區。百年前大帥張作霖是東三省實際的主人,而他又是前清走過來的人,腦子裡的權力思想是很重的。因此在1913年建大帥府的時候,理念就是在前廳議政,在後殿過日子。剛才說到大帥府是座王府,王府自然是女人成群的,在張作霖的女人當中,有一位外柔內剛實力突出的,她就是張壽懿。張壽懿並非張作霖原配夫人,只是五姨太,張作霖眾多女人中的一個,也許提起張壽懿這個名字,沒有多少人熟悉,但是她的為人處世頗為經典,有女俠之風。
  • 張學良:既是美食家,也是養生達人
    好幾天,他都在為「紅燒肉」心神蕩漾,把趙一荻的好奇心都勾起來了,到底是怎樣的美食,竟讓張學良如此神魂顛倒?為了一探究竟,她向張學良提議,乾脆寫一封信,看卞福孫是否願意與帥府交換廚子。張學良私以為不妥,但又被妻子的提議誘惑了,便修書一封,向卞福孫借家廚一用。收到信的卞福孫很上道,沒有等張學良把話說透,直接表示,願意把家廚贈予帥府。
  • 「東北王」張作霖家包餃子用1500斤面,屋子裝,從正月吃到二月二
    張作霖的家非常大,有幾十間儲物室,這些儲物室在冬天正月的時候,裝得滿滿的。大家想像不到是什麼吧?那就是我們東北的特色凍餃子,張作霖是最愛吃餃子的,酸菜餡、白菜餡、三鮮餡等,包好的餃子在外面凍實在,裝入大口袋,放在儲物室裡。那個年代要說是吃餃子,是相當奢侈的事情,只有有錢人在過節的時候吃得上。
  • 張作霖死後被日本人「曝屍」6年,張學良為何不讓他入土為安?
    民國時期,「東北王」張作霖達到了人生巔峰,坐上了民國政府,海陸空大元帥。但世道並不太平,國內各路軍閥還在不停混戰,國外列強對中國虎視眈眈,尤其日本人,已經惦記中國多年,有點迫不及待,在和張作霖幾次接觸後,張作霖拒絕了小日本對中國的一些無理要求。
  • 她是張作霖的壽夫人,皇屯姑事件發生後,在大帥府說了九個字
    這時的大帥府哭聲一片,張作霖的死,不僅使東北陷入了混亂,也是整個張家陷入了混亂。為了穩住東北的局勢,張作霖的夫人張壽懿,看著血肉模糊的張作霖交代完後事,扭頭對著亂作一團的張家人說了九個字:「誰都不許哭,一切照舊。」奉天當局也決定對張作霖的死密不發喪,發表通電稱:主座「身受微傷,精神尚好」,「省城安謐如常」。
  • 瀋陽張氏帥府:張學良的官邸和私宅
    張氏帥府位於瀋河區朝陽街少帥府巷48號,緊鄰瀋陽故宮。是原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千古功臣張學良父子的官邸和舊居。又稱「大帥府」、「少帥府」。始建於1914年(民國三年),1933年建成。一般外地遊客來瀋陽都會去張氏帥府,一覽張氏父子當年的風採。張氏帥府分東、西、中三個院落組成。中院是傳統的民族風格的三進四合院;東院由歐式大青樓和中西合璧式的小青樓以及帥府花園等組成,很多著名的歷史事件都發生在這裡;西院的歐式紅樓群是「九·一八」事變前張學良奠基始建,事變後建成的。
  • 張學良親弟張學思,背叛大帥府,娶僱農之女,1955年官拜少將
    張作霖成功以後,娶了兩個妻子,納了四房姨太,生了八個兒子。張學思則是其第四個兒子,也是張學良的親弟弟,張學思雖然同樣嬌生慣養,但卻走上了與張學良截然不同的人生路。在婚戀上,張學思與其他兄弟格格不入,他沒有娶門當戶對的名門小姐,只娶了一位僱傭農戶之女為妻。在人生選擇上,張學思更是背叛大帥府,加入了共產黨,走上革命之路。
  • 張學良講述大帥府奢侈生活,家裡太有錢,餃子竟然可以這麼吃?
    東北有句俗語,叫好吃不如餃子,舒服不如倒著,東北人酷愛吃餃子,餃子在東北人的心目中擁有著特殊的意義,是過年必備的美食,吃頓餃子才有年味。餃子得提前包好,吃的時間也有講究,要在三十晚上子時吃,表示「更歲交子」。交子是我國官方發行的最早發行的紙幣。
  • 瀋陽張氏帥府:父親東北王,兒子亡東北
    在這裡發生過許多歷史上的大事件,讓我們看見了一座東北城市曾經的興衰榮辱。而在這片廣袤大地上有一個民國時期的院子,每年都會迎來大批的遊客。他們不是為了看這裡的風景,更多的是對人文的追思,因為在這裡曾經有兩位改變歷史的人物在此生活,那就是著名的張氏帥府。
  • 張作霖一生有三大毛病,其中一點讓日本人恨得咬牙切齒
    張作霖有個爹,叫張有財。從小,張作霖就跟著他爹各處混,張有財是個賭徒,而且是那種逢賭必輸的賭徒,所以被打的鼻青臉腫也是常有的事。在張作霖13歲那年,張有財到底是因為還不起賭債而讓人給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