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講述大帥府奢侈生活,家裡太有錢,餃子竟然可以這麼吃?

2021-01-12 明清閣談史

東北有句俗語,叫好吃不如餃子,舒服不如倒著,東北人酷愛吃餃子,餃子在東北人的心目中擁有著特殊的意義,是過年必備的美食,吃頓餃子才有年味。

餃子得提前包好,吃的時間也有講究,要在三十晚上子時吃,表示「更歲交子」。交子是我國官方發行的最早發行的紙幣。也是世界上發行最早的紙幣,因此吃這頓餃子就有了財富和幸運的寓意。

大帥府也不例外,張學良晚年時接受電視臺採訪時曾說過:餃子是他家過年那段時間的主食,從初一到十五,可以說整個正月裡帥府上下都是在吃餃子,來家裡的客人,也是拿餃子招待。因為帥府上下人口眾多,張學良曾說過:光他家的廚子就有七十個。這麼多人,需要數量巨大的餃子,短時間內是包不出來的。所以張家通常在臘月二十三之前就要請人排隊包餃子。光準備的材料就有1500斤面,150斤豬肉餡。

包餃子的場面也是十分熱鬧,大家有說有笑,到處都充斥著過年歡樂的氣氛,餃子包好之後,放在花園裡的涼蓆上凍著,東北天氣寒冷,所以擁有天然的凍箱。據說,大帥府包的餃子會裝滿好幾間屋子,過年的時候,有很多人來大帥府賭錢,到飯點的時候就在張家吃點餃子。

除了餃子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山珍海味,後廚工作忙而不亂,有條不紊。

不過大帥府還是和普通人家還是有區別的,當年關將近,大帥府門前送貢品的官員絡繹不絕。這些貢品可不是普通百姓能消費的起的。都是一些山間野味,像野豬肉,老虎肉,野生梅花肉之類的。帥府年夜飯的一般規格是十個大菜和一個三鮮一品鍋而已。

相關焦點

  • 張學良說大帥府正月天天吃餃子,東北人對餃子的熱愛,不是騙人的
    餃子是東北人的日常主食,也是從古至今就流傳下來的一種食物,吃餃子不用吃菜,因為餃子裡面既有面又有菜,非常的省事,再早東北人的生活十分的貧窮,很多人甚至都吃不上飯,按照如今很多東北老人的說法,他們年輕的時候,頓頓吃大碴子,過年過節的時候能吃上一頓麵食就不錯了,所以, 在過年的時候,能吃上一頓餃子
  • 張學良回憶帥府到底多有錢?家中廚師70人,可他自己卻害怕吃飯
    晚年張學良回憶時感慨,說:「我們張家父子,若不是為了愛國,會有這種下場嗎?」似乎言語之間,流露出了對現狀和過往的傷感。 至於張學良在東北時生活是怎樣的?這可能不少人感興趣,張學良晚年時在接受採訪中也透露過一點,他們張家當年在東北是多麼的有錢。
  • 「東北王」張作霖家包餃子用1500斤面,屋子裝,從正月吃到二月二
    「東北王」張作霖家包餃子用1500斤面,屋子裝,從正月吃到二月二。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祝大家開心每一天。東北瀋陽有一座張氏帥府,那是民國時期大軍閥號稱「東北王」張作霖的宅子。張作霖的家非常大,有幾十間儲物室,這些儲物室在冬天正月的時候,裝得滿滿的。大家想像不到是什麼吧?那就是我們東北的特色凍餃子,張作霖是最愛吃餃子的,酸菜餡、白菜餡、三鮮餡等,包好的餃子在外面凍實在,裝入大口袋,放在儲物室裡。那個年代要說是吃餃子,是相當奢侈的事情,只有有錢人在過節的時候吃得上。
  • 瀋陽與張作霖和張學良有關的景點,不僅僅只有大帥府,還有……
    開篇語】旅遊不僅只有美食與美景,您還可以了解一段歷史、感受一種文化、領略一種風情、體驗異地民俗……,最美的你在路上,尋找自己心中的詩和遠方。在瀋陽,提起與老帥張作霖和少帥張學良有關的景點,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非大帥府(張氏帥府)莫屬。
  • 張氏帥府博物館探秘,張大帥過年吃什麼
    走進張氏帥府博物館帥府,看看他們過年的各種豐盛美食。張氏帥府博物館位於瀋陽,這裡保存比較完好,可以從這裡看他們的日常生活,李雪健老師在這裡拍攝過電視劇《少帥》。有雜誌採訪過張作霖廚師樸豐田,文章《大帥府飲食春秋》裡面有一些記錄,樸豐田回憶趙連璧:「帥府的廚師長叫趙連壁,是天津人,為人正直和善,烹藝高超,深得大帥的器重。
  • 瀋陽張氏帥府:張學良的官邸和私宅
    張氏帥府位於瀋河區朝陽街少帥府巷48號,緊鄰瀋陽故宮。是原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千古功臣張學良父子的官邸和舊居。又稱「大帥府」、「少帥府」。始建於1914年(民國三年),1933年建成。一般外地遊客來瀋陽都會去張氏帥府,一覽張氏父子當年的風採。張氏帥府分東、西、中三個院落組成。中院是傳統的民族風格的三進四合院;東院由歐式大青樓和中西合璧式的小青樓以及帥府花園等組成,很多著名的歷史事件都發生在這裡;西院的歐式紅樓群是「九·一八」事變前張學良奠基始建,事變後建成的。
  • 暢遊盛京|張作霖張學良的官邸私宅,瀋陽張氏帥府攻略
    張氏帥府博物館是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帥府遺址上建立起來的,是北洋政府末代國家元首、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及其長子 、偉大愛國者張學良將軍主政東北時期的官邸和私宅,為東北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名人故居,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張學良親弟張學思,背叛大帥府,娶僱農之女,1955年官拜少將
    張學思則是其第四個兒子,也是張學良的親弟弟,張學思雖然同樣嬌生慣養,但卻走上了與張學良截然不同的人生路。在婚戀上,張學思與其他兄弟格格不入,他沒有娶門當戶對的名門小姐,只娶了一位僱傭農戶之女為妻。在人生選擇上,張學思更是背叛大帥府,加入了共產黨,走上革命之路。九一八事件以後,張學思總是憤懣不已,他不解哥哥為什麼手握重兵,卻實行不抵抗政策。
  • 張作霖每天必吃這兩道菜,大帥府上下沒人愛吃,張學良看見就想跑
    民國的各大軍閥,在飲食上都有自己十分鐘愛的幾道菜,身為東北王的張作霖,自然也有兩道基本上餐餐都吃的菜餚。當時大帥府裡的廚子多達70個,人才濟濟、味兼南北,可以燒制400多種全國各地的美食佳餚。但張作霖每頓飯必吃的這兩樣菜,卻不是熊掌、燕窩、鮑魚這類山珍海味,而是全府上下很多人都難以下咽的蠶蛹和鹹鴨蛋,張學良曾說自己看見這兩個菜就想跑。
  • 瀋陽有座名人官邸,叫做張氏帥府
    百年大帥,有情有義……張氏帥府又稱"大帥府"或"少帥府",位於遼寧省瀋陽市,是張作霖及其長子張學良的官邸和私宅。它是迄今東北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名人故居。各建築內還陳列著照片、蠟像、張氏父子曾使用過的各種物品,展示了父子倆的人生軌跡,奢華的帥府內部有大量的石雕、木雕、磚雕和壁畫作品以及張氏父子眾多的珍貴墨寶,非常值得欣賞。旁邊還有瀋陽金融博物館和趙四小姐樓,逛完大帥府再去傾聽那段纏綿感人的愛情故事。
  • 瀋陽故宮、大帥府及中街周邊遊玩攻略
    外地人來瀋陽 ,最主要的景點當然是瀋陽故宮和大帥府。中街作為全國最長的步行街,商賈林立,遊人如織,匯集了瀋陽特色,也值得逛一逛。周邊小景點順路串聯遊玩即可,適合時間充裕休閒遊的遊客消磨時光,即便時間不夠去不上也無需遺憾。中街周邊十個景點,走馬觀花一天可大致逛完,慢悠悠的休閒逛街兩天比較舒服。
  • 初秋途徑瀋陽,匆匆走過大帥府和清昭陵
    帥府大青樓 2/前往大帥府 鞍山到瀋陽也就一百公裡,一個多小時就能輕鬆抵達瀋陽張氏帥府位於瀋河區朝陽街少帥府巷48號,是原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千古功臣張學良父子的官邸和舊居。又稱"大帥府"、"少帥府"。始建於1914年(民國三年),1933年建成。全部面積達三萬六千多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佔二萬七千平方米。分為東、中、西三座院落,以及部分院外建築。內有儀門、會客廳、書房、花園、大青樓、小青樓、趙四小姐樓、胡仙堂、邊業銀行等建築。
  • 蔣介石軟禁張學良要花多少錢?生活奢侈,足夠裝備一個步兵團
    這時不僅張學良,就連全國人也知道了,張學良是要受到懲罰,此後張學良過上了被軟禁的生活,失去了行動的自由,他的活動僅限於劃定的圈子裡面,比一般的人坐牢要舒服許多。  不過這對於一個少帥來說,簡直是比死還難受,再這怎麼說張學良也是帶兵的將領,是一個叱吒風雲的人物,豈能受得了這樣被人軟禁,更何況東北軍還要幾十萬人在外面,這個大攤子得有管。  在失去自由之初張學良無法適應,情緒十分低落,吃飯也沒有胃口,每次飯菜雖然很好很精緻,但他仍吃的很少,張學良睡覺有一個習慣,把自己的背心墊在床上,然後自己再睡在上面。
  • 神秘收據:張學良資助政友本黨 希望日本更換內閣
    神秘收據毀了日本反戰派  1931年9月19日,日軍衝進大帥府,砸開保險箱,驚奇地發現,裡邊竟然只有一塊銀元和一張折了兩折的信紙……  大帥府遭到浩劫  1931年9月18日,陣陣槍炮聲過後,日軍突破城垣,逼近大帥府。
  • 我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餃子,沒想到,餃子餡的材料竟然是這些
    我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餃子,沒想到,餃子餡的材料竟然是這些,長這麼大,我媽幾乎沒有給我包過餃子吃,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現在,我嫁給了老公,婆婆包的餃子,實在是太美味了,而且我吃了還想吃,第一次婆婆做這種餃子的是,我竟然連著吃了三盤,婆婆還誇我胃口好,我說是她做的好吃,還說,如果這餃子
  • 張學良:既是美食家,也是養生達人
    張學良是富二代、官二代,富養長大的公子哥,在吃上面很有研究。他的父親張作霖很豪放,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以致於年輕時候的張學良,多多少少受到了影響。但他並非只知大快朵頤,更注重去發掘美食、品味美食,是合格的吃貨,甚至可以標榜為美食家。張學良一生去過很多地方,因戰爭四處轉移,幾乎嘗遍了天下的美食。
  • 瀋陽故宮感受皇家氣質,滿清街道吃特色美食,大帥府看戎馬一生
    瀋陽故宮感受皇家氣質,滿清街道吃特色美食,大帥府看戎馬一生萬米宮殿,感一朝發源地;戰亂應時,成兩代帝王都。瀋陽作為一座富有文化底蘊的歷史名城,所聞所覽之處,皆有同其他古城獨樹一幟的傾心魅力。滿人入關後選擇的首都是明朝官兵主要鎮守的要地—瀋陽。
  • 鄭州104歲老人終身未嫁一人獨居,最奢侈的飯是吃餃子
    李奶奶出身農民,小時候和父母一起逃荒到了鄭州,父母去世後,李奶奶開始在大戶人家做傭工,後來年紀大了,就開始做保姆帶孩子,由於她幹活勤快、心眼好,深受僱主的好評和孩子們的喜愛。多年來,很多由李奶奶帶大的孩子還會不時的來看望她,家裡的冰箱、電暖氣等都是他們給李奶奶添置的。
  • 「九一八」事變前後,張學良在幹啥?
    瀋陽主要也就兩景點,瀋陽故宮和大帥府。去參觀大帥府時,瀋陽籍的導遊介紹說:「九一八」事變發生的當晚,張學良還在北平抽大煙,與胡蝶共舞。憤恨之情溢於言表。導遊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她介紹的卻與事實有所出入。當時張學良確在北平不假,他是於1931年4月13日從瀋陽遷到北平的,東北的事務則全交與東北軍參謀長榮臻與臧式毅處理。
  • 張作霖皇姑屯被炸而亡,大帥府是如何做到讓日本人不知道其生死的
    1928年6月2日,張作霖致電全國人民撤出北京並返回東北,但他仍然是中華民國三軍大元帥。日本人暗殺的謠言早已存在,而張作霖也聽說過。張作霖原本計劃乘汽車出發返回奉天,但由於路途遙遠且一路顛簸於是就改換成火車了。張作霖在離開北京前還與張學良等人討論了此事,最後決定坐火車返回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