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俗語「窮單身,富寡婦」,後半句才經典,為何有這種說法?

2020-12-16 筆尖文史

對於男子來說,成家立業是人生大事之一。古人就曾說過,男單當婚,女大當嫁,步入婚姻意味著人生的新開始。無論男女結婚了就意味著身份的轉變,婚後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並不是每段婚姻都是完美的,在現代,離婚之後再婚已經習以為常,但是在古代,女子丈夫去世之後,並不可以再嫁,需要為丈夫守寡。守寡意味著忠貞。是傳統禮教所倡導的。但是男子妻子去世之後,可以續弦,由此可見,男女地位在古代極不平等。古代男子單身,主要原因是窮,而守寡的女子往往比較富有。甚至古人總結了這句話:窮單身,富寡婦。為什麼老祖宗會這麼說呢?

首先窮單身,主要指的是男子,男子之所以單身,大多原因是因為家境貧寒。無論古代還是現代,女子在考慮對象的時候,男子的家境也是重要因素,如果男子家裡很窮,但是男子很有上進心,女子也願意嫁。但是婚後過日子,柴米油鹽必不可少,如果家裡太窮的話,基本的物質條件都不能滿足,女子也不願意嫁給這樣的男人。

在古代,尤其是戰亂年代,男子的人數比較多,娶妻並不難,除非家庭過於貧困,不然都有機會成家。一般而言,成年的男子,只要不是太懶的話,家裡日子還過得去,因為懶而導致的窮會讓人看不起,這樣的男子單身也正常。在傳統觀念中,人們認為男子單身是沒有本事的表現,成年男子大多都能成家立業。

其次在古代,女子如果守寡的話,一般情況下都比較富有。為什麼呢?首先女子嫁到丈夫家中,如果丈夫去世了,作為妻子就要守寡。但是丈夫的家業還在,這些家業都掌握在守寡的妻子手中,除了侍奉公婆以及照料孩子之外,其他方面沒有什麼開銷。而女子居家過日子比男子要勤儉,所以即使丈夫去世,守寡的妻子生活依舊過得很不錯。如果此前與丈夫沒有孩子,生活負擔就更小了。而且女子結婚的時候,娘家還會有一筆嫁妝,如果丈夫去世之後,這些財物都由女子支配。

其次女子守寡之後會覺得家中的頂梁柱塌了,做什麼事情都會考慮再三,對日後的生活也更有規劃。她們會合理地安排好生活開支,管理好家中的財產,所以日子過得還可以。合理規劃生活並不意味著日子過得緊,其實寡婦在公婆去世之後,家中的開支並不大,就算沒錢也可以變賣一些家中財產,比如地產以及房產。所以古人說寡婦比較富有也是有道理的。其實這句話還有後半句:寡婦有田無人耕,到底是為何呢?

寡婦在丈夫去世之後,家中也會留下一些田地,這些田地外人是不敢耕種的。寡婦需要守寡,如果寡婦在丈夫去世之後和其他男子有不清不楚的關係,會被人恥笑。在封建禮教中,寡婦就應該守婦道,違背婦道是對丈夫的不忠。而外人,尤其是其他男子為了避嫌,不願意去寡婦家中的田地裡耕種。古代男子一般都有家室,如果還跟寡婦扯上關係,在村子裡面會被人笑話。所以那時候男子會有意與寡婦保持一定的距離。而寡婦要是家中有田地,只能讓家中的男子耕種,這樣別人才不會說閒話。

其次寡婦有田,這裡的"田"並不是一般那意義上的田地,指的是寡婦自己。寡婦再美,男子也不敢有什麼非分之想。女子嫁人之後,已經成為婆家的人了,就算丈夫去世,也不能回家。她們需要守寡,直到自己去世,然後和丈夫埋在一起。所以寡婦的一生是悲苦的,她們不能選擇屬於自己的幸福。經歷了婚姻的不幸之後,還需要繼續在不幸中度過後半生。在古代,寡婦不能嫁人,人們也不敢娶寡婦。還有人覺得寡婦的丈夫去世,可能這樣的女子克夫,因此無人敢娶。

總之,古人覺得寡婦的生活雖然相對富有,但是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她們自己知道。封建禮教存在嚴重的不合理性,在封建社會中,有無數的寡婦度過了悽慘的一生,她們感受最深的應該是孤獨。丈夫去世,意味著生活中沒有了依靠,今後在生活上會遇到很多困難,而這些困難,大部分需要她們自己扛。封建禮教摧殘著這些弱女子,如今這些為丈夫守寡的女子在歷史的長河中漸行漸遠,讓人感慨不已,現代社會中,女子有了追求幸福的權利,這是一大進步。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這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這句俗語也是農村人茶餘飯後嚼舌根的談資,實際上也些有道理。不光是在舊社會適用,放在現社會也不無道理。由於男女比例失調,男性的數量遠遠大於女性,再加上天價的彩禮,有的甚至已經達到了幾十萬了,這讓很多農村大齡男青年叫苦不迭。
  • 俗語「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是啥意思?有什麼依據嗎
    俗語「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是啥意思?有什麼依據嗎俗語是我們民間文化的一種體現,它沒有非常優美華麗的詞句,很多也沒有什麼非常波瀾壯闊的意境,但是這些俗語是蘊含的大道理是非常現實的,很多的俗語也是教會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很多長輩也會經常說一些非常道理的俗語來教育我們,今天小編也是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俗語,想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這句話就是「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啥意思?後半句更經典
    在以前嚮往的是每天有大魚大肉的生活,而現在農村的一些野菜、土特產、粗糧卻成為了搶手貨,不僅農民喜歡吃了,就連城裡有些人還特意到農村來購買土特產。不過農村有些土特產,是城裡人花錢也未必能買得到的。閒話不多說,今天和大家來聊一句和養生方面的老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壽命意思呢?有道理嗎?後半句其實更經典!
  • 俗語「寡婦門前是非多」,下半句卻是精髓,更值得人深思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在遠離他鄉的那段時間,在艱難中有無數次的徘徊,在迷霧中有無數次的迷失了方向,但是,想到村裡老人說的那句俗語「鳥貴有翼,人貴有志」時,如夢初醒。是吖,一個人有志向, 不論多大或者多小,一定要努力,一定要鍥而不捨。
  • 俗語:「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
    說起俗語我們往往都是只知上半句不知下半句。就像這句「笑貧不笑娼」想必很多人都聽說多,但是應該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下半句是什麼吧!這句話不是出自哪位名人的詩句,也不是那本經典著作的「名句」,而是民間流傳的俗語。
  • 俗語「笑貧不笑娼」,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讀後長見識了
    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這其中有很多文學經典得以保留,其中一部分傳統文化就和俗語有關。俗語文化,其實從簡單的意思來理解,就是一種民間的語錄,這些語錄和歇後語有著關聯,所以被大家廣泛使用。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詳,就是「笑貧不笑娼」。那麼這句俗語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其實它的下半句更加精彩。首先我們來看俗語的上半句「笑貧不笑娼」。這裡面的關鍵還是取決於「笑」這個字,笑的含義在這裡不僅僅指的是嘲笑,其實更多的意思指的是看不起。
  • 俗語「寡婦門前是非多」,下半句才是精華,道盡人情冷暖
    等到她們出嫁後,身上的束縛一點都沒少。在家中,得看婆婆的臉色行事,若是無意衝撞了她老人家,輕則被罰少吃一頓飯,重則要挨一頓打。若是遇到個通曉事理的丈夫還好,至少能為她撐腰。若是遇上個懦弱無能的丈夫,那可就慘了。即使女子用哀憐的眼神望著他,他也無動於衷地站在一旁,冷冷地看著妻子被罰。
  • 俗語說:「窮養兒子富養女」,到底啥意思?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
    俗語說:「窮養兒子富養女」,到底啥意思?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說起俗語,其中家長裡短的生活智慧,可不是三兩句話就能數清。這些話雖然有的帶有封建時代的糟粕,但是有的卻是經過了歲月的沉澱和檢驗,仍然稱得上是金科玉律的人生哲理。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其中一句俗語。
  • 俗語:寡婦門前是非多,其實上半句才是精華,為何男人從來不提?
    幾千年來,我們老祖宗將歷代的經典故事口口相傳,精簡成句,創造出很多的俗語。過去農村有一句老話叫做「寡婦門前是非多」,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這句話什麼意思很多人也都理解,但其實這句俗語之前還有半句,可能大家聽得比較少,那前半句到底是什麼呢?
  • 俗語:「釣魚窮三代,玩鳥毀一生」,下半句才是經典,你聽過嗎?
    俗語:「釣魚窮三代,玩鳥毀一生」,下半句才是經典,你聽過嗎?文/餘生讀史中華民族的文化,在幾千年悠久的歷史中被錘鍊的博大精深、蘊含哲理。那麼我們的先輩們自然也是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的文化瑰寶,特別是一些淺顯易懂的大白話中往往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比如說一些俗語或者是俚語中的道理,往往會為我們揭示一些人生的真理。那麼不知道各位讀者朋友們有沒有聽過「釣魚窮三代,玩鳥毀一生」這句俗語呢,那麼大家又知道不知道這一整句俗語的內容是什麼呢?特別是下半句的內容和道理都特別精彩呢!
  • 俗語「豬變窮,狗變富」,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告誡不得不佩服
    在農村有一句俗語叫,「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這句俗語聽起來十分有意思,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豬來窮從字面的意思是說豬進到自己家裡,就會變得很貧窮,其實這句話仔細想想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提到豬,咱們都知道豬的特性是好吃懶做,認死理,不撞南牆不回頭,意思是豬又懶又笨,潛在的意思是說誰家裡面要是有一個像豬一樣的人,整天好吃懶做,無所事事,就算是家裡面再有錢,最後也會變窮,所以農村不喜歡誰家的豬跑到自己家裡來
  • 俗語:笑貧不笑娼後半句才是經典,但鮮為人知,老實人要謹記於心
    古代留下來的俗語多得不計其數,但是我們往往只知上句不知下句,或者只知下句不知上句。想必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就是「笑貧不笑娼」,很多人都只是聽說過這一句,但是,後半句才是經典,老實人要謹記於心。其實這種現象至今都有存在。其實在我看來「笑貧不笑娼」更多的是對現在社會形態的譴責。如今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裡,人們對於金錢,權利,腐敗的生活過度追求,不對精神方面的層次進行追求,看待人也只是從金錢的層次入眼。我為這樣的人感到悲傷和無奈。
  • 農村俗語「百年難逢寡婦年」,2021年是寡婦年嗎?有啥說法?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年份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百年難逢寡婦年」,那麼什麼是寡婦年呢?2021年是寡婦年嗎?關於寡婦年又有哪些說法呢?
  • 農村俗語「寡婦門前是非多」,下半句鮮為人知,但是更現實
    農村俗語「寡婦門前是非多」,下半句鮮為人知,但是更現實農村有很多流傳很久的通俗語句,很多都很有意思當然也有一些很有道理。今天冰哥就來和大家聊一聊農村的一句俗語「寡婦門前是非多」,這句話可能很多朋友都聽說過,但是大家知道它還有下半句嗎?
  • 俗語「只有終身光棍,沒有落地寡婦」,說的什麼意思呢
    有句老話說的好:「只有終身光棍,沒有落地寡婦」,不知道大夥聽過這句老話沒有,你們知道這句話蘊含的意義嗎?下面中原文化家就給大家分析一下。只有終身光棍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句俗語的第一句,這句話從字面上來看的意思就是:光棍沒有娶到媳婦,就會孤苦伶仃的一個人度過一生。
  • 俗語「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能做到的人,掙錢不是問題
    但是很多朋友記這些俗語都會有一個問題:只知上句不知下句,或者只知下句不知上句。今天腦洞要說的這個俗語很多朋友都聽過,就是「笑貧不笑娼」,不過它其實還有下半句,而且下半句更經典也更實用。「笑貧不笑娼」這句俗語就是在這樣的環境產生的。這句話中第一個「笑」並不是單純的嘲笑之意,而是看不起、瞧不起的意思,第二個「笑」才是嘲笑、笑話之意。
  • 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這後半部分你知道嗎?
    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這後半部分你知道嗎?不知道各位了解這個農村俗語嗎?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對於這個屬於應該是不陌生的,其實這只是一段的一部分,還有後半部分你知道嗎?這整句話其實是這樣的:「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五鬥六鬥開當鋪,七鬥八鬥坐著走,九鬥十鬥啥都有」。其實這看上去很是不好去理解,但是這要是看懂了也是就說這人的手上的「鬥」的數量,去判斷人的未來,這要是「鬥「越多的話,那就說明以後很有錢,對於這樣的解釋應該都懂得了這句俗語的意思,但是這些都是一些封建迷信,對於自己的命運還是需要自己的去創造。
  • 「窮灶門,富水缸」的說法
    有這麼一句俗語:「窮灶門,富水缸」,很多人都以為這句俗語講的是關於風水方面的問題,大多數人認為水缸可聚財,灶門會影響財運,實際上這些人理解錯了。「窮灶門,富水缸」跟以前人們生活習慣有聯繫,真正的意思是說家裡的灶臺門前擺放的柴火要少,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危險。家裡水缸裡的水要儲存滿,以備日常使用和遇到火災時可用於救火。這裡更深層的意思是要告誡人們做什麼時候需要防範於未然,未雨綢繆。
  • 老人言:「富不住大屋,子孫齊享福」後半句更加經典,卻鮮為人知
    現在很多人都嚮往豪宅,哪怕是買不起,也要在自己的老家建造足夠富麗堂皇的房子,可能對於房屋內部的裝飾不是很看重,但是房子一定要足夠大,遠遠看上去就顯得這家人很有錢,但是進到這房間中一看,可能裡面還是到處通風的那一種,相信很多人都有見過這種房子。
  • 俗語:「寡婦的門前是非多」,你知道下一句是什麼嗎?值得深思
    俗語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他也是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雖然俗語聽起來十分通俗,很多人認為這種話不登大雅之堂,其實俗語正是因為它的通俗易懂、言簡意賅,才能更容易讓後輩口口相傳。在民間流傳著很多經典的語句,很多人都能隨口說出去,但是有些俗語經過時間的流逝,人們只知下半部分,卻不知上半部分,就比如農村有一句俗語「寡婦的門前是非多」,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