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家庭教育讀書會,歡迎關注哦。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我們先來看一個親媽吐槽的故事:
我感覺我四歲的女兒最近變壞了,會說髒話了,昨天畫畫的時候,鉛筆突然斷了,她竟然說了一句:媽的,真該死!我都驚呆了,這還是我女兒嗎?這麼小就開始說髒話了。她二、三歲的時候會說「臭爸爸」「臭媽媽」「臭奶奶」之類的話,但我們沒太在意,覺得無傷大雅,沒有管教。但我現在覺得她說髒話,問題很嚴重,我的孩子是要變壞了嗎?如何糾正孩子說髒話罵人的毛病呢?
其實,很多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慢慢開始說髒話,那麼,家長該如何阻止孩子說髒話呢?說髒話就是壞孩子嗎?孩子說髒話,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打罵有用嗎?
1.模仿行為
心理學家艾普教授說:如同水中的魚群群居群嬉一樣,孩子們會時時參照周邊的人們,互相觀察、互相模仿。
一般來說,3~5歲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在這一時期他會模仿別人的話語以及行為。因此,說髒話的過程,其實是孩子對學到的語言進行模仿、學習和試探的過程。孩子本身並不知道髒話的含義。
這種髒話,可能是來自於父母;也可能是來自動畫片、遊戲;也可能是來自於其他小孩子。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2.尋求關注
許多小孩子說髒話,往往具有一種求關注的心理。當他說髒話時,父母的反應決定了他對髒話的理解和使用。有的父母聽到孩子說髒話,會很驚奇,繼而哈哈大笑;有的父母,則會驚慌失措,嚴厲批評。其實無論是哪一種行為,都在暗示孩子:說髒話,會引起父母的巨大反應。
於是,他會繼續通過說髒話的方式,來引起父母的注意。父母反應越強烈,孩子越喜歡說髒話。因為父母的強烈反應,讓孩子確信髒話的力量。
3.發洩情緒
麻省理工大學心理學教授Timothy Jay曾說過:
當孩子還不會說話時,他們通過極端行為來表達這些情緒,打人、咬人、踢門等等。這時,如果我們去觀察他們,就會發現和動物發脾氣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而當他們學會說話時,這時他們就學會使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們想通過說髒話來體現自己的力量,更多的是想得到應有的重視和尊重。
所以當孩子發脾氣罵人說髒話時,我們也要好好反思是不是自己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沒有尊重他們的想法,他們才會以這種方式宣洩表達自己的內心的不滿。
我們不要只盯著孩子嘴巴裡冒出的髒詞髒話,而是關注孩子說髒話行為背後的情緒和欠缺的表達能力。
1.識別孩子是否在講髒話
小孩子處於語言敏感期,對語言有很強的好奇心。他會通過說髒話,看父母的反應,以此來感受語言的力量。所以,有時候孩子的髒話可能是無意識的試探。因為有時候他們的髒話只是表達一種稱謂,在孩子心中這並不是罵人的髒話,甚至還認為是一種好話。
比如,看完《小豬佩奇》後,孩子可能會喊父母為「豬爸爸「「豬媽媽」,這種稱謂其實是一種親暱的愛稱,並不是說髒話。
生活中也有一些長輩愛親暱地喊自己的孩子為「臭寶貝」,孩子自然也會有樣學樣地喊「臭奶奶」「臭爺爺」,這種也不是髒話。
這個時候,父母就需要對孩子的髒話進行區別,哪些是出於模仿和試探,哪些是出於表現心中的不滿或憤怒。
2.尋找髒話來源
如上文所言,孩子說髒話的首要出發點在於模仿,所以當孩子說髒話時,父母不妨去尋找一下髒話來源,是來自於自身家庭,還是幼兒園其他小朋友,或者是動畫片、遊戲等。
如果是來自於自身家庭,父母就要反省自身,通過約束自己的行為,為孩子樹立文明榜樣;如果是來自於動畫片或遊戲,父母就需要對其進行篩選後再給孩子看;如果是來自於幼兒園或者其他小朋友,那麼父母就應該告訴孩子,這些話會讓人不舒服,不應該說。
3.不要對孩子進行道德評價
美國耶魯大學的保羅·布盧姆博士說:孩子說髒話,其實只不過是孩子的語言學習。一句髒話當時對於小孩子來說,沒有什麼作為禁忌語的特殊意義。他們以後才會逐漸了解到這些話犯了社會禁忌。
有些小孩子知道這些話是髒話,但為了表達自己的情緒,也會選擇說髒話。這個時候父母也不適合對其進行打罵,因為成年人在控制不住情緒時,也是會說髒話的。所以,對於孩子說髒話我們沒有必要反應那麼嚴重,孩子一說髒話罵人就上升到道德高度去指責批評、或者打罵。
也不要對孩子說:
你是個壞孩子
你這樣真的好沒有禮貌
你真是太讓媽媽失望了
我們再也不喜歡你了……
因為父母的這種過激評價,反而會讓孩子注意到髒話的力量,勾起孩子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反而孩子會更喜歡,也會繼續說。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4.冷處理,不要過度關注孩子說髒話
當孩子剛開始說髒話,父母的反應決定了孩子會不會養成說髒話的習慣。如果孩子發現髒話總是能引人注意或激怒別人,這就等於得到了鼓勵,於是愈講愈多、愈講愈難聽。所以,當孩子說髒話時,父母最好的辦法就是不予理會,進行冷處理,避免給孩子反應,這樣,孩子就會覺得說髒話並不好玩,也沒有力量,於是便減少用髒話來尋求關注的次數。
5.引導孩子正確表達情緒
在生活中,有些小孩子說髒話,是因為在模仿和試探語言,但也有一些小孩,是真的在用髒話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面對這種情況,父母打罵也是無效的。不管是出於不滿,還是憤怒,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接受孩子的情緒和感受。其次,去尋找髒話背後,孩子未被滿足的需求:他怎麼了?他為什麼不高興了?他哪裡沒有得到滿足?我們什麼地方做的不夠好?所以,父母的關注點不應該在髒話上,而應該在孩子的情緒上,引導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總結一下:作為父母,當小孩子說髒話時,不需要過於緊張,也不用急於懲罰,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和內心情感更重要。
留言談論:你家的寶寶會說髒話嗎?你是如何處理的?
我是@家庭教育讀書會,定期分享家庭教育知識,陪伴孩子和家長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