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留言:
諮詢師您好,我兒子三歲半了,之前三歲多點的時候就有罵人的苗頭,在家裡和我們逗悶子,嬉皮笑臉地指著我們說:「你們是粑粑。」後來又說:「屁屁媽媽、粑粑爸爸。」我們看他那幼稚勁兒也覺著挺可樂就沒嚴肅地批評他。現在可倒好,前些天帶他去爺爺奶奶家吃飯,他想用勺子咼水果,結果沒弄好掉地下沒吃到,他就發脾氣了,說了句:「草!」。這麼小的孩子說這種話,一下周圍大人都很尷尬,他爸覺著沒面子,就管教孩子:「這話也是你說的?你知道這話是什麼意思麼?」孩子還小也看不出他爸已經很生氣了,還很興奮地問:「是什麼意思?」那天雖然他奶奶打圓場,當時沒事,但是回家之後他爸沒忍住還是揍了他一頓。後來,還有一次因為我和他講道理,他不聽,我一嚴厲,他居然瞪著眼珠子說:「我抽你了啊!?」我給他攬過來問他:「你說什麼呢?」他就趕緊道歉說:「以後不這樣了。」但是就他現在這樣總偶爾冒出點新的罵人的話,讓我們很頭疼,該如何引導呢?
心理分析:
教育孩子都希望他們能有好的品行,這在綜合素質中佔有重要的位置。而當孩子說髒話罵人時,家長感到意外之餘都會很焦慮,擔心孩子以後學壞。有些家長會因為感到丟人或焦慮而對孩子採取一些過於嚴厲的懲罰措施,以使孩子以後不敢再罵人,但是採取很衝突的方式來處理親子問題又很容易破壞親子關係,還容易強化孩子罵人的行為。要想更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找到孩子說髒話的心理原因,然後由此下手對孩子加以引導。
一、孩子為什麼會說髒話?
1、語言能力的發展過程
孩子會「無師自通」地學會罵人麼?其實是有這種可能的,很多三歲左右的孩子,他們會開始用比喻的方式諷刺他人。比如孩子最早說的髒話往往是「臭···」、「粑粑」、「尿尿」、「屁屁」等,因為這一時期的孩子大多處於弗洛伊德說的「肛欲期」。此時他們發現吃完食物後,會有排洩物從自己身體排出,而且他們會發現自己可以憋住,在憋大小便的時候,還會產生類似成人性興奮的感覺,所以這期間的孩子會對大小便特別感興趣。這段時間他們也會發現它們確實很臭,而且大人在幫小孩子清理的時候也會表現出「這些很髒」。而此時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發展到一定水平了,他們開始發現有些話語有引申義,開始發現這些詞對他人有貶低的意味,孩子開始認識到這種深層含義,這對孩子來說是個新發現,於是這段時間孩子開始喜歡用這些詞罵人。
2、對他人行為的模仿
孩子主要是通過模仿來學習,幼兒期是孩子們學習和記憶能力很強的時候,所以當周圍的大人無意間說了髒話,孩子也很容易學會,就像學會其他的詞句表達一樣。尤其,周圍的大人經常性的口頭語,或者當時那個大人說完那句話時周圍人有特別的反應,這些都會強化孩子的記憶和模仿行為。
3、對他人態度感到好奇
如果你在一歲小孩面前用積木碼起一個城堡時,小孩會本能地第一時間過去把積木推倒。就好像當人走到平靜的湖邊時都有點往湖面丟小石子的傾向。尤其是孩子,他們正在體驗自主感,他們喜歡對周圍的人或物產生影響。而當他們學會罵人之後,他們發現語言除了交流,還可以用於攻擊,這時他們會對別人的反應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尤其對於有些言語他們不了解具體意思,所以他們更會希望用到別人身上試試,看看對方的反應來進一步了解該詞彙的意思。
二、如何引導孩子做到文明禮貌?
1、採取放鬆的心態,平靜對待
當孩子說髒話時,家長很容易焦慮,而過激的應對方式反而更容易給孩子留下深刻印象,而使孩子說髒話的行為得到強化,這樣孩子下次情緒激動的時候更容易想起並使用這種能刺激到大人的詞彙。所以家長們應該保持冷靜,可以不做反應,這樣孩子的心理預期得不到滿足。而且大人們講的髒話的含義往往與性有關,而孩子對性其實是不了解的,所以他們不會了解那些大人講的髒話的侮辱性的含義。所以只要家長不做出反應,這些詞對於孩子而言就是無意義詞。而無意義詞是不容易被記住或再次使用的。
2、家長們以身作則
既然了解到孩子說髒話的行為和模仿有關,那麼使這種模仿行為停止下來的最好方式不是讓「學生」停下來,而是讓「老師」停下來。家長們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榜樣,平時注意文明禮貌,避免大人的語言陋習,這樣孩子在健康、文明的環境裡成長也就不會罵人了。
3、和孩子講道理
當孩子自己很清楚自己在說髒話的時候,家長可以說說聽到這些話的感受是很不喜歡的,告訴孩子:這不是一個遊戲。和孩子講道理,告訴他/她:未來我們周圍會有很多人,其中有涵養的人是不會和說髒話的人來往的,而不介意的人往往自己也說髒話,你現在的行為就決定著你未來和哪種人在一起相處,你希望和懂禮貌的孩子一起玩,還是和總罵你的人在一起?這樣孩子就會知道罵完人最後只會使自己受到不好的影響,由此也會更加自律。
-------------------------------------------------------------------------------------------------
版權聲明:本內容版權歸初心客廳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授權,請聯繫我們。情感不順心?孩子搞不定?職場壓力大?歡迎你來初心客廳找我們聊聊。配圖來源於網絡,侵刪。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初心客廳)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