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鼎前岐親子主題活動:追尋紅軍足跡 重溫紅色記憶
福鼎新聞網訊(記者 謝樹淵)10月25日,福鼎市金灘嘉苑幼兒園的100多位小朋友及家長,一同走進前岐開展「追尋紅軍足跡,重溫紅色記憶」重走紅軍路親子主題活動,從黃仁村出發徒步向「紅色搖籃」李家山挺進。小朋友及家長身穿紅軍服一路翻山越嶺,高唱紅軍歌曲,聆聽紅色故事,重溫紅軍當年跋山涉水的艱苦歷程,共同緬懷革命先輩。黃仁村有句土話:「黃仁五岱十八窟,能進不能出。」這裡交通閉塞、地形複雜、山道崎嶇、與世隔絕。黃仁的古道還有一個名字,叫「紅軍路」。當年劉英、粟裕的部隊曾駐紮在這一帶,打過漂亮戰。
-
福鼎小城故事管陽高速
福鼎小城故事管陽高速 小 城 故 事 我們的共同記憶 2018年12月28日上午 沈海複線福鼎市管陽至寧德段開通 福鼎鄉鎮進入了高速時代
-
前岐政府「搭梯」所謂何事?
2017年10月18日起針對婚喪喜慶陋習,福鼎市重拳出擊研究部署移風易俗工作並下發有關工作方案為積極響應福鼎市移風易俗工作部署,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大力弘揚勤儉節約的社會風尚,前岐鎮相繼印發《關於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制止大操大辦婚喪喜慶事宜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前岐鎮黨員幹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管理規定》、《
-
福鼎以「水」為筆,繪就美麗生態畫卷
店下鎮開展河道清淤及河道垃圾整治福鼎市位於福建省東北部,境內溪流縱橫密布,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裡以上的河流5條,30至100平方公裡河流4條,流域面積20平方公裡以上河流實行河長制,其中列入寧德市級的2條,福鼎市級10條、鄉級15條,共涉及121行政村(社區)。從空中俯瞰,桐山溪、龍山溪、水北溪、雙嶽溪、赤溪等河流在福鼎這座濱海之城縱橫交錯,蜿蜒流淌。
-
福建福鼎解放70年之巽城戰鬥——老革命池方喜革命事跡介紹
由於沿路遇到遊擊隊和民兵的阻擊,大約1000餘人經泰順縣進入福鼎縣城。 這時前岐鎮長李水耀已在鼎平縣委書記鄭衍宗策動下率部起義。福鼎縣的林德銘搜剿隊靠著李延年的殘兵,由縣城竄到前岐鎮,要抓李永耀和我地下黨支部書記王益甫。其實二位早先已隨縣委退到平陽縣礬山鎮,故林德銘撲了空,但把王益甫家的東西搶走了,連地下黨藏在他家的幾千斤糧食都被搶個精光。
-
福鼎的歷史變遷過程!讀完給你一生的啟示!
同年,福州至福鼎沙埕開闢水道郵運路線,利用汽船帶運郵件。 民國18年 春,海軍上將薩鎮冰視察秦嶼,遊太姥山,捐資修築國興寺至三伏腰石階路330級。又於民國21年在秦嶼修兩段海堤,共長270米,費資4萬兩銀元,既可防颱風,又可做碼頭。邑人為紀念他,稱石階路為「薩公嶺」,海堤為「薩公堤」。
-
大事記晉朝到民國的福鼎原來發生了這麼多事
(1875~1908年)沙埕組建「天生奇」戲班唱腔融京、梆子、越各調為一體常在沙埕、前岐、城關和浙南沿海一帶演出宣統元年(1909年)七月初二夜,海潮大作浪高丈許,毀堤防,淹田園宣統三年(1911年)十一月福鼎陸軍營官顧寶玉與國會議員朱騰芬來城安民
-
福鼎這些單位和個人被政府表揚了!看看都有誰...
福鼎第一門戶雜誌 讓您不出門知福鼎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福鼎論壇網址:www.fuding.co
-
福鼎的歷史變遷過程,你所知道的有多少?
同年,福州至福鼎沙埕開闢水道郵運路線,利用汽船帶運郵件。 民國18年 春,海軍上將薩鎮冰視察秦嶼,遊太姥山,捐資修築國興寺至三伏腰石階路330級。又於民國21年在秦嶼修兩段海堤,共長270米,費資4萬兩銀元,既可防颱風,又可做碼頭。邑人為紀念他,稱石階路為「薩公嶺」,海堤為「薩公堤」。
-
【印象·福鼎】超讚!用幾句簡單的英語介紹福鼎,瞬間國際範了喲!
牛郎崗是一處集休閒、旅遊、海濱度假為一體的旅遊景區。 在福鼎也有很多特色的鄉村,比如:磻溪、貫嶺、沙埕、巽城、瀲城、前岐。Because a beautifu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 pleasant climate,the average age of the local people reach the age of 80 in Xianpu Village, Panxi Town.
-
寧德福鼎前岐周氏宗祠
清高宗皇帝為褒揚同知周國鑌從政清廉,系家教有方,勒封其祖膜。父增為儒林郎;其祖母、母親、繼母、生母為安人的聖旨匾及朝中主要官員,太子太師,翰林院總編,刑部尚書等贈匾額至今保存完好,奪目生輝。御賜牡丹每年四月開花,豔豔招人,是閩浙邊少有的花園式祠堂。1997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被列為福鼎旅遊景點之一。
-
已逝文明的回溯 福鼎文化史前遺址突出海絲印記
福鼎沿海地帶周邊環境發生了變化,所謂滄海桑田,在秦嶼、巽城、前岐一帶,因上個世紀圍墾造田,以往臨海的村莊變成靠近山區陸地。但這些地方遺留下早期人類活動遺蹟卻沒有抹去,它們曾靜靜地待在地下。棋盤山遺址處在前岐港東岸,山形如棋盤,海拔30多米;後門山遺址在太姥山彭坑村,海拔20多米;馬欄山、後保欄山、洋邊山遺址在洋中村境內,海拔40米左右,它們組成馬欄山聚落遺址群。根據這幾個地方採集的陶片、石器生產生活工具遺物分析,它們應當是新石器中晚期文化遺存,距今約有4500~5000年。
-
#前岐
塗記 #爐子連同糕餅,都是老的# 相信大多數的福鼎人都不知道這是什麼吧,和麵茶糕類似的包裝,福鼎很少見,似乎在前岐才有。
-
福鼎有幾個鄉鎮街道?發展情況怎樣?領頭人是誰?...?答案都在這裡!!
清乾隆四年(1739年)福鼎置縣後即為縣治所在地,舊稱桐山堡為海防重鎮,直置在坊,至今有277年歷史山前早有「煙墩煙火」、「增坪漁火」,位列桐城十大勝景,煙墩山公園、江濱公園是市區群眾休閒娛樂觀光主要場所,此外,福鼎革命烈士紀念碑位於轄區山前程家。山前街道毗鄰沙埕內港前岐灣,國道104、瀋海高速、省道沙呂線穿境而過,交通便捷。轄區常住人口42531人,戶籍人口23656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283.76人。境內主要有桐山溪、後膽溪和雙嶽溪。
-
清明時節鼠菊粿,這不就是福鼎歷來的味道?
福鼎第一門戶雜誌 讓您不出門知福鼎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福鼎論壇網址:www.fuding.co
-
福鼎教育系統一大波人升官,看看他們都是誰?
福鼎第一門戶雜誌 讓您不出門知福鼎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福鼎論壇網址:www.fuding.co
-
福鼎民族中學蹴球運動發展記!
福/鼎/人/上/福/鼎/論/壇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福鼎論壇更多內容,請點擊「福鼎論壇
-
好一幅水淨、村美、民富的美好圖景,就在福鼎……
深秋時節,行走在福鼎大地上,水淨、村美、民富,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美好圖景徐徐展現,希望的田野上釋放著鄉村振興的無限動能。 目前,福鼎17個鄉鎮(街道、龍安)、250個行政村已全部編制完成鄉村振興計劃;省級鄉村振興示範村項目70個,總投資4489萬元,已全面開展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