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匯聚愛心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曾經,這句話刷遍鄉村的大街小巷,它體現了黨和政府排除萬難辦好教育的堅定信念。近年,隨著國家對於教育投入的逐年加大,很多地方的教育設施、教育裝備都已升級換代。
遼寧省阜新市阜蒙縣第一小學就是這樣一個典型。阜蒙縣第一小學位於縣城教育路9號,是阜蒙縣教育局直屬的公辦寄宿制小學。學校始建於1943年,現有24個教學班,教職員工118人,學生1021名。該校是阜新地區唯一一所公辦寄宿制民工子弟校。2006年被縣婦聯授予「留守兒童之家」,2019年被市婦聯授予「留守兒童之家」。
12月17日,這所小學沸騰了,每一個孩子都笑得像花兒一樣。由遼瀋晚報倡議,無限極(中國)遼寧分公司實施的「匯聚愛心情暖校園」無限極愛心助學公益捐贈活動正在這裡舉行。
"情暖校園
▎上午10時,活動正式開始。阜蒙縣第一小學常曉芳書記致歡迎詞。她說:「首先感謝領導們的多年來對第一小學的關心與關愛,更感謝社會愛心企業向學生們奉獻的愛心。這將對孩子們的成長之路起到啟明燈般的引路作用,助力其健康長大。」
隨後,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公共關係經理陸斌也說出了這樣的心裡話:「戶外寒風凜冽,屋內溫暖如春。非常高興來到美麗的阜蒙縣第一小學參加『匯聚愛心 情暖校園』公益活動。無限極深知,企業取得成功的同時需要回饋社會,無限極本著『思利及人』的核心價值觀,不斷履行社會責任。今天舉辦的「匯聚愛心 情暖校園」公益活動是無限極履行社會責任的又一次實踐。無限極更希望同學們克服暫時的困難,把大家的關懷和愛心轉化為自強不息、立志成才的強大動力,堅定理想樹立遠大抱負。為建設祖國民族復興奉獻青春智慧,譜寫青春華章。」
伴隨著溫暖人心的話語,無限極志願者將所捐獻的教學物資轉交給校方,獻上了來自無限極的一份愛心。捐贈的物品包括教學古箏、實木桌椅、教室多功能學習喇叭、健身運動器材等。
同時,阜蒙縣第一小學代校長作為受捐方代表,將捐贈證書贈予無限極,以表誠摯謝意。
"聽我說謝謝你
▎孩子們的一個手語舞《聽我說謝謝你》將活動推向了高潮,隨後阜新市教育服務中心副主任齊英偉對主辦方的這次善舉表達了感謝。他說:「今天的阜蒙縣第一小學師生倍感溫暖,無限極帶著對我縣留守兒童的關愛之情,樂善向上的慷慨之舉,為第一小學慷慨捐贈,我僅代表阜新教育界對此表示衷心的感謝。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近年來,我縣始終堅持把促進教育公平作為辦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舉措。深化與縣內外的教育機構合作,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今天,無限極在取得成功的基礎上回饋教育,這樣的善行義舉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起到積極的作用,為孩子們的成長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糧,更彰顯了情牽師生的無私精神。在此,我也向無限極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鄭重承諾:一定會用好這批愛心物資,真正將愛心送到每一個學生手中。相信學生們也能在這樣的溫暖中努力學習,報效國家。」
作為本次公益活動的捐贈方,無限極(中國)遼寧分公司則一直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熱心公益事業。在依靠社會力量精準扶貧方面,無限極(中國)遼寧分公司走進過丹東寬甸平坨村、鐵嶺市清河區、遼陽市隆昌鎮吉祥峪村和甜水鄉陳家村……在教育愛心公益方面,無限極(中國)遼寧分公司連續多年開展主題公益夏令營活動邀請省內山區的學生到瀋陽、大連,走出大山拓展視野。
用愛點燃希望
原標題:《送到位了~1021名留守兒童可以在學校學古箏了!》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