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下午,全市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聯席會議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目前全市基本建立了上下貫通、左右協調、運轉高效、作用發揮明顯的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工作協調機制,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共有農村留守兒童6978名,困境兒童952名。
截至去年11月底,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實現了農村留守兒童動態化管理、精細化服務,關愛服務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截止到2019年11月底,全市共計6978名留守兒童已全部籤訂委託監護責任書,落實監護責任、控輟保學、無戶籍留守兒童戶口登記和不良行為幫扶完成率100%。
記者了解到,根據省民政廳要求,我市印發了《聊城市民政局 聊城市財政局關於提高孤兒和重點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標準的通知》(聊民發〔2019〕2號),及時調整了困境兒童的基本生活費標準,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標準由每人每月不低於720元提高到不低於920元,聊城市政府從2016年開始結合本地實際,克服本地財政困難,創新性提出重點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與社會散居孤兒同等水平的思路。這項舉措極大程度上緩解了「重點困境兒童」家庭生活窘境,為「重點困境兒童」家庭解決了實際生活困難。
截至目前,我市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穩步推進,制定出臺《關於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實施方案》,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務能力。以省市縣鄉四級聯網的全省未成年人關愛保護信息系統為平臺,實現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動態化管理、精細化服務。加快推進基層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隊伍建設,目前兒童督導員158人、兒童主任6476人已全部落實到位,錄入全省未成年人關愛保護信息平臺。
未來我市將進一步強化動態管理。指導基層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定期排查工作制度,建立鄉鎮(街道辦)、村(居)農村留守兒童、孤困兒童臺帳,用好未成年人關愛保護信息系統和全國兒童福利信息管理系統,進一步核實數據信息,建設完善詳實完備、動態更新的資料庫,實現信息共享。將關愛保護專項行動重點任務轉入經常性工作,按照有關規定和操作辦法,隨時發現、隨時報告、隨時解決,做到農村留守兒童監護人落實全覆蓋,無戶籍和失輟學農村留守兒童戶口登記、返校復學比例均達到100%,孤困境兒童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省扶貧工作重點村所屬中小學
全部建立了留守兒童關愛室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劉亞傑)記者從全市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聯席會議上了解到,目前,我市轄區內省扶貧工作重點村所屬中小學全部建立了留守兒童關愛室。為便於使用,留守兒童關愛室多與心理諮詢室、圖書室相鄰,為學生提供心理諮詢、圖書閱覽、與父母音頻視頻通話等服務,切實有效地保障了留守兒童少年的心理健康與生活幸福度。
2019年,市教育和體育局積極宣傳各項資助政策,組織符合條件的學生及家庭申請相關資助資金。積極協調扶貧和民政部門,全面比對排查受資助學生信息,努力做到應助盡助。一年來,共免除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前幼兒保教費184萬元,共計1123人;發放政府助學金962萬元,共計7988人。發放寄宿生生活補助2674萬元,共計23107人;免除建檔立卡(包括農村低保、農村特困、殘疾學生)的高中學雜費281萬元,共計2034人。
創建了三種類型的家長學校。即:社區(村)家長學校、中小學家長學校、幼兒園家長學校。目前,共建立三類家長學校3100多處。建立「留守兒童之家」。在留守兒童比較集中的學校建立9處省級留守兒童活動站和79處婦女兒童家園,依託家長學校和婦女兒童家園等陣地,定期開展家教知識、法律、心理等知識宣講,豐富留守及困境兒童的課餘生活。
年底前全市力爭建立至少兩處
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辦案場所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劉亞傑)記者從全市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聯席會議上了解到,2019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58件120人,不起訴6人,附條件不起訴14人。嚴格落實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殊制度和程序,親情會見5人次,法律援助26人次,社會調查35人次,親職教育67人次,犯罪記錄封存59人次,確保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落到實處。積極推進集未成年被害人接受詢問、身體檢查、心理疏導等於一體的「一站式」取證、救助機制建設,力爭到2020年底,全市至少建立兩處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辦案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