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留守兒童達902萬人 四川湖南等省份超70萬

2021-01-10 中國青年網

廣西農村陪讀 留守老人陪孩子一起上學。 朱柳融 攝

  中新網11月9日電 據民政部網站消息,民政部有關負責人今日通報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情況時介紹,從省份來看,江西、四川、貴州、安徽、河南、湖南和湖北等省的農村留守兒童數量都在70萬以上。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今年3月底以來,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在全國範圍內聯合開展了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工作。圍繞社會關心的問題,民政部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以下為民政部網站公布的答問全文:

  問:之前有研究報告推算全國農村留守兒童有6102萬。這次摸排出來農村留守兒童數量是902萬,哪些因素造成農村留守兒童數量規模的變化?

  答:2013年《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推算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6102萬,當時是依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樣本,抽取其中的126萬人口樣本數據,對其進行分析測算出來的,這個數據到現在已經6年。首先說明的是,在當時沒有組織全國精準摸排的情況下,這個數據為做好學術研究、政策制定、關愛幫扶等工作發揮了重要的參考作用。這6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各地高度重視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尤其是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扶貧攻堅、戶籍制度改革、隨遷子女就地入學、返鄉創業等系列政策和工作的有效實施,為減少農村留守兒童數量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是主要原因。此外,在留守兒童定義方面也有所區別。之前對留守兒童的定義是「父母一方外出務工、不滿十八周歲」,這次,國務院《意見》將留守兒童定義為「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不滿十六周歲」,主要是依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讓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居住」等有關規定,這既符合法律精神,也更符合中國國情。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王駿 攝

  問: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地域分布呈現哪些特點?哪些省份農村留守兒童數量較多?

  答:從範圍看,東部省份農村留守兒童87萬,佔全國總數的9.65%;中部省份農村留守兒童463萬,佔全國總數的51.33%;西部省份352萬,佔全國總數的39.02%。

  從省份來看,江西、四川、貴州、安徽、河南、湖南和湖北等省的農村留守兒童數量都在70萬以上。

  問:為什麼這次摸排從「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的角度界定留守兒童?為什麼將留守兒童年齡界定為十六周歲以下?

  答:《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讓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居住」。《民法通則》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勞動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規定「未成年工是指年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勞動者」,因此,將農村留守兒童界定為十六周歲以下是符合法律規定的。

  另外,我國《民法通則》明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現實中,父母一方外出務工而另一方只要具備監護能力,是能夠履行監護責任、照料好未成年子女的,因此從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的角度界定留守兒童,也是符合法律規定和中國國情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國的留守兒童群體竟如此'龐大'
    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對於農村留守兒童的定義,本次摸排的對象是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無法與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滿十六周歲農村戶籍未成年人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義務教育隨遷子女超1260萬,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兒童2200萬。
  • 留守兒童最終該何去何從呢?怎麼感覺還在不斷增加
    在60年-70年是沒有留守兒童這個詞的,儘管那個時候的人們其實也不怎麼富裕但好在都在身邊,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聽到了(留守兒童)這個詞語,當時還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慢慢的知道了留守兒童的概念,也深有體會,其實並不是他們想做留守兒童,而是被迫成為留守兒童。
  • 兒童權利視角:農村留守兒童「再問題化」
    另外,2016年2月,國發〔2016〕13號文件(《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印發後,《京華時報》特約評論員發表題為《惟「共同生活」能解救留守兒童》的評論文章,不少網絡新聞機構以《中國「留守兒童」達6100萬被稱父母雙全的孤兒》為題轉載。《中國青年報》記者的《6100多萬農村留守兒童能否被妥善照顧》報導,也被廣泛傳播。
  • 留守兒童的父母有多難
    撰文 | 伍陸琪出品 | 網易浪潮工作室歡迎下載網易新聞客戶端訂閱查看中國曾有6102萬留守兒童。但通過修改定義,將年齡限制從18歲改到16歲、父母單方外出改為均外出後,這一數字驟減至902萬。即便如此,這依然是個龐大的群體。
  • 中國版放牛班的春天:鄉村教師張瓊瓊和他的留守兒童籃球隊
    籃球,為涼亭坳帶來了第一支留守兒童女子籃球隊,她們甚至一度殺入全國八強。但是籃球依舊無法左右貧瘠帶來的命運,現實比冬季的寒風更加刺骨。正文如下:2016年11月23日,湖南懷化,涼亭坳小學女子籃球隊全體隊員和教練張瓊瓊在校園內合影。
  • 全城為留守兒童招募20位「童伴媽媽」 2017凱德「為明天•一起...
    06-08 16:16:39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2017年5月31日,由凱德集團攜手中國扶貧基金會打造的第三季「為明天•一起善行」五城聯動大型體驗式活動首次來到重慶,全城線上招募20名志願者。
  • 關注留守兒童 不能落下未記入的另一半
    農村留守兒童信息管理系統啟用後,既可完善留守兒童信息,又便於各地動態了解留守兒童情況,有利於精準化幫扶、精準保護   作者:魏英傑   10月10日,民政部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安排部署全國農村留守兒童信息管理系統啟用上線工作。
  • 「乾爹」「乾媽」呵護四川南部9萬多留守兒童
    」  李超是一名留守兒童,就讀於興盛鄉小學。在他幾個月大的時候父母離家外出打工,以後李超便長年與年邁的爺爺一起生活。如今李超成了小學校長李元生的乾兒子,享受到了「父親」的愛和照管。像李元生一樣,南部縣的許多鄉(鎮)、村幹部和學校老師每到周末、節假日,總要忙著去陪陪自己結對幫扶的留守兒童,而這些孩子則親切地稱他們為「乾爹」「乾媽」。
  • 「童伴媽媽」5年惠及農村留守兒童近50萬
    近日,由中國扶貧基金會「童伴媽媽」項目獲得「2020年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示範項目」的立項,申請資金150萬元,在江西羅霄山片區等地開展了「童伴媽媽」兒童安全保護承接社會服務試點工作。據了解,「童伴媽媽」項目由中國扶貧基金會於2015年底發起,主要關愛留守兒童,通過「一個人、一個家、一條紐帶」的模式,以「童伴媽媽」為抓手,以「童伴之家」為平臺,以縣級橫向聯動機制為保障,建立留守兒童監護網絡,保障留守兒童權益,探索農村留守兒童福利保障的途徑。
  • 農村留守兒童報告:重男輕女導致女童成"隱形人"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婷舒/攝  魔鬼精心挑選了那些最易下手的目標:寧夏靈武市,一位白髮叢生的幼兒園教師去年被發現性侵了12名幼女,其中11名為農村留守兒童。湖南攸縣,一名小學教師在過去3年裡猥褻了班裡的大多數女生,幾乎都為留守兒童,舉報者說,他「專門欺負」父母在外打工的女生。
  •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回顧與反思
    摘 要:20世紀80年代以來,伴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流入城市,由此產生的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公平問題已成為中國社會轉型期一個獨特的社會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和重視。但從現實和政策評估的角度看,留守兒童在衛生保健、安全、學習、品行、心理等方面的問題依然存在,並影響他們公平接受教育。
  • 新學期新希望 快來為1500名留守兒童送上愛心書包
    資料圖  華龍網9月4日10時訊(記者 黃宇 實習生 陳維)第二個「中華慈善日」來臨之際,由重慶市慈善總會發起,重慶市九龍坡區慈善會執行的「愛心陪伴留守兒童」公益項目正式面向社會募集善款,該項目將為1500名留守兒童贈送愛心書包。
  • 徐州:情系留守兒童 愛心溫暖童心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張揚 通訊員 夏建寶) 10月29日,「建證幸福,中建關愛」中國建築2020年全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百場宣講進工地」活動暨中建新疆建工「五送」活動(第3場)在中建新疆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承建徐州206項目3標段項目拌合站舉辦。
  •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與對策
    這種農村人口的大規模流動打破了長期穩定不變的家庭結構,導致父母與子女長期分離,農村出現了大批留守兒童。農村留守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其教育問題是一個關係國家和民族未來的重大問題,正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 龍湖集團「新1001夜農村寄宿留守兒童睡前故事」啟動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2019年6月14日,龍湖集團「新1001夜農村寄宿留守兒童睡前故事」項目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朱公鄉小學正式啟動。通過這一項目,龍湖集團將捐資近百萬元,為雲南、四川、重慶區域的100所農村寄宿學校約3500間學生宿舍安裝壁掛式音箱,向約3萬名學生提供長達6年的睡前故事和起床音樂陪伴。 目前,全國有近10萬所農村寄宿學校,住校生高達3000萬名,其中約1/4為留守兒童。然而,與規模龐大的學生數量相對應的,卻是學校師資、教育經驗的匱乏,學生們極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 肯德基中國小候鳥基金將為留守兒童捐出1000個圖書角
    昨日,在「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肯德基中國小候鳥專項基金」啟動發布會上,一位名叫黃思琪的留守兒童向主持人說出自己的心願。    民政部最近摸底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902萬農村留守兒童。這個巨大的數字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許多社會組織紛紛發起了關愛留守兒童活動。
  • 為他們撐起一片愛的天空——農村留守婦女兒童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
    文/王 永  「386199」,這不是一個部隊的代號,而是新聞媒體記者筆下的一個特殊的群體——中國農村數量龐大的留守婦女、兒童和老年人。
  • 2017春節各省份旅遊收入排行榜出爐 15省收入超百億
    人民網北京2月4日電 2017年春節假期已結束,在已經公布春節旅遊收入的28個省份中,廣東以366.4億元列旅遊總收入排行榜第一名,四川省是接待遊客總數最多的省份,達6383.59萬人次。
  • 留守兒童更需要關心
    他叫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為為了生活生計背井離鄉,離開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掙錢。但是孩子卻留在了農村。不再和父母朝夕相處,這些集中起來的兒童便有了一個新的稱呼叫「留守兒童」。包括城市的孩子父母不在身邊的也是留守兒童。父母離開後的孩子多數都由自己的爺爺奶奶照看,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成長問題備受關注。
  • 邵陽搭建「橋梁」聯絡親情 關愛留守兒童成優秀案例
    華聲在線8月1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見習記者 昌小英 通訊員 熊偉民 黎悅華)「趙老師來了,範老師也來了!」8月10日,在邵陽市大祥區板橋鄉立新村「兒童之家」,邵陽市家庭教育研究會趙喜娥、範躍娥等志願者的身影一出現,孩子們立刻歡呼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