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1日21時34分訊(蒲靜)近日,重慶中小學開學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父母們一邊歡呼「神獸」終於歸籠,一邊擔心孩子的健康安全。為此,重慶市巴蜀小學特別推出了《身臨其境——小學生返校複課防疫指南》,讓孩子們通過答題互動、家庭演練的方式,提前輕鬆打卡複課硬核防疫知識「寶典」,了解疫情防控最基本的常識,知曉複課後如何做好自我防護,也為複課後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打下基礎,深受廣大學生和家長的喜愛。
《身臨其境——小學生返校複課防疫指南》 巴蜀小學供圖 華龍網發
據悉,這不是巴蜀小學第一次推出乾貨與亮點並存的「寶典」,在這個超長寒假,學校研發的在線課程「巴蜀公開課」,延續了素質教育探索,進行了網際網路學習方式的升級,一經上線,就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歡迎。據統計,有來自全國31個省市以及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的學生參與學習,課程訪問量達331萬餘人次。「巴蜀公開課」為何會廣受追捧,今天讓我們一同來揭秘藏在「巴蜀公開課」中的教學「秘笈」吧。
雲端教學|探索網際網路教學有效模式,展現未來教育新樣態
在疫情這一特殊時期,學生因為生活環境被限定,不得不全體居家線上學習,與以往傳統學習相比,學習場景發生了變化,而這一變化導致了一系列亟需解決的問題:如何系統設計孩子「居家學習」的陪伴指導,學生各科學習如何開展,家校協同具體可以從哪方面入手?
三個月以來,巴蜀小學「巴蜀公開課」的未來學習方式探索清晰呈現。基於網際網路,學校通過專業打造、系統課程、導學模式、一日三會、X導師、巴蜀兒童禮、資源超市、巴蜀榜樣章等創新方法,不斷探索開學後課堂教學與線上教育的有機結合,並紮實推進線上教學資源共享和教育教學方式創新。
為充分發揮學科育人功能,「巴蜀公開課」每周都會開設如「規律生活」「愛與責任」「生命的律動」等鮮明的教育主題課程,從學生生活實際和學習興趣出發設計的課程學習內容激發學生想學、願意學習。
巴蜀公開課每周主題課程 巴蜀小學供圖 華龍網發
在創新教學設計理念上,「巴蜀公開課」強調兩個關鍵詞:自主性和個性化。尊重每一位學生和家庭的「學情」,不用「齊步走」,依託在線學習優勢,實施「一校(一班、一生、一科)一節奏」,來做好線上學習陪伴指導,舒緩課程推進的節奏,從容展開居家學習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巴蜀公開課」利用網絡教學優勢,打造了將課程資源和學習互動融為一體的二維碼教學平臺。該平臺集合了學校自備或推薦的國內外優秀課程資源,並附有各年級學生詳盡的操作指南、案例展示、家長導學單,方便家長、學生一鍵領取。與以往靜態的課程資源庫不同,該平臺裡採取動態更新的創新方式,學生即可在每天推出的課程資源中自主選擇學習,也可上傳更新自己的作業、作品,真正讓學生參與了課程的學習與持續的推動。
今年3月,「巴蜀公開課」入選教育部遴選的第一批線上優秀教學案例,這並不是一次偶然,巴蜀小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校從2003年非典時期就開啟了巴蜀夢想網校在線教育,為如今的網上教學打下了基礎。此次我們在做好巴蜀公開課的同時,也在思考教育本質和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經過這一次實踐後,未來,網際網路教育必定會與線下教育加速融合,成為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後我校將繼續深化推廣『學科+』成果,以信息技術為引擎,不斷探索線上線下的融合教育,促進學生進一步自主、個性化學習。」
雲端1+1|「X導師」伴成長,構建網際網路學習共同體
面對居家學習的單調枯燥,「巴蜀公開課」以「雲端1+1」的方式連接線下與線上,催生出更多新的合作模式,幫助學生營造高效學習的「學習場」,其中「X導師」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X導師」 巴蜀小學供圖 華龍網發
據悉,「X導師」制是基於網際網路環境的學習共同體組織生態的構建與「X導師」的合作,是一種教育新生態。「X導師」,既可能是家長、小組同學、老師,也可能是醫護人員、小區保安、超市售貨員等社會人士,學生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孩子們健康學習和生活的參與者、助力者。
同學是學生學習路上陪伴成長的夥伴,也是相互學習的導師。學校提供給學生主題、時間、案例等內容,用學生帶動學生,彼此督促學習,建立與維護規律生活圈。
家人是學生在家基於網際網路學習的主要導師。學校通過提供給家長工具、方法、時空等具體操作指導,幫助家長扮演孩子學習環境的規劃師、監督過程的班主任、生活上的輔導員等力所能及的角色,在陪伴中呵護孩子成長,在孩子身邊營造高效學習的「教育場」。
老師則是在學習過程中全程陪伴和引導學生的導師。學科老師負責引導習慣,制定公約,知識導學,總結反饋,充分利用導學單,帶領學生實施一周學科學習計劃,注重學法指導。班主任老師負責組織協調,調動學習資源,貫通陪伴始終,營建雲教室「生態學習場」,借「師生會」將學習成果不斷推陳出新。
在雲教室中,在「X導師」的多方協助和陪伴下,學生居家學習的具體內容操作性變強,知識內容得以有效解讀,知識通俗性顯著提高,課程內容貼近生活的同時還回應學科本質,發揮各學科綜合育人合力。
雲端公益|堅守教育互助,彰顯社會責任
在構建自身學習共同體組織生態的同時,巴蜀小學以教育公益活動的形式,攜手更多校外學生家長共同構建起基於網際網路環境的學習共同體組織生態——「雲巴蜀」。
雲上課程實施密碼 巴蜀小學供圖 華龍網發
在全民抗疫的非常時期,巴蜀小學的「巴蜀公開課」線上學習課程的所有資源,面向社會免費開放。同時,2月7日學校發布「雲巴蜀」學習招募,短短三小時內,就有上千人加入到校外學生學習微信群中;另一方面,還有來自重慶市部分區縣和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第二小學的同學們,分別加入到巴蜀小學各年級的原班級,隨班就讀,在各位班主任和班級經營輔導員悉心組織下,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牽手愛心貼 巴蜀小學供圖 華龍網發
兩個多月,十周,50個主題課程資源包,20餘次教研活動記錄,140節網絡直播視頻錄像課,12份教學成長案例,共計7200餘字的走現場管理記錄。這些數據的背後既記錄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雲端教學活動,也書寫了一個溫暖有愛的雲端公益活動。
「這次我們能迅速地和其他學校聯動構建校外的『雲巴蜀』學習共同體,與我們堅持在做的一件事情是分不開的。」巴蜀小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校堅守「1+1+N」文化互助項目近20年,「作為一所有著悠久辦學歷史和人文積澱的百年老校,我們學校一直以服務教育均衡發展為己任,在服務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同時,牽手全市各區縣200多所學校,以及四川西昌、貴州赫章等地,共同開展『中國好老師』等公益行動,受益師生人次逾十四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