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之後,女人的身體會變得很奇怪,她們會產生各式各樣讓人看不懂的反應,有一些很好解決,但剩下的就比較麻煩了,不僅折騰自己,還折騰家人。
為了不讓他人苦惱,一些孕媽會選擇憋著,不去解決。這樣別人是好受了,殊不知卻容易造成更大的麻煩,到那時候,大家後悔都來不及!
懷孕期間,下面這三種「生理需求」,孕媽不能隨便忍,會傷到孩子
近年來,西方醫學領域越來越重視心理因素在臨床醫學中的作用,其中孕婦正是主流群體,專家認為,懷孕期間,人們應該儘可能滿足孕婦的要求,確保她們的心態一直處於積極層面,這有利於保證孕婦以及胎兒的健康發育。
當然,有些需求屬於生理上的,那就更應該滿足了。
1、頻繁上廁所
正常人上廁所的頻率應該在3-4小時一次,如果水分攝入較少的話,一天一次就可以。
到了孕後期,隨著胎兒體積增大,不斷擠壓臟器,將膀胱原有的空間全部佔去,孕婦可能每隔半小時甚至15分鐘就得上一次廁所。
頻繁去廁所,不僅讓周圍人覺得很奇怪,也讓當事人很頭疼,白天還好,只是浪費一些時間,晚上才是折磨。人還沒睡著,尿意來了,跑一趟廁所回來,睡意無影無蹤,就這麼折騰來折騰去,想睡都沒法睡。
對於這種情況,部分孕媽會選擇「憋著」,在她們看來,反正每次上廁所也沒幾滴尿,不如不去,感官上的不適只是錯覺,生理上並不需要排洩。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大家都能意識到,這是不對的,畢竟正常人強行憋尿都不好,更何況是孕婦?生理上,憋尿會導致膀胱膨脹,進而不斷刺激子宮,有可能會導致早產、假性宮縮甚至流產;心理上,憋尿會讓人心煩意亂,增加孕婦的煩躁情緒,間接導致內分泌紊亂。
2、想吃奇怪的東西
孕婦的食慾相當奇怪,她們會突然對一些平時自己完全不喜歡吃的東西感興趣。
■ 網友反饋:
@馮媽媽: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臭豆腐,懷孕的時候特別想吃,家裡人越是不給,自己就越想,為這個事情還哭過,現在送給我吃都不好。@會飛的晴天小豬:別人懷孕都吃愛吃酸的,我老婆懷孕特麼愛吃鹹的,直接喝生理鹽水見過沒?也不知道她是怎麼想的,感覺瘋了!@你是我的baby:好像是燒烤,尤其是烤麵筋,味道特別好,不過樓下燒烤攤老闆不敢做我的生意,一直不太願意將東西賣給我,還偷偷跟我愛人告狀,說我自己散步時偷著買,現在想想,那人還真不錯。
面對女性的各種奇怪進食要求,家人擔心,孕媽自己也有所顧慮。
畢竟孕婦的飲食安全,一直是各個國家婦產機構強調又強調的,容不得半點馬虎,萬一真出了事情,誰能承受得起那些代價?
不過一位從業20多年的婦產科醫生表示,其實事情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嚴重,根據她的經驗,生活中很少有孕婦真的是因為吃得不對而出狀況的。與之相反,她認為只要孕婦的要求不過分,像什麼抽菸喝酒吃檳榔,其它比較簡單的要求,家人都可以滿足。
路邊食物是不衛生,不過人體有一套精準有效的免疫系統,再加上腎臟排毒功能,它能夠將絕大多數有害物質攔在外面,並不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孕媽少吃一些解解饞,其實問題不大,與之相反,好心情反而有助於胎兒健康發育。
量很關鍵,這一點一定要控制好。
3、情緒發洩
關於這一點,個人深有體會,身邊很多朋友都抱怨過這個事情,說女人懷孕期間,那是完全不講道理的。
嚴重到什麼程度呢?這麼說吧,天上的月亮不圓、自來水不甜、晚上6點天黑等等,都可以成為她們發火的由頭,男人找誰說理去?只要回家,就會被罵,整到最後,有些人下班之後只敢待在車裡抽菸,恨不得天天不回家。
這種現象,肯定是不正常的,這一點別說是男人,女性自己也能看出來,那是不是意味著孕婦就得壓抑自己的脾氣呢?
答案是不需要。
世衛組織研究顯示,超過40%的孕婦患有妊娠抑鬱症,程度有深有淺,而「發火」恰恰是緩解抑鬱症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如果憋著什麼都不說,孕婦的心情會越來越糟糕,誰都看不出來她們在想什麼,在未來,也許只需要一個小問題,就能將其引爆。之前就發生過,孕婦因為婆婆一句抱怨而直接跳樓的新聞,有人說是婆婆不好,可人家真的沒說什麼,可我們又不能將問題歸咎於死者。
孰是孰非,很難去定義,只能含糊地說,這人心態不好。
個人認為,孕婦有脾氣就應該發出來,哪怕是胡攪蠻纏也無所謂,當然,也別太過分,嚴重違反社會道德的事情不能做,違法的就更不行了。
男人在這個特殊的時間段,要多多體諒愛人,別因為對方發火而苦惱,可以將其當做腦子不好的領導,哄著就行。畢竟女性懷胎十月,讓她們享受一些特殊待遇,也是應該的,千萬別往心裡去,拿出點男人的擔當來。
想起一位專家的話,一場婚姻到底和不和諧,能不能走到最後,三觀與性格固然重要,不過更為直觀的是女性懷孕期間,兩個人的表現。看上去懷孕是女人的事情,男人穿上褲子就完事兒了,但裡面夾雜著非常複雜的過程。
不管是心理還是生理,只要有一方面做的不到位,都會出問題,最後的結果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的。
孩子是婚姻的潤滑劑,可你要知道,潤滑劑也是可以點燃的,每年我國那麼多離婚案例中,有多少因為孩子問題造成的?數字真要統計出來,也許觸目驚心!
總之,懷孕之前,大家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