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文獻展是北京今日美術館主辦的常設性大型國際三年展,它自誕生起即從中國國情出發不斷發現和提升中國當代藝術的實驗性和學術性,同時在全球視野中洞悉和把握變化的國際當代藝術走向。自2007年首次舉辦以來,經過十二年實踐和經驗的積累,該項目在國內和國際上產生了不同凡響的影響,不僅展現了中國的藝術理論和實踐,還反映了亞洲地區和世界其他地區當代藝術創作的新動向。2019年舉辦的第四屆今日文獻展以」縫合」(A Stitch in Time)為主題,邀請策展人黃篤與喬納森-哈裡斯(Jonathan Harris)聯合策展,邀請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的37位藝術家參展。展覽主題是基於全球最新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複雜變化的現實而提出的。這些世界景觀的新動向及不確定的狀態,類似於國際經濟發展的失衡、貿易保護壁壘與逆全球化的抬頭、被迫流離失所的移民,狹隘民粹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和恐怖暴力不斷浮現,高科技技術的競爭及跨越地理界限的網絡滲透和攻擊,環境問題,及英國脫歐的困惑等等,直接或間接影響和威脅到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進程。
展覽主題「縫合」(A Stitch in Time),英文「A Stitch in Time」源於英語諺語「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意指在事情還未惡化發展時及時補救,以避免日後產生亡羊補牢的麻煩與困擾。強調的是以當代藝術對以上的發展現狀做出反應。「縫合」除了縫紉與外科手術中「縫針」的字面含義,同時它的深層含義與西方的後馬克思主義者、阿根廷裔著名理論家厄內斯特拉克勞(Ernesto Laclau) 於20世紀70、80年代在社會與語義層面上提出的連結理論(theory of articulation)理論相聯繫。「連結」是把獨立不同的事與物連接在一起的動作行為,具體指不相關的不同語言、觀念、意識形態、經驗、價值、渴望和人民間的關聯。展覽主題「縫合」以此引申為人主動參與和改變的內涵,具體通過隱喻的或喚起的方式使人投入行動、介入、幹預、揭示和改變的對象。
此次參展的藝術家從不同角度的回應展覽主題,作品展現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化給世界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帶來的影響與問題,觸及到對靈與肉(body-mind)、國家與地域(nation-region)、身份與本源 (identity-origin)、意義與引證(meaning-reference)、理想與實質 (ideal-materiality)、本土與全球(local-global)相互聯繫或對立概念和內涵,以及在今天新的變化的社會條件下重新審視和界定它們的相互依存或滲透關係。並通過四個概念視角進一步深入該議題:混雜性(Hybridity);混沌(Chaos);融超經驗(Trans-experience);嬗迭(Ascending),從不同側面揭示或再現了世界文化藝術的網格狀圖景的深層問題,及引發「地區、地域、地緣」與「他者、身份、主體」的關係。正如今天的現實世界中充滿著瞬時性、偶然性和差異性的特徵,人類社會仍存在著難以彌合的裂縫以及社會領域中的偶然性特徵,才為實踐意義上的縫合或連結留下了一定介入或幹預的空間。
第四屆今日文獻展以「縫合」的理念正視充滿變化、動感而不確定的世界,而現存的孤立的、斷裂的、碎片化的和矛盾的世界被以連結的方式將其關聯性的因素進行重新聯結與建構,從而構成了一個總體性的可視的世界。如果說以往的今日文獻展主要關注的是當代藝術所創造的全新意義,那麼第四屆今日文獻展則嘗試以展覽方式提出問題,直接對全球化引出的彌合及混雜問題進行反思。
聯合策展人簡介
黃篤,策展人,評論家。四川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特聘教授。黃篤1988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撰寫的許多當代藝術文章發表於中國、日本、韓國、荷蘭、澳大利亞等國的雜誌。他曾任多個國際藝術獎項評委:如CCAA獎,瑞信-今日藝術獎和日本尼桑藝術大獎等。曾策划過「第二十六屆聖保羅雙年展中國館」(2004年)、「第六屆上海雙年展」(2006年)、「第三屆南京三年展」(2008年)和「貧窮藝術大師庫奈裡斯」展(2011年)、 「形象的焦慮」(馬德裡,2012年),「穿越東北亞」(香港,2015年),「超前衛大師克萊門特在中國」(2016年)和「第三屆今日文獻展」(與莫斯克拉聯合策展,2016-2018)等。
喬納森·哈裡斯教授(Professor Jonathan Harris),伯明罕城市大學的全球藝術與設計專業學術教授。他獲得英國薩塞克斯大學藝術史學士、中薩塞克斯理工大學博士。曾擔任利物浦大學建築學院藝術史教授、英國公開大學「現代藝術及現代主義」和「現代藝術:實踐及各種爭論」課程顧問及指導老師等。至今擔任英國《藝術月刊》、法國《藝術批評》、西班牙《全球化與當代藝術研究》等學術刊物編委會成員,英國學術研究委員會任人文研究戰略評估小組成員等職務,曾受邀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曼徹斯特中國當代藝術中心、馬德裡國際當代藝術展等舉辦學術講座。
代表藝術家:
藝域交換小組(英國)、柏謝爾·瑪庫(巴勒斯坦)、克裡斯蒂·拉普(美國)、可可·福斯科&寶拉·埃雷迪亞(古巴)、崔玄周(韓國)、格萊克希斯·諾沃亞(古巴)、何 岸、胡為一、黃晶厚(韓國)、傑妮·亞·拉尼(伊拉克)、蔣 志、喬安娜·哈吉託馬斯&哈利爾·喬雷吉(黎巴嫩)、鞠 婷、拉米亞·喬雷吉(黎巴嫩)、拉裡薩·桑蘇尓(巴勒斯坦)、李梅利(韓國)、李洪波、李景湖、李消非、劉 韡、劉小東、瑪尼.拉爾.斯雷斯塔(尼泊爾)、馬克·布洛斯(美國)、宮本隆司(日本)、邱黯雄、尚 揚、邵譯農、沈 遠、王明安(馬來西亞)、施 勇、譚 勳、田龍玉、王魯炎、王 拓、蕭 昱、張克純、張移北
第四屆今日文獻展:縫合
【主辦機構】
北京今日美術館
【贊助機構】
國家藝術基金
【總策劃】
高鵬
【策展人】
黃篤,喬納森哈裡斯
【展覽地點】
今日美術館1號館,2號館
【開幕時間】
2019年12月12日下午3:30
【展覽時間】
2019年12月13日-2020年3月15日
【地址】
北京今日美術館(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路32號蘋果社區4號樓)
【開放時間】
星期二到星期日:每天10:00——18:00在關門前45分鐘之後不再入場
原文轉自:收藏投資導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