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困難是中風病人常見症狀之一急性期發生率為51%,而且很多中風病人因為吞咽困難造成營養不良,常常有嗆咳發生導致食物進入氣管造成吸入性的肺炎,吸入的食物大塊還會造成窒息,帶來很多危險。所以接下來,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平常我們在生活中如何去幫助一個吞咽困難病人去做康復訓練減少危險因素的發生。
首先怎麼去判斷中風病人是否存在一個吞咽困難的問題呢?
那麼我們就有一個小實驗,它的名字叫做窪田飲水實驗,它其實就是將一個中風病人取合適做坐位比如端坐位,再然後我們需要準備30ml溫開水,觀察病人喝水情況的一個方法,時間為5秒鐘,分為以下五個等級
一級:能順利一次性的將水咽下
二級:分兩次以上,不嗆咳
三級:一次咽下有嗆咳
四級:兩次以上咽下有嗆咳
五級:總是嗆咳不能咽下
判斷的標準是:
吞咽功能正常情況下是一級五秒內喝完水
懷疑吞咽功能異常是一級五秒以上喝完水或者二級的狀態
吞咽困難是包括三級,四級和五級的狀態
那麼通過這個方法我們從主觀上就能知道這個病人到底有沒有存在吞咽困難,可以為我們選擇病人的餵食方法啊,適合吃什麼樣的東西,還有容不容易出現嗆咳,我們要做好怎麼樣的預防措施做好準備。
再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教大家該怎麼樣去幫助有吞咽困難的病人做一個訓練。
第一:我們可以先做一個頸部的活動訓練,因為頭和頸的穩定性會直接影響我們口腔、顏面部的運動。
第二:做一些口唇,頰肌的運動,比如盡你最大的力氣去發出啊、嗚,這些簡單的音,也可以練習鼓腮,吹蠟燭等等這些方法來鍛鍊。
第三:做一個舌頭的運動操,比如伸舌頭,捲舌頭,舌頭左右擺動以達到一個鍛鍊舌肌的目的。
第四:進行嘴巴的咀嚼訓練,可以嚼一個口香糖,把口香糖放進我們嘴巴的左右兩邊頰部每天嚼幾次鍛鍊咀嚼肌。
第五:自己嘗試著做咳嗽的訓練,先深吸一口氣,再把氣咳出來,平常也可以用冷水冰棉棒刺激口腔上顎,舌體的兩旁。
第六:將我們的拇指,食指放在喉結的位置感受做吞口水的動作,有利於病人吞咽模式恢復,當我們感覺吃完東西後還有東西難以咽下去的時候,可以低頭,抬頭,將頭轉向右,轉向左吞咽。
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以後病人的吞咽功能會慢慢改善。
注意事項
做窪田飲水實驗適用於清醒的病人,保持坐位的形式頭向前屈
昏迷的病人餵食時應該將床頭抬高30°以免發生食物誤入氣管造成呼吸困難窒息等。
偏癱的病人健側的肢體放一個軟枕頭,給予易於吞咽的流質飲食,要求粘而不易鬆散,通過咽及食道易變形,如糊狀的食物比如蛋羹,米糊,藕粉等等不宜選擇稀薄的液體比如水或者含渣的食物容易掉進氣管,選擇小一點的長勺子,把食物儘量從健側頰部送進舌跟,完全吞咽下去才能繼續,一般吃飯時間都不少於30分鐘,如果發生嗆咳,要先把食物排出,再休息30分鐘再進行,不要操之過急。
腦卒中後遺症給病人的心身創傷是很大的,容易產生焦慮、憤怒、甚至厭世情緒。尤其對之前處在事業期的人,對他們的打擊尤為大,這個時候我們的家人應該對病人的心情感到理解,給予充分的關係陪伴,康復訓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多給他們點關心樹立信心給予病人對生活的預期,引導病人合理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