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錦目錄 ●
● 校黨委書記姜治瑩調研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工作
● 吉林大學召開落實三部門《關於提升高等學校專利質量 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干意見》座談會
● 長春市綠園區向吉林大學捐贈防疫物資
● 校黨委書記姜治瑩赴和平校區調研
● 長春市寬城區向吉林大學捐贈防疫物資
● 吉林大學召開高分子科學實驗改革論證會
● 校黨委書記姜治瑩赴南嶺校區調研
● 校黨委書記姜治瑩赴新民校區、前衛北區、朝陽校區調研
● 校長張希調研《高等學校化學學報》編輯部工作
● 長春市民政局、長春廣播電視臺向吉林大學捐贈防疫物資
● 校黨委書記姜治瑩赴南湖校區調研
● 長春新區黨工委書記李忠斌一行來校調研座談並捐贈防疫物資
● 吉林大學獲批聯合共建吉林省重大疫病防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 吉大校友向植物科學學院捐贈3000隻口罩
● 吉林大學留校研究生臨時黨支部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堅實保障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吉林大學)舉辦「心理育人創新發展論壇」抗擊新冠病毒疫情心理援助技術培訓
01
校黨委書記姜治瑩調研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工作
3月23日,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姜治瑩來到動物醫學學院,調研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關工作情況,看望慰問專家和科研人員,聽取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和科研人員的意見和建議。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王利鋒,農學部負責人等陪同考察調研。
在動物醫學學院會議室,姜治瑩聽取了動物醫學學院院長兼人獸共患病研究所所長劉明遠教授關於疫情應急攻關科研項目進展情況工作匯報。目前,吉林大學與軍事醫學研究院聯合國內生物技術優勢企業,在馬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血清的製備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聽取匯報後,姜治瑩勉勵大家要堅守科研戰線,加快攻堅克難,為疫情防控一線提供有力支持。他強調,任何歷史災難都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全面發揮學科優勢和人才優勢,抓住歷史機遇,不遺餘力地組織精幹力量,加速推進實驗室建設,為徹底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更多有力科技「武器」。同時,要放眼長遠,著力完善前沿技術攻關機制,健全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全力以赴為提高我國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和水平貢獻智慧和力量!
廣大科研人員表示,姜治瑩書記給全院師生帶來學校黨委的關懷和問候,讓他們感到十分溫暖,同時也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將會繼續全力開展研究,為早日戰勝疫情、守護人民的身心健康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02
吉林大學召開落實三部門《關於提升高等學校專利質量 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干意見》座談會
3月17日,吉林大學召開落實教育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科技部《關於提升高等學校專利質量 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干意見》座談會。吉林大學校長張希,副校長鄭偉濤、王玉柱,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和專家代表參加座談會。
會上,鄭偉濤解讀了《關於提升高等學校專利質量 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干意見》精神。他表示,此次座談會旨在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理清發展思路、明晰發展路徑,繪製好學校發展的目標圖、路線圖。王玉柱圍繞對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的認識,學校目前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以及推動轉移轉化工作的思路和舉措三個方面匯報了關於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調研情況。
來自10個教學單位和校屬企業的11名專家代表分別結合各自的職能工作從深化教學科研改革、學科專業建設、專利成果轉移轉化等角度,提出整改措施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在聽取各單位發言後,張希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他表示,研究分為不同的類型,不同類型的研究成果的呈現方式可以不同,不是所有的成果都需要申請專利,不是所有的成果都能夠轉移轉化。要充分尊重不同學科的特點和不同研究的屬性,健全分類評價方法,制定不同的評估辦法,激發各自創新創造的潛能。張希指出,創新型國家的建設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公司企業的研發部門等,應該各司其職、各盡其能、相互協作、相互支撐,形成完整的創新體系,高等學校要發揮其自身在基礎性研究方面的優勢,在創新鏈條的前端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張希表示,學校一直重視科研成果的轉移轉化工作,但專利的質量和轉化實施率都尚待提高。為落實三部門《關於提升高等學校專利質量,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干意見》精神,建議成立智慧財產權工作領導小組,修訂吉林大學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辦法,在廣泛徵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形成既符合該文件精神要求又符合吉大實際的工作細則。按照三部委文件的要求,五年內完成學校專利工作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為師生提供更專業的專利申請和轉移轉化服務,提高專利的授權率和實施率,為我國從專利大國走向專利強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張希指出,隨著人們智慧財產權意識的加強,對智慧財產權轉讓、保護等方面的專業人才需求越來越多,學校應利用其優勢,加強智慧財產權人才的培養。培養既懂法律又懂科技的專利律師,為學生開設智慧財產權課程,培養學生尊重智慧財產權的意識等,為智慧財產權強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他強調,科學研究的初心是拓展人類認識的邊界,解決重要問題,創造新知識,強國富民。希望大家不要忘記科學研究的初心,一起營造和維護良好的學術生態,提高研究的品位,讓師生在吉大可以有所成就,有所貢獻。
持續3個多小時的「頭腦風暴」,一條條思考,一個個對策,一句句感悟,集智聚力,努力的方向更明確,幹好工作的勁頭更充足。大家紛紛表示,要把座談會上形成的共識納入新年度工作籌劃,把初心堅守住、把覺悟提上去、把使命擔起來,提高新時代辦學治校能力,開創吉林大學科研工作和人才培養新局面。
03
長春市綠園區向吉林大學捐贈防疫物資
3月23日下午,長春市綠園區委書記張洪彬,區委副書記、代區長方述華,副區長佟勝富以及區委辦公室、區規劃與自然資源分局、教育局負責人一行來到吉林大學,向學校捐贈2萬隻醫用外科口罩、50套防護服和50桶消毒液。省委常委、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姜治瑩,黨委副書記馮正玉,副校長趙國慶,校長辦公室、醫院管理處、資產管理與後勤處負責人參加會見。
會見中,張洪彬介紹了綠園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他表示,綠園區將全力支持吉林大學「雙一流」建設和當前疫情的防控工作,希望在基礎教育資源、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能得到吉林大學的支持,促進綠園區經濟社會發展。
姜治瑩介紹了吉林大學的基本情況和學校當前疫情防控工作情況,並代表吉林大學全體師生向綠園區委區政府對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和深情厚誼表示衷心感謝。他希望雙方未來進一步加強合作,相互支持,促進校地雙方共同發展。
04
校黨委書記姜治瑩赴和平校區調研
3月23日上午,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姜治瑩赴和平校區開展調研。姜治瑩對一直堅守在防疫一線的廣大教職工表示感謝和慰問,並鼓勵大家不能掉以輕心,要把防疫工作和開學前準備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把責任落實到每個崗位、每個環節,守護好全體師生員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王利鋒,資產管理與後勤處、西區綜合辦公室、後勤服務集團,農學部等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調研。
姜治瑩一行現場聽取了和平校區家屬區和教學辦公區隔離情況,考察了軍事獸醫研究所舊址、和平校區標誌性建築三環廣場區域,教學區、生活區和教學實驗區,參觀了農學部辦學歷史館。調研過程中,姜治瑩會同有關部門、學院負責人,深入分析疫情對學校工作帶來的影響。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學校把守護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為學校工作第一要務,統一領導、精準施策、嚴密排查、聯防聯控,科學有序地推進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取得了積極成效。姜治瑩強調,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防控正處在關鍵階段,必須高度警惕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進一步壓實責任,繼續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和開學前準備工作。
在和平校區,姜治瑩看望了農學部原學部長韓文瑜教授、原副學部長王哲教授。「最近身體怎麼樣?家裡有什麼困難?對學校發展有什麼意見和建議?」姜治瑩握著老領導、老專家的手,同他們親切交談,認真聽取他們對學校改革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希望他們繼續發揮餘熱,多提寶貴意見,助推學校更好發展。他同時表示,學校也會把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吸納到今後的工作中。
05
長春市寬城區向吉林大學捐贈防疫物資
3月24日,長春市寬城區委書記李煒姝,區委副書記蘇荊,區政府常務副區長劉宏一行來到吉林大學,代表寬城區向吉林大學捐贈口罩、手套、防護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姜治瑩、黨委副書記馮正玉、副校長趙國慶代表學校接受了捐贈。
座談會上,李煒姝簡要介紹了寬城區的發展變化和前景。她表示,寬城區積極參與抗疫工作,此次向吉林大學捐贈防疫物資希望能為學校疫情防控工作貢獻一份力量。
姜治瑩對李煒姝一行來校慰問和捐贈深表感謝。他說,在全國抗擊疫情最為關鍵之際,寬城區委區政府的慷慨之舉為吉大師生注入了幹勁和勇氣,令人感動。他表示,吉林大學和寬城區要在科技創新、教育、醫療等方面開展合作,惠及百姓,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
學校校長辦公室、醫院管理處、資產管理與後勤處負責人參加了座談。
06
吉林大學召開高分子科學實驗改革論證會
3月20日,吉林大學組織召開高分子科學實驗改革論證會。吉林大學校長張希,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王利鋒,專家組成員張漢壯、滕利榮、盧革宇、王悅、韓豔春、呂中元、張文科,工作組成員教務處、校長辦公室、發展規劃處、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資產管理與後勤處負責同志和化學學院相關人員參加會議。會議由王利鋒主持。
會上,化學學院院長孫俊奇圍繞高分子科學實驗課程改革的必要性與目標、現有實驗課程內容及存在問題、課程內容與建設方案以及需要解決的支撐條件四個方面匯報了高分子科學實驗改革方案。
與會專家根據匯報內容,從實驗改革定位,到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制定;從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銜接,到如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教學要求;從實驗內容模塊化的設計,到教學方法探索;從課程建設和實驗室建設,到實驗和實習管理等方面提出多項建設性意見。
工作組根據匯報內容及專家組意見,分別對此次論證內容的合理性、必要性及後續保障工作提出優化建議,並表示各部門將聯動合作,大力支持實驗改革。
張希高度重視實踐教學改革工作。他指出,世界高分子有百年的輝煌和榮耀,我們應該帶著問題去思考,新百年世界高分子發展的方向,未來吉大應該怎樣重塑高分子學科,乃至學校實踐教學和人才培養改革的道路。他強調,學校已經進入內涵式發展新階段,優化人才培養體系、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張希希望,要將此次高分子科學實驗改革論證會成為實踐教學和人才培養改革的契機,圍繞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和一流專業建設,認真總結吉大本科教育的優良傳統,充分調研和學習國內外頂尖大學實踐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示範全校,不斷提升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
07
校黨委書記姜治瑩赴南嶺校區調研
3月24日上午,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姜治瑩來到南嶺校區調研。在南嶺校區了解了教學科研工作情況,看望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任露泉和部分師生代表,參觀了工程訓練中心。校黨委副書記馮正玉,副校長趙宏偉,黨委辦公室、資產管理與後勤處、東區綜合辦公室、後勤服務集團等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調研。
「水電保障是事關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民生問題,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時刻將師生利益放在首位,不折不扣地落實各項要素保障。」姜治瑩一行來到南嶺校區變電室,這裡正在進行升級改造的收尾工程。「工程進展到哪一步了?能不能滿足實驗室需求?一定要做好防火演練……」姜治瑩詳細地詢問每個細節、叮囑每個環節。
隨後,姜治瑩一行參觀了工程訓練中心,在一個個展臺、一件件實物、一幅幅圖表前駐足觀看,向學校負責人和科研人員詳細了解項目研發和應用情況,他強調,要勇於自主創新,把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姜治瑩同教學科研人員一一握手、親切交談,詢問教學科研和生活情況,對他們為學校作出的貢獻表示肯定,並勉勵他們埋頭苦幹、再接再厲,在新的起點上不斷取得更大成績。
在圖書館閱覽室,姜治瑩親切地同正在學習的留校學生打招呼,詢問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為同學們發放口罩和水果。他對留校同學響應學校號召,宅在學校,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的貢獻表示讚賞,並祝福同學們生活順利,學業有成。湖南籍研究生梁威同學是南嶺校區抗疫臨時黨支部組織委員,「特別感謝學校在疫情期間對留校學生的關懷,給我們送來口罩、體溫計、消毒酒精等防護用品,安排專員給我們採購必要的生活用品,給予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梁威說。
在仿生樓,姜治瑩看望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任露泉。「最近身體怎麼樣?家裡有什麼困難?對學校發展有什麼意見和建議?」姜治瑩詳細地詢問任露泉院士的生活情況,同他親切交談,叮囑他保重身體。姜治瑩對任露泉院士多年來為學校科技事業進步和研究所建設發展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並認真聽取任露泉院士對學校改革發展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希望他繼續發揮餘熱,多提寶貴意見,助推學校更好地發展。任露泉院士對學校領導的關心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將繼續關心和支持學校各項工作,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和科技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調研結束前,姜治瑩參觀了即將投入使用的實驗樓和擁有88年歷史的校區歷史建築。他指出,南嶺校區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是學校廣大海內外校友留下珍貴記憶的精神家園,相關部門要合理布局,修舊如舊,充分體現其深厚的人文底蘊,讓老校區綻放新光芒。
08
校黨委書記姜治瑩赴新民校區、前衛北區、朝陽校區調研
3月25日上午,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姜治瑩來到新民校區、前衛北區、朝陽校區,調研了解疫情防控工作情況,看望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君和堅守在一線的教職工。校黨委副書記馮正玉,副校長王玉柱,黨委辦公室、資產管理與後勤處、北區綜合辦公室、後勤服務集團等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調研。
在新民校區,姜治瑩聽取了醫學部校部樓基本情況及疫情防控情況的介紹。「目前有什麼困難?有多少留校的學生?」「要嚴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細化防控措施,完善應急處置預案,築牢校園安全防線……」每到一處,姜治瑩都與相關負責人和工作人員進行交流,詳細詢問各校區的疫情防控情況。
姜治瑩考察了新民校區圖書館,前衛北區學生公寓、食堂,朝陽校區校園與家屬區封閉管理情況,並與相關負責人就線上教學及開學前準備工作進行深入交流。他指出,要把確保師生平安健康作為首要任務,全力做好學校疫情防控和開學前準備工作;嚴格精準落實防控責任,切實做好校園管理、應急處置等工作;充分利用好開學前這段時間,抓好線上授課,確保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在朝陽校區,姜治瑩參觀了黃大年紀念館。他強調,要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牢記立德樹人使命,學習黃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和「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
在地質宮,姜治瑩看望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君,與他親切交談,詳細詢問了解他的生活情況。姜治瑩向林君院士多年來為學校教學科研事業進步發展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並認真聽取林君院士對學校改革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希望他繼續發揮學科帶頭人的模範作用,多提寶貴意見,助推學校更好發展。林君院士對學校領導的關心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將繼續關心和支持學校各項工作,為學校「雙一流」建設貢獻力量。
09
校長張希調研《高等學校化學學報》編輯部工作
3月27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吉林大學校長張希調研《高等學校化學學報》編輯部相關工作。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等學校化學學報》主編于吉紅,副校長鄭偉濤,黨委宣傳部、校長辦公室、發展規劃處、科學技術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處、自然科學學報編輯部等相關單位負責同志,《高等學校化學學報》編委代表、相關工作人員等參加了調研座談會。會議由鄭偉濤主持。
會上,張希為于吉紅頒發《高等學校化學學報》主編聘書。于吉紅介紹了學報建設發展的基本情況。編輯部副總編劉偉、吳立航分別匯報了編輯部以及中文、英文期刊具體運行情況。與會同志就相關工作進行了廣泛交流。
張希對高等學校化學學報一段時期以來所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高等學校化學學報》通過重組和充實編委隊伍、豐富欄目內容、優化編輯流程、重視提高論文質量等工作舉措,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張希強調,論文的質量是期刊的生命。他希望編輯部進一步明晰中英兩刊的發展定位和目標,加強專業編輯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期刊競爭力;為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務;為讀者提供更多反映化學發展動態和趨勢的有益信息;努力把《高等學校化學學報》辦成一本有影響、有特色的科技期刊。
據悉,《高等學校化學學報》(中文刊,1964年創刊)和《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英文刊,1984年創刊)是由唐敖慶先生創建的兩本綜合性化學期刊,楊石先、唐敖慶、周其鳳曾先後擔任兩刊主編。于吉紅出任兩刊主編後,組織成立了新一屆編委會和青年執行編委會,制定了兩刊發展新目標,推進落實了一系列具體提升措施。學報兩刊在吸引優質稿源、優化審稿流程、加快出版時效及提升學術影響力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其中,學報中文刊入選國家六部委聯合實施的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
10
長春市民政局、長春廣播電視臺向吉林大學捐贈防疫物資
3月25日下午,長春市政協文史委主任崔永泉,長春市民政局局長張興橋,長春市慈善總會秘書長張洪珠,長春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莊嚴、臺長張萬興一行來到吉林大學,向學校捐贈醫用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省委常委、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姜治瑩,黨委副書記馮正玉,副校長趙國慶,校長辦公室、資產管理與後勤處、醫院管理處負責人參加捐贈儀式。
長春市民政局向學校捐贈醫用口罩30000隻;長春廣播電視臺向學校捐贈消毒液15箱、醫用口罩30000隻。張興橋、莊嚴表示,當前疫情防控仍然處於關鍵階段,此次向吉林大學捐贈防疫物資,希望能為學校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力量。
姜治瑩代表吉林大學全體師生向長春市民政局和長春廣播電視臺對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和深情厚誼表示衷心感謝。他希望學校與長春市民政局、長春廣播電視臺進一步加強合作,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
11
校黨委書記姜治瑩赴南湖校區調研
3月26日上午,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姜治瑩來到南湖校區,考察教學科研工作,調研學校防疫物資儲備情況,檢查學生食堂、學生公寓疫情防控工作情況,看望了堅守在一線的教職工。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李忠軍,副校長王玉柱,黨委辦公室、資產管理與後勤處、南湖綜合辦公室、後勤服務集團等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調研。
在南湖校區,姜治瑩來到第一教學樓,實地察看了吉甲大師夢工場—機器人實驗室,就實驗室的教學運行與管理、設備使用情況等與實驗室老師進行交流,並對實驗室能夠資源共享、充分提高設備的利用率給予肯定。他鼓勵老師們再接再厲,吸引更多專業的學生參與其中,搶佔世界科技前沿陣地,著力提升人工智慧領域學生培養水平,為國家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在學生食堂,姜治瑩與餐廳管理人員親切交流,詳細詢問食堂原材料採購、飯菜價格、食品安全等情況,對食堂的就餐環境、售飯窗口、清洗消毒等方面進行重點檢查。他強調,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學生的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要進一步加強後勤食堂管理改革,全面提升餐飲服務質量,提高師生滿意度,滿足廣大師生多樣化、高層次的就餐需求。
姜治瑩來到馬克思主義學院,與正在辦公的老師們親切交談,鼓勵思政課教師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不斷提升科研水平,建設一流學科。他指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思政課建設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就思政課建設多次發表重要講話,特別強調思政課的重要性和辦好思政課的要求,我們要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姜治瑩還詢問了學校即將予以調整改善的學院辦公場所和設施配置情況,表示學校將繼續改善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基礎條件。
在防疫物資儲備庫,姜治瑩察看了學校接受捐贈及購買的口罩、防護服、消毒液、酒精等防疫物資儲備情況,強調各部門要將防疫物資用到實處。姜治瑩指出,各部門要負起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完善疫情防控內部責任機制和應急預案,落細落實人員排查、醫學觀察、衛生消毒、體溫檢測等各項防疫舉措,齊心合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12
長春新區黨工委書記李忠斌一行來校調研座談並捐贈防疫物資
3月27日,長春新區到吉林大學調研座談會在中心校區鼎新樓舉行。長春市委常委、長春新區黨工委書記李忠斌代表長春新區向吉林大學捐贈20萬隻口罩、100套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姜治瑩代表學校接受捐贈。長春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華景斌,吉林大學黨委副書記馮正玉,副校長王玉柱、趙國慶、趙宏偉及雙方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座談。
李忠斌簡要介紹了長春新區的發展前景。他表示,長春新區積極參與抗疫工作,此次向吉林大學捐贈防疫物資,希望能為學校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力量。他希望未來雙方能夠進一步加強溝通交流,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根據雙方達成的合作共識,確保各項工作高效有序推進。
姜治瑩對李忠斌一行來校慰問和捐贈表示感謝。他表示,在全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長春新區的慷慨之舉為吉大師生注入了幹勁和勇氣,令人感動,學校會將防疫物資用到實處。他希望學校的發展能夠得到長春新區的鼎立支持。雙方同時在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更加廣泛、全面、深入的合作,更好地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13
吉林大學獲批聯合共建吉林省重大疫病防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近日,吉林大學與軍事醫學研究院軍事獸醫研究所聯合申請共建的吉林省重大疫病防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獲得吉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建設。這是吉林大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完善重大疫情防控與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指示精神的一項重要舉措。
吉林省重大疫病防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旨在整合吉林省行業創新資源,探索院校協作、多元投資、成果分享的新模式,建立完善的產學研政資密切合作機制,促進重大疫病防控領域技術創新,提高創新研發和成果轉移轉化能力,構建高效協同創新網絡。
吉林大學動物醫學學院、白求恩第一醫院、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等多家單位參與到中心的建設工作中。中心將在病原生物學與流行病學研究、病原快速診斷檢測技術、疫苗快速研發與評估技術、人源化動物模型研發、臨床預警與實驗研究等方面開展研究,為吉林省新發、突發重大疫情的預警、研判、處置等工作提供技術支撐,也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更好服務。
14
吉大校友向植物科學學院捐贈3000隻口罩
當前,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趨向好轉,開工復工有序進行,吉林大學植物科學學院優秀青年創業校友申梓邑通過自發組織、多方籌措,向學院捐贈3000隻口罩,希望為學院複課復學提供物資幫助。
申梓邑是植物科學學院2014級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相繼創辦長春市諾克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奇藝世界生態科技有限公司。3月20日,植物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張曉樓等代表學院接受捐贈。「希望能為學院防疫工作貢獻一份力量,期盼覆學後學弟學妹可以儘快投入到學習中。」申梓邑說。
學院領導對申梓邑校友心繫母校的善舉表示敬意和謝意,並表示會根據學院疫情防控的安排,對防疫物資進行統籌,保障學院教學有序推進。
15
吉林大學留校研究生臨時黨支部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堅實保障
連日來,吉林大學留校研究生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密切關注留校研究生群體,積極協調學校後勤集團、校醫院、保衛處、各校區綜合辦等相關單位,為留校研究生提供各項服務,溫暖了學子之心,也為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堅實有力的保障。
為充分發揮疫情防控中的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加強對留校研究生的關心和關愛,更好地開展留校研究生疫情防控工作,吉林大學研究生工作部2月8日成立中心校區臨時黨支部、北區臨時黨支部、東西區聯合臨時黨支部。臨時黨支部成立以來,廣大留校研究生黨員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頭等大事,把保障好留校研究生的身體健康和生活需求作為工作重點,積極開展「物品上門」「服務上門」「詢問上門」等服務,較好地解決了留校研究生的各項保障工作。
熱情周到,細微見真情
臨時黨支部每天負責監督學生體溫測量、口罩佩戴以及飲食協調等多方面的生活保障,安排專人負責購買並配送等一系列細緻化服務。
校園封閉後,生活用品採購是留校研究生面臨的最大問題,經研究生工作部與學校致遠超市協調,每周由所在校區的臨時黨支部進行匯總,上報同學們的採購需求,並由致遠超市分別配送至公寓樓樓下,同學們足不出門便能享用到水果、飲料、日用品等生活所需。臨時黨支部及時將研究生工作部準備的口罩、體溫計、酒精棉片等物資發放給每一位留校研究生,為同學們日常學習生活提供保障。
以人為本,及時解需求
疫情發生後,研究生工作部結合留校研究生的實際需求,與後勤集團多次溝通,反覆論證安全問題,制定了周密的校內浴池臨時開放計劃,並上報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審批同意。經過前期統計,結合每個校區浴池的容量,根據學生的校區和公寓樓分布情況,實現了留校學生分批洗浴。同時,研究生工作部派出多名工作人員分別赴中心校區、朝陽校區、新民校區、和平校區等開展留校研究生洗浴的組織監督工作,在與後勤集團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完成留校研究生的洗浴服務保障工作。
受疫情影響,為防止交叉感染,學生公寓洗衣房暫停使用。很多留校研究生認為開放洗衣房更能為他們提供便利,並且不介意使用含氯消毒液進行消殺工作。臨時黨支部了解到該情況後迅速上報,經研究生工作部與後勤集團多次溝通,並報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審批,學生公寓洗衣房已於2月28日恢復開放。
見微知著,小事見大愛
一天晚上,崔同學突發高燒到37.8度,與他同寢的還有3名男生。按照相關要求,他們必須到學校指定的比照醫學觀察點進行觀察。幾名同學聽說要到幾公裡之外的比照醫學觀察點觀察14天,頓時慌了神,崔同學所有考博用的學習資料還在自己的宿舍。中心校區留校生臨時黨支部負責人了解到該情況,徵得學生本人同意後,請宿舍管理員幫助將學習資料拿到自己車上,立即將資料送到了觀察點。動物科學學院的崔同學,因為發熱被送到學校指定的比照醫學觀察區。東西區聯合黨支部了解到她略有貧血,不僅為她送來水果等慰問品,還給她送來了紅棗和奶粉,叮囑她安心養病,早日康復。一院趙同學在洗澡時,將澡卡也是飯卡遺落到了浴池,本人一直沒發現。北區臨時黨支部負責人及時聯繫趙同學,一直和浴池工作人員等到趙同學回來取走。住在北區八公寓的第二醫院兩位同學家在甘肅、重慶,幾位應屆畢業生同學沒有攜帶筆記本電腦、學習資料等返家,北區臨時黨支部負責人了解同學需求後,積極協調後勤公寓管理部門,組織留校樓長和黨員骨幹成立郵寄工作小組,聯繫快遞公司到公寓外統一收件,解決暫時無法返校同學的畢業論文寫作急需。
「一線黨員不畏疫情、衝鋒在前,我們要把後方當作主戰場,做好自己的分內事,為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奉獻自己的力量!」這是三個臨時黨支部成立之初每名黨員擲地有聲的誓言,時刻把服務學生、錘鍊本領當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最好印證,用執著和忠誠書寫青春時代最美的篇章。
16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吉林大學)舉辦「心理育人創新發展論壇」抗擊新冠病毒疫情心理援助技術培訓
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心理支持援助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吉林大學)(簡稱「吉林大學思政創新發展中心」)和吉林省教育廳高校思政處於3月14—16日、3月21—23日聯合開展「心理育人創新發展論壇」抗擊新冠病毒疫情心理援助技術培訓,為吉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輔導員提供專業心理技術支持與培訓督導。
此次培訓主題是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期間心理援助技術——敘事療法(初階),邀請清華大學學生心理發展指導中心主任李焰教授,通過Zoom視頻會議平臺在線上進行為期6天的培訓。吉林省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輔導員代表以及吉林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全體教師、諮詢師等1620餘人次在線參加了此次培訓。
李焰以「敘事治療——遇見更好的自己」為題,從敘事治療的哲學觀、問題觀、療愈觀出發,介紹了心理問題如何產生、改變以及敘事治療中的例外,並詳細講解了敘事治療的幾種對話技巧,包括外化的對話、改寫的對話、見證的對話等。課程中,李焰與參訓教師研討交流了應用敘事療法的諮詢案例,幫助老師們更好地掌握基本技能,感受自我療愈,收穫個人感悟與成長。同時,課程通過線上分組的形式進行互動練習,幫助老師們彼此分享和交流。培訓過程中,李焰老師在線與有疑問的老師進行語音互動,就問題進行細緻解答。參訓教師紛紛表示,在線學習的效果非常好,通過學習和互動,收穫了很多寶貴的知識和專業技能。
此次培訓為吉林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心理援助工作提供了方向與技術支持,進一步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技能。未來,吉林大學思政創新發展中心將繼續依託「心理育人創新發展論壇」,為省內教師提供更多國際化、專業化的培訓和講座,進一步推動心理育人工作的創新發展。
文末互動專欄
——《鍾南山院士》
藝術學院設計系2017級研究生趙晨伊 投稿
——新能源與環境學院2018級徐耀陽 投稿
自官微開設文末互動專欄以來,收到了眾多網友的投稿,歡迎大家繼續將自己的原創作品標註【互動投稿】字樣,加上姓名、單位、聯繫方式、作品名稱,發送到投稿郵箱jluxinmeiti@163.com。我們會擇優發布在近期的推送中,並贈送「2020年吉大官微訂製檯曆」一套或校徽一枚。
原標題:《好久不見,吉錦回來了!| 202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