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後,除了等成績外,估計不少學子都在煩惱志願填哪個學校吧。
我的小姨也問過我這樣的問題,表弟成績一般般,估計只能摸摸二本線的屁股,這樣的情況該選什麼專業好。
那麼在此可樂多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簡單的給各位家長說一下我的見解:
我認為以孩子的志願為首先,喜歡哪個專業就讓他自個決定,以他的興趣愛好為主。
甭管他所選的專業是否熱門冷門,一個他不喜歡的專業,你想他能有什麼心思去學習呢,以後出社會更悲劇,不是他喜歡的專業,自然不想找專業相關工作,最後學以不能致用,大學等於拿了個畢業證,其他似乎都派不上用場。
很多沒機會能上大學的家長都會犯的錯誤,他們沒上過大學,所以他們對大學不了解,所以就會讓孩子聽一些上大學的哥哥姐姐的建議,問他們哪個專業好啊之類。
就像我小姨問我一樣,我們被問的其實很為難,因為我們不能保證哪個專業就好哪個專業就不好,畢竟專業不分好壞,行行出狀元。
所以只能給的意見就是看孩子喜歡什麼就去學什麼,我不相信一個人連一個愛好都沒有,這也是最好的建議。
因為那個階段的孩子,其實有很多都是沒有主見的,聽父母話的乖孩子就會父母讓報哪個就報哪個,因為他們心裡都明白一個道理,虎毒不食子,父母都是為了自己好,是不會害自己的。
其實也是因為他心裡對自己所愛好的不自信,父母給的選擇也許不是自己喜歡的,但在未來出社會後絕對不會差的,他並沒有意識到,剛出社會的時候,感興趣對於工作有很大的導向作用。
無聊,沉悶,不快樂,會在腦子不停縈繞,告訴他,這個工作我不喜歡,我做不下去了,我要辭職,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影響。
因此,我認為,在選志願這件事情上,家長該做的就是開始放手,大學開始的人生是屬於孩子自己的了,一切就讓他自己選擇。
那麼選志願的時候,家長是不是就不給孩子意見了呢,自然不是,該給還是得給,但絕對不能一上去就對他說,「某某專業好啊,你表哥就選的這個專業,他現在出來後多吃香,你要不要試試。」
諸如給孩子一種不是他在選志願的主導話語,那是萬萬不能說,尤其是自己的孩子是個聽話的孩子,同時自主意識較弱,沒什麼主見。
如此一來,父母的話語會讓他失去自主思考,以父母的意願去選擇志願,而不是以自己的興趣愛好。
這樣最後的結果,往往是以後孩子出社會遇到工作不順,不喜歡的時候,他會抱怨父母當初的幹預。
那應該如何提意見呢,首先,該說的應該是先問孩子自己喜歡什麼,在得知他的愛好後,再去看看他的愛好所相關聯的專業,在這些專業中選擇給他提意見。
未來不可預測,誰也無法得知未來會如何,但選擇他喜歡的專業,起碼在大學裡他會認真學習,認真對待。
努力總是有回報的,將心比心,最理想最幸福的工作難道不是自個工作恰好是自己喜歡的麼!
大多數高考學子,其實都十八歲了,已經成年了,早晚都得獨立自立,都得為自己負責,那何不早點讓他踏出這一步呢!
最後希望每個學子都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大學,自己喜歡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