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典故:「鍥而不捨」和「親痛仇快」

2020-12-27 奮鬥的小蝸君

「鍥而不捨」這則成語的意思是不停地鏤刻,比喻持之以恆,堅持不懈。鍥,鏤刻:舍,停止。這則成語來源於《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荀子名況,戰國末期趙國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他反對天命,不信鬼神,認為大自然的運行是有它的規律的,人的力量可以制服天;並主張因地制宜,使天時為衣業服務,發揮人的才能,促使萬物增長變化。這些見解在當時是非常進步的。荀子又是一位有名的教育家。他寫過一篇名叫《勸學》的文章,運用許多確切的比喻,來動勸導人們堅持不懈地認真學習。

其中許多議論精闢透徹,富有啟發性。文章一開始就寫道,人接受教育、尋求學問,是不可廢棄的,靛青這種染料是在藍草中提煉出來的,但它的顏色卻比藍草更深。這是他用來比喻學生勝過老師,或者後人勝過前人。這就是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荀子又用鏤金石來比喻學習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他寫道,刻下就停下手來,爛木頭也刻不斷;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堅硬的金屬和石頭,也可以把它們刻穿。

所以人們要用「偰而不舍」的精神來學習,這樣就一定能取得成功。荀子在《動學》篇中還寫道,「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意思是不一步一步地走,不會到千裡之遠;不是條一條小河的水匯合起來,不會成為江海。它用來比喻學習是個由少到多、日積月累的過程高深的學問和淵博的知識,是一點滴積累起來的。他的這些見解,現今還常被人們在教育中引用。

「親痛仇快」這則成語的意思是使自己人痛心、反對,使敵人高興。親:指自己人。仇:指敵人。這則成語來源於《後漢書朱浮傳》:凡舉事無為親厚者所痛,而為見仇者所快。東漢王朝的建立者光武帝劉秀登基後,大封功臣,但有個名叫彭寵的功臣卻沒有被封。彭寵原為漁陽(今北京密雲)太守,曾出騎兵幫助劉秀平定王郎之亂。劉秀稱帝後,旁人都升高官,而彭寵仍當原官,因此心裡很不平漁陽屬幽州牧朱浮管轄。朱浮是個性情急躁的人,曾向漁陽徵收錢糧。

彭寵居功自傲,不肯發送,並且口吐怨言。朱浮大怒,寫信去罵了他一頓。這樣,彭寵對朱浮更怨恨了。不久,朱浮向光武帝密告,彭寵行為不軌,說不定會造反。於是光武帝召彭寵到京都來。彭寵知道這是朱浮在做小動作,便要求和朱浮同去京都,但光武帝不許。這下彭寵更懷疑並且畏懼起來了。彭寵的妻子平時就愛幹預丈夫的事,勸彭寵不要去京都,自己獨立。

彭寵聽從了她的話,拒絕應召入都,並出兵2萬餘攻打朱浮。朱浮聽說彭寵發兵來攻,寫了一封信給他。信中說「現在國家剛剛太平,文武百官不管本領大小,都在為國家建功立業,而你卻發狂地自暴自棄。你應該懂得,凡是做事情,不要使親人感到痛心,而使仇敵感到高興。」彭寵看了這封信後,沒有聽從朱浮的勸告,仍然發兵去攻朱浮所在的薊城(今北京西南)。光武帝得知後,趕緊派兵去增援朱浮。但彭寵擊退了援軍,把朱浮困在薊城裡。後來,朱浮好不容易才逃出薊城。

彭寵奪得薊城後,自稱燕王,一時間得意洋洋,但最後還是以失敗而告終。後來,人們把「為親厚者所痛,而為見仇者所快」引伸為成語「親痛仇快」,用來對於自己人做出損害自己人利益的事情,表示惋惜、責備和勸告。

相關焦點

  • 中華成語故事136┃鍥而不捨
    今天幸運草老師就為大家分享中華成語故事136┃鍥而不捨,希望對老師教學和孩子學習有所幫助。歡迎大家轉發、分享、收藏哦~圖片©/ 網絡    視頻© / 網絡 【成語】鍥而不捨【拼音】qiè ér bù shě【英語】keep on carving【近義詞】滴水穿石 愚公移山 持之以恆 始終不渝 堅持不懈【反義詞】知難而退 一暴十寒 半途而廢 淺嘗輒止【解釋】鍥: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
  • 一個成語,一段故事,觀光君講故事之鍥而不捨
    一個成語,一段故事,觀光君講故事之鍥而不捨 2020-08-07 12: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鍥而不捨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鍥而不捨,鍥:鏤刻;舍:停止。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恆心,有毅力。出自:《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近義詞有:堅持不懈、堅韌不拔,反義詞有:半途而廢、知難而退,鍥而不捨是褒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 崔永元加盟河南衛視《成語英雄》 講解成語典故
    昨日,大河報記者從河南衛視獲悉,崔永元將搭檔著名文化學者錢文忠和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等,在河南衛視全新打造的《漢字英雄》姊妹篇《成語英雄》中擔任嘉賓,與選手互動,講解成語典故,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據悉,《成語英雄》將於11月21日開始每周四、周五晚9點25分在河南衛視播出。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鍥而不捨,你還知道哪些具有偏正式用法的成語?
    1.鍥而不捨 [qiè ér bù shě]基本釋義:鍥:鏤刻;舍:停止。 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恆心,有毅力。出處:《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典故:戰國末期我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荀況在《勸學》中教育人們做事情要有恆心和毅力,堅持不懈、持之以恆。這個詞從字面上理解就是不停地雕刻,就連金屬和石頭那麼硬的東西都可以鏤穿。其中「鏤刻」是一種精細的雕刻方式。
  • 趙孝斌和「中國成語典故名城」
    小學三年級時,一本愛不釋手的袖珍版《漢語成語小詞典》,萌發了他的文學夢。20世紀60年代初即開始求學、生活、工作在開封,幾十年來,他把對這個城市的愛都凝聚在宣傳開封文化上,在繁忙的工作期間搜集、積累了大量發生在開封和與開封有關的成語典故資料,並潛心考證每一個成語典故的出處和喻義。
  • 歷史故事的成語:有關戰爭的成語故事和典故
    「堅壁清野」:堅壁,是加固城牆和堡壘;清野,是將野外的糧食、財物收藏起來。加固防禦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資全部轉移,叫敵人既打不進來,又搶不到一點東西,因而站不住腳。這是對付優勢之敵的一種作戰方法。  【揭竿而起】這個成語出自西漢賈誼的《過秦論》,講的是秦末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的事情。
  • 開封成語典故故事18米書法長卷推介會舉辦
    開封成語典故故事18米書法長卷推介會舉辦厚重開封,翰墨古城。12月25日,開封成語典故故事18米書法長卷推介會在長軒書畫院成功舉辦。長軒書畫院院長王鳳立介紹,開封成語典故故事18米書法長卷從籌劃到成型,歷時三個半月,得到了眾多書畫名家的支持:韓偉業用行草題寫「開封成語典故」,李旺枝用二爨體書寫了「開卷有益」,周天寶用行草題寫了「曉風殘月」,王鳳立用隸書題寫了「青雲直上」,張宏林繪畫了插圖「杞人憂天」、「一琴一鶴」、「黃袍加身」,嶽邦俊用草書書寫了「杯酒釋兵權」,李志明勇瘦金體書寫了「笑比黃河清
  • 【團】涵蓋120個成語典故、1000個成語的啟蒙成語書《逗逗鎮的成語故事》
    整套書一共30本,涵蓋30個成語故事、120個成語典故、1000個成語,1700個生字。這套書所有的成語故事,都發生在一個叫逗逗鎮的地方。通過這樣的方式, 孩子們在30個成語故事中,學到120個成語典故,接觸1000多個成語。
  • 薦書 | 逗逗鎮的成語故事:涵蓋1000個成語、120個典故的啟蒙書
    繪本+成語故事+成語典故+成語接龍+小提問+成語學習卡+簡筆畫教程等多種形式相互結合,孩子學起來更容易,效果更好。一、獨一無二的原創漫畫,故事情節符合兒童心理;成語故事+成語典故+成語接龍+小提問+成語學習卡+簡筆畫教程,讓孩子在玩中學習
  • 新年伊始帶大家傾聽《長安處處有故事·成語典故》
    在現場,主創人員團隊發布了《長安處處有故事·成語典故》圖書和隋唐長安城地圖兩項主要產品。 《長安處處有故事·成語典故》圖書中,講述了西安城的120個成語典故、歷史故事及其來源,圖書封面以唐長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標誌——小雁塔為標誌建築物,帶有濃鬱的歷史文化氣息。
  • 成語典故苑落戶御河岸
    記者 陳豔輝東方今報開封訊  12月5日上午,由《東方今報·開封讀本》連續報導的趙孝斌編著的《開封成語典故故事》現實版——開封成語典故苑開苑儀式在御河岸邊舉行。
  • 邯鄲成語典故之都街頭「快閃」秀成語故事
    如果說這是一個成語的場面,無需提示,人們一定能夠脫口而出:負荊請罪!13日下午,在「成語典故之都」河北邯鄲市,30名來自河北工程大學的大學生身著古代服飾,在邯鄲市文化藝術中心廣場上演了「完璧歸趙」、「黃粱美夢」、「胡服騎射」等12組成語造型,並與現場觀眾同時揮動手機,共同高喊口號「成語邯鄲搖一搖」。這是邯鄲市委宣傳部主辦的「碩果金秋·品讀邯鄲」系列網絡宣傳活動中「魅影邯鄲」系列快閃的第二場。
  • 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淮南:一千成語一座城
    春申君遭人暗算留下「門裡人」的訓誡,鐫刻在城門之上;淝水之戰留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歷史故事,婦孺皆知;「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家喻戶曉,鐫刻在城門之內的石刻,告誡人們做人做事必須持有一顆平常心;散見於「三街六巷七十二拐子(拐子,壽縣方言,小巷或支巷)」那些有形或無形的成語典故流傳得更為廣泛,每一條街巷都沉澱了數不清的故事。「八公山下,草木皆兵。」這是一條大眾耳熟能詳的成語。
  • 了解開封成語典故 看這裡
    開封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退休幹部趙孝斌歷四年多時間,參考古今118部典籍,編撰了一部長達40萬字、共收錄成語典故故事295條的《開封成語典故故事》。這部書以成語典故為主線,串聯了從先秦到清代的賢達之士滿溢聰慧謀略的詩文、品德與言行;融思想性、資料性、知識性、可讀性、趣味性為一體,讀來引人入勝。
  •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鳴鑼比武
    為加強成語典故文化建設,進一步擴大「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的影響力和美譽度,形成成語典故傳播熱潮,使「中國成語典故之城」這一國家級「金字招牌」更閃亮,12月7日,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在淮師附小山南校區舉行,來自淮南大中專院校及中學、小學3個組別的18支隊伍展開了激烈比拼。
  • 淮南:細品成語典故 看盡城市春秋
    自2017年年初申報工作啟動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支持和相關部門的積極努力下,申報工作領導小組一室五部協調配合,各牽頭部門擔負職責,已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和方案要求,抓緊完成了各項重點工作。在眾人努力下,以《淮南子》精髓為核心、八公山典故為重點、歷史故事為主題的系列書籍、戲劇、電視、電影、動畫等成語典故表現形態,及與淮南地方成語相關的文化產業和文藝精品也相繼出現。
  • 曲沃被命名為「中國成語典故之鄉」
    大量的成語典故滲透融入並豐富了碗碗腔情景劇、曲沃琴書、詩詞、楹聯等多種文化形式。  近年來,曲沃縣高度重視成語典故的保護和發展利用,成立了許多民間研究機構,並取得了一系列文化成果。在一些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發生地,該縣都設有圖文並茂的標牌或建築。
  • 講成語典故譜華夏新風 "熒星杯"成語故事大賽落幕
    圖片說明:通過海選、複賽的層層遴選,48位成語故事「小達人」從兩千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登上了決賽舞臺。東方網記者徐程5月21日報導:今天,由上海市團市委、上海市少工委、上海小熒星、上海市語協等單位共同發起的第二屆「熒星杯」成語故事大賽,經過一個月的火熱賽程,迎來了收官之戰。本屆大賽吸引了滬上近萬名小朋友報名。通過海選、複賽的層層遴選,48位成語故事「小達人」從兩千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登上了在上海廣播電視臺舉行的決賽舞臺。
  • 「小升初」語文專項成語歸類(神話故事、寓言故事、歷史典故)
    成語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謂之為成語。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今天,老師從成語的出處為切入點,為大家歸納出自神話故事、寓言故事、歷史典故的相關成語出自神話故事的成語拓展故事含沙射影:古代傳說,水中有一種叫蜮的動物,看到人的影子就含沙子噴射,被噴著的人就會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