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年齡認定是以什麼為準?這種情況可以提前退休

2020-12-20 汪汪財經

去辦理退休得時候,有時會再年齡上出現問題:身份證得和檔案上的出生年齡不一致,這樣的話以什麼為準?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退休的事情。

退休年齡認定是以什麼為準?

其實關於問題這個國家早有規定,辦理退休年齡認定是實行居民身份證和檔案相結合的辦法。

如果出現出生年齡不一致得情況,就按照檔案上的初始的出生年齡為準。

因為檔案是統一管理,不容易修改,就算修改也會留下痕跡,而早前,身份證上的年齡是容易被修改的,所以檔案得證明效率比身份證上的高。

之前,很多人為了找工作、上學等一些原因,年齡改小了,現在又想按照實際年齡來退休,世界上哪裡有便宜兩頭佔的好事,所以,以檔案為準是比較合情合理得。

如果出現以下得情況之一就可以退休:

第一,男性年滿60 ,女性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第二、從事比較危險和高強度、危害身體健康的的工作,就可以提前5年退休也就是,工齡滿十年之後,男性年滿55,女性年滿45周歲。

第三、同上一條年齡,由醫院證明,得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因工致殘)

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我,持續為大家帶來社保最新消息。

相關焦點

  • 退休時到底怎樣認定年齡?以什麼材料為準?身份證還是檔案?
    問題:退休年齡會以什麼材料為準?我身份證和職工養老保險手冊上都是年齡77年9月,而我在社保局電腦檔案是75年10月,社保局工作人員說電腦檔案登記的都是招工時的年齡,將來退休是以養老手冊為準還是檔案年齡為準?
  • 退休時年齡認定的權威依據是什麼?一定是檔案?答案是:不一定!
    小強財藝導讀: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在達到退休年齡時辦理退休時需要審核職工檔案,因此,職工檔案是辦理退休時認證各種待遇的必備材料。對於那些身份證和檔案年齡不一致的、又快要面臨退休的老人來說,就會出現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的問題,不知道自己的退休年齡是以檔案為準還是以身份證為準?
  • 退休時,如何認定出生時間?是按人事檔案為準,還是身份證為準?
    導讀:作為一名具有多年退休管理經辦工作經驗的HR,遇到這種情況也很正常。社保局不以檔案最早年齡而以身份證年齡辦退休,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你的人事檔案中關於出生時間(或者年齡)最早記載材料存在一定瑕疵。二是沒找對退休審批部門。
  • 退休以身份證年齡還是檔案年齡為準?最高法院一槌定音!
    中級法院:身份證和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的,退休年齡應以本人檔案中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認為: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作為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勞動保障部門,具有作出退休審批決定的行政職權。
  • 檔案記載年齡比身份證年齡大6歲,該以哪個為準辦理退休?
    說實話,題主這種情況還真少見,我這些年參與審核幹部人事檔案無數,但還真沒遇到過檔案年齡與身份證年齡相差6歲的,一般都是相差個兩三歲,或改大或改小,都屬正常範圍。而回答題主所問,該以哪個年齡為準辦理退休,這裡面首先要解決題主實際年齡的認定問題,也就是認定哪個為實際年齡。
  • 自己的退休年齡是如何認定的?
    自己的退休年齡是如何來認定的?所謂的退休年齡是如何來認定,那麼是根據我們國家法定的規定的這樣的一個年齡來認定的,也就是說男性按照現行的規定,就是需要達到60周歲以上才可以正常的辦理退休,享受基本養老金的待遇,那么女性的話是達到55歲以上,女性工人是需要達到50周歲以上,才可以正常的辦理退休享受基本養老金的待遇,所以說這樣的一個年齡才是法定的退休年齡。
  • 退休以身份證年齡還是檔案年齡為準?
    中級法院:身份證和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的,退休年齡應以本人檔案中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認為: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作為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勞動保障部門,具有作出退休審批決定的行政職權。
  • 退休以身份證年齡還是檔案年齡為準?最高法院一槌定音!| 勞動法庫
    中級法院:身份證和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的,退休年齡應以本人檔案中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認為: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作為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勞動保障部門,具有作出退休審批決定的行政職權。
  • 以案釋法·退休年齡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
    某區人社局在初審過程中發現,原告的《留轉人員審批表》1960年9月18日的出生年「1960」有塗改;1983年2月份《定級審批表》載明,某甲,年齡20歲;1990年10月的《集體單位(亦工亦農)留轉農民合同制花名冊》中載明,某甲年齡27歲,推定其出生年為1963年,因未達到特殊工種法定提前退休年齡未向某市人社局申報。後當事人甲多次強烈要求區人社局向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申報特殊工種提前退休。
  • 當身份證和退休檔案年齡不一致,退休時間是如何確定的呢?
    身份證中包含了人的出生年齡、籍貫信息,而且國家有《身份證法》保障公民的身份信息和合法權益。現在出生的小孩,從出生證明就錄入了電腦,申報戶口時都可以調閱出生證明,因此出現不同出生年月的情況,幾乎不存在了。他們肯定必須以身份證出生時間確定退休時間。
  • 微市中·法課堂:退休以身份證年齡還是檔案年齡為準?一個案例全明白!
    退休是以身份證年齡還是檔案年齡為準?一個案子帶你了解清楚!慕容博的第一代身份證記載年齡雖為1955年4月29日,但該身份證籤發日期為1987年10月,而慕容博的檔案形成於1969年12月。參照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如本人身份證和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的,應以本人檔案中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
  • 浩碩民商法律實務丨檔案和身份證年齡不一樣,退休時以哪個為準?
    浩碩民商法律實務丨檔案和身份證年齡不一樣,退休時以哪個為準?早年間檔案均通過手寫記錄,並且對於檔案記錄審查並沒有十分嚴格,這導致了很多人的工作檔案和身份證信息不符合。這個問題在工作中並不會造成什麼影響,但是臨近退休時,如果工作檔案中的年齡和身份證的年齡不符,可能會影響是否符合退休的條件。那麼如果產生這種問題,該以哪個年齡為準呢?
  • 檔案年齡小三歲咋退休 以最先記載出生時間為準
    本報12月24日訊 (記者 柳斌) 按照身份證和戶口本出生日期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但是按檔案上的年齡還不能退休,遇到這樣的情況咋辦?近期不少市民向本報記者反映身份證年齡和檔案年齡不相符的問題,煙臺市人社部門回復稱,按照規定,出生時間以個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
  • 職工退休年齡認定與民法典規定是否衝突,其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原勞社部(1999)8號文件的核心意思,是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提前辦理企業職工退休,之所以會出現提前辦理退休問題,這涉及到一個辦理退休的條件。我國的退休條件主要是兩條,一條是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另一條是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最低達到15年。衡量是不是違反國家規定提前辦理退休,主要就是看年齡和繳費年限是否達到了國家法定條件。對於退休年齡的認定,由於過去沒有統一的標準出臺,導致各地的理解和在實際操作中,出現了很大的偏差,有的地方是以身份證年齡為準,有的地方是以檔案第一次出現的年齡為準。
  • 檔案上退休年齡到了,身份證上年齡還沒到,能辦理退休嗎?
    15位的編碼不包含19這種百年編碼,為了避免重複。國家從1999年10月1日開始,身份證號升級為18位,不僅增加了百年編碼19和20,而且增加了校驗碼0~9以及X。最初建立身份證號,很多人為了採集信息,身份證號採集出現了很多錯誤。比如我的父親、母親,他們的出生日期都是以農曆記載為準,這也是普遍存在的問題。
  • 退休年齡以最早記載的入團時間為準,其它一切登記表及身份證無效
    此問題提出,就是退休年齡如何確定?可能有些人會認識上錯誤,確定「退休年齡以最早記載的入團時間為準」,有可能會以入團志願書填寫的出生年月日,作為退休年齡計算。我多次參加退休人員審檔,查閱過相關文件,就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 板上釘釘,退休時間以檔案為準還是以身份證為準?
    它可以說說是凹造型的神器。下實上虛。非常不易。真正對你動情的女人。主要產品有「蘭州」品牌的系列捲菸。通過先地面撒蓋後翻施入土的方法進行改良。只要勇敢地走出第一步。成熟瀟灑應該是她們身上特有的一種魅力。如果身份證年齡比較大比如說是1931年9月出生,而檔案記載出生日期是1921年9月。如果以身份證年齡為準, 跟檔案記載年齡相比,足足可以提前退休10年。
  • 2020年法定退休年齡:哪些人可以提前退休,會不會延遲退休?
    尤其是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大,現在的8090每每在疲憊工作的時候,就有想趕緊退休甚至提前退休的想法。為什麼大家都想著退休呢?一個是在退休之後就可以不工作了,第二個是到時候可以領取一定的養老金。沒有工作幹,每個月還有工資拿,輕輕鬆鬆生活,豈不快哉?
  • 身份證比實際年齡大4歲,對於退休有怎樣的影響?是好事嗎?
    本人身份證比實際年齡大4歲,對於退休來說,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要看你更看重什麼。本人身份證年齡和實際年齡不符,有可能影響退休時間。實踐中有可能按身份證年齡退休,也可能按人事檔案年齡退休,至於實際年齡,目前並不屬於認定標準。
  • 職工檔案出生日期較早,可以提前按檔案辦理退休領養老金嗎?
    到了退休年齡,就應該辦退休,退休時間以檔案為準。確實有的人出現了檔案和身份證退休年齡不一致的情況。很多人拿不準政策,究竟應該是按照什麼時間退休,一不小心就辦晚了。現在的退休年齡政策,按照1999年勞動部《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身份證與檔案記載出生時間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國家的身份證,最初源自於1985年9月6日頒布並實施的《身份證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