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時,如何認定出生時間?是按人事檔案為準,還是身份證為準?

2020-12-20 人事通

導讀:

作為一名具有多年退休管理經辦工作經驗的HR,遇到這種情況也很正常。社保局不以檔案最早年齡而以身份證年齡辦退休,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你的人事檔案中關於出生時間(或者年齡)最早記載材料存在一定瑕疵。二是沒找對退休審批部門。三是退休審批部門的工作人員業務不熟練,是個二把刀。下面為你做具體分析,提出解決方案,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一、國家關於職工出生時間認定的要求是什麼?

按照《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8號)的文件要求: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

從上述文件可以看出:

(一)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既要看居民身份證,又要看職工檔案,二者相結合。

(二)人事檔案的優先級要大於身份證。當身份證與檔案記載出生時間不一致,以檔案最先記載為準。

二、為什麼社保局不以檔案最早年齡而以身份證年齡辦退休?

(一)個人的人事檔案中關於出生時間(或者年齡)最早記載材料存在一定瑕疵。

1.人事檔案關於出生時間最早記載有塗抹和修改的痕跡。由於人事檔案是不能輕易修改的,出現塗抹和修改,則很容易給人留下造假的印象。

2.人事檔案關於出生時間最早記載的材料不止一份,且材料中出生時間的記載不一致。

A職工關於出生時間最早記載的材料形成時間為1990年7月1日,實際出生時間為1974年12月11日,身份證上記載的出生時間為1975年12月11日。其中:1990年7月1日形成的《入團登記表》中填寫的出生時間為1975年12月11日,但是在1990年7月1日形成的《入團申請書》中填寫的出生時間為1974年12月11日。同一時間形成的檔案材料,記載的出生時間不同。因此,退休審批部門結合身份證記載,認定A職工出生時間為1975年12月11日。

(二)沒找對退休審批部門。

以前的人事局和勞動局是兩個部門,後來隨著國家機構改革,人事局和勞動局統一合併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比如在瀋陽:就叫瀋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其主要職能無外乎就是人事管理服務和社會保障服務。

1.人事管理服務方面,主要負責就業創業、人才人事等工作。

2.社會保障服務方面,主要就是社會保險和勞動保障等工作。

現在的人社局部門很多,各司其職。職工辦理退休,有專門的退休審批部門負責該項業務,也有可能是你找錯了審批部門。

(三)退休審批部門的工作人員業務不熟練

現在人社局為響應國家號召,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增設很多公共就業服務崗位。在人社局一線服務窗口,每年有很多新人充實到各個審批窗口。這些通過公共就業服務招聘上來的新人,業務方面還很生疏,對國家和地方政策掌握程度不高。因此,如果負責審批你退休的人員恰好是一名新人,不以檔案最早年齡而以身份證年齡為你辦理退休,也就可以理解了。

三、社保局不以檔案最早年齡而以身份證年齡辦退休,該怎麼辦?

第一步 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

是檔案最早記載出了問題,還是找錯審批部門,亦或是退休審批是個二把刀(新手)。

第二步 量體裁衣 對症下藥

1.如果是檔案最早記載有塗改、或者出現最早記載的多份材料關於出生時間不一致的情況。建議查閱親屬(父母兄弟姐妹)人事檔案,從中找到比你的檔案更早形成的,關於你的出生時間記載的線索,以此來間接證明你的出生時間。

2.如果是找錯了審批部門。建議諮詢人社局工作人員,負責退休審批的窗口在哪,然後直接去退休審批部門進行審批即可。

3.如果給你退審審批的工作人員是一個新手。建議問他這樣審批的法律法規依據是什麼,或者直接找他的主管領導即可。

寫在最後:

1.關於退休年齡的認定,是退休審批中尤為重要的一環,切不可馬虎大意。

2.主流的關於退休年齡的認定,主要以人事檔案和身份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如果二者記載不一致,應以人事檔案最早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

3.人社局有很多部門,一定要對審批窗口。

4.現在很多負責退休審批的工作人員也相繼退休了,目前主要以老帶新的方式來辦理退休審批。所以,負責退休審批的工作人員有新手也有老手。因此,工作人員審批的結果不一定就是對的,我們在尊重「權威」的同時,也要有質疑「權威」的精神。

並不是所有退休審批窗口的工作人員,審批的結果就是對的,在審批隊伍裡,很有可能會有渾水摸魚、業務不精的二把刀,對此你怎麼看?

關於退休和出生時間認定有關問題,歡迎留言!

以上就是今天原創的內容,感謝您的閱讀!如果對你有所幫助,別忘了評論、轉發、點讚、收藏呦!

相關焦點

  • 退休時到底怎樣認定年齡?以什麼材料為準?身份證還是檔案?
    問題:退休年齡會以什麼材料為準?我身份證和職工養老保險手冊上都是年齡77年9月,而我在社保局電腦檔案是75年10月,社保局工作人員說電腦檔案登記的都是招工時的年齡,將來退休是以養老手冊為準還是檔案年齡為準?
  • 板上釘釘,退休時間以檔案為準還是以身份證為準?
    如果身份證年齡比較大比如說是1931年9月出生,而檔案記載出生日期是1921年9月。如果以身份證年齡為準, 跟檔案記載年齡相比,足足可以提前退休10年。但是大家想想按規定會這樣能輕鬆辦理退休嗎?那當然是不可能讓你這麼早就退休的,如果出現檔案和身份證年齡不符的情況,需要二者結合判斷退休 時間。幸福路以西。劈腿十多天。地圖顯示12公裡。一輩子能遇到一個對的人。
  • 檔案記載年齡比身份證年齡大6歲,該以哪個為準辦理退休?
    結合這些年參與幹部人事檔案審核的經歷,我認為可以按以下三個步驟來作出認定。第一步:看題主人事檔案中各項材料記載的出生日期。這裡面主要可分為三種情形:一是人事檔案材料記載的出生日期均一致,都比個人身份證年齡大6歲,那毫無疑問,必須認定檔案記載年齡為實際年齡,並以此為準辦理退休。
  • 退休時間以檔案為準還是以身份證為準?為什麼?
    但其實它們還是很好分別的。之後會再推出mild-hybrid輕油電版車型SsangYong在2019年初的日內瓦車展中發表第4代Korando運動SUV。分別分為風尚版和運動版。風尚版的車型前中網是那種點陣式的銀色裝飾條。如果身份證年齡比較大比如說是1931年9月出生,而檔案記載出生日期是1921年9月。如果以身份證年齡為準, 跟檔案記載年齡相比,足足可以提前退休10年。
  • 退休以身份證年齡還是檔案年齡為準?最高法院一槌定音!
    中級法院:身份證和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的,退休年齡應以本人檔案中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認為: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作為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勞動保障部門,具有作出退休審批決定的行政職權。
  • 檔案年齡小三歲咋退休 以最先記載出生時間為準
    本報12月24日訊 (記者 柳斌) 按照身份證和戶口本出生日期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但是按檔案上的年齡還不能退休,遇到這樣的情況咋辦?近期不少市民向本報記者反映身份證年齡和檔案年齡不相符的問題,煙臺市人社部門回復稱,按照規定,出生時間以個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
  • 以案釋法·退休年齡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
    2016年1月21日,某區人社局為甲等5人向市局申報特殊工種退休。經審查,甲居民身份證出生日期雖為1960年9月16日,但其職工檔案中1990年10月的《留轉人員審批表》有塗改,認定甲的檔案出生年為1963年。
  • 退休年齡以最早記載的入團時間為準,其它一切登記表及身份證無效
    此問題提出,就是退休年齡如何確定?可能有些人會認識上錯誤,確定「退休年齡以最早記載的入團時間為準」,有可能會以入團志願書填寫的出生年月日,作為退休年齡計算。我多次參加退休人員審檔,查閱過相關文件,就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 退休以身份證年齡還是檔案年齡為準?最高法院一槌定音!| 勞動法庫
    中級法院:身份證和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的,退休年齡應以本人檔案中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認為: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作為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勞動保障部門,具有作出退休審批決定的行政職權。
  • 退休以身份證年齡還是檔案年齡為準?
    中級法院:身份證和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的,退休年齡應以本人檔案中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認為: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作為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勞動保障部門,具有作出退休審批決定的行政職權。
  • 以案說法: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退休時該如何認定
    茂名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認為,《關於貫徹粵勞薪〔1999〕114號文件有關問題的處理意見》(粵勞社〔2000〕200號)第二條有關「關於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問題,應按照勞社部發[1999]8號文精神處理,即: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的,以檔案最早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如最早記載是填寫年齡的,可用推算辦法確認出生時間)。
  • 浩碩民商法律實務丨檔案和身份證年齡不一樣,退休時以哪個為準?
    浩碩民商法律實務丨檔案和身份證年齡不一樣,退休時以哪個為準?早年間檔案均通過手寫記錄,並且對於檔案記錄審查並沒有十分嚴格,這導致了很多人的工作檔案和身份證信息不符合。這個問題在工作中並不會造成什麼影響,但是臨近退休時,如果工作檔案中的年齡和身份證的年齡不符,可能會影響是否符合退休的條件。那麼如果產生這種問題,該以哪個年齡為準呢?
  • 退休時按檔案年齡而不是身份證年齡辦理,是根據這個規定執行的
    退休為什麼按檔案年齡而不是身份證年齡?其實這樣的事情只涉及到少數人,對於多數人而言,還是以身份證年齡為主,畢竟大部分人辦理退休時不需要個人人事檔案,而需要個人人事檔案辦理退休的人員,大都屬於國家公職人員,對國家公職人員提出更高、更嚴的要求這是完全合適的,也是應該的。
  • 退休檔案年齡有筆誤怎麼辦?檔案出生日期和身份證不同影響退休嗎?
    問題:退休檔案年齡有筆誤怎麼辦?檔案出生日期和身份證不同影響退休嗎?我國退休制度審核退休年齡時,是按身份證,戶口本和人事檔案記載的出生日期相結合進行的。原則上要求三時一歷辦理退休。如果身份證,戶口本和人事檔案日期有出入,以人事檔案記錄的初始日期為準。人事檔案的效力大於身份證,戶口本。不允許弄虛作假。1.退休檔案年齡有筆誤,一般是什麼情況,對退休有什麼影響?退休檔案年齡有筆誤,影響退休的情況,通常是指出生日期和身份證,戶口本的出生不一致,三時不一歷,而且檔案出生日期更早。
  • 微市中·法課堂:退休以身份證年齡還是檔案年齡為準?一個案例全明白!
    退休是以身份證年齡還是檔案年齡為準?一個案子帶你了解清楚!慕容博的第一代身份證記載年齡雖為1955年4月29日,但該身份證籤發日期為1987年10月,而慕容博的檔案形成於1969年12月。參照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如本人身份證和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的,應以本人檔案中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
  • 退休為什麼按檔案年齡,而不是身份證年齡?看完後明白了!
    辦理退休的時候,也經常有即將退休的同事問我這個問題。首先要糾正題主的兩個誤區:第一點:退休審批部門在認定出生時間的時候,是堅持職工人事檔案和身份證相結合的原則來進行認定的。第二點:當職工的身份證與人事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時,以職工人事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切記是最先記載。畢竟職工的人事檔案中關於出生時間的記載太多,主要以最先記載的那一個為準。身份證是國家統一製作和發放的,難道效力還不如人事檔案嗎?其實,還真不如人事檔案。下面結合本人實際工作經驗,做具體分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退休年齡是按年算還是到出生的那一天算?按周歲算還是按虛歲算?
    問題:退休年齡是按年算還是到出生的那一天算,按周歲算還是虛歲算?按我國退休制度相關規定,法定退休年齡是按退休人員的陽曆出生的生日那一天計算的,也就是按周歲算,而不是按年算,也不是按虛歲算。如:某女,人事檔案身份為工人,1968年5月26日出生,女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齡是50歲,那麼她的退休日期就應該是2018年5月26日。
  • 退休人員注意,如果檔案年齡與身份證不符,按這個規定處理
    據了解像他們這樣的農村學生90%以上為了參加高考都把年齡改小了兩三年時間,退休後發現身份證與檔案年齡不符,最後沒辦法只能延後退休年齡2年,這對於退休人員來說,延後退休年齡是一種損失。注意退休時,檔案與身份證年齡不符也沒事兒,正確解決辦法在這裡。因為對於身份證和檔案年齡不一致的情況。
  • 退休年齡認定是以什麼為準?這種情況可以提前退休
    去辦理退休得時候,有時會再年齡上出現問題:身份證得和檔案上的出生年齡不一致,這樣的話以什麼為準?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退休的事情。退休年齡認定是以什麼為準?其實關於問題這個國家早有規定,辦理退休年齡認定是實行居民身份證和檔案相結合的辦法。如果出現出生年齡不一致得情況,就按照檔案上的初始的出生年齡為準。
  • 最高法裁決:職工出生時間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為準
    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 國務院《關於做好規章清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辦發[2010]28號)清理對象是規章,勞社部發[1999]8號文屬規範性文件,不屬於國務院規章清理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