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之鄉——河南陳家溝

2020-12-23 新華網客戶端

  學員們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的一個家庭拳館內練拳(無人機照片,12月14日攝)。

  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成為我國第41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名錄的項目。

  太極拳是基於陰陽循環、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養生觀念,以中正圓活為運動特徵的傳統體育實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該遺產項目自17世紀中葉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村形成以來,世代傳承,在陳氏太極拳的基礎上發展出以其他姓氏或姓名命名的多個流派。

  在傳承太極拳數百年的陳家溝,隨處可見習練太極拳的人,村民中更是不乏身手不凡的拳師,在這個3000多人的村莊裡,有3個太極拳學校、40多個家庭拳館,每年從世界各地趕來拜師學藝的太極拳愛好者絡繹不絕。目前,發源於陳家溝的太極拳已在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傳播,習練者達數億人之多。

  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相關焦點

  • 在陳家溝,感受太極拳文化
    在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太極拳愛好者眼中,焦作溫縣陳家溝,這個豫北普通鄉村充滿了魅力。作為黃河文化符號之一,太極拳將其對中國傳統哲學樸素深刻的理解融入拳法,蘊含了中華民族對搏擊之道的獨特表達,成為中國武術亮眼獨特的存在。
  • 尋找陳家溝的故事|文旅產業謀轉型,「武太極」引爆「文太極」
    當地也對太極劇場寄予了很大的期盼。遊客服務中心、印象太極、中國太極拳博物館未來將連成一線。 進入陳家溝,一眼望去,滿是與太極、拳相關的符號。從太極拳學校、太極民宿、太極百貨、太極藥房、太極體驗中心、太極書屋、太極商行、太極醫學站,再到太極燒餅、太極浴池、太極早餐、太極聖泥康復,連太極拳祖師陳王庭也被註冊了「陳王廷酒」。
  • 太極拳從陳家溝走向全世界
    學生習練太極拳    河南商報記者鄭超王苗苗/文影像產品採輯部/圖    【傳承史】    太極江湖,從未平靜。新中國成立前幾近滅絕的太極拳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走向世界,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張名片。一切都要從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說—起—這個太極拳習練者追夢的地方。陳家溝原名常陽村,明洪武年間,因陳家溝陳氏始祖從山西移民到此繁衍生息,加之村中有三條南北走向的深溝,遂改名陳家溝。
  • 陳家溝:傳太極之韻 展文化之美
    太行之南,邙山腳下,雄渾的黃河與清秀的洛水交匯處構成了一幅天然的太極陰陽圖。在這裡,有一個神奇的村落——溫縣陳家溝,它孕育了中華傳統文化「太極拳」。「太極拳」作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揚海內外。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學習「太極拳」的人已有三億之多。為什麼「太極拳」能夠風靡全球?
  • 頂流「太極」和「騎在大象背上」的陳家溝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學樺 孫 勇 張海燕「Congratulations tochina」,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主持人奧利維婭·格蘭奇女士,在牙買加首都金斯頓敲響了手中的木槌,中國太極拳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遺成功,標誌著太極拳發展進入「後申遺時期」。
  • 【恆義太極】陳家溝陳氏太極拳館招生簡章
    恆義拳館創始人:張恆義,陳家溝人,國際太極拳大師陳小星親傳弟子,陳氏太極拳第二十世傳人,中國太極名家,國家一級拳師,國家一級裁判,國家武術段位指導員,陳家溝太極拳協會天津分會會長,天津陳小星拳法研究會會長,陳家溝太極拳學校高級教練,陳家溝太極五義之一。
  • 行走中原丨在陳家溝,感受太極拳文化
    此後數百年,雖歷經戰亂饑饉,村子還是靜靜庇護著鄉民,並孕育出太極拳這一精妙拳法。  來到陳家溝,要拜謁的地方是太極拳祖祠,它也是陳氏家族宗祠。它既是陳氏族人尋根問祖、祭拜先祖的場所,也是太極拳習練者祭拜歷代太極宗師之地。  太極拳祖祠佔地200餘畝,是傳統中式建築,紅的門窗廊柱,灰的房簷院牆,門口兩尊石獅威儀十足。  庭院深深。
  • 探訪河南太極小鎮陳家溝 學員稱沒人去蠻打
    探訪河南太極小鎮陳家溝 學員稱沒人去蠻打
  • 太極之鄉的「隱藏高手」
    拼版照片:左圖為穿著白大褂的陳紹傑;右圖為陳紹傑在衛生室門前練習太極拳(12月14日攝)。45歲的陳紹傑是陳家溝衛生室的村醫,練習太極拳35年,工作之餘免費教100多名拳友練太極拳。  扛上掃帚,她是環衛工人;穿上白大褂,他是村醫;系上圍裙,她是民宿老闆娘;拿起切割機,他是裝修工人……然而,穿上太極服,他們都是「武林高手」。  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是太極拳發源地。在這裡,老幼婦孺習拳成風,歷代名手輩出,素有「喝喝陳溝水,都會蹺蹺腿」之說。只有3000多人的陳家溝,有3個太極拳學校、40多個家庭拳館和800多名拳師。
  • 中華太極,聲振八方!陳家溝,明天更美好
    連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多太極拳師、嘉賓以及太極拳愛好者懷著激動喜悅的心情,會聚太極文化的重要傳承區、太極拳的發源地——陳家溝,一同聆聽這一激動人心的消息。這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這是黃河文明的璀璨明珠,這更是懷川兒女的無上榮光!
  • 「中國太極第一村」陳家溝 盛大慶典驚豔世界!
    被譽為「中國太極第一村」的焦作市溫縣陳家溝,南臨黃河,北依太行,聞名中外的太極拳就誕生於此。據介紹,明朝末年,陳家溝陳氏第九世陳王廷,依據祖傳拳術,吸取民間優秀武術精華,結合導引吐納,中醫經絡等學說,創編了一套既能用於實戰又能強身健體的新型拳種——「太極拳」。
  • 尋找陳家溝的故事③丨陳正雷:太極拳最初是搏擊用,你說能不能打
    登封少林寺和溫縣陳家溝是中國兩大功夫少林和太極的發源地。為什麼「少林熱,太極冷」?陳家村村部的對面就是「陳正雷書院」。作為太極拳「四大金剛」之一的陳正雷近日正好在村裡,記者叩門拜訪,尋求解答。《少林寺》泡湯,《陳家溝》陳文也沒心情指導了。」金庸不好意思來河南,為了小說的完美,他「講了個故事」製片方決定重新拍攝,邀請了著名導演張鑫焱救場。張鑫焱說:「要想一鳴驚人,就必須動真格的」。
  • 陳家溝在全國已布局4000餘家拳館
    今年,陳家溝國際太極拳交流中心的精彩賽事不斷,千名高手角逐的「王廷杯」公開賽剛落幕,百支代表隊爭霸的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又登場;溫縣趙堡鎮陳家溝村,武校和家庭武館裡,頗具氣勢的習拳隊伍和國內國外的眾多學員拳姿行雲流水……不負「朝陽產業」美譽,溫縣陳家溝太極拳產業現已成為當地支柱性產業
  • 溫縣和陳家溝品牌標誌用哪個?你的眼光很重要!
    ,河南小麥看溫縣」的農業大縣稱號;標誌整體以金色寓意黃河和河洛文化。;整體以綠色體現溫縣的康養之城和農業大縣。  中間圓形運用了水波紋的表現手法,表達太極似水,象水之形; 同時水波紋充滿張力,也寓指太極拳以柔克剛,以靜制動的精神理念,從而體現了太極拳聖地——陳家溝。
  • 臺灣桃園市太極拳文化交流團到河南焦作市溫縣參訪
    臺灣桃園市太極拳文化交流團到河南焦作市溫縣參訪 2016年04月26日 13:43: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河南文投引進國內知名文旅開發運營機構打造太極文旅項目
    大河網訊 1月10日,河南省文投公司與雲南鴻曦企業集團在雲南麗江正式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投資開發溫縣陳家溝太極文化旅遊項目。這意味著雲南麗江的「束河模式」3.0版本將在河南落地。雲南鴻曦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地產、建築、礦業、文旅為主的綜合性集團公司。
  • 陳家溝首屆太極拳師國家職業資格證培訓考核通知
    陳家溝首屆太極拳師國家職業資格證培訓考核通知體育行業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培訓詳情考評鑑定方:河南省社會體育管理中心職業技能鑑定站承辦方:溫縣陳家溝太極拳協會培訓時間:2020年10月27--31日培訓地點:河南省溫縣陳家溝村國際太極院(陳炳太極院
  • 一個村 一部史——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的百年滄桑
    因河水衝擊,村內有多條大溝,隨著陳姓繁衍,改名為陳家溝。「為保衛桑梓不受匪盜危害,陳卜成立武學社,興起世代習拳舞械之風。陳氏第九世陳王廷依據祖傳拳術,博採眾長,創編了一套既能實戰又能強身健體的新拳種,因理根太極,取名太極拳。」張蔚珍說。
  • 2020【恆義拳館】陳家溝陳氏太極拳招生簡章
    【拳館課程信息】恆義太極根據社會的各界太極拳拳友要求,專門開設了常年班,短期班,寒暑假班,少年兒童班,單約輔導(VIP私教),企事業單位課,自我組團班,承接表演,涉外培訓和免費體驗課.為保證大家不只學會,還要學的紮實,給學員提供充裕的複習時間和學習機會, 最終可確保每一個學生畢業時都能出色的按計劃完成學業。拳館定期邀請國際太極拳大師開設公開課。
  • 2021【恆義拳館】陳家溝陳氏太極拳招生簡章
    【拳館課程信息】恆義太極根據社會的各界太極拳拳友要求,專門開設了常年班,短期班,寒暑假班,少年兒童班,VIP小班課,單約輔導(VIP私教),企事業單位課,自我組團班,承接表演,涉外培訓和免費體驗課.為保證大家不只學會,還要學的紮實,給學員提供充裕的複習時間和學習機會, 最終可確保每一個學生畢業時都能出色的按計劃完成學業。拳館定期邀請國際太極拳大師開設公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