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953年7月,《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籤訂。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保衛了剛剛誕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安全,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軍隊的軍威。使中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後,從五十年代中期開始,反映抗美援朝戰爭,謳歌中國人民志願軍,成為國產戰爭故事片的一個重要題材,湧現出《上甘嶺》《英雄兒女》《奇襲》《打擊侵略者》等一大批優秀影片,充分展現了志願軍與侵略者浴血奮戰,全國人民支持抗美援朝戰爭,產生了巨大影響,成為生動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材。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解放軍報微信將陸續推出「抗美援朝經典影片」系列文章,和你一起回顧當年那些振奮人心的優秀作品。
電影《上甘嶺》是第一部表現抗美援朝的故事片,也是新中國最優秀的戰爭影片之一,1956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影片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接收某陣地後,在缺糧斷水的情況下堅守坑道,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打退了敵人數十次進攻,以驚人的毅力堅守24天,最終迎來大部隊反攻勝利的故事。
《上甘嶺》劇照
要想了解這部影片,就必須得介紹上甘嶺戰役:
上甘嶺戰役從1952年10月14日開始到11月25日結束,戰場主要集中在面積僅3.7平方公裡的兩個高地附近進行。志願軍先後投入作戰的有第15軍、第12軍等部約4萬人。上甘嶺戰役參戰的志願軍部隊湧現出大批戰鬥英雄和英雄集體。在43天的戰鬥中,僅第15軍拉響手榴彈、手雷、爆破筒與敵同歸於盡,捨身炸地堡、堵槍眼的烈士留下姓名的就有38位之多!
上甘嶺戰役是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志願軍戰士視死如歸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使得上甘嶺成為英勇頑強的代名詞,也從此成為了人民軍隊乃至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高地。
志願軍戰士在上甘嶺英雄陣地歡慶勝利
影片的主要編導:林杉(1914~1992),浙江慈谿人,著名電影劇作家。曾任長春電影製片廠藝術副廠長、中國影協書記、《大眾電影》主編。著有電影文學劇本《呂梁英雄》《劉胡蘭》《豐收》《上甘嶺》《黨的女兒》等。
沙蒙(1907~1964),河北玉田人,著名電影導演。曾任東北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導演代表作品有故事片《趙一曼》《上饒集中營》《豐收》《上甘嶺》等。
1953年10月,韓戰停戰協定剛剛籤訂完,時任中央電影局藝委會秘書長的林杉,參加了第三屆祖國赴朝慰問團。在朝鮮,林杉參觀了一個紀念志願軍出國作戰三周年的展覽,在一座標有「上甘嶺戰役規模與作戰情況」的模型前,一名十八九歲的青年戰士,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用動人而樸素的語言,向參觀者介紹戰友們如何在非常困難的條件下,堅持坑道鬥爭,終於使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取得了最後勝利……此時,林杉感到全身熱血沸騰,產生了要在銀幕上展現他們英雄風採的強烈衝動。
林杉回到北京後,遇到東北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前身)的導演沙蒙。沙蒙聽完林杉朝鮮之行的講述之後,非常激動:「真是驚天地泣鬼神呀!」隨後堅定地說:「走,到朝鮮去,必須要拍攝《上甘嶺》!」
電影《上甘嶺》拍攝工作照
為收集素材,體驗真實戰爭環境,編導人員赴朝鮮前線與戰士們一起親身感受,半年時間採訪一百多人,記錄了幾十萬字的材料。在此基礎上,編導對戰役進程、戰鬥故事進行了精心的剪裁和表現,對這場氣壯山河的戰役進行了高度概括。他們並沒有面面俱到地反映這樣一個震驚中外的戰爭,而是把視點投向一條坑道和一個連隊,塑造了英勇善戰、不怕犧牲的志願軍英雄群像。
影片人物刻畫鮮明生動,如張連長、通訊員、女衛生員、炊事員老王等,各個形象鮮活,有血有肉。這些成功的銀幕形象也都有生活原型,如八連連長張忠發的原型張計發,是一等功臣、志願軍第十五軍四十五師一三五團七連連長,也是小學課本裡《一個蘋果》的作者;影片最後堵敵人槍眼犧牲的通訊員楊德才的原型就是志願軍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影片中唯一一個女性、衛生員王蘭的原型是上甘嶺陣地上的女衛生員王清珍。編導林杉還在劇本的最後頁碼上特別註明:王蘭的原型就是衛生員王清珍。實際上劇本中女衛生員王蘭雖是以王清珍為原型,但她同時也綜合了其它許許多多志願軍女戰士、女衛生員的身影,因而其事跡顯得更加生動、感人。
高寶成飾八連連長,張亮飾通信員。
影片中張連長的原型——張計發
劉玉茹飾衛生員王蘭
影片成功再現了志願軍戰士的英勇形象,將戰爭的殘酷場面真實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影片公映後,觀眾反響熱烈,獲得了巨大成功。
說到電影《上甘嶺》,就不能不提影片插曲《我的祖國》,在渲染氣氛、表現主題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表達了志願軍戰士對祖國、對家鄉的思念。由於歌詞第一句是「一條大河」,許多人就將這首歌叫做《一條大河》。作詞喬羽,作曲劉熾,這是喬羽和劉熾的第二次合作。此前他倆在電影《祖國的花朵》成功合作了膾炙人口的《讓我們蕩起雙槳》,而這次合作,更是產生了一首具有強烈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色彩的不朽之作。
《上甘嶺》劇照
影片中《我的祖國》是由著名歌唱家郭蘭英領唱。圖為郭蘭英五十年代演出劇照。
電影《上甘嶺》和歌曲《我的祖國》,熱情謳歌了志願軍官兵堅守陣地的頑強精神和保衛和平的堅定信念,讓更多的人了解上甘嶺戰役和抗美援朝戰爭,影響和教育了幾代人!
1958年志願軍撤離朝鮮前在英雄陣地上甘嶺宣誓
(作者系軍史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