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德國人救過9000多八路軍將士,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2020-12-17 歷史客棧

歷史客棧之前介紹過加拿大醫生白求恩,還有印度醫生柯棣華,都在抗戰時期來到中國,幫八路軍將士們治病,其精神值得永遠傳揚。

其實除了這兩位,還有一位德國醫生,在中國停留的時間更長,救治的人員也更多,就是漢斯·米勒醫生。

漢斯·米勒,1915年出生於德國的杜塞道夫,猶太人。希特勒上臺後,米勒去了瑞士讀大學,並於1939年獲得瑞士巴塞爾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後來,米勒從一位中國留學生那裡得知,中國是最大的反法西斯戰場,於是米勒放棄了去美國行醫的機會,並謝絕了家人的挽留,懷揣著反法西斯的正義感和對中國人民的同情,孤身一人來到中國香港。

在香港,米勒遇到了廖承志等進步人士,並在廖承志的推薦下來到了延安,受到了延安方面的熱烈歡迎。

米勒多次請求去前線,但主席考慮到他的身份,一直沒同意。後來印度援華醫療隊來了之後,中央才批准米勒隨醫療隊一起前往太行山八路軍總部,當一名戰地醫生。

前線可不比延安,危險時刻都在。有一次,日本鬼子偷襲根據地,一度打到距離戰地醫院僅有4公裡,一發發炮彈落在周圍爆炸。米勒看著病床上躺著的八路軍受傷的戰士,二話沒說,抬著傷員就往山上撤離,當他用擔架將最後一個傷員抬出醫院時,已經清晰可見山下的日軍了。

百團大戰爆發後,米勒申請去了八路軍129師,離前線更近,傷員也更多。

但隨著戰鬥越來越激烈,傷員越來越多,很多重傷員來不及運到後方醫院就犧牲了,於是,劉伯承命令衛生部長錢信忠組織前線手術隊,直接在火線搶救傷員。

當時,米勒由於是國際友人,為了保護他,錢信忠就沒向他通知這件事。但米勒得知消息後,趕緊去找錢信忠,非要參加前線手術隊,並說:「你不同意我去,是不是怕我走不動?還是怕我跑到日本人哪裡去?」錢信忠勸不動他,只好同意了。

抗戰後期,由於日偽軍和國民黨頑固派的雙重封鎖,抗日戰據地的藥品極度匱乏。米勒聽左權說太行山上有草藥,他雖然對中醫一竅不通,但也毫不猶豫地帶著大家上山採藥。

八路軍根據地生活條件很惡劣,中央雖然給米勒特意分配了很多雞蛋、糖等營養品,但是米勒卻將這些營養品全都送給了傷病員,自己和大家一起吃粗糧。幾年下來,當初剛到太行山的那個身體健碩的歐洲青年,已經變得又黑又瘦。

為了保護這個為八路軍鞠躬盡瘁的國際友人,彭老總決定將他撤回延安,臨行前還將自己的皮夾克送給了他。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有一名叫中村京子的日本護士加入了八路軍,並在一年後加入了解放軍,隨部隊來到了東北。而米勒在申請回國時,遭到了國民黨的無理阻撓,只好留在了東北,繼續投入到救治傷員的工作中。也正是在東北,米勒和中村京子相識了,於1949年舉行了婚禮。

一個德國人,和一個日本人,竟然在中國結為了夫妻,連四野的林總、羅榮桓都感覺很新鮮,特地給他們送了結婚賀禮。

據不完全統計,從1939年至1950年,米勒在11年的時間裡,救治過的傷病員超過9000人,其中不乏後來的開國將軍。這份恩德,值得所有中國人銘記!

而且,新中國成立後,米勒放棄了回德國的機會,繼續為新中國的醫療事業奉獻終生。

1994年12月4日,米勒因病逝世,享年79歲。

而米勒先生的妻子中村京子,至今仍然居住在中國,已經88歲高齡了,在此也祝老太太身體健康,不老南山!

歷史客棧作者:威廷根施坦因

相關焦點

  • 他是德國人,救了九千多名八路軍,但是他的名字很少人知道
    導語:他是德國人,救了九千多名八路軍,但是他的名字很少人知道在抗戰時期,出現了這樣一些外國人,他們來到中國,幫助我軍治療疾病。其中最被我們熟知的就是白求恩了,其實還有這樣一個人,他來自德國,在中國停留的時間更加的長,他救過的人更加的多,這個人就是漢斯·米勒。漢斯·米勒是猶太人,大家都知道,二戰時候,希特勒所做的瘋狂事。正因為如此,米勒去了瑞士學習。畢業後,米特聽到一位中國留學生說,中國是最大的反法西斯戰場。於是,米勒放棄了他原來的計劃,孤身一人去了香港。
  • 白求恩救治的八路軍抗日將士
    白求恩大夫在中國工作期間,救治了大量的八路軍傷病員。毛主席在《紀念白求恩》裡稱讚白求恩「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白求恩被列入國家首批抗日烈士名錄。 現將收集到的經白求恩大夫救治過的抗日將士名單(建國後倖存者)公布,緬懷這位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同時記住這些為建立新中國打擊侵略者的偉大的抗日將士。
  • 一枚不起眼的獎章,見證了八路軍將士浴血奮戰的光輝歲月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展廳裡,陳列著一枚不起眼的獎章,它長7.5釐米、寬4.5釐米,繡有「百團大戰」字樣的獎章儘管看上去有些粗糙,卻見證了八路軍將士浴血奮戰的光輝歲月。「為打破日軍的『囚籠政策』,1940年8月20日起,在八路軍總部的統一指揮下,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120師、第129師等,向日軍侵佔的華北主要交通幹線和據點展開全面攻擊,打響以正太鐵路為重點、聲勢浩大的交通總破襲戰。」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解放軍黨史軍史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小寧告訴記者。
  • 此學校被譽為「軍工泰鬥」,屬國家二級保密單位,很少有人知道!
    此學校被譽為「軍工泰鬥」,屬國家二級保密單位,很少有人知道!在我國有很多著名的學校,大家都非常熟悉,像有北大和清華,上海有復旦等等,應該沒人會想到山西的大學,在山西其實有個非常有實力但卻很低調的大學,它被稱為「軍工泰鬥」,並且還是屬於國家二級保密的單位,但卻很少有人知道人知。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去看看吧。它就是——「中北大學」!
  • 都知道司馬光砸缸,卻不知道他救出的是誰,難怪老師從不提他名字
    至於司馬光大家都知道的那個孩子,司馬光打缸出來的那個孩子,卻很少有人知道,教科書上也沒有寫出這個孩子的名字,老師上課時也沒有說這個孩子是誰,所以,關於司馬光救的那個孩子,很多人都很好奇,為什麼這個故事裡沒有提到那個孩子的名字?教師為何不提他的名字?
  • 農婦帶300八路軍,連夜冒雪過懸崖突破日軍包圍後,在冰面上生子
    我國的萬千將士,為了捍衛國家領土,為了保護人們群眾的生命安全,他們不懼犧牲,奮戰一線;被這些將士保護的人們群眾,則為一線將士們提供生活物資以及各種生活所需。軍民情誼的例子在歷史上比比皆是。下面要講的就是一位不顧自己安危為戰士們提供幫助的人。她就是主人公——張翠屏。
  • 因為382萬忠勇將士,才有了不死的中國!
    我們這裡有個老太婆,她的名字叫中國,五千年了依然活著,老天保佑你不死的中國。我們這裡有個老太婆,她的孩子比星星還多,他們多災多難生生不滅,老天保佑你不死的中國。我們這裡有個老太婆,她的故事是眼淚和血,飽受滄桑歷經千難百折,老天保佑你不死的中國。
  • 民國文人眼中的杜月笙:他不是夜壺 是暖壺 做過的好事 歷史會記住
    民國文人眼中的杜月笙:他不是夜壺 是暖壺 做過的好事 歷史會記住提到杜月笙,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上海灘鼎鼎大名的流氓大亨,欺行霸市、暗殺之類的壞事做得不少,與此同時,他又是一個極富傳奇和爭議的人物,他的另一面是慈眉善目,並且附庸風雅,他和民國的眾多文化大家的交往至今仍為人們津津樂道,有人說他是「魔與佛的兩面體」。
  • 八路軍帽子上的兩粒扣子,有什麼用途?上過戰場的老兵才知道
    上過戰場的老兵才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犧牲最慘烈的戰爭,日本帝國主義是當時世界上主要的法西斯國家之一,對中國進行了殘暴的侵略,在中國人民頑強不屈的抗爭之下,經歷了漫長艱難的十四年抗日戰爭,最終擊敗了無恥的侵略者!
  • 9張八路軍的珍貴老照片,圖3正與鬼子戰鬥,圖9送回日本小女孩
    抗戰時期,全國軍民團結一致,對抗侵略者,在裝備落後的情況下,八路軍給日寇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在敵後戰場牽制了大量的敵人。現在就通過一組老照片,來見識一下他們的風採。
  • 為什麼很少德國人到中國旅遊或定居,聽完德國人回答,原因太現實
    因此,中國的知名度上升也讓越來越多的國家知道了中國的名字,吸引了很多外國遊客的興趣,他們來到中國,來看看這個人口眾多,大牌博的「東方巨龍」到底是什麼樣的東西。近年來,街頭的外國人並不少見。特別是幾個有名的景點,外國遊客數不勝數。但是,仔細觀察的話,來中國定居的外國遊客大部分來自中國的周邊國家和貧窮的非洲國家,為什麼歐美國家的遊客很少,特別是德國的遊客很少呢?
  • 他60歲加入八路軍,授銜中校時已經82歲,曾被特批不用刮鬍子
    1955年的大授銜對於我軍的意義無需贅述,在這樣重要的場合大家自然是把自己收拾得最為乾淨利落,但是有一個人卻不想剪鬍子,他的名字叫蔣維平。領導來勸他也不管用,這個事就被反映給了上級,最後還讓毛主席給知道了。毛主席當場拍板,說蔣維平是模範,可以給他批一個特例。
  • 知道嗎:抗戰中有支神奇的日本「八路軍」
    衫本義夫(原名前田光繁)後排右二等日籍八路軍戰士在延安寶塔山下合影。衫本義夫參加八路軍10個月後,他和日本青年又在中國創造了新的奇蹟。在八路軍俘虜政策的感召下和衫本義夫等「日本八路」的配合下,日軍戰俘參加八路軍的人越來越多。
  • 一組還原真實八路軍生活的照片,沒有別墅住,也沒有髮膠髮蠟
    在當年戰爭年月裡,我軍將士是有很多優點的,現代人也能夠對那些優點如數家珍:甘於奉獻,甘於低調,自我約束力強,這些都是我軍的優點,我軍之所能夠從艱苦樸素的環境中突出重圍,獲得成功,也正是靠的這些品質。也許有人會說,以前不是還流行一種「苦中作樂」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嗎?
  • 齊白石總共有六個女兒,小女兒不幸夭折,名字很少有人知道
    齊白石總共有六個女兒,小女兒不幸夭折,名字很少有人知道文/華勇據公開資料顯示,在齊白石的一生當中,曾經和兩位夫人共同養育了5個女兒,不過卻鮮少有人知道,其實齊白石一共有6個女兒,而他最小的女兒,因為當時的醫療條件有限
  • 浙江「最低調」城市,有最大最小商品市場,卻很少有人知道它名字
    說到浙江這幾年的發展,一直被公認為「經濟強省」,除了經濟,它還是一個著名的旅遊城市,當人們談論這個城市時,許多人首先會想到「杭州」,然後是溫州,到目前為止,你了解過金華嗎?很多人說金華在浙江實力不是很好,即使在中國,也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城市,今天說的是浙江「最低調」城市,有最大最小商品市場,卻很少有人知道它名字。說起對金華的印象,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金華火腿和雙龍洞,這幾年金華酥餅也很熱,好像其他的都不記得了?尤其是省內金華的政治地位不如杭州,連影響力似乎都不如寧波,連經濟都不如台州紹興?為什麼沒人敢小看金華?
  • 德國人那麼喜歡旅遊,為何卻很少來中國遊玩
    德國人那麼喜歡旅遊,為何卻很少來中國遊玩說起德國人,人們腦海中最先想到的興許是實在、勤奮、準時、節儉和做事一板一眼……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德國人非常喜歡旅遊,在美國的大街上,經常可以遇到德國人,他們有些是結伴旅遊,有些則是一個人旅遊。
  • 八路軍曾有個英國專家,他使世界聽到延安之聲
    特別是,他是怎樣找到中共地下黨交通站的呢?「林邁可」這個中國名字是1938年在燕京大學獲取的。他的同事謝冰心建議給他的英文名來個漢譯。「Mechael=邁克,Lindsay=林,林邁克,這可是個絕妙的中國名字啊!」冰心說。時年29歲的英國人欣然接受了這個建議,但他把「邁克」改成了「邁可」,理由是這樣才與眾不同。
  • 一寸河山一寸血:抗戰初期,八路軍主力師兩個人才1支槍
    八路軍的部隊,除了配備少量的仿造湯姆遜衝鋒鎗外,所用的槍枝也大多是漢陽造等老式步槍。抗戰初期,根據129師上報的人員裝備情況,當時,全師裝備有3支「花機關」和72支衝鋒鎗,僅有的衝鋒鎗子彈只有310發。實際上,在戰場一線,這些衝鋒鎗在紅軍前線部隊很少裝備,因為每把衝鋒鎗分配不到5發子彈,僅具有象徵作用。
  • 德國笑話集 - 德國人的笑話有多冷?
    面試官問他,「您知道您遲到了15分鐘嗎?」「知道啊。我不在乎。」「恭喜您被錄取了!」注釋:吐槽德國火車晚點率高。2.地獄就是,吃英國人做的飯,讓義大利人指揮交通,看德國人的電視節目。注釋:吐槽德國電視節目無聊。3.「請用1到10來評價您有多德國。」「我可以先看下您的調查資格證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