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圖帶你了解金屬材料表面的三維形貌表徵應用

2020-12-13 知社學術圈

導 言

人類文明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同金屬材料關係十分密切。現代,種類繁多的金屬材料已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而材料的表面與其內部本體,無論在結構上還是在化學組成上都有明顯的差別,這是因為材料內部原子受到周圍原子的相互作用是相同的,而處在材料表面的原子所受到的力場卻是不平衡的,因此產生了表面能(1)。尤其金屬材料的表面易於形成氧化層,改變了金屬原本的特性,其表面對材料整體性能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金屬材料的磨損、腐蝕、斷裂等,無不與金屬材料的表面密切相關。本文將通過一組圖片帶您了解金屬材料表面的三維形貌表徵應用實例。

材料常見失效形式的表面形貌表徵

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是零件的設計和選材時的主要依據。外加載荷性質不同(例如拉伸、壓縮、扭轉、衝擊、循環載荷等),對金屬材料要求的機械性能也將不同(2)。下面幾張圖片分別為金屬材料常見失效前後的典型表面三維形貌分析。

磨 損

軸作為重要的機械構件,在長期服役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磨損,對其使用壽麵的安全預測極其關鍵。圖1比較了磨損前後軸表面的三維形貌和粗糙度數據變化情況。三維形貌圖(以顏色表徵高度,紅高藍低)可以直觀地看出摩擦過程導致磨損,基本去除了軸表面被機加工後遺留的平行紋理且在某些位置出現明顯磨溝(藍色位置)。而平均粗糙度Sa在磨損後變大,單位面積峰密度Sds則急劇下降,表明磨損使得其軸表面大量微凸體塑性耗盡被磨平。峰曲率平均值Ssc可以估計在給定載荷條件時表面彈塑性變形的程度,一定程度上可用於預測軸的抗磨損特性,磨損後該值變小很多表明細小的微凸體減少後,支撐對磨配副的凸點曲率變大(3)。

圖1 鋼軸磨損前後表面三維形貌和粗糙度的對比分析

疲勞斷裂

機械零件在交變力作用下,經過一段時間後,在局部高應力區形成微小裂紋,再由微小裂紋逐漸擴展以致斷裂。疲勞破壞具有在時間上的突發性,在位置上的局部性及對環境和缺陷的敏感性等特點,故疲勞破壞常不易被及時發現且易於造成事故(4)。圖2是2024鋁合金試件在表面形變強化前、後的軸向疲勞斷口照片(疲勞測試條件:Kt=1, R=0.1, f=50Hz):(圖2-1)表面強化前、後疲勞斷口的宏觀照片;(圖2-2)未經表面強化的2024鋁合金疲勞斷口(經過3x10^5循環後斷裂),清晰地分為裂紋萌生區、裂紋擴展區和瞬斷區。其中,裂紋從試件表面機加工缺陷處萌生,經過扇形放射狀的擴展區之後,最終到達由具有剪切唇結構的瞬斷區。剪切唇表面布滿韌窩,表明韌性斷裂的發生;(圖2-3)經過表面形變強化的2024鋁合金疲勞斷口(經過4x10^6循環後斷裂),與一般疲勞斷口截然不同,裂紋萌生於亞表面,其擴展區形如狹長的漏鬥狀,整個斷口非常陡峭,主要為剪切破壞造成,表面積明顯大於前者,因此其斷裂所需的表面能要大於前者(5)。

2-1

2-2

2-3

圖2 鋁合金疲勞斷口的典型照片和三維形貌圖

腐 蝕

金屬在腐蝕過程中所發生的化學變化,從根本上來說就是金屬單質被氧化形成化合物。腐蝕時,在金屬的界面上發生了化學或電化學多相反應,使金屬轉入氧化(離子)狀態。這會顯著降低金屬材料的強度、塑性、韌性等力學性能,破壞金屬構件的幾何形狀,增加零件間的磨損,惡化電學和光學等物理性能,縮短設備的使用壽命,甚至造成火災、爆炸等災難性事故。其中,點蝕又稱坑蝕和小孔腐蝕,點蝕雖然失重不大,但由於陽極面積很小,所以腐蝕速率很快,嚴重時可造成設備穿孔,使大量的油、水、氣洩漏,有時甚至造成火災、爆炸等嚴重事故,危險性很大。點蝕會使晶間腐蝕、應力腐蝕和腐蝕疲勞等加劇,在很多情況下點蝕是這些類型腐蝕的起源(6)。圖3-1為典型的鈦合金點蝕後的三維形貌(顏色表示高度的等高圖;左上藍色位置為點蝕坑,軟體提取後在左下圖顯示為紅色),右側表格通過軟體自動統計出點蝕坑的數目、大小、深度等數據,並找到最大腐蝕深度。圖3-2的作者在石油管道的掛片上塗覆抗腐塗層後在靜態和動態(衝刷)實驗條件下考察塗層的穩定性,經過24小時後,比較實驗前後抗腐塗層的膜厚變化。由於該塗層透明,其膜厚值通過白光幹涉技術可以精確測定。譬如,(a)、(b)圖表明CI-A塗層在靜態變為動態條件測試後,其不連續性增大,膜層剝落區域增加(7)。

3-1

3-2

圖3 鈦合金點蝕坑分析和抗腐蝕塗層完整性測試

材料成型工藝表徵

材料成形及控制以成形技術為手段、以材料為加工對象、以過程控制為質量保證措施、以實現產品製造為目的(8)。以下通過幾張圖片分別探討常見成型工藝後金屬材料表面三維形貌特徵。

鑄造(定向凝固)

定向凝固成形技術是伴隨高溫合金的發展而逐漸發展起來的,是在凝固過程中採用強制手段,在凝固金屬和未凝固熔體中建立起特定方向的溫度梯度,從而使熔體沿著與熱流相反的方向凝固,以獲得具有特定取向柱狀晶的技術。由於該技術較好地控制了凝固組織的晶粒取向,消除了橫向晶界,大大提高了材料的縱向力學性能。因此,將該技術用於燃氣渦輪發動機葉片的生產,所獲得的柱狀晶組織具有優良的抗熱衝擊性能、長的疲勞壽命、高的高溫蠕變抗力和中溫塑性,進而提高了葉片的使用壽命和使用溫度。定向凝固鑄件的組織分為柱狀、共晶和單晶3種。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是單晶生產,它除了用於高溫合金單晶葉片的研製外,還逐漸推廣到半導體材料、磁性材料、複合材料的研究中,成為現代凝固成形的重要手段之一(9)。圖(4)分別為鎳基高溫合金CMSX-6的共晶組織(圖4-1)和NiAl單晶中裂紋擴展(圖4-2)的原子力顯微鏡(AFM)表徵。原子力顯微鏡對樣品製備要求不高,可直接在大氣中或液下對材料表面進行微區三維形貌成像,解析度可達納米(水平方向)或埃米(高度)。與此同時,通過峰值力輕敲模式,還可以記錄材料表面的形變、黏附力、彈性模量等納米力學性能。圖4-1可以清晰地看出高溫合金的共晶形態並定量計算其中γ共晶相的比例為50.7%。圖4-2則通過AFM的形變通道記錄了單晶中的裂紋尖端擴展的過程,中心紅色位置為較大變形的區域,說明裂紋尖端具有較高的應力強度因子。

4-1

4-2

圖4 定向凝固的共晶組織和單晶中裂紋尖端擴展

焊 接

鋰離子電極焊接是指鋰離子電池正負極的銅箔與鎳片焊接、鋁箔與鋁片焊接、鋁片與鎳片焊接。超聲波金屬焊接利用高頻振動波傳遞到兩個需焊接的金屬表面,在加壓的情況下,使兩個金屬表面相互摩擦而形成分子層之間的熔合,其優點在於快速、節能、熔合強度高、導電性好、無火花、接近冷態加工。而超聲波焊接質量好壞直接關係到鋰電池的整體性能、良品率及電池使用壽命(10)。圖5為鋁箔電池極片焊後表面三維形貌圖(白光幹涉技術),不但可以清晰觀察凸起焊點(紅色)的分布是否均勻,預製的凹坑和軋制的紋理也十分清晰,軟體可分析凸起、凹坑的大小、高度等具體數據。

圖5 鋰離子電極中鋁箔電池極片焊接後三維形貌

拋 光

金相觀察常用於對金屬材料組織的觀察,而圖6是對不同牌號鋁合金原材料拋光後表面觀察與粗糙度測量的結果。上兩張可以明顯看出大顆晶粒與晶界,粗糙度Sa分別為4.4和1.7納米;而第三張表面看不到晶粒且表面起伏明顯偏大,存在大量麻點(藍色凹坑),粗糙度Sa為10.2納米。由於此合金需要用於導航用反射面,第三種牌號的鋁材粗糙度過大而無法滿足要求。正是白光幹涉技術在縱向高達0.1納米的解析度,才在如此鏡面上通過非接觸式測量,分析出鋁材成型過程中的缺陷,從而在質量監控中發揮重要作用。

圖6 不同牌號鋁合金拋光後的三維形貌等高圖

滲層(表面處理)

固體滲硼是一種常用的化學熱處理工藝, 可使材料表面形成具有高硬度、高耐磨、耐高溫氧化等優良性能的硼化物層, 顯著提高材料的摩擦磨損性能。其中稀土輔助固體滲硼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圖(7)是對高溫模具常用的H13 鋼進行添加CeCl3稀土催滲輔助滲硼處理, 研究Ce 元素對滲硼後樣品表面形貌的影響,並獲得粗糙度的定量數據隨不同含量稀土滲硼時的變化。可以看出來,隨稀土比例增加,雖然可改進滲硼的效果,但如果太多會顯著增加其表面粗糙度(如Ra),不利於模具表面對粗糙度的要求(11)。

圖7 添加不同含量稀土元素後滲硼後模具鋼表面三維形貌的對比 (a) 0%; (b) 2.5%; (c) 5%, (d) 10%

綜上,金屬材料無論在成型過程中還是實際服役時直至失效後,其表面形貌的表徵均十分重要,通過合適的表徵可以為金屬材料成型工藝的合理選擇和表面工程手段的優化提供幫助,延長工程中金屬構件的實際使用壽命。

(1)《材料表面與界面》,胡福增,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

(2)百度百科,金屬材料詞條

(3)Wyko Vision Surface TextureParameters,2009, Veeco Instruments Inc.

(4)百度百科,金屬疲勞詞條

(5)李宇罡,航空航天新材料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

(6)百度百科,金屬腐蝕詞條

(7)Obtaining Batch CorrosionInhibitor Film Thickness Measurements Using an Optical Profiler, C.M. Menendezet al., CORROSION—Vol. 67, No. 3

(8)百度百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詞條

(9)百度百科,定向凝固詞條

(10)鋰電池極片超聲波金屬焊接機的設計,李正中等,《焊接設備與材料》,2012年1月

(11)稀土對H13 鋼固體滲硼層高溫摩擦磨損性能的影響,濮勝君等,《材料研究學報》,2015年6月

相關焦點

  • 【材料課堂】24種材料表徵儀器匯總 值得收藏!
    當前,材料分析測試技術和儀器設備眾多,並且各有優點,隨其應用範圍愈廣,現有的測試表徵手段越來越不能滿足要求,發展新的表徵方法、測試技術勢在必行。就目前的現狀,小編匯總了材料表徵和性能測試過程中用到的所有儀器設備供大家參考。
  • 【乾貨】超全面鋰電材料常用表徵技術及經典應用舉例
    XRF被工業界廣泛應用於鋰離子電池材料主成分及雜質元素分析。對某些元素檢出限可以達到10-9的量級。  2、形貌表徵  (1)掃描電鏡(SEM)  收集樣品表面的二次電子信息,反應樣品的表面形貌和粗糙程度,帶有EDS配件的SEM可以進一步分析元素種類、分布以及半定量的分析元素含量。
  • 華慧高芯知識庫_材料的表徵方法——雷射共聚焦原子力顯微鏡
    雷射顯微鏡的光學系統及原理展示原子力顯微鏡具有很高的平面和深度測量精度,在納米尺度測量範疇具有廣泛的應用。不僅僅能夠觀察表面形貌特徵,還能獲取準確的數值形式的表面高低起伏狀態,對表面整體形象的分析得到樣品表面的粗糙度,顆粒度、孔結構和孔徑分布等參數。廣泛用於半導體、高分子聚合物、生物科學等行業。
  • 淺談納米材料的表徵與測試方法
    1 納米材料的表徵納米材料的表徵是對納米材料的性質和特徵進行的客觀表達,主要包括尺寸、形貌、結構和成分等方面的表徵。納米材料的表徵與電鏡法不同的是,除了真空環境外,AFM還可用於大氣、溶液以及不同溫度下的原位成像分析;同時,也可以給出納米材料表面形貌的三維圖和粗糙度參數。除此之外,AFM 還可用於研究納米材料的硬度、彈性、塑性等力學及表面微區摩擦性能。近年來,SPM技術在納米材料測量和表徵方面的獨特性越來越得到體現,如GB/Z 26083-2010、國家項目20078478-T-491等。
  • 22篇《AFM》:MXenes材料—從發現到應用
    ,總結了MXene表面調控和層間工程的最新研究進展,並展望了先進的X-射線表徵技術在MXene材料研究方面的應用(文章編號2000869)。 美國奧本大學Majid Beidaghi博士等強調了形貌調控對高性能MXene基電極材料的重要性,總結了MXene基電極材料組裝和製備的最新研究進展(文章編號2005305)。
  • 原來皮膚都是皺皺巴巴的 ——皮膚表面形貌
    藉由珀萊雅化妝品功效評價中心的專業人員與設備,再結合他們前期研究結果,美麗研製推出了第一期人體皮膚基礎科學科普性文章《科學辨別皮膚類型,幫你選對化妝品》。而在此次,我們將推出第二期合作成果,在本期中我們將藉由珀萊雅的儀器設備觀察到皮膚的微觀結構,了解到化妝品公司是如何利用這些高尖端儀器來進行化妝品功效評估的。
  • 華慧高芯知識庫_材料的表徵方法下
    形貌、成分和結構的表徵是材料的生長、鑑別、加工、研究和應用等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步驟。材料的表徵方法按照實驗數據類型可以分為圖像類和譜圖類兩類,其中圖像類有SEM、FIB-SEM、AFM和TEM等;譜圖類有XPS、XRD、Raman、FT-IR、UV-vis、NMR、XAS以及配合電鏡使用的EELS和EDS等。
  • 透氣金屬材料製備技術及其在模具中的應用進展
    【摘要】透氣金屬材料以其特定的孔隙結構和功能性, 逐漸在一些領域得到應用。介紹了透氣金屬材料的典型製備工藝, 尤其是金屬3D 列印技術, 其工藝特點為實現透氣金屬零件的可控性成型提供了新的途徑, 在模具設計製造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 金屬科研「神器」: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及應用
    掃描電子顯微鏡是我們金屬科研工作中應用最廣泛的「神器」,可以說幾乎伴隨著每一位研究生度過自己最重要的科研經歷,時常「愛也掃描」「恨也掃描」,今天就系統地為新老同學們和需要應用掃描的科技工作者介紹一下掃描電鏡的原理及應用
  • 親水疏水,一步切換的金屬表面
    我們通過一步電沉積方法,製備了界面性能(如浸潤性和斥液性)可逆調控的多孔金屬表面。我們發現,界面性能可逆調控的物理根源是:表面活性劑配體分子的取向變化。在各類柔性導電材料中,液態金屬由於其高導電性和本徵可拉伸性而被廣泛使用。 研究亮點 電化學沉積是一種十分簡單的合成方法,已在工業上廣泛應用。
  • 高分子聚合物的表徵方法及常用設備
    高分子聚合物的結構形貌分為微觀結構形貌和宏觀結構形貌。微觀結構形貌指的是高分子聚合物在微觀尺度上的聚集狀態,如晶態,液晶態或無序態(液態),以及晶體尺寸、納米尺度相分散的均勻程度等。高分子聚合物的的微觀結構狀態決定了其宏觀上的力學、物理性質,並進而限定了其應用場合和範圍。宏觀結構形貌是指在宏觀或亞微觀尺度上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斷面的形態,以及所含微孔(缺陷)的分布狀況。
  • 高分子材料老化表徵方法匯總
    高分子塑料在使用過程中,由於受環境因素的影響,其表面會變黃,黃變程度可以用色差和黃色指數來表徵,所以色差和黃色指數是表徵高分子塑料老化程度的有效方法之一,如聚苯乙烯塑料,聚乙烯塑料、聚氨酯等等。其中色差和黃色指數可以通過色差儀進行測量。
  • 金屬所等實現晶界三維原子結構成像
    雖然透射電子顯微技術的發展已將材料研究推進到亞埃尺度,但是由於晶界結構本身的複雜性以及傳統透射電鏡二維投影成像模式的限制,人們對實際晶體材料中的晶界結構的認知極其有限。因此,從實驗上實現晶界三維原子結構成像對深入認識晶界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傳統透射電子顯微技術(包括透射成像或掃描透射成像)可以對百納米厚度的樣品進行形貌和原子結構的投影成像。
  • 氧化鋁陶瓷高溫銀漿表面金屬化研究
    筆者通過四探針測試法和背散射電子成像分別研究了燒結保溫時間和基板腐蝕情況對銀金屬化層的形貌、表面電阻率以及機械特性的影響。實驗數據顯示, 在850℃保溫40min時銀金屬化層的表面電阻率最小且有最大的附著力強度。此外, 即使在氧化鋁陶瓷基板被不同濃度的氫氧化鈉鹼液腐蝕後, 銀金屬化層仍然具有較小的表面電阻率和較大的附著力強度。
  • 華慧高芯知識庫_淺談SEM-EDS聯用技術在表徵科學中的應用
    表面分析技術是一種統稱,指的是利用電子、光子、離子等與材料表面進行相互作用,分辨範圍從微米級到納米級,測量從表面散射或發射出來的各種離子、電子和光子的質譜、能譜、光譜等,對材料表面的化學組成、結構和性質進行分析的各種技術。
  • 十分鐘帶你了解15種金屬材料
    人類文明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同金屬材料關係十分密切。繼石器時代之後出現的銅器時代、鐵器時代,均以金屬材料的應用為其時代的顯著標誌。現在種類繁多的金屬材料已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而金屬材料也分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和特種金屬材料三大種類。不同的金屬材料其獨特的特質也是有所不同的,也正是因為其不同的特質使其在生活中有不同的應用。
  • 寧波材料所合成半導體型類MXene二維過渡金屬碳化物材料
    MXenes材料主要由選擇性刻蝕三維層狀MAX相材料的A層Al原子獲得,其中M表示前過渡金屬,A主要是來自第13-16族的元素,X是C和/或N。MXenes材料豐富的化學元素組成和可調諧的性質使其在儲能、電磁幹擾屏蔽、複合材料、水體淨化及傳感器等領域展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一般來說,這些二維碳化物呈現本徵的金屬性,並且其中的諸多組員兼具導電性和親水性。
  • 金鑑材料分析 聚焦離子束顯微鏡(FIB-SEM)可靠性LED檢測
    其應用範圍也已經從半導體行業拓展至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和地質學等眾多領域。為方便客戶對材料進行深入的失效分析及研究,金鑑實驗室現推出Dual Beam FIB-SEM業務,並介紹Dual Beam FIB-SEM在材料科學領域的一些典型應用,包括透射電鏡( TEM)樣品製備,材料微觀截面截取與觀察、樣品微觀刻蝕與沉積以及材料三維成像及分析等。
  • 一文教您看懂石墨烯表徵結果
    可見,該方法對石墨烯製備質量的表徵具有一定的作用,能夠為石墨烯製備工藝的改進提供一定的依據。掃描電子顯微鏡( SEM)SEM 通常用來分析樣品的表面形貌,並可利用其附帶的X 射線能譜儀( EDS) 對樣品成分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