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嘉峪關,天下第一雄關,萬裡長城明長城的西起點!
哈嘍,大家好,今天呢,文君帶大家去的是敦煌的嘉峪關,嘉峪關是萬裡長城明長城的西起點,擁有一個擲地有聲的頭銜——天下第一雄關,與遠隔萬裡的東起點山海關遙相呼應。來到嘉峪關,除了領略它的磅礴氣勢,還能從古蹟中盡情憑弔歷史。
嘉峪關關城,尋找萬裡長城的專屬印記
嘉峪關關城位於嘉峪關市向西5千米處,是明代萬裡長城的西端起點,也是明代長城沿線建造規模最為壯觀、保存程度最為完好的一座古代軍事城堡,自古有「中外鉅防」、「河西第一隘口」的稱號。嘉峪關關城始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比明長城東端的山海關早建9年。
嘉峪關初建時,僅是一座6米高的土城,佔地2,500平方米。而後經過168年時間的修建,規模日漸宏大,現存關城總面積達到33,500餘平方米,是原來的十幾倍。嘉峪關關城布局合理,建築得法,由內城、甕城和外城組合而成。家長可以按照此順序引領孩子一同欣賞這座雄偉的古建築群。
內城氣勢恢宏
內城西寬東窄,呈梯形,內城牆高有9米,6米以下是黃土夯築,6米以上則用土坯加築。牆體歷經了600多年的時間,雖有剝落,但大部分仍然保存得很完整,而且相當牢固。內城有東、西兩門,東門為「光化門」,寓意旭日東升、華光普照;西門為「柔遠門」,寓意以懷柔而致遠,安定西陲。兩門內北側均有馬道,可由此到達城頂。
內城四隅建有角樓,外形看起來像碉堡,是守城士兵們值勤放哨的地方。南北城牆建都有敵樓,主要用來放置兵器。家長和孩子若站在這裡往回看,會驚奇地發現光化樓、柔遠樓和嘉峪關樓這三座高大的建築同在一條中軸線上,不由得讚嘆中國古代建築的偉大之處。
內城中原有一些古建築,如嘉峪驛站、甕城營房、南閘門樓、演武廳、東西關防和魁星樓等,20世紀40年代改建兵營時拆除了,現僅存遊擊將軍府和關井一座。將軍府先後共有19位將軍駐守在此。 東西甕城布局森嚴內城東西兩門外各築有甕城,兩座城樓對稱。
東甕城門上刻有「朝宗」二字,寓意過往朝廷官員雖遠行,仍不忘朝廷和君王;西甕城門上對應刻著「會極」二字,寓意從西域而來的諸侯、商旅和仕官等人友好地在此相會。西甕城不與內城門直通,使得關城更加肅穆幽深,是內城的一道堅固防線。
東甕城外的最大建築物要數關帝廟,它由一間大殿和兩間偏殿組成,殿內牆壁上原繪有精美的三國故事,後來被毀。關帝廟東側是一座文昌閣,為兩層兩簷歇山頂式建築。在明清時,此閣是文人墨客會友、吟詩作畫的場所。到了清代末年,成為文官辦公的地方。
此外,這裡還有一座清代時期建造的小巧戲臺顯得與眾不同。據說這是當時專為守城官兵、城內居民以及過往商旅而設的娛樂中心。 外城南北延伸連接長城內城西門外套築一道凸形城牆,構成一個羅城,這就是外城。外城比內城高2.7米,外城正中門楣上刻有清乾隆皇帝題寫的「嘉峪關」三個大字。
城樓上後來重新建造一座關樓,與內城東西城樓式樣一致,名為嘉峪關關樓,樓前懸掛著「天下第一雄關」的匾額。嘉峪關城樓向西百餘米處有一座碑亭,裡面有清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年)肅州鎮總兵李廷臣題寫的「天下雄關」石碑。
外城南北兩端建有箭樓,主要用來觀望關西、關南和關北的烽火情況。外城南側有明代的土城牆,城牆向南延伸,越過戈壁連接7千米外的長城第一墩,不過這段城牆現在已經被公路斷開,外城北面向北8千米連接黑山懸臂長城。
參觀完這些建築群,家長可別忘了和孩子一同走進長城博物館。此館是目前中國最大的長城博物館,館內分兩層,設有數間展覽廳,通過照片、文字、圖表和模型等形式,縮影了整個萬裡長城。在上千餘件的館藏文物中尤以「長城工牌」最為珍貴,它出土於嘉峪關肅州西長城,為明嘉靖年間6支包工隊承建長城的承包責任書。
嘉峪關能威名遠播,得益於明朝徵虜大將軍馮勝。當年馮勝大破元軍,在班師回朝的途中,從酒泉騎馬向西40裡,涉水過「九眼泉」,登上嘉峪塬遠眺,發現東面清泉綠洲、西面戈壁如海、南面祁連山連綿、北面黑山威嚴,馮勝認為這是一處險要的軍事要塞,後來上表朱元璋。
在公元1372年,明政府在此地建關,關城經過100餘年前後共4次大規模擴建,已初具今日的規模。不過,城樓修建好後,這裡依然是孤城一座。直到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尚書翟鑾巡視西北時看到孤零零的嘉峪關,上書皇帝懇請加固關城、修繕邊牆,並修建斷開戈壁、連接南北山巒100餘裡的城牆與長城相連。至此,嘉峪關才成為今天這座「天下第一雄關」。
相傳,在修嘉裕關時,工匠中有位叫易開佔的,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築只要經他計算,用工用料精確無比。主管官員不信,要他計算出嘉裕關的預算用磚。易開佔算後說:「需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塊磚。」主管官員依言發磚,並威脅說,如果多出一塊或少出一塊,就要砍易開佔的頭,罰眾工匠奴役3年。
結果工程竣工時,在西甕城門樓後簷臺上,還剩下一塊磚。主管官員大喜,想藉此剋扣工匠的工錢。哪知易開佔說這塊磚並不是多出來的,而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磚,如果搬動,城樓便會塌掉。官員們聽了此言,便不敢再追究了。此後,這塊磚就一直放在那裡,供後人瞻仰。
隨/程/小/提/示:
1.嘉峪關關城距離嘉峪關市區不到10分鐘的車程,從市區乘坐計程車到景區,車費為10元;也可以搭乘4路公交車直達關城景區。市內計程車至景區各景點車程最長不超過30分鐘,十分便利。
2.嘉峪關關城文物景區旺季為5月1日~10月31日,門票100元/人,包括嘉峪關關城、景區和長城博物館,需檢票3次。淡季為11月1日~次年4月30日,門票61元/人(含1元保險)。中小學生參觀憑學生證實行半價優惠。關城景區電瓶車票為10元/人,距離3千米,可自願選擇。
3.旅遊旺季,關城每日上下午各舉行一次仿古出關儀式。儀式內容為遊客穿上古代武官或士兵的服裝,再現古代將士出關的情形。孩子如果感興趣,可以踴躍參與,既有趣好玩,又能增長見聞。
吃/在/嘉/峪/關:
嘉峪關的飲食可謂百味薈萃,來到這裡,家長完全不用擔心孩子會因飲食習慣不同而餓著,因為可供選擇的菜系有很多,像四川、江浙、陝西、新疆、東北等地的特色菜都能吃到。
行/在/嘉/峪/關:
公路:敦煌距離嘉峪關384千米,長途汽車票很好買,票價70元/人,行程約5小時。
鐵路:敦煌至嘉峪關共有三趟列車,發車時間分別為9:32、16:08、18:58。兩趟K字開頭的火車硬座價格54元,行駛4個多小時;另一趟為慢車,硬座價格22元,行駛5個半小時。
省/錢/是/王/道:
在嘉峪關遊覽,如果將路線設計合理,可以節省一大筆路費。遊玩關城、長城第一墩和懸壁長城三個景點,購買通票,票價80元/人。行程可這樣規劃:先乘計程車到長城第一墩景區,遊玩時間為1.5小時;然後步行到嘉峪關關城景區,遊玩2小時;再沿關城北路可直接開車到懸臂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