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兩岸大學生合影。(廈門團市委供圖)
青春的歌聲跨越海峽,在這個盛夏如期而至。昨日,第十四屆兩岸大學校園歌手邀請賽決賽在廈門軟體園三期的青瓦創新社區熱烈舉辦,吸引兩岸53所知名高校的64名青年學子同臺競技。
由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臺灣中華青年交流協會發起的這一活動走過14個年頭,已成為兩岸青少年交流活動的品牌項目,促進兩岸學子交流交往和共同成長。至今已有兩岸近萬名大學生參加過這一歌唱比賽及豐富多彩的賽後交流活動,以歌為緣增進了解,締結友誼。
本屆歌手賽由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臺灣中華青年交流協會主辦,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廈門市人民政府支持,福建省學生聯合會、廈門市學生聯合會承辦,廈門信息集團、青瓦孵化器有限公司共同協辦。選手們8月5日抵廈,已先後進行了初賽、複賽等環節,在短短幾日的交流中,留下了一段嶄新的兩岸情誼。
拼歌喉 兩岸學子各展所長
昨日,第十四屆兩岸大學校園歌手邀請賽迎來活動的最高潮,歷經多輪比拼,最後晉級的10名選手站在決賽舞臺上。他們當中有唱作俱佳的音樂達人,有獲獎無數的校園天籟之音,也有獨具一格的音樂界「萌新」,共同演繹了一場不同凡響的視聽盛宴。
來自臺灣師範大學的李欣庭演唱了歌曲《我等到花兒也謝了》,將悲傷感情揉入歌聲,打動了所有觀眾;浙江大學選手蘇寧以一首《真愛樂章》展示了高音唱功,博得熱烈掌聲;臺灣逢甲大學的郭松柏以吉他伴奏,自彈自唱英文歌曲《wonderful night》,優美旋律令人陶醉;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的郝鵬程帶來了自己的原創歌曲《你們》,rap唱法青春時尚。
本屆賽事邀請胡海泉、李勤、梁芒、王方谷、段林希、林姿吟、閔婧等兩岸重量級專業嘉賓擔任評委,此外,別具特色的由未進入決賽的選手及軟體園三期青年達人組成大眾評委,票選「最佳人氣獎」。
最終,臺灣師範大學李欣庭獲得金獎,上海交通大學胡堯錕獲得銀獎,臺灣「清華大學」陳亭屹、西安交通大學郝鵬程獲得銅獎,臺灣雲林科技大學沙子平獲得最佳人氣獎。李欣庭表示:「能在這麼重要的舞臺上表演機會難得,未來我也會繼續堅持『用音樂述說故事』的理念,希望我的歌聲能感動大家。」
比默契 團隊展示青春合唱
作為本屆賽事的亮點之一,兩岸學子除了進行個人比拼,還進行了團隊積分賽,與軟體園三期青年達人共同組成8支隊伍,參加尋找達人遊戲、團隊風採展等。
選手和達人們圍繞「立志、修德、奮鬥、擔當」四個關鍵詞即興編排的表演節目也在昨日的決賽中亮相。他們有的演起舞臺劇,唱起《葫蘆娃》等童謠金曲,有的為青春和夢想代言,一曲《我的未來不是夢》熱血沸騰。值得一提的是,每支隊伍中都有大陸選手、青年達人和臺灣選手,在緊張的賽程中,他們只有不到24小時的時間排練節目,卻以親密團結和交流合作帶來了默契十足的精彩表演。
由陳亭屹、李佳瑩、陳芊妙、蘇寧、沙子平、高逸凡、林妙儒、許吉成8位選手和軟三青年達人刀文莉組成的「修理各位大德」隊最終摘得了最優團隊獎,隊長陳亭屹獲得最佳團隊帶頭獎。
【特寫】
兩岸學子結下知心情誼
來自臺灣師範大學的李欣庭獲得金獎。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胡堯錕獲得銀獎。
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的郝鵬程獲得銅獎。
來自臺灣「清華大學」的陳亭屹獲得銅獎。
歷經十四屆的兩岸大學校園歌手邀請賽已突破單純的歌唱比賽範疇,演化出更加豐富的內涵。比賽通過開展各種文化交流活動,帶領兩岸青年學子在相識相知中感受濃濃親情。選手們紛紛表示,賽事創造的交流平臺和互動機會是更重要、更可貴的,此行最大的收穫是跨越兩岸的珍貴友誼。
今年,主辦方特意將比賽場地放在青瓦創新社區,並通過團隊積分賽的互動遊戲,讓選手在完成各項打卡任務的同時,參觀園區企業,體驗大數據分析、語音識別等園區企業「黑科技」,感受廈門日新月異的城市發展和創新創業的熱烈氛圍。臺灣選手陳孟暄說,這是她第一次來廈門,「廈門很現代化,人也很熱情,我很喜歡這裡。」臺灣選手李欣庭說,希望能多參觀、多了解廈門,「未來做職業規劃時,可能也會考慮來廈門發展。」
今日,選手還將繼續在廈門參加「青心品鷺島」活動,參觀廈門規劃館、廈門博物館、廈門大學,車遊環島路等,進一步認識廈門,互動交流。臺灣選手沙子平是第二次參賽,他說,去年雖因聲帶受傷遺憾止步,但卻結交了很多知心朋友,「後來他們還到臺灣來找我玩,我給他們當導遊。我去廣州、上海、北京玩的時候,他們也招待我。」他表示,能通過音樂認識這麼多好友非常開心。
廈門大學參賽選手方舒晴也曾於三年前參加過歌手賽。作為「東道主」,她給大家講了許多廈門的風土人情,還點了特色小吃作為宵夜和大家分享,她說:「這是很好的交流機會。上次比賽中我認識了許多臺灣原創歌手,使我也萌發了自己創作的想法,今年我帶來的參賽曲目《我愛你再見》《唱歌給你聽》就是我自己作詞作曲的。」
【聲音】
從音樂裡汲取力量
●著名音樂人、投資人、企業家和主持人胡海泉:
在歌手賽的舞臺上,兩岸年輕人通過音樂來交流情感、創造友誼,我覺得是非常難得的。從選手的表現裡,我感受到發自內心對音樂的熱愛。音樂是能給人帶來一輩子力量的東西,希望大家今後都能以這樣的心態面對音樂,從音樂裡汲取力量。下周我的新歌《不為什麼》即將發行,我也會繼續加油,與大家共勉。
●新華社手機電視臺原臺長、詞作家李勤:
音樂是每個人青春年代裡必不可少的經歷,它給學子們帶來的心靈陶冶,將有助於他們提升心態,專注學業。希望他們把對音樂的熱愛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創作的動力,讓更多優秀的原創作品通過歌手賽的平臺走向社會,廣為傳唱。
●典選音樂負責人,曾任滾石唱片、魔巖唱片副總經理王方谷:
兩岸學生的音樂素質都很不錯,大陸學生對比賽更認真、更投入,臺灣學生更從容、更自在。透過音樂,他們快速地成為朋友,彼此從對方身上學到許多新東西,看到更廣闊的世界,這是比賽帶來的深遠影響。
文/本報記者 衛琳 圖/本報記者 黃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