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有網絡用語,化學有化學用語,化學用語是我們學好化學的必備知識。下面我們主要來說一下化學用語的有關知識。初中化學用語包括元素符號、離子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
一、元素符號
1.規範書寫:(一大二小 )
N H Cl Ca Cu Hg Ag
2.意義
(1)表示一種元素
(2)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
(3)有的還可表示一種物質
【例如】
1.Na可表示的意義有:⑴鈉元素⑵一個鈉原子⑶金屬鈉
2.兩個鈉原子符號為2 Na
二、離子符號
1.書寫:在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電荷數及電性,電荷數為1時不寫。
如 Cu2+ CO32- H+ OH-
2.意義:
(1)表示一個離子;
(2)表示一個離子帶幾個單位的正(負)電荷
【例如】
1.Mg2+可表示哪兩種意義:⑴一個鎂離子⑵一個鎂離子帶兩個單位的正電荷
2.用化學用語表示兩個鎂離子的符號為2 Mg2+
三、化學式
1.定義:用元素符號和數字的組合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2.從化學式獲得的信息及表示意義:
(1)表示一種物質;
(2)表示組成這種物質的各種元素;
(3)表示構成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
(4)表示每一個分子中的原子構成情況;
(5)表示組成這種物質的各種元素的質量分數及質量比。
【例如】
從化學式CH4中能獲取的信息及符號表示意義有:
(1)甲烷
(2)一個甲烷分子
(3)甲烷是由碳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
(4)甲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氫原子構成的
(5)一個甲烷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和四個氫原子構成的
⑹甲烷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是12×1 : 1×4=3:1
⑺甲烷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是 1×4 / (12×1 + 1×4) ×100%=25%
【特別注意】
關於物質組成、構成的敘述
宏觀角度: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
例如水的組成: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微觀角度:物質是由粒子(分子、原子、離子)構成的
例如水(H2O)的構成: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
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鐵(Fe)的構成:鐵是由鐵原子直接構成的
氯化鈉(NaCl)的構成: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
四、化學方程式
1.定義: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
2.意義:
(1)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
(2)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間的粒子個數比
(3)化學反應中各物質間的量關係
3.書寫原則:(1)以客觀事實為基礎(2)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4. 書寫常見錯誤:
⑴不遵守客觀事實
例如:鐵和稀鹽酸反應錯寫為2Fe+6HCl=2FeCl3+3H2↑
⑵錯寫物質化學式
例如:常溫下鋁和氧氣反應錯寫為2Al+O2=2AlO
⑶不寫或錯寫反應條件
例如:煅燒石灰石反應條件「高溫」寫成「加熱」
氫氣燃燒反應錯寫為2H2+O2=2H2O
⑷不標或錯標生成物的狀態
例如: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的反應錯寫為CO2+Ca(OH)2=CaCO3+H2O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反應錯寫為3CO+Fe2O3=2Fe+3CO2
⑸配平不正確
例如:氫氧化鈉與硫酸反應錯寫為2NaOH+H2SO4=Na2SO4+H2O
總之,理解化學用語的含義,做到「名」與「實」結合,化學用語不僅代表化學事物,且表達特定化學概念,把符號、圖式與物質的特徵,化學反應發生與現象結合,提高記憶效率。.化學用語要加強練習,達到一種讀、寫、用的「三會」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