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警作為公安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安機關打擊犯罪、維護穩定、治安巡邏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山東省濟南市公安局堅持創新引領、改革驅動,以「四高」理念強化頂層設計,「四雙」模式從嚴規範管理,「四全」導向提升素質能力,輔警改革逐步邁入制度化、規範化、法治化的良性發展軌道,警務輔助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今年以來,濟南市公安局聚焦「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三區三圈」治安秩序淨化提升等專項行動,6200餘名勤務輔警參與信息採集、巡邏檢查、盤查堵控、宣傳教育等工作,有效彌補了警力缺口。將輔警隊伍置於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管服」改革工作窗口前沿,共協助民警辦理「一次辦成」業務400餘萬筆。全力以赴投入各項安保工作,全市輔警累計協助接警220餘萬起,幫助市民群眾2.6萬餘人次,1100餘名輔警受到各級獎勵,261名輔警被授予「輔警之星」稱號,300名輔警在重大活動安保中受到表彰。
堅持「四高」頂層設計,實現改革有據可依、有章可循
在輔警改革工作中,濟南市公安局堅持高層次謀劃部署、高起點設立機構、高標準建章立制、高站位配置警力,強化頂層設計,穩步將改革向縱深推進。
他們成立以「一把手」為組長的規範輔警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先後多次召開黨委會議,深入研究隊伍現狀、剖析存在問題、釐清建設思路,為輔警改革舉旗定向、謀篇布局,凝聚全局抓輔警改革共識。在全省率先成立輔警管理機構,市局成立輔警管理處,區分局成立輔警管理科,充實組織人事、教育訓練、後勤保障等專業力量實體化運作,各基層單位確定專人負責,構建起「市局—分、縣局和警種部門—基層科所隊」三級管理體系。為使改革有據可依、有章可循,他們建立公安、退役軍人事務、人社、財政共同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形成管理合力;以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出臺了《濟南市公安機關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先後推出崗位設置、保密管理、教育培訓、工作證使用管理、思想狀況分析研判等十餘項配套細則,固化改革成果,逐步實現以制度管人管事。緊扣「大抓基層、大抓基礎」要求,著眼資源配置最優化、管理使用集約化、輔助效能最大化,將輔警改革與城鄉社區治理、公安基層基礎建設深度融合,規定文職輔警和勤務輔警按照30%、70%比例配備,重點向派出所等基層一線實戰部門傾斜,推動重心下移、警力下沉,基層一線和實戰崗位輔警佔比達到80%以上。
通過「四雙」嚴格規範管理隊伍,探索具有輔警職業特點的管理模式
為打造一支形象良好、素質過硬的輔警隊伍,濟南市公安局借鑑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念,探索區別於公務員管理體制的工作模式,通過「四雙」模式嚴格規範輔警隊伍管理,不斷提升工作效能和水平。
人員準入「雙重把關」。一方面,把好「身份關」,嚴格設定範圍和資格條件,通過勝任力評估等程序,逐步辭退了一批不符合標準人員。另一方面,把好「入口關」,堅持「凡進必考」,嚴格規範招聘。
黨建隊建「雙警一體」,堅持民警、輔警兩支隊伍統抓共管,組織輔警積極參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等主題活動,認真學習政治理論、法律法規和紀律禁令,採取座談交流、警示教育等形式,引導輔警樹立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的從業意識。
日常管理「雙輪驅動」。一方面,以制度加強外部約束和牽引,出臺《警務輔助人員「十條禁令」》,建立健全競爭性、差異化考核評價機制。另一方面,以文化引導輔警自我管理,在內網開通輔警網站,建立人才庫,自主設計下發輔警工作證、獎牌證書,增強職業認同和歸屬。
職業保障「雙軌運行」。一方面,積極爭取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支持,努力提高輔警經費保障水平,截至目前,累計增加輔警專項資金近2億元。另一方面,在全局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和加強輔警管理工作的意見》,規範落實社會保障待遇,為輔警繳納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建立年度健康體檢制度,向因公受傷、生活困難輔警開展走訪慰問。
開展「四全」特色培訓,激發活力鍛造良好履職能力
如何全面提升輔警隊伍素質和戰鬥力,發揮警務輔助作用?濟南市公安局著眼鍛造新時期過硬輔警隊伍,以「四全」導向提升素質能力,助推公安隊伍戰鬥力生成模式全新變革。
他們印發《警務輔助人員教育培訓實施意見》,實現人員「全覆蓋」。採取分期分批、集中封閉的形式,組織全員輪訓,把參訓率作為綜合考核指標,按月調度通報情況,真正把培訓覆蓋到全局、拓展至基層。
編制《教育培訓指導大綱》及16門核心教案、教材,實現鏈條「全規範」。由市局統一大綱教材、統一調配師資、統一管理標準、統一考核建檔,從補齊輔警履職能力、綜合素質短板出發,加強政治素養、職業精神、法紀意識、實戰技能和服務群眾等能力水平。
堅持警輔「全協同」,訓練同部署、同推進,圍繞巡邏防控、矛盾化解、服務群眾等課題,開展情景式、滾動式訓練,明確該幹什麼、怎麼幹、幹到什麼程度、怎麼協同配合,使訓練更加符合實際、更加貼近實戰。
組建40餘名市級、150餘名區縣級輔警訓練教官團隊,實現資源「全盤活」。去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累計投入資金550餘萬元,共組織各類培訓210餘期、培訓1.1萬餘人次,有效增強了隊伍綜合素質和整體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