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是李白遊洛陽時所作。一日夜晚,詩人正閒坐在客棧的窗前,忽然,窗外隱隱約約傳來了笛聲。李白望著夜深人靜的街道,卻怎麼也尋不到吹笛人的蹤影,悠揚的笛聲乘著春風散落全城。
傷離惜別的曲調,勾起了詩人無盡的回憶,想著自己二十多歲就離家東遊,不知家鄉的親人朋友是否安康,也不知家鄉的景色是否依舊詩題「春夜洛城聞笛」洛城,即洛陽。詩題意為,春夜,在洛陽城因聞笛聲而感發。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玉笛,笛子的美稱。首句描寫詩人被清遠動聽的笛聲吸引,卻也辨別不清笛聲來自哪裡。
「暗」作為此句的關鍵,有笛聲隱隱約約之意,也表達了笛聲觸動了詩人的思鄉愁緒。次句著意渲染笛聲,描寫仿佛整個洛陽城都縈繞著悠揚的笛聲,這是詩人主觀誇張的感覺。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折柳,指《折楊柳》,漢代樂府曲名,內容多敘離別之情。故園,故鄉,家鄉。古人送別時喜折柳,盼望親人歸來也折柳, 「柳」諧音「留」,折柳送行表示別情。所以詩人聽到這首《折柳曲》便引起了強烈的客愁鄉思之情。散和滿,描寫了笛聲均勻散布於洛陽城的各個角落,表現了洛城春夜之靜謐,也表達了詩人思鄉之心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