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村間展、人在景中行。近年來,揚中市圍繞「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市)的創建目標,不斷推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一體化發展,堅持「一路一風景、一路一品牌」,讓交通線變成服務百姓出行、促進文化興盛的風景線。
揚中三欄公路(X105)是揚中市「四好農村路」建設的一個縮影。這條公路起點明珠廣場,訖點S238交叉口,路段裡程10.53公裡,三級公路標準,貫穿8個行政村,服務約2.5萬人口。這條路是揚中市縣道路網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揚中一橋連接新壩鎮的重要通道。紅聯村至雙新村路段是一條高顏值的「網紅路」,長4.15公裡,瀝青混凝土路面,寬8米,路兩邊的水杉木筆直挺拔,綠葉蔥蘢,這道靚麗的風景線極大地提升了群眾出行的愉悅感和幸福感。
雙新村至新治村路段,長6.38公裡,瀝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寬度為13米。該線路段實施了路宅(田)分家,安防設施完善,路域環境整潔美觀,沿途連接了揚中市的鄉村振興示範村新治村、紅色旅遊點渡江文化園、陳履生博物館群等多個生態、文化景觀。
三欄公路拓寬延伸後,結合「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市」創建,揚中市交通運輸部門組織開通了201路、202路城鄉公交和301路鎮村公交線路,不斷加碼群眾實惠:實現行政村公交通達500米半徑全覆蓋,附近村民到集鎮、市區的時間相較以往節省了至少15分鐘,到沿線各景點遊玩也更方便快捷了。
隨著道路的越來越通達,揚中市努力推進市、鎮、村三級物流站場設施和信息系統建設,推廣農村物流組織模式。揚中市交通運輸部門郵政業發展中心積極對接沿途鄉鎮,在三線公路沿線建設了3個鄉村物流網點——菜鳥驛站,極大地方便了周邊群眾的生產生活,助推當地經濟發展。
三欄公路與沿途生態景觀、文化景點、秀美村莊和諧共生,路網「連城通鄉、進村入戶」,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不斷推進,打通了鄉村振興、人民美好生活的「最後一公裡」。揚中市通過高質量、高標準的道路建設,讓老百姓從「到得了、走得了」轉變為「走得好、走得暢」,讓不斷延伸的高品質農村公路傳遞改革紅利,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致富路、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