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兩個趙括,水平都不咋地,兩人的媽卻留下美名

2020-12-23 齊魯晚報網

你望子成龍,很正常。前提有兩個:第一是孩子的素質如何,朽木還是金絲楠木;第二是孩子的興趣如何,對「成龍」的方向有沒有興趣。

今天隆重出場的兩位母親,都是在孩子即將成龍的時候,出手幹預,阻撓孩子。這就奇怪了。

01兩個趙括兩個媽

歷史上有個趙括,紙上談兵,很有名。他是戰國末期趙國人,算是「趙之尾」。

其實還有一個趙括,屬於「趙之頭」。春秋末期,三家分晉,強大的晉國分裂為韓、趙、魏三國。這個趙括,就是三家分晉之前的趙人。

歷史上重名的其實不少。比如韓信就有兩個,一個是我們熟悉的戰神韓信,另一個和他同時代,也封了王,為了區分,一般叫他「韓王信」。

還有兩個齊桓公,一個是我們常說的春秋五霸之一齊桓公,另一個是田氏代齊之後的齊桓公。

亂的很。古人就愛給後人找麻煩。

今天的主角不是這兩個趙括,而是他們的媽媽。

02天上掉下個林妹妹

這事兒和第一個趙括沒有多大關係,主要是他媽——史稱「趙姬」——的故事。

那時候,晉國還很強大。趙括的爹,名叫趙衰。

趙衰的衰,讀音為cuī,但最初他確實挺shuāi的——跟著公子重耳顛沛流離,流亡了19年。

重耳有好事也沒忘記他。

晉國內亂,貓撕狗咬爭奪繼承權的時候,重耳帶著趙衰等人,跑到自己姥爺家——狄國。狄國正好打了一場仗,滅了另一個部族,俘虜了姐妹倆,獻給了重耳。

重耳覺得,好事不能獨享,就把兩姐妹中的姐姐送給趙衰做妻子。

趙衰的第一個妻子,就是這麼來的——天上掉下了個林妹妹。

03賢明趙姬

流亡生涯結束,重耳登基,成了晉文公,趙衰位列「五賢臣」之一,聲譽日隆。晉文公為了拉攏他,把女兒嫁給了趙衰(輩分夠亂的)。

晉文公的女兒,史稱「趙姬」,就是趙括的親媽。趙括是她二兒子,老大名叫趙同。

這時候,問題來了。趙衰的第一個妻子(名叫叔隗[wěi],比較難記,就叫她「林妹妹」吧)已經育有一子。

「林妹妹」的兒子名叫趙盾,晉文公登基時,已經二十多歲了,這時趙同還沒出生呢。

趙家屬於卿大夫,有自己的封地,是可以繼承的。

繼承權問題,往往是「子憑母貴」,母親的家族,如果地位高、權勢大,繼位的概率就高;母親如果出身微寒、貧賤,不僅繼位的可能性很低,就算被勉強扶持上位,往往也不長久。

所以,趙姬貴為晉文公之女,把自己的孩子立為繼承人,順理成章。

趙姬卻堅持讓老公把「林妹妹」立為正妻。當時這個夷狄「林妹妹」還在狄國呢,兒子趙盾也在那兒。距離那麼遠,沒有心理負擔,不立他們也很自然。但趙姬沒這麼做。

因為自己的兒子年幼,她力主把非親生的趙盾立為繼承人。

04紙上談乒趙括的媽

接下來說說紙上談兵的趙括。其實他沒那麼不堪,學術水平還是很高的,實戰能力雖然差點,但也中規中矩。可惜他碰到的對手,是戰國第一悍將——白起。

長平之戰前,趙王要用趙括換掉老謀深算、堅守不出的廉頗,趙括他媽很擔心,堅決不同意。

趙王就問原因。趙媽說了好幾條,比如孩他爸趙奢帶兵,都是吃住在軍營,同甘共苦,有了封賞,都分給部下;趙括不同,當了將軍,趾高氣昂,有點封賞,全拿回家了。

僅憑父子倆對士兵的態度,趙媽就隱隱為兒子不安,好一個見微知著的睿智女子!

然而並沒有說動趙王。趙媽遂懇求:如果兵敗,不要拖累趙家。趙王答應了。

古人不講武德,一將兵敗,全家遭到發配甚至被殺的事情,很常見。趙括兵敗被殺,趙家則因趙媽有言在先,得以保全。

05這又和教育有什麼關係?

前兩天就有人批評我,說歷史就說歷史,幹嘛扯到教育啊。可這是一個教育領域的號啊哈哈。

趙姬和趙媽,都是大智慧。

從趙姬的角度來講,兒子年幼,趙盾年長、成熟,如果硬立自己的孩子,將來發生奪權之爭的概率,相當之高。

他爹晉文公,當年就是因為奪嫡之爭,不得不流亡國外,長達19年。我甚至在想,不讓趙姬之子繼位,也有可能是晉文公的意思。

子女教育也是如此,要認清大勢,避免拔苗助長。很多家長控制欲特強,從孩子上小學到大學乃至工作、結婚,所有的路子都給他鋪好了,看似盡心,實則違背了成長的自然規律。

趙姬如果勉力把幼子扶上臺,要麼自己當政,要麼請他人輔政,一旦自己過世,一場血腥的權力之爭不可避免。

勉為其難的「扶上位」「鋪好路」,子女會面臨一種更大的風險:能力不足卻位高權重,或者德不配位。

作為父母,最重要的不是給孩子設定好崗位,而是讓他擁有能力。

如果孩子跟紙上談兵的趙括一樣,能力不足,卻走上了較高的位置,為人父母者,則有必要學學趙媽,給孩子打打預防針,一方面提醒其能力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則讓他警醒一點,防止樂極生悲。

高金國,筆名高了高,教育學者,研究員,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專欄作者,高級編輯,著有《好父母養出好孩子——給家長的35堂教育思考課》《寫給孩子的趣味中國歷史》《人生是一場修行》《賈伯斯告訴中國》《唐朝那層窗戶紙》《齊國那些事兒》等圖書23本。

壹點號高了高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釋讀中國歷史109:臨戰換帥,對戰爭缺乏敬畏的趙括見不了真章
    秦昭襄王採納了範雎給秦國制定的「遠交近攻」策略,最先把目標鎖定在三晉中最弱的韓國身上,集中兵力攻略韓國太行山地帶,切斷北方上黨地區與韓國其他地區的聯繫,這樣可以不戰而吞併戰略要地上黨。可是以郡守馮亭為首的上黨人民不幹,堅決不同意併入秦國,馮亭寫信給趙孝成王(公元前265年即位),要求帶著上黨的土地加入趙國。趙國對於接受還是不接受有爭議。趙豹認為上黨來投是想轉嫁災禍給趙國,秦國絕不會放任趙國接手他們到嘴的肥肉,但平原君趙勝卻贊成接受。
  • 透析趙括多行不義、豈有不敗之理
    「紙上談兵」是源於特指趙括的典故,至於戰國時代是否有紙這種言論根本沒有糾結的必要,所謂的紙上談兵,其實紙就是特指兵書,指其只會依據兵書來談論用兵打仗,況且任何成語典故也基本為後來世人給其按上的,這樣做的目的在易於傳播,便於高效學習。 作為成語典故「紙上談兵」現代的理解是指只懂空談,解決不了實際問題,所表達的願望總不能成為現實。
  • 「紙上談兵」是出自趙括的典故?笑話,他那時候紙都未發明出來
    ,但是,這個成語很有可能是後世的人,在點評戰國時代歷史的時候,尤其是在點評趙括帶兵打仗事跡時,根據趙括的情況而總結出來的成語。 圖片:點評戰國時代歷史劇照 二、趙括的水平 千百年來,人們提到趙括的水平,都會認為趙括沒什麼本事,就是一個誤國的書呆子
  • 趙括:被稱天才,真只會紙上談兵?
    秦、趙長平對峙,本來就是國際社會的頭版頭條,如今一個叫趙括的人卻突然上了熱搜。 酒肆、街頭,一切公共場所都在為趙括瘋狂打call。秦國人只怕馬服子趙括,趙括要是為將,秦軍將灰飛煙滅。哦,聽說廉頗將軍已經在和秦軍談投降的事了。 範雎用了數千金的廣告費,趙王終於成功被安利。
  • 流淚的英雄——趙括和長平之戰(下)
    關於這次會戰的趙軍主將趙括,文革之後,出版的第一本系列歷史巨作《上下五千年》首次張冠李戴,把紙上談兵這個成語,風牛馬不相及地扣在趙括身上。這是成王敗寇的典型案例。趙括接替廉頗到長平大戰前,趙國軍隊處於廉頗以一己之私,為保全不敗名聲而炮製的險境。
  • 趙括真的是無能之輩嗎?
    成王敗寇嘛,史書都是勝利者書寫的,趙括戰敗說他沒本事不算冤。
  • 馬謖和趙括二人都被寄予厚望,最後還是遭受慘敗,究竟是為何?
    歷史上許多英雄被誹謗擊敗。在這些歷史人物中,趙括和馬謖是最傑出的表演者。趙括和馬謖都不是無能的人。在昌平戰役中,當聯坡無法支持危機時,趙國勇敢地擔任趙軍的指揮官。當面對世界上第一任將軍白琦時,他並不懼怕危險。當時,沒有人是白起的對手,更不用說第一次領導軍隊的趙括了。然而,趙括仍然給白起沉重的打擊。
  • 一箭五雕——趙括家族的生存自保術!
    換上誰,都不可能短時間打贏這場戰爭。熟讀兵書和熟悉國內形勢的趙括一定知道,這次戰爭九死一生,沒有實戰經驗,軍中沒有嫡系親信,糧食不多,士氣低落,幾無勝算。但是依然趙王點了自己的名,不能不去送死。我想當時,家裡所有人都是悲觀了,趙括知道自己,將會壯士一去,不復返,但是如何能夠改變這個,必死只局呢?2、貪財,買房,趙括的自汙是個一箭五雕的好主意。
  • 蕭何也知道趙括的「紙上談兵」,為何就那麼肯定韓信是真材實料?
    這個典故出自《史記》,主人公是趙國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將趙奢的兒子趙括,他從小酷愛學習兵法,談論起兵事來頭頭是道,在長平戰役中,秦國對趙國用了反間計,趙國只能讓趙括代替廉頗,誰知趙括只知道一味地按照兵書辦事,由於缺乏實戰經驗,根本就不懂得變通,只會貿然進攻。
  • 「娃都上幼兒園了,你咋還不工作?」面對丈夫質問,寶媽掩面而泣
    01「娃都上幼兒園了,你咋還不工作?」起初玲玲沒有在意,可是當孩子上幼兒園之後,丈夫對她的不滿情緒,越來越明顯,總挑她的刺兒。直到兩人再次爆發激烈衝突,丈夫對著玲玲怒吼:「孩子都上學了,你咋還不出去工作,就靠我每個月這份工資,日子還怎麼過?」
  • 趙括——二十四史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及括將行,其母上書言於王曰:「括不可使將。」王曰:「何以?」對曰:「始妾(妾是我國傳統一夫一妻多妾制下的產物,主要指地位低於正妻的女性配偶,也可作為女子對自己的謙稱。)
  • 但名律師為何化名趙括?
    據報導中稱,本文的敘述者為「趙括」,乃化名也——此人人擁有美國德克薩斯州持照律師、俄勒岡大學法學博士;且擁有伊利諾伊大學體育管理學和新聞學兩個碩士學位,曾在國內擔任過某知名集團的法務總監,體育、傳媒、法務等方面的綜合經驗在國內首屈一指。
  • 秦國施反間計讓趙括領兵,並不就是認定,趙括是十足的無用之人
    其實,同樣的道理,趙括應該也是有過業績的,只是戰國史料太少而不為人知。因為秦國施展反間計,吹捧趙括,但吹捧也要有一定業績有事實做基礎,這樣別人才會相信。假如你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什麼業績也沒有,就因為學習成績好,就吹你比馬雲厲害,人家會信嗎?看一些文章說,趙括似乎很早就就隨他爹趙奢身臨一線作戰,表現也是很可圈可點的。藺相如阻止時也說趙王是以名使人。
  • 他是求賢若渴的君王,從不殺害有功之臣,為後世留下美名
    在歷史上,我國國家是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文化的。而在當初,朝代的變遷也是離不開戰爭的發生,不過卻有一些功臣會遭到他人的猜忌而被殺害。而也有這這樣的一位君王,他從不殺害有功之臣,為後世留下美名。他就是秦始皇。
  • 黃子韜上節目留下「後遺症」!熱血教官在線教學,遇到熊咋自救?
    黃子韜上節目留下「後遺症」!熱血教官在線教學,遇到熊咋自救?說起黃子韜相信大家應該還是非常熟悉的吧,回國發展名氣雖然一時不及鹿晗,但是現在看來,發展比鹿晗還要好一些呢!黃子韜憑藉自身搞笑的性格,已經成功出圈,圈粉不少。
  • 畢志飛給《流浪地球》寫影評獲贊,被網友稱為電影界「趙括」!
    國產科幻電影拍得不輸好萊塢,這讓很多人對這部電影讚譽有加。好評的隊伍,可以說是浩浩蕩蕩。這不,一向自視甚高的畢志飛導演也加入了。畢志飛曾憑藉一部「12年磨一劍」的《逐夢演藝圈》進入大眾視野。雖然當時引起了熱議,但是時過境遷,大家似乎都忘了畢導了。不過畢導最近的一篇文章,成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這次,他以「工匠精神的一次重大勝利,東方力量的一次精彩展示」為主題,緊隨潮流,洋洋灑灑寫了萬字影評。這篇文章已經獲得了160多萬的閱讀,文章情真意切,有理有據,獲得了很多人的好評。
  • 紙上談兵的趙括真的一無是處嗎?那為何白起提起他就恨得咬牙切齒
    看到趙孝成王如此行事,丞相藺相如立即相勸,藺相如認為,趙括雖然從很小的時候就學習兵法,把很多兵法熟讀於心,並且對他父親趙奢的用兵方法非常了解,但只是表面上了解罷了,並不能很好的對這些兵法進行理解和運用,而且非常驕傲自大,不適合當一軍主帥。
  • 美名造句和解釋_美名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美名(měi míng)。近義詞有:美譽,雋譽,嘉名。反義詞有:惡名,汙名。美好的聲譽或名稱。[魯迅《十四年的「讀經」》:「假借大義,竊取美名。」]美名參考例句:1、他施惠於人,從不求回報,在鄉裡中贏得美名。2、郭子儀臨危受命,單騎退敵,使他贏得千古美名。3、效王翱封珠宛然美名照千年。
  • 孩子都上幼兒園了,你咋還不上班?寶媽的「報復」大快人心
    孩子都上幼兒園了,你咋還不上班?作為寶媽的你,有遇到過這樣的無理要求嗎?
  • 趙括紙上談兵導致四十萬人被活埋,人們首先責備的應該是他的父母
    歷史上的趙括特別能說,人們給他貼了個標籤,叫紙上談兵。以至於使其背負了很不好的名聲,但這與她父母有極大關係,很奇怪,怎麼沒人責備他的父母呢?《資治通鑑》中有記載趙括的一段歷史,看完讓人唏噓,責備趙括的同時,深深為其父母的作為感到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