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趙兩軍對峙長平,趙將廉頗堅壁不出,秦軍數次挑戰,他們問候了趙軍的八輩祖宗,廉頗卻只充耳不聞,死活也不接招(秦數挑戰,趙兵不出)。
秦昭襄王眉頭緊鎖,長期對峙,如之奈何?我大秦之富有,也禁不住如此消耗。
丞相範睢狡黠一笑,請看我的表演。
秦、趙長平對峙,本來就是國際社會的頭版頭條,如今一個叫趙括的人卻突然上了熱搜。
酒肆、街頭,一切公共場所都在為趙括瘋狂打call。秦國人只怕馬服子趙括,趙括要是為將,秦軍將灰飛煙滅。哦,聽說廉頗將軍已經在和秦軍談投降的事了。
範雎用了數千金的廣告費,趙王終於成功被安利。
廉頗堅守不戰,本來就讓趙王輾轉反側睡不著覺,如今趙括的英名讓趙王眼前瞬間一亮。
▲範雎 【劇照】
聽說趙括談起兵事來頭頭是道,連他的父親趙奢都不是兒子的對手。嗯,老子英雄兒好漢,趙奢當年能夠重挫秦軍,相信兒子趙括也絕對不是孬種。
輿論,加上趙王對趙括的自信,趙括為長平前線的統帥遂板上釘釘。
舉國都在迷戀趙括,唯獨趙括母親一臉擔憂。
趙母上書趙王,夫君在世時說過,兵,死地也,而趙括卻將其說得非常容易。將來趙國不用趙括為將還好,要是啟用趙括為將,亡趙軍者必是趙括。
趙王一臉懵逼,趙母繼續擺事實講道理。
趙括父親當年為將時真正做到了與士卒同甘共苦,士卒都甘願為他賣命。夫君每次受命,家裡的事就一概不再過問。而趙括剛被任命為將,就端起了架子,士卒都不敢正眼看他。趙括最關心的事情是,哪塊地好,哪塊田好。大王賞賜給他的錢財都被他用來置業了。
還請大王收回成命。
趙孝成王只有一句,任用趙括是朝野上下共同的決定。趙括必將。
廉頗無奈交出軍權,趙括新官上任。
趙括一改廉頗堅壁之策,趙括將軍吏都換成了自己人。
▲廉頗 【劇照】
趙括寶劍出鞘,果斷向秦軍亮劍。
趙括不知道,他之所以能夠換下廉頗其實不是趙國廟堂的意志,而是秦國大施反間計的結果。
趙括對秦軍的虎狼之名不屑一顧,王齕(秦軍主將)是什麼東西也配與我較量?
趙括不知道,秦國戰神威震諸侯的上將軍武安君白起此時已經秘密到了長平,正在暗中窺伺著他的一舉一動。
面對洶湧而來的趙軍,秦軍佯裝敗退。白起布下兩路奇兵,一路二萬五千人截斷了趙軍的後路,一路五千騎兵將趙軍一分為二。
趙軍的糧道也被秦軍徹底地斷了。趙軍瞬時成了一支孤軍。
趙括原本以為自己會一戰成名,但事實卻是自己只給歷史貢獻了一個成語,紙上談兵。
趙括翻遍兵書也無法破解白起強加給他的圍城。
趙軍被困整整四十六日,趙軍內部已經到了人相食的地步。趙軍使盡渾身解數不斷突圍,但秦軍的銅牆鐵壁愈發堅固。
趙括絕望,親自率精銳之士突圍,但卻被秦軍射成了刺蝟(秦軍射殺趙括)。
趙括戰死,趙軍盡皆投降秦軍。趙軍數十萬人被白起挾詐坑殺。
事實證明,讀書是好事,但讀死書卻是不可取,趙括同志就是例子。
▲白起(左) 【劇照】
相比趙括,其父趙奢卻是個妥妥的戰神。
秦軍自商鞅變法之後鮮有敗績,天下人似乎已經形成一種共識,秦軍是虎狼,六國皆羔羊。
面對秦軍對閼與的凌厲攻勢,趙惠文王與大臣商議,救還是不救?
戰神廉頗首先說No,樂乘表示出兵划不來。那麼遠,那麼艱險,那麼狹窄,建議不要做無謂的犧牲。
其道既遠又狹還險,這就好像兩隻老鼠在窩裡鬥,誰更勇猛誰勝。
趙惠文王對趙奢的獨特言論表示贊成。
趙奢走到距邯鄲三十裡的地方就休軍紮營,誰要是敢言軍事,斬。
秦軍駐紮在武安西,秦軍的鼓譟之聲使武安的屋瓦都在震動。
趙軍的一名間諜人員終於沉不住氣,將軍趕快去救武安。
趙奢毫不猶豫,斬了這名士兵。趙奢不進反而進一步加固營壘。
在明知是秦軍間諜的情況下,趙奢反而好酒好肉招待,完了還禮貌地送其歸營。
秦軍成功被趙奢麻痺,趙軍離開邯鄲走了三十裡就不動地了,如今又在加固營壘,看來閼與唾手可得。
趙奢立即命令士兵,脫去鎧甲,輕裝簡從,用了兩日一夜就到達了閼與。
趙奢聽從軍士許歷的建議,派出一萬人迅速佔領了北山這個制高地。
趙奢大敗秦軍。
▲趙奢 【劇照】
趙國舉國歡騰,趙奢被趙人奉若戰神,趙王賜趙奢號為馬服君。趙奢於是與廉頗、藺相如同位。
但實際上趙奢最早不過是一個徵收田賦的官吏。平原君家拒不出租,趙奢以法斬殺了平原君家臣九人。完了還將平原君嗆得心服口服,奉公守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強,國強則趙固。
趙括不僅自己是名將,趙奢對兒子趙括更是認識得清醒。趙王最後用趙括為將而使趙軍大敗,趙奢的言語不幸成真。
作為父子,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但子玉認為,趙括其人並不是如史書所說一無是處,其初戰只是不幸碰上了戰神白起,點背。
看完記得點個「在看」。謝謝!
/
相關連結:
長平之戰:那個曾經雄極一時的趙國徹底被秦國打趴下了
秦昭襄王:如果沒有他,秦始皇一統天下只能是個夢
範雎:從廁所中走出來的秦國宰相
/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我: